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公布首季GDP后放大招:计划每人发一万!将向全民派口罩,可重用60次

深圳梦 2021-02-21

香港首季GDP跌8.9%

创46年来最大跌幅!

2020年5月4日

政府统计处公布,根据预先估计数字,第一季本地生产总值按年下跌8.9%,为1974年有纪录以来最大跌幅。

经季节性调整后,第一季本地生产总值较上一季实质下跌5.3%。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会见传媒时表示,本港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主要源于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出口、去年社会事件和暴力冲击,以至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令出口、消费、投资开支三大拉动经济的马车均告刹停。

 

首季货品出口总额按年下跌9.7%,服务输出大跌37.8%,私人消费开支下跌10.2%,有关数字均是有纪录以来最大跌幅。

 

同期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按年下跌13.9%,货品进口下跌10.9%,服务输入下跌25.4%。

 

陈茂波说,3月份失业率4.2%,为近九年多以来新高。展望第二季形势未许乐观,纵有改善亦属缓慢,主要原因是环球疫情尚未受控,即使受控各地经济亦难以马上复元。

 

因此,本港出口难望大幅改善,国际商务旅游和投资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反弹,本地投资需时恢复。

 

他指,私人消费对本地经济能发挥最大稳定作用,大家应齐心合力,推动本地消费尽快恢复。政府会继续增加开支,全力支援企业和雇员,并妥善部署向本港居民发放一万元现金。

 

陈茂波说,此时此刻,香港需要人和,这较天时地利更重要。稍后环球疫情受控,本港经济预计可在下半年逐步走出谷底。(来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网志:同心抗「逆」

2020年5月3日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政府会继续增加开支,支援企业和打工仔。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新冠肺炎疫情近日有初步受控的迹象,包括已十多日没有新增的本地个案,即使个别日子有零星新增案例,均属外地传入。我感谢市民及企业通力合作,遵守限制措施,一起同心抗疫;也感谢政府各部门,包括卫生署及医管局的团队、民政事务总署、创新科技署和各纪律部队同事们的辛勤和合作,让各项防疫措施能发挥最大效果。

 

随着疫情初步受控,不少市民趁这几天假期外出走走,市面略为回复生气,商店的人流也旺起来。经历暴力冲击及疫情接连持续近一年的双重打击,这阵子,生意能否赶快恢复,对中小企、打工仔都很关键。明天,绝大部分公务员将会复工,政府服务亦将会分阶段回复正常。针对食肆及多类商业处所的营运限制,以及限聚令等措施还有数日便将届满。随着疫情近日有所缓和,部分措施有望得以逐步放宽,让社会生活、百业运作能逐步恢复正常。然而,在全球疫情仍未平复之际,我们亦必须谨慎行事。

 

事实上,香港经济正处于深度的衰退。回看1998年,本港受亚洲金融风暴打击,第三季的GDP按年收缩8.3%。约十年后到2009年,受环球金融海啸冲击,本港第一季GDP负增长7.8%。今年,在暴力冲击与疫情接连打击下,即将公布的第一季GDP按年增长预测将会更差,且是连续第三季度的萎缩,情况令人担忧。

 

目前我们还须小心,持续做好防疫,意味着本地经济活动只能有限度逐步恢复,而欧美等地经济仍受疫情拖累而疲弱难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环球经济将收缩3%,单计美国和欧洲,收缩幅度分别预测为5.9%及7.5%。环球市场正面对也许是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因此,拉动本港经济的三头马车,包括内部需求、出口及投资,暂难有显著起色。我们把今年的经济预测大幅向下修订,最新估计为负增长4%至7%,远差过2月中时原先估算的负增长1.5%至微增0.5%。如果疫情发展以至外围带来的压力,令经济萎缩幅度靠近预测的下限,这将是香港经济自60年代有纪录以来最差的一年。

 

其实,不用看数字,只要感受一下过去数个月市道的冷清,了解一下从事服务业朋友的苦况,已能掌握这一轮经济寒风有多凛冽。有见经济环境极为严峻,我们透过财政预算案及两轮的防疫抗疫基金,推出规模合计约2,900亿元的措施,支援巿民及企业应对难关,冀能纾缓燃眉之急,稍稍缓减即时的痛感。

 

我在预算案中提出向全港合资格市民每人发放一万元,冀可支援市民,也希望可发挥鼓励消费的刺激作用。有超过20家银行将会参与协助发放款项,而相关的登记程序亦非常简单,有个人银行户口的市民,可透过电子方式申请,既可省却文书处理时间,亦可较快收到钱。因此,还未有个人银行户口的市民,宜考虑尽快在银行开设个人帐户。按照目前的时间表,我们6月底将接受合资格的市民登记,7月中开始现金到手,估计8月底大部分申请人可收到款项。如果疫情受控的良好趋势能持续,对不同行业的限制措施逐步放宽,届时市民大众一起增加消费,相信可为打工仔及中小企业带来收入的改善,并让各行各业逐步重拾生气。

 

然而,经济要恢复动力、甚至踏入复苏,需要良好有利的条件---稳定平和的社会气氛。此时此刻的香港,人和或者较天时地利更重要。百日抗疫,全赖全港巿民能上下一心,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因而取得成果。挽救经济,我们又能否重复这条成功的良方呢?

