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运富主编《汉字之光——照亮中华文明》出版

李运富 汉字学微刊 2022-04-2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新书推荐


基本信息

书名:汉字之光——照亮中华文明

主编:李运富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2506413

定价:68元




主编简介

李运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语委科研机构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学科首席教授、文学院院长,《汉字汉语研究》主编。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单位项目负责人。已出版《汉字学新论》《甲骨春秋》《汉字的三维属性与汉字教学》等著作20多部。



内容介绍

《汉字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是古文字工程规划项目(G2827)的阶段性成果和“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之一,该书以河南为源点和中心,选择典型材料和图片,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以专题形式介绍汉字起源探秘、一片甲骨惊天下、汉字“全家福”、汉字的构造与使用、生活中的汉字话题、汉字传播等内容,图文并茂地反映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历史,通过展示汉字产生、发展、传播轨迹,分析汉字的内涵和功用,阐述汉字对中华文明进程和文明互鉴的贡献。该书每章由故事或问题引起,选择性阐述若干知识亮点,生动展现汉字具有的生命力、创造力、表现力、凝聚力、艺术力和影响力,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希望能帮助读者通过汉字体味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自信,从而为传承发展汉字文明和中华文明有所助益。



前言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汉字的产生与发展,带着智慧之光,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前进方向,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融合。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河南是甲骨文发源地,是汉字的故乡。河南具有丰富的古文字材料和悠久的汉字研究传统。汉字文明是中原文明的核心,也是中华文脉的源头。文源于斯,文物、文字、文献、文学、文化,根植中原;学成于斯,学校、学术、学识、学养、学风,浸染天下。河南有责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积极开展汉字文明传承,打造汉字文明品牌,凸显汉字文明主题。


本书以中原的文字资料和文化事项为主,通过展示汉字产生、发展、传播的轨迹,分析汉字的内涵和功用,阐述其对中华文明进程和对世界文明互鉴的贡献。全书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讲述远古的神秘符号及有关汉字由来的美丽传说;二是讲述甲骨文惊艳“现身”的故事,让读者认识甲骨文,进而欣赏商代社会的生活画卷;三是汉字“全家福”,展现汉字成员的不同面貌和共性特征;四是汉字的构造与使用,解析构形,认知古人的思维智慧,描述职用,体验汉字承载的文明;五是生活中的汉字话题,希望汉字传承能与现实接轨,解答汉字在繁简、网络、姓名方面的应用困惑;六是汉字传播,分别展现汉字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到周边国家、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过程及其影响。最后的结语概括揭示汉字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光照之功。


本书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尽量以通俗化的方式呈现学术内容,期能雅俗共赏。写作上大体每章由故事或问题引起,选择性阐述若干知识亮点,并将汉字知识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相联系。内部构成具有逻辑性,形式表现具有灵活性。希望该书能生动展现汉字具有的生命力、创造力、表现力、凝聚力、艺术力和影响力,能帮助读者通过汉字体味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自信,从而为传承发展汉字文明和中华文明作出贡献。


本书作为“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的一种,也是“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G2827)的成果之一。由“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主编李运富教授提出内容框架、基本观点、编写要求和统改全稿。具体章节的初稿作者是:第一章,周妮;第二章,闫潇;第三章,任健行;第四章,王瑜;第五章,纪凌云;第六章,韦良玉;前言、结语,李运富。书稿撰写中参考利用了大量的有关论著和网络资源,出于普及性读物的通常体例,本书没有像学术著作那样随文详加脚注。在此谨向所有对本书有所贡献的原著作者和图像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出版方的编辑对选题策划和书稿修改等做了大量工作,谢谢大家的精诚合作!


李运富

2021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  汉字起源探秘 1

一  美丽传说 2

二  远古的神秘符号 13

三  字从何处来 38


第二章 一片甲骨惊天下 55

一  甲骨文惊艳“现身”  56

二  认识甲骨文 65

三  甲骨文揭开商代画卷 85


第三章  汉字“全家福” 109

一  汉字的不同载体 110

二  汉字的不同风格   138

三  汉字的共同体征   151


第四章  汉字的构造与使用 159

一  先有“文”后有“字” 161

二  汉字构造的理与智 171

三  汉字的特殊功用 180


第五章  生活中的汉字话题 191

一  繁体字好还是简化字好 192

二  网络中的汉字生态 205

三  姓名中的汉字文化 214


第六章  汉字传播  227

一  汉字走进少数民族地区 228

二  汉字文化圈 247

三  “一带一路”上的汉字 267


结语  285



书影摘录





END

本期编辑|杨宇凡

审核|刘伟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