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司马南批联想为何能掀起风浪,中国今时已不同往日

杭子牙 杭子牙 2021-12-24
撰稿 | 苏天泽

司马南炮轰联想柳传志,赢得了很多网友支持点赞,网络上似乎掀起了一股众骂、众嘲联想的风潮。

客观来看,司马南对联想的批评并无新意,只是把近年人们对联想的批评整理后再有系统的重说一遍,但这样翻旧账、炒冷饭的行为还是引起了不少欢呼,让很多人自发站到司马南一边向联想扔石头,柳传志本人更是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荣誉危机。

联想真的做了什么违法违规或对不起中国的事情了吗?可能还真有。司马南的批评也不能说全是捕风捉影,但是有没有到司马南指责的地步,是不是需要对它掀起一场清算行动,这个恐怕就见仁见智了。

必须承认,联想扭曲的高管薪酬、过低的研发投入、股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瑕疵、在5G投票上的行为等等,都引起了众多中国网友不满。

但同时也必须承认,联想仍是一家十分成功的科技企业,世界500强之一,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商,国际化战略也比较成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联想像所有企业一样,有问题、有不足,有需要反思改变的地方,但从各方面看,它仍是值得肯定的创业成果。既如此,为何有众多网友主动站到司马南一边,对联想口诛笔伐,“资本家”、“买办”等一顶顶大帽子向柳传志、联想扔过去,似乎要灭之而后快?

“资本家”、“买办”这些词,可谓透露了网友的普遍心态和心理动机,揭示了联想被攻击的深层原因。

一句话概括,即在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公平受到资本及特权侵蚀正逐渐稀缺的情况下,原来已经过时的意识形态重新回潮,促使他们寻找可被攻击的目标,从而发泄他们的愤怒和不满。即使不攻击联想,也会其他公司或个人成为被攻击目标,这就是今天的社会心理状态。

前一段时间,很多人炮轰马云、许家印,现在又攻击联想和柳传志,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实都是人们对贫富差距拉大的不满,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焦虑。

中国今时确已不同往日,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与此同时,也积累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子,娶不起老婆,生不起孩子,他们为孩子的教育发愁,为老人的医疗发愁,为自己的养老发愁,甚至为死了能否买得起墓地发愁,总之,现实生活的压力让很多人心力憔悴,社会大众对资本的不满迅速上升,他们需要一个出气口。

而且,自由主义的崩塌、西方领先形象这些年因自身治理无能而被揭穿外衣,中美对抗又不断加剧,使得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普遍高涨,人们对“外国、外籍”变得敏感多疑,什么事都喜欢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也让社会包容力迅速下降。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有任正非那样的广阔胸怀和非凡智慧,普通大众更擅长非理性的集体发泄、集体攻击,特别是在有人故意带风向的时候。

中国从来不缺少挑弄民意的高手,互联网又放大了意见冲突,只是前些年多数人都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家一直想着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无暇他顾。但近些年,随着贫富差距拉大叠加了社会思潮变化和经济减速,一些原来积累的矛盾逐渐暴露,那些高手们也开始蠢蠢欲动,有意利用人们对生活的不满,在制造议题收割流量的同时,试图推动社会发生某些方向性转变。司马南此时批斗联想,可谓就是典型案例。

这种情况中国必须小心应对,一方面要回应社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贫富差距,解决人民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难题和社会公平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在保持社会宏观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使中国经济向高端产业链和发达经济体迈进。

而那些当年通过改制发家的民营企业或企业家,也要常怀历史敬畏与感恩之心,如微信公众号杭子牙言,要善尽社会责任,为今天的公平社会建构,为实现共同富裕更多出一把力,在先富起来之后,不要总想着凭借资本力量,借助不对称优势通过市场机制“割韭菜”,而是要常怀谦卑之心,多关注社会公平,善尽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展,才能被社会大众认可接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