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官媒宣传抗洪正能量翻车事件:不要偏听偏信,学会独立思考

番薯壳 每日乐评 2023-08-10


不要偏听偏信,学会独立思考

【“你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题记】

这段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公信力的丧失,他们就直接为我们提供了论据。

所谓打瞌睡来枕头,正是也。

01

有人在拼命抗灾救灾,有人在拼命作秀作妖。

河北洪涝,民众揪心。

北京某会官方网站发了一篇《闻“汛”而动!》的宣传文章,因为照片上的工作四名人员,衣服鞋子太干净,招来网友嘲讽,被质疑是把救援当表演,结果翻车了。

洪涝灾区,我去过也见过现场知道是什么样子,救灾抗灾的人民子弟兵和蓝天救援队员,大家也见过他们的样子。


我在文章《面对BJ红十字会发布接收社会捐赠说明。。。》说过:

灾情发生后,他们号召大家捐款,结果却是“惨不忍睹”,甚至于有部分网友开启恶搞模式,捐款0.01元。



这些年的一些慈善机构,屡屡因暴出的各种丑闻陷入舆论漩涡,公信力不断损伤,结果捐钱的不敢信了,真正需要钱的得不到援助了,这是谁之过?

信任这东西,你破坏一次,你可能得利了,但你想再次从中得利,不可能,没有人是傻子,会让你骗第二次,人总有回过神来的时候。



02

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正能量的故事,有照片有视频,让人看了感动不已。

小战士抗洪时太累了,在现场吃着盒饭就睡着了。

感人不?当然。

值得宣传不?当然。

这不,8月3日,“河北共青团”就发布了这样的一个图片:

抗洪救灾现场,一名小战士吃着饭就睡着了。


可惜有网友发现并指出它盗用了“人民日报”微博账号2020年7月的一幅三年前江苏抗洪的新闻图片。

网友在线骂街:

官媒造假,该当何罪?

正能量在线翻车了,官媒这一波蜜汁操作,被网友骂出了翔。

这究竟是侮辱网民的智商,还是小编在闭门造车?

然而胡锡进已经给他们洗好地了:

“技术性错误,可以原谅,不宜上纲上线。”

我想问如此包容的搞了一辈子媒体的叼盘难道不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河北日报算正规的官方传媒,地方口舌吧,这样的媒体发稿会有二审三审甚至终审的,河北日报这个移花接木的官微是怎么层层过审的?

事后,河北日报虽然发表了道歉声明。


可惜这份声明看不出一点歉意,说敷衍塞责也不为过。

事实上,从指鼠为鸭到旧闻当新闻,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公信力,也败坏了政府信誉,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个“官谣”的危害数倍于“民谣”。

我们都知道自媒体只要消息失真或者话语略微出格,就会被删文,禁言,甚至F号。

对于这种造假的省报,公然地移花接木,弄虚作假,不知道相关平台敢不敢来一次禁言?敢不敢来一次F号?

03

近日网上看到一张照片,有人在车身上贴了多张标语,打哪里把车捐了,打哪里把房子捐了,打哪里又把命捐了。


对这种人,我嗤之以鼻。这不过是又一种作秀罢了。

越是内心卑微的人,越是需要一些所谓宏大的叙事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如果真有心捐的话,就不要等到打日本了,河北等多地发生洪水灾害,拿出实际行动吧,从爱具体的人和事开始吧,这样更实际。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有人还把群众当傻子对待。

看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与它们一成不变的套路,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天灾人祸终究会过去,接下来就是重建家园,它们绞尽脑汁讲述感人的故事,民众毫不吝啬的捐出积蓄,有人饱含热泪的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其实,对任何言论都不可偏听偏信,只有独立思考才能获得真知。对未来和现在,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比什么都重要。


时评新号,欢迎关注

热点导读


川大:优秀大学生到贵校是为了脱单?


河北难民家属网络求助:落在他人身上嘲讽不已,落在自己头上哀嚎不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