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夏洞奇:读懂罗马,从《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开始

夏洞奇 随读随写 2019-04-10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译后记

夏洞奇


 

本书作者詹姆斯·奥唐奈是一位颇具魅力的美国古典学家。他197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系学士学位,又于1975年获得耶鲁大学中世纪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师从著名神学家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从1975年至1981年,他历任布林·莫尔学院讲师、美国天主教大学希腊文与拉丁文助理教授、康奈尔大学古典学助理教授;从1981年至2002年,他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古典学副教授、教授;从2002年起至今,任乔治敦大学教务长(provost,相当于中国大学中主管教育与科研的常务副校长)、古典学教授。此外,他还曾在都柏林大学就读,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担任过访问教授。他先后在9所有影响的大学读书或任教,学术经历极为丰富。


 

作为一位古典学家与历史学家,奥唐奈教授的学术著述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方面。其一,对“古代晚期”若干作家与政治家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专著《卡西奥多鲁斯》(加州大学出版社,1979年)和对波爱修斯《哲学的慰藉》的校勘与评注(布林·莫尔,1984年)。在关于卡西奥多鲁斯与波爱修斯的研究中,这两本著作至今仍是常用的参考书。值得一提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从著名历史学家彼得·布朗开始倡导“Late Antiquity”的概念以来,“古代晚期”研究已经逐步兴起,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问题意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领域。“古代晚期”的“发现”,重新凸显了这个从古典走向中世纪的大过渡时代的意义,打破了以往西方历史三阶段划分的简单史观:正是在风起云涌的这500年中,罗马帝国渐渐从中兴走向了衰亡,古典文明在地中海边吟出了最后的晚唱,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结构也逐步奠定了。可以说,继彼得·布朗之后,奥唐奈教授的早期著作也在“古代晚期”的兴起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古代晚期”方面的代表性学者之一。

 

其二,对于奥古斯丁的研究。作为早期教会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与思想传统的重要塑造者之一,奥古斯丁研究一直都是西方人文学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基督教学术中更是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地位。奥唐奈教授在奥古斯丁研究方面的贡献是长期、重大且深远的。早在1985年,他就在波士顿出版了《奥古斯丁》一书,受到了学术同行们的广泛好评。1992年,他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的《忏悔录》校勘与评注。其重要意义有二。一方面,自从19世纪末以来,《忏悔录》研究长期都是一个炽热的学术焦点,而奥唐奈的重量级评注实际上总结了百余年来的激烈论争,成为奥古斯丁研究的又一里程碑;另一方面,对古代作品的校勘向来都是德语、法语学者的传统项目,而奥唐奈的浩大、严谨的校勘评注本无疑是英语学界在这方面的一项标志性成果。2005年,奥唐奈教授又在纽约出版了《奥古斯丁新传》,以标新立异的方式呈现了奥古斯丁的形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除了以上三大奥古斯丁研究著作,他还在美国的《奥古斯丁研究》(Augustinian Studies)、法国的《奥古斯丁学刊》(Recherches augustiniennes)等有影响的刊物发表过若干论文,并为《大英百科全书》撰写过“奥古斯丁”这一词条。

 

《奥古斯丁新传》

 

其三,技术对于文化的影响。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于1998年在哈佛出版的《词语的化身:从纸草到计算机空间》,该书很快就被译为了西班牙语和法语。在扎实、严谨地开展精深学术研究的同时,奥唐奈教授也很重视学术的传播与交流。他发起创办的《布林·莫尔古典学评论》(Bryn MawrClassical Review, 网址为http://bmcr.brynmawr.edu/)是在西方古典学界极有影响力的书评电子刊物。除了担任乔治敦大学的教务长,他还担任过美国古典学会的主席,并且是美国中世纪研究院的院士(Fellow)。

 

