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语料库翻译学》

2018-01-27 交大外语 当代外语研究

《语料库翻译学》

著者

胡开宝  朱一凡  李晓倩

 本书在阐明语料库翻译学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从翻译汉语语言特征研究、翻译规范研究、译者风格研究、翻译策略与技巧研究、翻译教学研究和翻译认知研究等角度,分析了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并分析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总体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本书深入浅出,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并重,对于从事翻译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研究生和学者颇有参考价值。


自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ona Baker教授正式提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这一概念以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已经走过了24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目前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译学研究范式。语料库翻译学本质上是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一方面强调利用语料库技术和软件对大量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继承描写性译学的衣钵,将翻译文本语言特征的描写与翻译文本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语料库翻译学成功地将量化研究方法引入翻译学研究,并凭借大量语料的考察与数据统计这些优势,常常发现仅凭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翻译现象。


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愈来愈为国内外学界所认可,愈来愈多的学者相继开展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相应地,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由语言学视角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扩大至文化视域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由产品导向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拓展至过程导向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2015年,Mona Baker教授获得英国政府的资助,利用语料库技术系统研究西方文化关键词如何通过翻译进行传播。同一年,著者开始利用语料库方法分析翻译文本语言特征背后的意识形态,努力构建语料库批评译学的理论框架。2016年,著者在《山东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较为深入地讨论了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共性,并展望了两者融合并产生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认知研究这一全新领域的可能性。2017年,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语料库翻译学研讨会上,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探讨了如何开展语料库辅助的翻译认知研究。然而,学界对于语料库翻译学的属性和理论价值存在诸多分歧与疑虑。一些学者主张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充其量只是语料库在译学研究中的应用,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性价比并不高,而且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不理想。有鉴于此,为了廓清学界关于语料库翻译学的模糊认识,同时为了反映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著者与所指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合作,撰写了《语料库翻译学》这本学术著作。


本书共分为8章。第1章分析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学科属性、特征、研究领域和研究意义。第2章回顾了翻译汉语语言特征研究的趋势与问题,并从“被”字的搭配和语义韵角度探讨了新闻翻译汉语的语言特征,从关键词及其搭配、名物化和被动语态的应用等视角考察了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语言特征。第3章在梳理翻译规范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基础上,介绍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规范研究的路径和方法,重点分析了周瘦鹃翻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第4章阐述了译者风格的定义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周瘦鹃的多部翻译作品所呈现的周瘦鹃翻译风格及其成因。第5章以平行语料库的应用为基础,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情态隐喻的再现与重构、《碧奴》人物形象的再现与重构以及“基本”蕴含的级差资源的再现与重构。第6章探讨了语料库在译者培养中的应用,包括翻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和翻译教学平台的研发。第7章分析了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共性,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融合有望形成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认知研究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第8章梳理了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了语料库翻译学的未来研究课题。


精彩篇章试读


5.4.3“基本”在口笔译中的翻译重构分析

基于所提取的汉英检索行,我们把“基本”的翻译区分为三类,即对应翻译、零翻译和转译。对应翻译是指译文中为“基本”一词提供对应语言单位,且在语法功能上表现为副词,如basically和by and large等。零翻译是指译文中没有提供任何“基本”的对应语言单位。转译是指采用变通手段,传达出“基本”一词所承载的意义,如“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被翻译为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chieving basic modernization by the middle of the next century。译者通过转变词性重新配置语句再现了源语篇中“基本”所传达的意义。“基本”在政治语篇口译和笔译中的重构情况具体见表5-19:


表5-19显示,无论口译还是笔译,总的趋势都是对“基本”做了对应翻译处理,分别占据相应语料库的53%和74%。这表明尽管语式不同,但翻译人员在处理政治语篇时,都强调与源文对应,再现源语篇中的级差资源。这与胡开宝、陶庆(2012)研究结果一致,即“就汉语程度副词的英译而言,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均表现出明显的对应趋势”。同时也验证了Schäffner(2012)关于政治语篇翻译中翻译人员大多处于隐形的断言。此外,口、笔译语篇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级差资源“基本”采取了零翻译处理。


如上所述,“基本”总体表现出评价意义的级差等级趋弱。我们认为在翻译中,如果对“基本”做了对应翻译,或者经过转译达到了意义对应,那么其级差等级趋弱得以保持,暂称为级差等级持衡;如果对“基本”以零翻译处理,那么其等级趋弱得以终止。在从源文到译文的过程中,语篇中的评价语义在事实上实现了级差等级趋强(up-scaling)。“基本”在政治翻译语篇中的级差对比表现如表5-20所示:




