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振玉与蔡元培

衲曰 2021-05-17

更多好文,尽在“衲读”“衲曰”


1940年5月14日,罗振玉去世
图为罗振玉


原载:《书屋》2017年第2期

作者:张晓唯



在传统的历史文本观照中,保守而嗜古的罗振玉与蔡元培二人之间似乎毫不相关,了无干系。实则,罗、蔡早年相互赏识,多有共事,维新改良的宗旨目标高度契合;即令在保皇和共和之间各自分途而行,“各为其主”,亦从未公开交恶,伤及情感;甚至在新文化运动高潮之际,二人还一度为了学术与教育而“重修旧好”,共谋国学振兴。在蔡元培看来,“罗、王之学”独步中外,值得大力弘扬;而罗振玉内心,对“领袖群伦”的蔡元培始终怀有敬意,由衷服膺。罗、蔡二人属同辈,他们在晚清民国的时代舞台上,粗线条地演绎了那一代文化人在学术与政治当中的离合片段,值得后人细加玩味。



罗振玉和蔡元培均出生于清代同治年间,按公元纪年,罗出生在1866年7月,蔡则出生于1868年1月,相差一岁有半。蔡乃浙江绍兴人,罗生在江苏淮安,而祖籍为浙江上虞永丰乡,与蔡为绍郡同乡,同具浙东文化元素。罗振玉少时读书颇有灵气,年十六即考中秀才,后参加乡试不中,终因家境等原因,“绝迹棘闱”。而蔡元培在科第道路上,中进士,点翰林,官至翰林院编修,令士人艳羡不已,仅就科第层级而言,罗难望其项背。不过,罗振玉术有专精,又具干才,创办农学社、东文学社,主办《农学报》、《教育世界》等刊物,主持鄂、苏等地新式学堂,受到张之洞、端方、荣庆等大员的青睐和信任,出任学部参事、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等职,在清末学界颇为活跃,诚可谓得风气之先的人物。

罗振玉和蔡元培相知相识,应是在戊戌年前后。实际上,罗振玉结识诸多越中乡人,如徐树兰、徐惟则等,恰是蔡元培的朋友圈。罗早年意识到办学堂培育人才乃当务之急,曾经致函蔡等人,希望他们建言地方当局关注此事。罗后来在沪上办理东文学社,任教南洋公学,与沈曾植等人交游,更与蔡此一时期的经历颇多交集之处。罗氏创办《农学报》,每期寄赠予蔡,二人曾就办刊事宜函札往来,互通心曲。此后,又同在沪上办学办刊,时相过从。蔡闻知王国维其人,甚而与之谋面,亦应在此时期。


这个时期,刚好是在甲午惨败后中国士大夫幡然醒悟,放低身段,如饥似渴接纳西学洋务的特定当口儿。蔡元培在翰林院恶补声光化电,有如小学生一般,随即请长假南下,在浙、沪等地开始从事新教育活动,办学堂、编刊物,补习外文,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变。罗振玉基本上也是沿此途径跨入新纪元的,其能量释放甚至更早更大:他系统翻译农学典籍,偏于务实路径,他编印教育杂志,传播新教育理念,也发现和带出了像王国维这样的学生和助手。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苏、鄂督抚那里建立起活动平台,展现出不凡的才干,为其后的入京仕途筑牢了根基。同时,他接受了日本经验,结识了东洋教育界一批主干人士,既赢得先发优势,也带来认知局限,眷恋皇权即是其一,以致最终未能走出“中体西用”的格局。

蔡元培则不然,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显然走得更远,在结识了中国教育会内一些激进朋友之后,“翰林革命”已是蓄势待发,欲罢不能了。可是,他力求不让自己沦为一个纯粹的“党人”,年届不惑仍念念不忘长久以来的夙愿——游学西洋,最终踏上德意志的土地,亲炙欧风美雨,致使其后来的器局就不可以道里计了。罗、蔡二人早年的交往,最晚应当截止于1907年蔡启程赴德之时,或可能更早一些,具体已无可考。


当蔡元培在柏林和莱比锡“苦读”之时,罗振玉在北京的学部和京师大学堂却在大展拳脚,显示出足够的锐气和能力,尽管科第层级偏低,但由张之洞保荐的“经济特科”身份,竟使他底气十足,当然也是性格使然。他作为学部参事与翰林出身的学部左侍郎严修之间就国子监的存废、部员资质、速成留学等议题展开的激烈争辩,似乎略居上风。为了保存收储“大内档案”(八千麻袋),在京师大学堂主管官员不肯出资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调用他自己分管的大学堂农科经费,亦在所不惜。罗振玉的风格在晚清官场行事,或许不免碰壁,但有强势靠山为背景,在颓靡的氛围中未必不是一股清风。难得的是,罗并不满足于“干才”的赞誉,他对古物的兴趣和造诣与日俱增,正在接近这一领域的顶端。这为他在民国建立之后的长期“赋闲”生活,平添了名利双得的生存来源,也为外界留下一个难解的迷,“体制内的人们”自然不免捕风捉影,一些流言被传播的像是事实一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