《词语的化身:从纸草到计算机空间》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是奥唐奈教授的最新力作。与2005年的《奥古斯丁新传》异曲同工,这部《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同样以标新立异为亮点,有可能引起学术界内外各种读者的热切关注。《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另一大特色是强烈的现实关怀。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感觉到,他笔下的“罗马帝国”其实就是当代“新罗马帝国”的化身,这部《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直接体现了当代美国价值观的历史投影。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借古讽今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具有超出历史之外的价值。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叙述重点在于“古代晚期”。尽管“古代晚期”早已在西方的古典学与历史学中成为一个活跃的领域,但对于广大中国读者而言,它仍然显得比较陌生。因此我们更加相信,将《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介绍给中国读者是很有意义的:它以全新的视角重述了所谓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它生动地勾勒了“古代晚期”的历史画卷;它没有展开繁芜复杂的历史分析,而是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呈现出各种发人深省的问题。

 

对于爱好西方历史与文化的读者来说,《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视野开阔且文笔生动的佳作;对学习罗马史与中世纪史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部兼具深刻思想与丰富史实的参考书。除了各章的注释,奥唐奈教授还专门提供了一份简明的“进一步阅读书目”。不过,从多数中国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中文参考书会更加实用一些。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原版书影

 

关于罗马帝国的历史,凯利的《罗马帝国简史》( 克里斯托弗·凯利著,黄洋译,外研社,2007年)与格兰特的《罗马史》(王乃新、郝际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提供了较好的整体性论述。瓦歇尔的《罗马帝国》(齐世荣等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聚焦于战争、政府、社会、宗教、地理等各个方面,分门别类地展现了罗马在帝国时期的历史面貌。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叙事生动而详尽,洋洋洒洒数百万言,当属罗马史入门佳作,尤为适合非专业读者,其中文简体译本已出版(计丽屏等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起)。该书第15卷《罗马世界的终曲》,正是另一种讲法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戈德斯沃司的新著《非常三百年:罗马帝国衰落记》(郭凯声、杨抒娟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则以更为传统的方式描绘了那段历史。此外,勒特韦克的《罗马帝国的大战略》(时殷弘、惠黎文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与本书的问题意识有相通之处。在拜占庭史方面,陈志强的《拜占庭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与徐家玲的《拜占庭文明》(人民出版社,2006年)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学者著作。关于古典文化在“古代晚期”的命运,可以浏览桑兹的《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张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

 

在中世纪史方面,本内特与霍利斯特的《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杨宁、李韵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蒂尔尼与佩因特的《西欧中世纪史(第6版)》(袁传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都是在西方颇具影响力的教科书。福西耶主编的《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陈志强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则更为详尽。这3种中世纪通史都包含了对于中世纪早期的介绍。

 

《西欧中世纪史(第6版)》

 

与罗马帝国之“衰亡”形成对照的,是基督教化的不断深入。古代教父优西比乌的《教会史》(瞿旭彤译,三联书店,2009年)是记述早期教会历史的最基本史料,其下限直至君士坦丁时代。游斌的《基督教史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流畅明晰地梳理了基督教通史的基本线索,还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地图。章雪富与石敏敏的《早期基督教的演变及多元传统》(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简练地勾勒了早期基督教的历史框架。斯塔克的《基督教的兴起》(黄剑波、高民贵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则站在宗教社会学的立场上,十分正面地论述了基督教化对于罗马社会的积极影响。邓恩的《修道主义的兴起》(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比较细致地回顾了“从沙漠教父到中世纪早期”的修道史,约翰·卡西安、阿尔勒的凯撒里乌斯、圣本笃、大格列高利等人的形象,或许能重新唤起我们对于“基督教史诗时代”的追忆。

 

《基督教史纲》

 

对于早期教会的教义论争,《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仅仅站在外部的立场上做了粗线条的论说。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查阅奥尔森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帕利坎的《基督教传统·大公教的形成》(翁绍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以及冈察雷斯的《基督教思想史》(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

 

关于《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最大的反面角色查士丁尼以及为其作史的普罗柯比,中文的参考书已经为数不少了。普罗柯比主要著作的译本,已有王以铸与崔妙因的《普洛科皮乌斯战争史》(包括三大战争史与《秘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吴舒屏与吕丽蓉的《秘史》(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以及崔艳红的《战史》(大象出版社,2010年)。对于《战史》的专门研究,有崔艳红的《古战争: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关于查士丁尼的罗马法,可以直接阅读徐国栋翻译的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学说汇纂》的若干部分也已经译为中文,陆续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浩大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地理与民族概念。

 