整体来看,表5-20显示“基本”在不同语式汉英政治翻译语篇中,其级差重构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χ2=2.76,p>.05),亦即不同翻译语式并未影响到政治语篇中的级差资源跨语际重构。此外,不难看出“基本”在政治语篇汉英口、笔译中总体上实现了级差等级持衡,即从整体趋势上看,在翻译过程中译员或译者保持了源文与译文的级差系统一致,在口译和笔译库中各占总频数的74%和90%。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语词的评价意义可能会因其相邻短语而发生变化。(Hunston, 2007)在观察“基本”语料库索引行时,发现“基本”作为级差资源有时与其搭配词共同运作,且语义搭配存在程度上的差别。(Partington, 2004)也就是说,搭配词的语义程度不同会影响“基本”的级差传递,即“建成”“完成”“建立”“确立”和“实现”所传递的积极意义与“遏制”“化解”“结束”“解决”“扫除”和“取消”所带来的消极意义,在程度上哪个更强或更弱,那么“基本”就使得“更弱”的稍强、“更强”的稍弱。囿于篇幅,本节不再进一步探讨“基本”及其搭配词在口笔译语篇级差重构层面上的语义中和现象。


我们从语料库中抽取若干例子说明如下:


【例5-4-1】

原文: ……在这四年里面就已经基本完成。……

译文: All the tasks have been basically completed over the past 4 years.


【例5-4-2】

原文: ……增加财政投入,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坚持……

译文: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will increase budgetary funding to basically clear up overdue debts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about three years.


例5-4-1、例5-4-2分别取自口译库和笔译库。可以看出,“基本”在源文中降低、减弱了其所修饰动作的完成力度,表现出级差等级趋弱,“基本完成”意指不能彻底完成,“基本化解”则暗示无法全部化解。但我们又不得不认同,说话人为了话语交流顺畅,遵从了语用合作原则的质原则,使得话语传达没有虚假信息,谁也无法保证彻底完成,全部化解。这也表明说话人在话语传递时留有余地,体现中国人话不说满、事不做绝的中庸适度智慧。在译文中,例541、例542均直接把“基本”翻译为basically,甚至语序上都与源文保持一致,基本实现了源文语篇和译文语篇的级差等级持衡。


【例5-4-3】

原文: ……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粮食……

译文: The output of major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now stands in the front ranks of the world's economies, and commodity shortages were by and large eliminated.


【例5-4-4】

原文: ……超过1950年到1997年的建设总规模。 基本建成结构比较完整,专业门类齐全……

译文: Work on establishing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systems with a fairly complete structure and a full range of specialties was in the main completed.


【例5-4-5】

原文: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慈善事业不断发展。……

译文: The basic framework of a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for both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as set up, and charity programs continued to grow.


从笔译库中所提取的例5-4-3、例5-4-4、例5-5-5原文中,“基本”亦均表现为级差等级趋弱。其中例5-4-3、例5-4-4分别使用了by and large和in the main来传达源文中“基本”的级差等级趋弱,而例5-4-5则通过转译手段,把源文中修饰动词“建立”的副词“基本”,转译为具有形容词功能的basic来修饰主语,从而传译出源文中“基本”的级差等级趋弱。这都实现了源文和译文语篇的级差等级持衡。


【例5-4-6】

原文: ……十五计划我们大多数的指标都基本完成了,但是坦白地告诉大……

译文: And talking about the 10th Five-Year Plan, I can tell you that we have been able to meet the original goals in most of the categor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be honest with you, we fail to deliver on the targets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例5-4-7】

原文: ……进一步深化。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译文: Major progress was made in efforts in fulfilling the objectives of making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universal in the country and to eliminate illiteracy among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例5-4-6和例5-4-7分别取自口译库和笔译库,源文中的“基本”同样是呈现级差等级趋弱,但例546中“指标基本完成”被译为we have been able to meet the original goals。对译文进行回译,英译可译作“我们已完成了原定指标”,潜在意义就是全部彻底地完成了指标;例5-4-7中,“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译为eliminate illiteracy among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译文中缺乏与源文“基本”级差资源的对应语言单位,没有传译“基本”的级差等级趋弱。可以看出,例5-4-6、例5-4-7中,译文相较于各自的源文,在级差资源“基本”原有等级趋弱的基础上,零翻译处理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译文表现出话语意义的级差等级趋强。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语料库翻译学的学科属性 

