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线上展览 | 顽石会不会点头 ——考古视角下的中国古建筑巡礼(上)

文研院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22-04-25


前言:建筑可以见证历史吗?


1829年3月23日,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在与友人的一次对话中说:“我称建筑为凝固的音乐。”建筑上流淌出的力量,像音乐一样影响着人们的举止。那天以后,这句话被数不清的人误读。但至少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建筑之力”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那就是西方学界几个世纪以来的设问与求索——建筑是否可以、以及如何——让我们回看往昔?


意大利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 /摄影:崔金泽


对于这个问题,第一次有文字可考的思辨来自于拉斐尔(Raffaello Santi)。1515年8月27日,教皇利奥十世(Leo X)任命他为罗马古代建筑保护专员。这位年轻的画家对罗马古迹进行深入考察,他发现,建于公元315年的君士坦丁凯旋门上,存在着风格和“品质”迥异的两种浮雕——位于两侧拱圈上方的水平饰带“毫无艺术性和巧妙构思可言”,而更上方的圆形浮雕和顶部雕塑则“绝对精彩,风格极其完美”。


君士坦丁凯旋门局部,可见小拱门上的水平饰带及上方的圆形浮雕 /摄影:崔金泽


15世纪以来欧洲盛行的崇古思想认为,基督教偶像破坏运动以及日耳曼蛮族的入侵,造成恶趣味对拉丁文化的残害。“艺术的终结”与罗马帝国的衰落相辅相成。拉斐尔断言,那些优美的装饰物是从君士坦丁大帝之前两个世纪的纪念碑上拆卸、挪用而来,它们属于图拉真(Trajan)和安东尼·庇护(Antoninus Pius)的时代。


建筑师瓦萨里(Giorgio Vasari)在1568年提出商榷,他认为艺术的演进不一定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解释。通过更为严谨的证据,瓦萨里发现雕塑的急剧衰落在哥特人进入意大利之前就已经开始。他改写了对君士坦丁凯旋门的解读——在拱门上置入早期作品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君士坦丁时代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工巧匠。


君士坦丁凯旋门局部,柱子顶部的雕塑被认为是图拉真时代的作品,表现了被俘的达契亚战士形象。 

/摄影:崔金泽


君士坦丁凯旋门局部,可见小拱门上的水平饰带及上方的圆形浮雕。

/摄影:崔金泽


不同的意见还包括——凯旋门的建造时间太短,无暇全部新造装饰,或者是君士坦丁大帝有意为之,以彰显自己的功绩比肩古今……由此开始,关于如何用建筑见证历史,或是用历史来阐释建筑,从拉斯金(John Ruskin)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从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到马克思(Karl Marx),数不清的伟大思想者轮番登场,各抒己见……


人类创造了建筑,又反过来被建筑所塑造。回想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笔下的建筑起源,人类从仰望星辰到回看往昔,从对外部世界的具身认知步入自我存在的孤独思考,迎来精神世界的全面蜕变。


山西晋城泽州县河底村成汤庙大殿 /摄影:崔金泽


      

第一章

管中窥豹

微观层面的建筑历史考察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19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在北京西郊游历考察时,曾以浪漫的笔法记录下年久失修的古建筑带给他们内心的触动。这种被称为“建筑意”的感悟,少不了美的品读,还需要时间上的疏离感以别“古”“今”。“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附着在建筑上的时代变迁,真的都漫不可信吗?


古代建筑经过累世的重修、添建与改建,往往会形成多重历史信息的“叠压”,在西方建筑考古学术语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可复写的羊皮卷”(palimpsest)。 “原构辨析”也是中国建筑考古的一项基本功。东亚传统木构建筑由大量可以剔补、更换、再利用的构件相互勾联交错而成,像一座具象而立体的“数据库”。人们可以攀爬其中,对构件逐一辨查,像侦探一样寻找时间的蛛丝马迹,还原建筑面貌的古今变迁。


北京门头沟区灵水村南海火龙王庙 /摄影:崔金泽  ▲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摄影:崔金泽  ▲ 