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蒋明炜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生动活泼地描写了古代地中海的整体历史,但对于“古代晚期”则语焉不详。与其类似的作品是费弗尔的《莱茵河:历史、神话和现实》(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关于罗马与中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可以分别参阅萨尔瓦托雷利的《意大利简史》(赵梦琳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与卡尔的《西班牙史》(潘诚译,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针对本书十分强调的巴尔干地区,陈志强的《巴尔干古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是适合的参考书。田明的《罗马—拜占庭时代的埃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则是从基督教史的角度展开的。

 

《地中海考古》

 

《莱茵河:历史、神话和现实》

 

在迁入晚期罗马帝国的各支“蛮族”中,中国读者最容易了解的是法兰克人。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寿纪瑜、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艾因哈德等人的《查理大帝传》(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以及《罗兰之歌》(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可以引领我们回到那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时代。日耳曼人的著名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也已经译为中文(安书祉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细腻地描绘了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不列颠。马罗礼的《亚瑟王之死》(陈才宇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可以满足我们对亚瑟王的好奇心。

 

游斌的新著《圣书与圣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综合地运用了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民族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历史记忆”与“族群建构”这两个概念为中心,精彩地阐释了《旧约》时代的以色列古史。该书的最后3章还对所谓的“巴比伦之囚”以及“回归”故事的真相做了专门的探讨。犹太历史学家约瑟福斯的部分著作已经译为中文,可参看梅尔编、王志勇译《约瑟夫著作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与王丽丽等译《犹太战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圣书与圣民》

 

对于古代的阿拉伯半岛与伊斯兰教的兴起,纳忠的《阿拉伯通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提供了相当翔实的指引。伊朗大学者札林库伯的《波斯帝国史》(张鸿年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以如椽之笔渲染出古代伊朗高原壮阔的画卷,萨珊波斯亦在其中。在《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出场的人物,足以令人眼花缭乱。对于其中的部分重要角色,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中文参考书。关于作者所仰慕的亚历山大,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以及卡特利奇的《亚历山大大帝:寻找新的历史》(曾德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皆可一读;关于他身后的遗产,则可求教于陈恒的《希腊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旅行家科斯马斯是开启本书《序曲》的重要角色,张绪山的文章《拜占庭作家科斯马斯中国闻纪释证》(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1期)深入地说明了他的背景。对于饱受争议的著名神学家奥利金,章雪富的《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提供了一种概览。

 

《波斯帝国史》

 

尽管最著名的拉丁教父奥古斯丁在本书中只是一个配角,但其一生充分体现了“古代晚期”的时代特征,集中反映了罗马北非的状况。对于这位巨擘,夏洞奇(《尘世的权威:奥古斯丁的社会政治思想》,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与王涛(见《主教的书信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所塑造的历史形象各有侧重。透过普洛克罗的《柏拉图的神学》(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我们可以细细回味新柏拉图主义的余韵。波爱修斯是本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我们可以欣赏他的名著《哲学的慰藉》(朱东华译,载《哲学规劝录·哲学的慰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还可以参考胡龙彪的专著《拉丁教父波爱修斯》(商务印书馆,2006年)。在本书《尾声》中以天使学专家身份出现的伪狄奥尼修斯,其多种著作已在《神秘神学》(包利民译,三联书店,1998年)一书中被译为中文。 


《柏拉图的神学》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的翻译工作历时一年。由于篇幅大、时间紧,本书的翻译工作是由3位译者分工承担的:复旦大学历史系夏洞奇翻译了正文中的《序曲》、第5—8章、《尾声》以及《前言》《中译本序》;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康凯翻译了正文的第12 章,以及附录中的《罗马皇帝年表》《进一步阅读书目》《致谢与版权许可》;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宋可即翻译了第34 章;夏洞奇通读全文并做了修改;康凯、夏洞奇统核了全书各种名词的译法。在翻译过程中,原书作者奥唐奈教授不仅细致、耐心地回答了译者所提出的大量问题,还欣然为本书中译本作序。

 

中信出版社的编辑王强先生也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假若《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文版的问世能够为此略尽绵薄,使中国读者对罗马历史、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有所增进,那么翻译过程中的一切辛劳就会转化为我们最大的乐趣。

 

20113

20123月修改

 

【封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