1.3  语料库翻译学的特征 

    1.3.1  语料库翻译学与描写性译学 

    1.3.2  语料库翻译学与语料库语言学 

    1.3.3  语料库翻译学特征 

1.4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 

1.5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意义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翻译汉语语言特征研究: 趋势与问题 

    2.2.1  引言 

    2.2.2  翻译汉语词汇特征研究 

    2.2.3  具体词类的研究 

    2.2.4  句法及结构特征研究 

    2.2.5  搭配及语义韵特征研究 

    2.2.6  结语 

2.3  “被”字句的语义趋向与语义韵——基于翻译与原创新闻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2.3.1  引言 

    2.3.2  研究背景 

    2.3.3  工作定义与研究设计 

    2.3.4  研究结果及讨论 

    2.3.5  结语 

2.4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主题词及其搭配研究 

    2.4.1  引言

    2.4.2  文献回顾 

    2.4.3  研究设计 

    2.4.4  结果与讨论 

    2.4.5  结语 

2.5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名物化应用的研究 

    2.5.1  引言 

    2.5.2  名物化相关研究 

    2.5.3  研究问题与语料 

    2.5.4  名物化的定义与分类 

    2.5.5  名物化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分布情况 

    2.5.6  名物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应用特征 

    2.5.7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名物化应用的动因 

    2.5.8  结语 

2.6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被动语态的应用研究 

    2.6.1  引言 

    2.6.2  被动语态的界定 

    2.6.3  研究设计 

    2.6.4  结果与讨论 

    2.6.5  被动语态应用的原因分析 

    2.6.6  结语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翻译规范研究

3.1  引言 

3.2  翻译规范研究: 趋势与问题 

3.3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规范研究: 路径与步骤 

3.4  基于语料库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汉译规范研究 

    3.4.1  引言 

    3.4.2  周瘦鹃翻译研究述评 

   3.4.3  理论框架、研究对象和方法 

    3.4.4  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译本翻译规范研究 

    3.4.5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译者风格研究

4.1  引言 

4.2  译者风格的界定 

4.3  译者风格的内涵与特征 

    4.3.1  译者风格与翻译文体 

    4.3.2  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

    4.3.3  译者风格与译作风格 

    4.3.4  译者风格的特征

4.4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 进展与问题 /

    4.4.1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取得的进展

    4.4.2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存在的问题

4.5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路径

    4.5.1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的主要内容

    4.5.2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的路径 

4.6  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翻译风格研究 

    4.6.1  引言

    4.6.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6.3  周瘦鹃译本语言特征

    4.6.4  周瘦鹃翻译风格成因

    4.6.5  结语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翻译策略与方法研究1

5.1    引言 

5.2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情态隐喻汉译研究

    5.2.1  引言

    5.2.2  文献回顾

    5.2.3  研究设计

    5.2.4  研究结果与讨论

    5.2.5  结语 /

5.3  基于语料库的《碧奴》人物形象的再现与重构研究 

    5.3.1  引言

    5.3.2  文献综述

    5.3.3  研究设计

    5.3.4  语料分析

    5.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6  结论

5.4  政治语篇口笔译中级差资源跨语际重构——以“基本”为个案 

    5.4.1  引言

    5.4.2  研究设计

    5.4.3  “基本”在口笔译中的翻译重构分析

    5.4.4  级差资源跨语际重构的动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语料库与译者培养

6.1  引言 

6.2  研究现状

6.3  语料库翻译教学在语篇和语用层面的应用探索

    6.3.1  用语料库辅助翻译具有篇章功能的衔接词

    6.3.2  口译中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及翻译对策

6.4  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的建设 

    6.4.1  翻译教学语料库的建库目的

    6.4.2  翻译教学语料库的组成

    6.4.3  翻译教学语料库语料收录的原则 

    6.4.4  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的标注

6.5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及翻译教学平台开发

    6.6  语料库翻译教学体系的建构

    6.7  语料库翻译教学的展望与局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

7.1  引言 

7.2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共性

    7.2.1  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7.2.2  翻译认知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 

    7.2.3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共性 

7.3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相互关系

    7.3.1  语料库翻译学对于翻译认知研究的意义 

    7.3.2  翻译认知研究对于语料库翻译学的意义 

7.4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融合: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认知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回顾与展望

8.1  引言 

8.2  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回顾

    8.2.1  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研究

    8.2.2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8.2.3  译者风格研究

    8.2.4  翻译规范研究 

    8.2.5  翻译教学研究

    8.2.6  口译研究 

8.3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回顾

    8.3.1  引言 

    8.3.2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进展

    8.3.3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问题与展望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编者注:本文原文转自公众号:交大外语

供稿:朱一凡  责编:梦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