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enchmark 投的第一个华人 AI 项目

StartupBoy 投资实习所 2024-04-26

前两天,The Information 说 HeyGen 正在做 6000 万美金的新一轮融资,投前估值大概在 4.4 亿美金,由 Benchmark 领投,这比 4 个月前 HeyGen 的 7500 万美金估值增长了差不多 6 倍。

同时,HeyGen 的 ARR 据说已经超过了 2000 万美金,而 4 个月前其公布的 ARR 为 1800 万美金。HeyGen 的 ARR 增长历程可以说增长的非常迅猛,从 0-100 万美金用了 7 个月时间,为此还专门写一篇文章分享了他们是整个历程,而从 100 万美金-1800 万美金用了 9 个月时间。

如果此次 Benchmark 投资 HeyGen 完成,我印象中这应该是 Benchmark 投的第一个华人 AI 项目,而此次投 HeyGen 的是 Benchmark 合伙人 Peter Fenton。

他目前是 Benchmark 任职时间最长的合伙人,Benchmark 现在的合伙人 SarahTavel 和去年刚加入的新合伙人 Victor Lazarte 基本上都是 Peter Fenton 招进来的(先投了他创立的游戏公司),在 Bill Gurley 退休后,我估计后面退休的应该就是 Peter Fenton 了。

不过 Peter Fenton 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出手了好几个 AI 项目,包括 OpenAI 董事会主席 Bret Taylor 做的 Sierra,Benchmark 在去年领投了其第一轮融资,当时估值在 1 亿美金左右,今年 1 月份 Sierra 再次完成 8500 万美金左右的 A 轮融资,估值接近 10 亿美金。

根据 Sierra 最新公开的信息,做的事情主要是为企业构建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使每家公司都能够构建自己的 AI 代理,也就是我前段时间所的 AI Employee,并且 Sierra 目前已经有一些合作客户了,其中一个客户 WeightWatchers 通过代理已经成功处理了其 70%左右的客户对话。

另一个就是今年 1 月份对 Sema4.ai 的投资,当时 Benchmark、Mayfield 以及 Canvas Ventures 等对其总共投了 3050 万美金。Sema4.ai 做的事情也是 AI Agent,旨在将开源驱动的人工智能引入企业工作。

如果此次对 HeyGen 的投资属实,应该是最近投的第三个 AI 项目。在去年底的一次活动上,Peter Fenton 曾表达了 Benchmark 对 AI 这块投资的一些思路,他说他们没有投资任何大语言模型,核心是因为资本密集型公司非常棘手(Uber 是个例外),资本密集型企业和 VC 支持的公司历来都不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我们的信念是开源最终将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军队中的士兵,“拆除任何资本密集和过度建设的东西”,然后传播一个由开发人员驱动的世界。这些人工智能体验将由开发人员构建,他们正在想象没有人能够在大型语言模型中理解的东西,因为它们正在满足一种不同类型的平台水平需求。我们热爱创新。但我对这样一个想法特别感兴趣:有一位开源创始人可能会超越你用资本所能做的几乎所有事情。

同时,Peter 说他们错过的最大一个项目就是 Airbnb,当时他们有机会在 A 轮投资 Airbnb 20%-25%的股份,但因为对所有权没有达成协议最终放弃了,也因为这个案例现在 Benchmark 对所有权的限制放松了。

不过 Peter 仍然强调,Benchmark 专注于成为创业公司的第一个董事会成员,创始人在踏上这段旅程时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并且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里,成为两个人为他们的想法筹集的第一笔资金。Peter 说真正伟大的企业是由与首席执行官合作的董事会建立的,他们的目光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广阔。

因此我猜测此次对 HeyGen 的投资应该也会加入其董事会,去年加入 Benchmark 担任合伙人的 Victor Lazarte 分享说,他之前的公司在拿到 Benchmark 的投资后,几乎所有投资机构都想参与,即使是更高的估值。

当然作为一家从中国走出来的 AI 创业公司,HeyGen 在之前拿了红杉中国和真格基金的钱,4 个月前 HeyGey 从 Sarah Guo 的 Conviction 以 7500 万美金估值融资 560 万美金时,据说主要是考虑到地缘政治因素将之前由红杉中国担任的董事会席位进行了替换。

不知道这种方式会不会成为以后的一个通用模式,也就是国内优秀的 AI 创业公司进入全球市场后将选择拿海外的资本而逐步放弃国内的资本,如果真这样那国内的 VC 在出海这个赛道的投资机会可能也没了。

另外此次投资可能也是 Benchmark 践行“Sell Work,Not Software”理念的一个项目,Sarah Tavel 认为,大模型给创业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那就是不用给客户卖软件,而是直接售卖整个工作成果。

在最新的一次补充中,Sarah Tavel 说“Sell Work,Not Software”背后的一个核心假设是,当你销售的是 95% 的生产率提高(与你销售的软件相比,生产率提高的幅度较小)时,你就能为你的服务收取大多的费用,而如果你销售的是按座位计算的软件,你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就意味着,同样的终端市场可能比你的软件模式直觉告诉你的要大 10-50 倍。这与目前大家说的销售 "虚拟员工 "无关。而是要将员工传统上执行的具体任务或成果拆分开来,然后出售这些任务或成果。

·END·


Memo: Signal, not noise!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继续阅读更多内容

今年 VC 的钱正在投这个 AI 方向,AI 人形机器人 Figure 的实现原理


1 年 1800 万美金 ARR,AI 掘金热里的华人创业者(2)


当下 AI 的 4 波浪潮,与 AI 时代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

3 大顶级 VC 重磅级团队重塑,VC 行业正经历深刻变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