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 NO.237 | 安克强:入土为安——近代中国城市的死亡与殡葬

2017-12-20 学术人文 学术人文


近日,法国著名中国近代历史专家、艾克斯—马赛大学(Université Aix-Marsaille)中国现代史教授安克强(Christian Henriot)应邀访问我校,做客“学思湖海外名师讲坛”,进行题为“入土为安——近代中国城市的死亡与殡葬”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蒋杰副教授主持,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华为安克强教授赠予纪念铜牌。

 

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华为安克强教授赠予纪念铜牌



主讲人  安克强教授


安克强(Christian Henriot),法国历史学家。当今西方学界著名的中国近代史、城市史及数字历史学专家。法国大学科学院(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院士,法国汉学重镇——里昂高等师范大学(ENS de Lyon)东亚研究院(Institut d’Asie Oriental)创始人。现为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东亚系教授。


安克强教授早年师从两位法国著名汉学家白吉尔(Marie Claire Bergère)与巴斯蒂(Marianne Bastid-Bruguière)。在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并出版了题为Shanghai, 1927-1937: Élites locales et modernisation dans la Chine nationaliste的博士论文。该书中文版于2004年在国内出版(见[法]安克强著  张培德  辛文锋  肖庆璋译:《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此后他又完成了另一部重要的上海史著作Belles de Shanghai: prostitution et sexualité en Chine aux XIXe-XXe siècle。该书中译本于2003年在国内出版(见[法]安克强著  袁燮铭译:《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此后安克强教授继续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战争、视觉和空间等角度入手,撰写和主编了多部著作,包括:New frontiers: imperialism's new communities in East Asia, 1842-1953(与毕可思教授合编,2000年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出版);In the shadow of the rising sun : Shanghai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与叶文心教授合编,2004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History in images: pictures and public space in modern China(与叶文心教授合编,2012年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所出版);Visualising China, 1845-1965 moving and still images in historical narratives(与叶文心教授合编,2012年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出版)。


20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安克强教授倾数年之力,完成的新著《Scythe and the city : a social history of death in Shanghai》。作者在该书中选择了一个司空见惯,但又从未获得学界足够重视的对象——死亡——作为考察视角。以死亡、死者和丧葬风俗为中心,全面检讨了开埠以来上海城市死亡文化的演变,以及在近代化与城市化过程中,死亡文化与新城市、新生活之间的互动、碰撞与适应。


《Scythe and the city : a social history of death in Shanghai》

安克强 著

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2016年


该书甫经出版,便迅速引起西方中国史学界的关注,作者也因此受邀于20165月和7月,分别前往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与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介绍这部新著。此次安克强教授在我校的报告,是他的全球第三站,也是第一次来到东亚地区介绍这本新著。


主持人  蒋杰副教授



安教授在讲座的一开始便开宗明义地指出,此次讲座的目的并不在于介绍他的新书,而是想谈谈这本著作的缘起,并与大家分享写作的过程和在研究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问题。


谈到这本新书的写作,他直言这完全是个意外的结果。事实上,在此之前他与叶文心教授打算合写一部与视觉有关的著作。在定下这个计划之后,他便前往上海市档案馆搜集资料。然而,令他沮丧的是馆内收藏的视觉资料并不丰富,但他却以外发现有关近代上海死亡现象的档案文献十分充沛。而这一领域在过往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学界的重视,因此他决定撰写一本有关近代上海死亡与殡葬现象的专著。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安教授发现在清末民初这个变革年代,发生着剧烈动荡的不仅仅有政治模式、经济结构和人的思想。事实上即使是“死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的剧烈冲击。他指出,无论是对死者的处理、墓地的选择、殡葬仪式还是介入其中的相关社会机构,无不受到时代的影响。


安教授指出,晚清上海由于地广人稀以及移民与家乡尚保持着紧密联系,用于安葬死者的墓地尚不构成一个社会问题。宗族的存在以及上海和周边地区尚保持着聚族而葬的原则,使得家族、同乡会等机构也在处理死亡人口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在死亡仪式上,晚清较为崇尚规模宏大的出丧仪式,以彰显子女的孝道及个人、家族势力的强大。


但进入民国后,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城市文化的兴起,尤其是城市化、现代化运动的不断前进,上海的死亡与殡葬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方面体现在用于埋葬死者的“死亡空间”——墓地越发减少,人地矛盾越发突出,这直接催生了公墓的出现;另一方面,丧葬仪式的规模也逐渐减小,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机构——殡仪馆。而在死者的处理方面,市政当局并没有直接插手,而传统的同乡会组织此时的作用也大不如前。这一时期诸如普善山庄和同仁抚元堂等慈善机构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无主尸体无论在晚清还是在民国,都是困扰上海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开埠初期,由于人口有限,人们一般只会在城市核心之外的郊野农田中发现不计其数的散放棺木。而进入民国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政治、军事形势的日益恶化,倒毙街头的死者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抗战时期无疑是无主尸体出现的高潮。战争、饥饿和病疫等因素共同诱发了人口——尤其是难民的大量死亡。由于缺乏完整统计资料,现在仍无法精确判断死亡人口的数量,但档案资料显示,在无主尸体出现的高峰时期,同仁抚元堂等慈善机构每天从街头收敛的无主尸体数量接近300具。而此时战争仍在继续,上海与外界的交通时断时续,如何处理这些尸体就又给上海社会提出了一个挑战。由于风俗的原因,中国人向来反对火葬,而随着死者的不断增多,活人与死者的土地之争,遂演变成为一个市政当局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切的解决,最终则要等到1949年后。


讲座现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