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大概是商业策展界UGC内容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CRR 商业地产志 2023-10-23

让书在你心中开出一朵朵小花。


看过了太多商业展览活动之后,无论是展览现场的视觉冲击力还是IP吸引力,都不太能够让我产生去记录和分享的主动意愿。


因此,当策展人之一的好友梁亮,在年初给我讲起关于「美好的书 THE BOOK AND」这个策展思路时,我都还没有特别深刻的触动。


直到我抵达展览现场——


一场在商场做的非知名IP类的静态展览,能够吸引观众长时间驻留、积极参与、主动分享、甚至不断返场的,在我印象中,这大概是第一次见到。


作为国内策展界首次线下UGC的突破性尝试,这场名为「美好的书 THE BOOK AND」的公益展,以其立意深远、内容真诚、互动有趣,深刻唤醒了人们对于「深度阅读」和「读书分享」的重视与认同,收获了极为丰富的UGC优质内容,也取得了极高评价。


窃以为,这样的展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情感链接」。


毕竟,打卡只在一瞬间,真正的「认同」却需要更多触发人性美好面的真诚尝试,而这一点,正是眼下行业内最为匮乏的。


是以,关于「美好的书 THE BOOK AND」的这篇分享,希望能有幸触发你的共鸣,涟漪般触达到更多美好的内心。





年初时候,沉浸式文化策展人、好友梁亮跟我说起一个想法。

她说,这些年,一直作为创意和资源提供方,为商场和品牌做策展,经年累月,虽然定有一些心得感受和知识沉淀,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想做一场不商业的展览,用书作为载体,去链接更多的真实的『内心』。」

因为了解,所以我很清楚她想要做什么——抛开之前一切的所谓「成就」,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同价值观的「甲方诉求」,办一场真正「从心」的展览。

「美好的书」联合策展人梁亮(右)与展区小观众

坦白讲,能在这个年代笃定去干这「赔本赚吆喝」的事儿,大概我认识的人中,也只有梁亮,还能说到做到了——


不仅做到了,还做得让人惊讶不已,因为这场由场景策展人梁亮和建筑设计师侯之共同策展的、名为「美好的书 THEBOOKAND」的公益展览,刚刚来到自己的第三站,就已经变成了一个「链接真实内心的美好时空站」,它的势能和潜力,甚至已经远超策展团队的最初预期👇(点击下图可以查看关于#美好的书 展的相关详情)



自4月16日首站开展以来,「美好的书 THEBOOKAND」已经以截然不同的「模样」,陆续出现在上海世纪汇广场、永嘉路口袋公园、淮海中路新天地广场,不大但非常走心的强设计感空间,一个月来总计约吸引了2万+人次前往造访。

这个小小空间的奇妙,没有走进去的人还真的体会不到——

原本行色匆匆的人们,在这里获得了闹市之中的一隅安宁,可以静下心来寻找书本背后那个相同的灵魂,与素不相识的其他观众相视一笑之后,就能莫名亲切地交谈起来……


大概上海的朋友多多少少都已经从不同的渠道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这个展览,萍水相逢和慕名前往的观众们,也几乎都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主动变成了这个展览的传播者。


更神奇的是,「美好的书 THEBOOKAND」已经「荡」出了圈,即将于6月登陆一年一度的中国戏剧界盛事——阿那亚戏剧节👇(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详情)


很显然,以书为连接点的这场小而美的展览,TO C的「涟漪」已然荡漾开来,若是从TO B的实体商业角度,TA又有哪些启发价值?一场小小的书籍分享展,又能有怎样的「大能量」去承载更多的商业可能性?


这是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好在,只要足够耐心且有心,时间总是能够给我们最佳答案。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书展」。


TA是通过策展方提前线上发起征集,让读书爱好者分享一本自己最爱的书,并手写推荐信,给TA觉得应该读一读这本书的人,然后把这本书和推荐信一起寄回,成为线下展品。


部分美好分享者的手写推荐信海报


来到现场的观众,则可以先读到这些分享者分享的内容,再到展区后部的互动区,用水彩笔画下一朵小花,与上海市自闭症儿童公益组织的小朋友的作品一起,成为留在这个展厅的「故事」。


在第一站,上海世纪汇广场,每天都会留下上百朵充满故事的小花,还不忘手机拍下那些让他们隔空感动的小花花。


之后,观众们也可以成为下一轮展览的「美好分享者」,而之前的分享者,也都陆陆续续来到现场,成为了一名观众。


这种交融扩散的美好滋长力,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强大力量,不仅让分享者与观众建立起链接、甚至身份互换,还不断出现有观众返场的局面,而更多的令人震惊,来源于展区周围的「邻居」们,居然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个不请自来的「志愿者」——


