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ARR:看好全球IP商业策展发展前景,会带更多作品给大家

本文图片由香港ARR公司提供


正在成都IFS七楼平台展出的LIGHT ROSE GARDEN玫瑰灯海园,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前往。而此前曝出一系列的零版权“山寨版”玫瑰灯海活动,也引发众多吃瓜群众的围观——毫无疑问,有着“购物中心营销内容利器”之称的IP商业展览,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新型发展趋势。


面对IP商业策展的逐年兴起,市场的版权意识也在持续提升。商业地产志有幸“挖”出业内名声极高的一家专业商业策展单位、香港AllRightsReserved(以下简称ARR)的创始人SK Lam先生,首次向我们谈起他眼中的IP商业策展。

你还记得当年风靡世界的大黄鸭吗?

大黄鸭(Rubber Duck)是由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以经典浴盆黄鸭仔为造型创作的巨型橡皮鸭艺术品系列。


大黄鸭先后制作有多款,其中一只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橡皮鸭,尺寸为26×20×32米。大黄鸭在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很大关注,也为当地的旅游及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效益。




而这只诞生于2007年的大黄鸭真正被国人所关注,是从2013年的香港维港展开始的。此次由香港海港城与ARR合作的展览,先后吸引了800万人次前往观摩。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应该有印象,山寨版的大黄鸭在内地铺天盖地席卷了几乎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水塘——难掩国人IP版权意识之差之外,也不难看出ARR的大黄鸭在香港展出的巨大成功。



除了在香港,ARR也在内地策划了许多极具魅力的策展活动。

在成都,ARR与成都IFS合作策划了[I Am Here]国际慈善艺术展、100哆啦A梦秘密道具博览成都站、甜蜜如一“糖果彩毯”、粘粘怪运动会、玫瑰灯海园等大型IP商业展览。其中[I’m here]中的大熊猫,已经成为了成都著名地标之一。




行业内久负盛名的香港ARR策展单位,亦是这些精彩纷呈的“城市艺术”的缔造者。作为业界资深的策展专业机构,ARR在内地一直显得神秘低调。


“策展是非常复杂的展览类别,它需要融合商业、艺术、商品、娱乐、创意活动等多个板块,将资源进行有创意地融合嫁接,才能制造出令人怦然心动的amazing moment。”


聊聊那只趴在成都IFS墙边上的熊猫


2014年1月14日,成都IFS开业,一只身高15米,重13吨,名为”I Am Here“的巨型悬挂大熊猫引发了市民与媒体的强烈关注。



时隔两年多,如今的这只大熊猫,已经俨然成为成都新地标,搞不清远洋太古里和成都IFS的出租车师傅,至少都知道“墙上那个大熊猫”。


当然,这也是出自SK之手的又一杰作。


“最记忆犹新的应该是2014年初与英国艺术家Lawrence Argent策划的[I AM HERE]巨大爬墙熊猫装置,除了走访了世界各地,与名人、艺术家拍摄宣传照外,这个装置更成为了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在当地的新地标,由原先的限时展出变成了永久展出。”



SK告诉我们,为了这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熊猫,英国艺术家Lawrence采用了3000至4000块三角形组件来构成熊猫的抽象效果,配以熊猫本身的自然颜色,使用了数字化的渲染制作方法,从而获得制作熊猫艺术装置的想法和灵感。


大型熊猫户外艺术装置制作完成后,另又耗时三周进行安装,分为运输、组装、打磨、上色、悬挂等多个阶段,最终将此熊猫装置在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外墙上呈现。


一场成功的展览,仅有这些还不够。



“I Am Here” 大熊猫艺术及慈善公益项目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众对濒危熊猫保育的关注和支持,Lawrence 除了制作15米高的巨型熊猫装置外,同时也制作20个高40公分的白色熊猫雕塑,并由ARR邀请了包括山本耀司、张曼玉在内的20位知名巨星及潮流领袖参与设计熊猫雕塑,并进行慈善拍卖。


通过ARR的策划运营,活动将环保慈善、艺术创作与商业运营完美结合,活动引爆成都,还造就了这座城市新的商业地标。


看好全球IP商业策展未来


“我們留意到中国内地的公共艺术素质与参观艺术展览的朋友,近年都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作为策展单位,我們希望将更多的创作带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SK说,“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对于IP版权问题,内地民众及企业的认知和共识与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准还是有较大差距。”




SK Lam先生与成都IFS大熊猫静态展


对于此前在成都闹得沸沸扬扬的玫瑰灯海园事件,SK告诉我们,“在内地,没有授权展出的花海展(甚至是其他未有授权的展览)充斥的问题颇为严重,此前哆啦A梦展之后也出过大量类似的问题,这是需要大家正视的。”