 

(来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5月3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

财库局为经济复苏作好准备

2020年5月4日

2019冠状病毒病爆发以来,特区政府一直严控疫情扩散,靠着海、陆、空口岸管制来减少外来人士进入香港,并要求市民保持社交距离。在抗疫三个多月后的今天,我们终于迎来比较稳定的日子。虽然目前仍然不能够松懈,但情况就好像看到黑暗尽头的一点曙光,总是教人舒一口气。

 

诚然,大家普遍认同这些措施非常必要,但实施以来却对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对本港整体经济更造成严重干扰,生意人和打工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根据今日公布的预先估计数字,第一季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实质大幅收缩8.9%,是有纪录以来最大的单季跌幅。而有见疫情对本港经济的影响可能较早前估计的更严重及持久,财政司司长亦把今年香港经济的实质增长预测下调至介乎负增长百分之四(-4%)至负增长百分之七(-7%)之间。

 

当下疫情渐趋平稳,市民期待回复较为正常的生活之际,我们同时要为本港的经济复苏作好准备,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主要有三个角色---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创造更便利的营商环境。

 

首先,金融和资产巿场的稳定,无疑是对实体经济活动的强力支持。本港的汇率稳定,银行流动性充足,亦有机制监察巿场变化,确保金融巿场正常有序地运作。我们会继续和各监管机构竭力巩固这些基础,着力吸引投资,稳定各行业的资金流,从而促进和保障就业。

 

第二个角色是发展香港的金融市场。要发挥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至少可以在四方面加倍努力;第一,香港一直吸引许多资金停泊、积聚,这些财富是需要投资、运用和存放。我们有很稳固的金融基建,以及优秀的专业人才,所以极之适合发展为资产及风险管理中心,特别是对家族办公室而言,希望我们可以吸引它们利用香港这个平台去发展资产管理业务。

 

第二是深度推展香港的连通性。过去数年凭借香港的既有优势,我们实施了突破性的沪港通、深港通、基金互认安排和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联系内地和国际。这些年来都获得国际、内地和本地投资者广泛支持。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是两大范畴,让我们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发展。

 

第三方面就是金融科技。香港的金融体系和专业服务一直有口皆碑,接下来要进一步去延伸,无论是在监管层面、企业对企业、企业对顾客方面,都可以结合科技让我们的金融服务能够进一步提升,为市民带来更贴身方便的服务。

 

第四就是发展成为绿色金融枢纽。事实上政府在过去数年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发行绿色债券和制订绿色金融认证或标准等。然而,观乎环球发展趋势,在扩展至更大层面的ESG(即环境、社会和管治)方面,是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除了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和推动金融市场发展,财库局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还有第三个角色,就是要创造更便利的营商环境。这次疫情来袭,各行各业在面对人流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要稳住生意,科技应用变得举足轻重,金融服务业亦面对同一处境。所以如何缔造更便利的营商环境,无论是更广泛应用科技、更具竞争的税务安排,甚或是程序上拆墙松绑,都是财库局和其下部门,包括公司注册处、税务局、差饷物业估价署和破产管理署等值得思考的。

 

在疫情渐趋稳定的今天,政府决定逐步全面恢复公共服务,公务员团队亦回复正常上班安排。然而大家仍须保持高度警觉,所以充足和稳定的个人防护装备供应至关重要。我今天特别到访政府物流服务署,感谢对我而言是幕后英雄的所有同事,因为他们即使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仍然紧守岗位,一直在采购口罩等防护装备、印制防疫资讯,以至提供车队运送物资和安排接载市民出入检疫中心上都尽心尽力。在整体防疫抗疫过程中,他们的工作绝对是不可或缺。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走访财库局下其他各个政府部门,除了多了解部门运作和探访员工外,我希望勉励大家抱着同一目标和步伐,共同为香港的经济复苏出一分力。

 

(来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以上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5月4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香港创科局︰可重用口罩筹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文汇网讯】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5月3日稍早时候透露,政府将会全民派发可重用口罩。创新及科技局回覆传媒查询时表示,相关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会尽快公布详情。