5月11日,在展览的第三站,我遇到了第一站的「邻居」、世纪汇的一位买花儿的姑娘。她很酷地扛了一个滑板,把一大束向日葵从世纪汇送来了淮海中路,而这已经是她当天的第二次不请自来、免费送花儿了。当我们从展区追出来的时候,留下了花儿的这个姑娘,已经到了下一个路口,特别酷地跟我们挥手。看到这一幕的一位观众朋友很自然地转过头对梁亮,「你看,你每天送别人花儿,别人也要送你花儿的呀。


若非亲眼所见,我实难相信,在这座忙碌的名利场魔都,会有如此之多的人,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成为这场「自发性群体善举」之中的一个无名付出者。

回想我所参观过的所有商业「展览」,若单从「真情实感」和「情感链接」来看,几乎没有哪一场,能与之媲美。

那么,对于商场而言,「物以稀为贵」的这场低成本、无IP、小规模的静态展览,到底意味着怎样的「与众不同」?

窃以为,有三点特别重要的。

1. 恰到好处的情感连接:高级但不做作,真诚又不失分寸。

「美好的书 THEBOOKAND」从线上到线下的整体逻辑和视觉,都非常考究,内容的释放节点也都恰到好处,将高级的人生价值观融入亲和力极强的展览现场,用一句老少咸宜的「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作为切入点,抛出「让书在你心中开出一朵朵小花」的传播Slogan,建立起一整套温柔而有力量的展览调性,高级但不做作,真诚又不失分寸。



2. 一触即发的分享欲:合理而自然的触点,UGC的突破性尝试。

与普通书展截然不同的是,这场展览设置了很多合理而自然的触点:好看的「外壳」,新鲜的花朵,美好分享者手写的真诚推荐信,都能让观众在分秒间卸下防备,舒活身心,迅速沉浸到「美好的书」的场景之中,进而触发其由上述内容产生的情感联想,并带来与策展人一秒破冰的分享欲。


现场观众与策展人梁亮几乎可以在见面的第一秒,就可以非常自然地攀谈起来。与其说是策展人与观众,不如说是两个许久不见的老友。这一幕在展览现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次,无敌神奇。

由此带来的UGC内容沉淀,已经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让策展方直接或间接接受到了数千个真实的人间故事,而每一个几乎都是由观众主动讲述的——这一点的非同小可,在于无论是线上征集的书籍分享者还是线下展览迎来的观众,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这场展览的深度参与者,不仅提供内容,还自愿进行传播分享👇



3. 普世性极强的展览,如何才能与商场发生强关联?


这个问题,也是之前很多商场的朋友在跟我交流时候,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不过,上海新天地广场,似乎已经给出了足够有诚意的答案:将展览物料制作成区域美陈,并联动租户,举行别开生面的「美好的书工作坊」,将相对闭塞、空间有限的展览,「延伸」到场域内的各个角落里。


分散在新天地广场附近的「小花儿」


5月15日,「美好的书」X 新天地星巴克的工作坊现场


窃以为,普世价值大过于定向价值的公益展览,是一定可以为商业项目的「人文体验」大幅加分的。而租户的介入,更是让展览内容、商场场域、品牌门店三方受益,形成良性互动。


事实上,几乎是零边界感的「美好的书 THEBOOKAND」展,正是由于其普世价值极高,拓展性和承载性也极强,因此,TA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在不同节点、不同场域、针对不同的市场和受众,「差异化」定制不同的展览内容。


唯一不变的,只有TA前所未有的「真诚体验」,以及超强的UGC号召能力。




如果要对这场展览做个小结,我大概会说这是一场用「小切口」触达到了「大时代」的典型案例:TA为这个浮躁时代的每一个灵魂,在繁华都市的中央,点燃了一站「小橘灯」,是实体商业快时代的一种令人动容的慢节奏——这其中的感同身受,也大概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会真正懂得。

个人而言,目前业内此类展览着实太稀缺,商业项目快狠准的营销活动往往都有数据不低的KPI压在头顶。然则,此类「清流」式的展览,虽然没有「网红流量」效应,但却可以为商场的「三观」强势加分。

须知,随着时代的推移,更多的消费欲望,都会诞生在心理和情感认同的前提下,而要做到这一点,仅凭自说自话的PR活动、引进大IP的营销活动、高价格刺激的SP活动,是不可能达成的。

时代越物欲,人心越焦虑,商场的责任就越重大——作为人流密集的「线下媒体」,商场应该传递怎样的价值观和文化导向,一点一滴的举措,甚至能够潜移默化地去改变这个社会的未来。

「美好的书 THEBOOKAND」两位联合策展人侯之(左)与梁亮

而恰如「美好的书 THEBOOKAND」这种「小橘灯」,若是能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度合作,无疑能够开启更多的「灯光」,照亮每个人的前进方向。

接下来,这盏「小橘灯」即将再次启航,前往更广阔的诗和远方。而我们,作为TA的发起者、参与者、观察者,亦将与TA心有戚戚,并努力成为传递灯光的其中一员。

更多关于展览的资讯,可关注策展机构官方微信公众号👇


- THE END -



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CRR的「自媒体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