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流社会的腔调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静说日本 2023-07-03

有一次去京都,当地的一位社长带我去祇园喝酒,半道上他拐进了一户人家,说是去买一盒糕点。

我跟了进去,那是一户普通人家。社长喊了一句:“秋山です、お邪魔します”(我是秋山,打扰了)。

里屋里应声出来一位长者,估摸有70岁左右。回了一句:“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一直承蒙您的照顾)。

长者拿出一盒用白纸包裹的糕点,然后装入一只纯白的纸袋里递给秋山社长,秋山社长塞给他几张纸币。

出门的时候,我问秋山社长:“这家店也太低调了,居然不印LOGO,就一张白纸包裹。”

秋山社长说:“这就是老店的腔调,没有LOGO就是LOGO,京都人都知道白纸袋的价值”。


从秋山社长的口中,我才知道,自己走进的这户人家,是京都上流阶层中非常有名的传统和式糕点屋(和菓子屋),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现在应该是第35代传人。800多年前,这店就是现在的位置,没有挪过窝。而经营者,依然是他们一家,也没有换过人。更为离奇的是,糕点从材料到做法,也是800多年前的老套套,味道一点也没有变。

“已经进入21世纪,还能吃到800多年前平安时代的味道,不可思议吧?”秋山社长对我说。

800多年前,正是中国宋朝。

秋山社长拎着白纸袋走进祇园的茶屋,妈咪迎出来,高兴地说了一句:“待ってますよ”(等着您呢)。

秋山社长递过白纸袋,妈咪欣喜万分:“いつ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您总是这样,太感激了)。

我没有见过那糕点的模样,看我好奇,妈咪知道我是中国人,说等会端上来给我看。

祇园的茶屋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因为年长的客人难以长时间盘腿坐在榻榻米上,所以,在榻榻米房间里设置了长长的吧台,便于客人落座与艺伎和妈咪唠嗑。

吧台用日本的桧木制作,木纹清晰漂亮,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让人有一种舒心的宁静感。

去祇园喝酒,讲究的是一种温馨的情调,而不是热闹。

不一会儿,妈咪把糕点端了上来,说总共是6只,每一只都不一样。


我一瞧,这就是800多年前,京都的王公贵族们吃的糕点,敢情是花样,而非糕点。

我悄悄地问秋山社长:“这一盒糕点需要多少钱?”

他伸出三根手指。

“是三千日元?”他摇摇头。

“是三万日元?”他笑笑,点点头。

6只,三万日元,每一只5000日元(约300元人民币),这够有腔调。

在茶屋里待了2个多小时,告别时,秋山社长掏出一个白信封递给妈咪,看上去有些厚度。

妈咪说:“いつ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总是受到您的关照,谢谢)

我们走出好远,秋山社长回过头,妈妈和两位艺伎还在店门口鞠躬。

我问秋山社长,今夜花了多少钱?

他伸出2根手指,我知道,那不是二万日元,而是二十万日元(约1万元人民币)。

秋山社长说,来祇园喝酒,确实很花钱,但是,如果我们京都的企业经营者们不都来喝酒的话,艺伎们就活不下去,茶屋就会关门,这一条传承了1000多年的花柳街就会凋零。

“传统这东西,需要大家一起来守护。”与秋山社长分手时,他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


————————————————


读完徐静波的这5本书,你也就了解了当今的日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