政府早前表示会资助研发及生产可重用的口罩(资料图片)
创新及科技局指,政府二月份公布会利用「防疫抗疫基金」资助研发及生产可重用的口罩,目标是令每一位市民都有一个可以耐用、可以重用的口罩。

据袁国勇透露,可重用口罩可清洗60次及更换过滤层,他认为市民再无借口不戴口罩。(大公文汇全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袁国勇:政府将全民派口罩部分防疫限制可放宽


袁国勇透露,港府准备全民派口罩,每个口罩可以重用60次(视频截图)

【文汇网讯】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限聚令」将于5月7日到期,政府暂时未宣布延长措施。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5月3日在电视节目中表示,本港已连续14日没出现本地感染个案,加上整体确诊和死亡人数较低,认为现时已有条件放宽部分限制措施。

袁国勇指出,新冠病毒疫情或会长时间存在,因此难以沿用以往的连续28天没确诊个案标准,来决定是否放宽限制。而最近的周末及假期,外出人流较多,说明时间一长大家亦无法严格执行「限聚令」。他认为政府是时候重新检视各项防疫限制,但提醒市民放松措施有代价,之后可能会再出现零星本地个案,甚至有小型群组爆发,因此政府未来再度放松或收紧措施,均要视乎疫情的发展考虑。

袁国勇又引述创科局消息,首度透露港府正打算「全民派口罩」,每个口罩可以重用60次。他指香港现时约97%的人都会戴口罩,认为戴口罩的自律性不应松懈。(大公文汇全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大公社评:全民派发口罩值得点赞

【文汇网讯】香港抗疫逾百日之际,市民翘首以待的「全民派口罩」亦即将成为现实。这是迟来的好消息,但绝非「马后炮」,香港终于拥有了自己生产口罩的能力,不假外援,令人欣喜。特区政府勇于承担,更值得点赞。


几个月前,没有人会想到小小的廉价的口罩,竟然成为全球抢购的战略物资。新冠疫情的爆发改变了世界,凸显产业空心化之痛。不少国家疫情严重,与缺少口罩这第一道防疫屏障有着密切关系。香港在疫情爆发之初,亦是全城陷入恐慌,口罩价格飞涨。尤其在内地、新加坡等地区向市民派口罩的情况下,特区政府的口罩存货仅能保障前线医护的需求,引发不少怨言。

市民的声音特区政府听到了,也采取了行动。特首林郑二月份就公布,动用「防疫抗疫基金」资助口罩研发及生产。经过三个月的筹备,有关工作进入最后阶段,详情将在日内公布,目标是每位市民都有一个非常耐用、可以重用的口罩。据知可以重用六十次,意味着一个口罩可以使用两个月,十分环保。

可能有人说,疫情受控,现在才派口罩错过时机。这个看法就错了。事实是,香港虽连续十四天没有本地个案,但距离连续二十八天的安全期尚有时日,不排除再有本地个案爆发。更何况全球疫情形势未见好转,非洲、南美更是令人忧虑,而地球村只要一个地方有疫情,就没有真正的安全可言。科学家普遍相信,新冠疫情不可能完全消失,将成为风土病。即使一时结束,冬天又有可能卷土重来。既然疫情防不胜防,口罩就如粮食一样,成为常备之物。特区政府派口罩,没有过时之说。

最重要的是,特区政府资助本地口罩生产,将有效改变香港依赖外援的尴尬局面。不错,全球逾一半口罩由内地生产,香港享近水楼台之便,但内地有十四亿人口,疫情爆发下也有供应不足之虞。因此,为长远防疫计,香港最好能自我解决口罩供应的问题,而迄今政府共批出二十条一次性口罩生产线,月产量可达四千万个,满足本地需求绰绰有余。

香港由「一罩难求」到可以自我供应,由市民自费到政府派发,真实体现特区政府急民所急,想民所想,不再拘泥于「小政府大市场」的传统思维。相对政府公布的两轮抗疫基金高达三千亿元,全民派口罩似乎只是小事一桩,但特区政府为市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值得鼓励,施政思维上的每一个进步都值得点赞,这也是一个为民政府的应有承担。

特区政府的防疫工作并非尽善尽美,但整体上无疑是出色的,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肯定。惯于吹毛求疵的香港反对派,现在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当然,香港人不能骄傲自满,为了让生活工作逐渐恢复正常,其他防疫措施可以放松,但戴口罩不能放松。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全功尽弃之虞,没有人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来源:大公报5月4日A4版)


关心香港未来,

就关注香港梦(微信ID:HongKongeverything)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