据了解,韩国创作团队PANCOM 在创作"Light Rose Garden” 上的装置材质工艺及安装方式等标准,都有着严谨的要求。展览细节必须按设计师要求制作安装,无论是花的大小和高度,还是环境设计、防水设计及电路等,都需要既符合安全标准,又结合展示效果进行考虑,以确保展览能体现韩国原创精神及概念。



“对于其他花海的展出,我们认为一个展览的目的除了吸引人流之外,还要顾及展览整套宣传配合和重视版权原创的创作精神。”



ARR与岳敏君合作的「笑可非常笑」展览


SK认为,目前内地的IP版权的商业策展领域尚处于原始开发阶段,除了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之外,其他许多一二线城市的商业体依然处于“跟风”状态。


在谈及即将于重庆及长沙开业的IFS项目的策展时,SK表示,“若您相信这是魔术秘密,就不应该问及背后的秘密。开玩笑而已,其实我们还没有落实任何计划,如果有幸参与其中必定与大家分享。”



由ARR策展、于香港铜锣湾希慎广场举行的「STAND BY ME 期间限定店」及电影展览




记者手记▶


市场前景虽好,现状却有待突破瓶颈。


首先,内地对于版权及授权意识薄弱。

版权来源不明确、中间商过多、IP保护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对于知名版权,更多本地开发者和运营者宁可选择低成本的仿制,也不愿意对版权进行正规渠道的采购与合作。


其次,国内对艺术展览与商业结合的热情不高。

目前商业策展还是集中在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在西部的成都,也仅有成都IFS远洋太古里、华润万象城、成都大悦城等为数不多的商业项目乐于举办更多的展览。

正如SK所说,“我們只是在既有的活動模式中加些創意點子和賦予一些獨特精神”。如何将活动吸引的人流转化为客流,依然非常考验一个商业项目本身的运营能力。


第三,专业商业策展团队缺乏。

国内其实已经拥有许多优秀的策展人,但是偏于小众,没有形成规模化运作。大多数商业项目会选择一些公关公司合作,但是专业的策展公司与公关公司之间,存在艺术鉴赏能力和资源综合整合能力的巨大差距。国内要形成像ARR这样的专业团队,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以及一定的市场培育期。


商业地产志观点

商业策展在国内目前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如今商业项目因为同质化严重,策展活动成为了新的差异化运作之一。


一场好的策展活动,除了本身自带“粉丝”、能给项目带来新的人流以外,也能够提高项目市场认知度和品牌美誉度。如若将展览与场内业态结合,还将收获销售业绩的显著提升。


近两年国内“版权意识”已经逐步增强,未来的市场环境应当会有更大的改观。与之对应的,是专业的策展团队和IP授权的标准化发展,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市场磨合。


背景阅读

香港ARR成立于2003年, 大型企划项目包括:


•2016年,引入由韩国媒体创作团队PANCOM创作的LED玫瑰花海装置艺术展览「Light Rose Garden玫瑰灯海园﹣香港站」到香港地标中环海滨及添马公园,成为添马公园落成后首个大型公开展览,并吸引多个国际知名媒体广泛报导;


•2014年至2015年间,与法国艺术家Paulo Grangeon策划「1600熊猫游香港.创意x保育」巡回展,其后更巡回展出到马来西亚及韩国站,宣扬保育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014年初与英国艺术Lawrence Argent策划全球最大型的熊猫慈善艺术展览「I AM HERE」,并以一个15麦克尔、重13吨的巨大爬墙熊猫装置,打造成都国际金融中心为当地新地标;


•2013年策划的「橡皮鸭游世界:香港站」,成功制作首个海上公共艺术展览,并获得破纪录的八百万人次参观纪录。其他企划包括:2015年初的「STAND BY ME期间限定店」;


•2014至2015年间与KAWS合作的「KAWS:CLEAN SLATE」展览香港及上海站及2010年「KAWS:PassingThrough」;


•2013年的香港首个大型3D展览「WE PRINT ORIGINALS」及为西九大戏棚2013整套主视觉系统担任创意及美术指导;


•2012年「你睇!!哆啦A梦嚟啦!诞生前100年祭」和与岳敏君合作的「笑可非常笑」展览;


•2007年和草间弥生合作的「Yayoi Kusama:Dot Obsessions」等,透过别开生面的户外展览模式,将国际知名的艺术作品带到香港人生活当中。


特别鸣谢

香港AllRightsReserved策展单位负责人

SK Lam先生


“其實我們並非每次都成功,

只是抱著「透過別開生面的戶外展覽模式,

將國際知名的藝術作品帶到市民生活當中。」的宗旨,

希望創作更多展覽給大家。”

——SK Lam




《商业地产志》®


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谢绝转载


合作请致电邮:

eason@magicgell.com

lst@magicgell.com


【免责声明】

本报告刊载的一切资料及数据,虽力求精确,但仅作参考之用。

《商业地产志》及其员工对其准确性概不负责。

本刊指数并不反映个别情况,读者应自行寻求专业意见。

《商业地产志》保留一切版权。

  © 商业地产志 2016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