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要 |【静园雅集27】王抒:将登太行——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间的古道考察

章涵青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22-04-25



静园雅集 27


2019年12月6日下午,“静园雅集”第二十七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将登太行——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间的古道考察”。博物馆策展人、古道旅行爱好者王抒主讲,文研院院长助理韩笑主持。




“在高速时代回眸古道、重走古道”。韩笑老师在介绍主讲人的古道旅行时提到,在如今的高速时代,王抒力图以步行的方式重回古代,其探寻之路,深受导师罗新教授的影响。罗新教授在其著作《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中,记录了很多历史文献、乃至游记、考察行纪常常被忽略的角度,包含着行走中人的状态,情绪,并时时关注历史中平民百姓的生存生活状态。王抒的太行探寻,也力图从微观视角审视行路中的风土人情。


主讲人王抒在雅集上


在北大历史系读书时,王抒开始走入太行山。在跟随导师罗新教授进行历史地理考察时,王抒初步领略了“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壮阔。而太行山作为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间的天然屏障,由于河流切割,形成很多陡峭山谷,构成自古以来的天然孔道与重要关隘。这些通道中,最著名的是“太行八陉”。对“太行八陉”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晋末年郭缘生的《述征记》中,并在20世纪严耕望的《唐代交通图考》中得到系统阐释。上述记载,为王抒的探寻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性资料。


行旅太行,王抒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考察太行八陉,详细向在场听众介绍了各陉途径地区、战略意义与特别之处:如太行陉可被看作古代中国的中轴线,白陉是最险峻、亦是保存最完好的古道,井陉是最繁忙的古道,而飞狐陉是最壮美的古道等。在长达二十年的太行山考察、旅行经历中,王抒详细地探索了“太行八陉”的道路走向与不同时代的地缘政治意义,沿途的关口设置,以及古建筑、石窟、碑刻等地面文化遗存。天井关、娘子关、倒马关,关王庙、阁院寺、云台石刻,一处处古迹映于眼前,而在分享沿途的所见所闻时,王抒认为即便走到分岔路,“走错路也是意义的一部分”。在古道考察的过程中,他不断与自己对话,思考关口、古建筑的意义,并仔细凝视碑刻上的文字,试图还原文字背后的历史场景。


飞狐径地图及实地摄影


从宏观视角审视太行八陉,王抒以“北魏太武帝东巡碑”为例,分析古陉中蕴藏的政治风云。北魏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太武帝拓跋焘从都城平城出发,翻越太行山去河北平原巡游。究其东巡目的,一方面在于维稳,另一方面亦力图面对社会转型为制度改革做准备。而在回程路上,路过河北易县徐水河谷猫儿岩村时,太武帝张弓射箭,三军欢腾,震撼山谷。地方官诚惶诚恐,在徐水河谷立了三块碑以纪念这一神迹。寻找古碑定立的痕迹,时隔千年踏足同样的土地,王抒仍会感受到当时的政治宣誓与时代掀起的层层波澜。


文成帝南巡碑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不愿屈从于“宏大视角”的一面之词,主讲人王抒另辟蹊径,从微观视角切入太行八陉。在地面上的人文遗迹与路上大人物的行踪之外,王抒将更多的笔墨与精力聚焦普通人——环视长城南北,在与“人”相遇的生动故事中,思考普通人的流动性与边境的游动性。行走在古陉之上,王抒力图寻找着宏大叙事中被遗忘的“沉默的大多数”。“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的记忆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在他看来,古道考察,意味着自由行走于大地上的权利与幻觉。


韩笑老师将王抒的行旅历程总结为“在古道上发现历史”,认为行走是一种对于历史的诠释过程。与会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孙明教授同样以“游道”一词高度评价王抒的古道考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孙明教授认为,“游”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蕴含丰富的文化体验。在他看来,跳出“摇椅上的历史学家”的框架,深入实地行走,有助于了解和体会特定情境中的人的状态,拓展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的机会,留下资料层叠积累,进而踏出更加坚实的足迹。


提问环节,主讲人与在场听众围绕行前准备、行走见闻等进行深入交流,而王抒在交流中,进一步补充了其对之前古道考察的反思与思考。在之前的旅程中,与当地人接触较少的他,在面对诸如“边界之争”、界碑订立时的边界碰撞与生活感受之类的小事时得以从微观的角度深入求索。王抒期待着此后能有更长的时段行旅考察,从而收获更多的资料、体验与故事。






延伸阅读

文研考察 | 文研院组织学者赴内蒙古进行文物史地考察

文研考察 | 文研院组织学者赴陇东、宁南地区开展史地考察

田野记 | 边城内外——陇东、宁南考察日志之一

田野记 | 边城内外——陇东、宁南考察日志之二

田野记 | 边城内外——陇东、宁南考察日志之三

责任编辑:周诗雨、黄秋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