1932年4月,梁思成来到独乐寺,用建筑考古的眼光打量这座千年古刹。这是他第一次野外考察。


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统和二年(984)遗构,是当时所知的中国最古木构建筑。在中国第一篇古建筑调查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梁思成敏锐地观察到,两座建筑上还存在不少“清式化”构件,与辽代意趣迥然不同——如山门的立柱和雀替(位于垂直相交的梁柱之间,稳固、美化结点),以及观音阁支撑檐角的细柱等。结合州志研读,他判定这些构件见证了清乾隆十八年(1753)高宗皇帝对独乐寺所做的整体改建。


独乐寺山门 /摄影:邱琼仪  ▲ 


独乐寺山门檐下特写,可见清代维修时添加的雀替,与上部的辽代抖栱(关键性部件,传递屋顶荷载并承挑屋檐)和梁架共存,形成跨越八个世纪的“叠压”关系 /摄影:崔金泽


 独乐寺全景摄影链接(长按识别二维码)


梁思成1927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同年他与林徽因结婚,一同壮游欧洲,想必参观过古罗马斗兽场旁的君士坦丁凯旋门。独乐寺建筑的微观考察,因其刚刚结束对《清式营造则例》的研究,得以比早一年到访的日本学者关野贞更加科学,开创了中国建筑考古“原构辨析”的先河。


这也激发了梁思成对遗产修复的思考。他在调查报告末尾畅想,如果证据确凿,应该撤去清代构件,恢复观音阁的辽代原貌。


梁思成独乐寺观音阁复原渲染图,可见去除清代擎檐柱并复原平座层辽代栏杆之后的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


正如夏铸九所言,梁思成源出欧美建筑史学院派,体现了黑格尔人类文明“单线进化论”的价值观,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1990年代,在历时八年的独乐寺维修工程中,历代的“叠压”信息大多得到保留。


与梁思成由清而宋的法式研究相类似,建筑考古学也应由近及远,渐进回溯往昔。在北京故宫御花园内,有一处关于雀替的经典案例,是北大古建本科教学的“入门级”踏查对象。


北京故宫御花园澄瑞亭 /摄影:王藏博  ▲ 


澄瑞亭位于御花园的西北角,与东北角的浮碧亭相对称。两组建筑的主体部分均为建于石桥上的攒尖顶(四条屋脊汇聚在顶部,形成四棱锥)方亭,横跨水池之上,南侧入口处衔接一座悬山顶(两坡屋顶,侧面悬挑出山墙之外)抱厦(贴附于主体建筑外的小型房屋)。澄瑞亭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抱厦为清雍正十年(1732)添建。


两段建造经历,在建筑本体上表现得清清楚楚——方亭和抱厦衔接处,相邻的雀替和绦环板(横梁之间带有雕饰的木板)无论形状还是纹饰都细微相异。明代方亭一侧的雀替,三瓣曲线柔和如蝉肚,绦环板的卷草花饰空灵古雅;而清代抱厦一侧的雀替,带有鹰嘴状的凸起,绦环板也略显壅塞。


故宫御花园澄瑞亭,明代方亭与清代抱厦衔接处细部 /摄影:崔金泽


经由考古学“解锁”,建筑蕴藏的历史信息在眼前绽放,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历久弥新。



 斗栱:古建筑年代的密码 


在一座座古建筑“数据库”中,信息含量最丰富的是斗栱。作为东亚传统木构建筑的关键部件,这些由小型的斗(多为方形带凹槽,像支点一样抓持、垫托上下构件)、栱(条状构件,类似悬臂梁)、昂(斜向条状构件,类似杠杆)层层交织而成的构件组合,既有结构功能,又承载审美特征,是建筑断代的重要考量点。


斗栱组装视频


宋式抖栱


清式抖栱


北京孔庙竣工于元大德十年(1306),元末明初荒废,明永乐九年(1411)重修,历经元、明、清三代位置未曾改易,是曲阜以外等级最高的孔庙建筑群。第一道建筑先师门,虽然饰有典型的清代雀替和霸王拳(额枋端头装饰),但斗栱硕大,角科(转角位置的斗栱)尤显古制,比明代永乐迁都所创建的系列皇家建筑更为古老。


北大古建徐怡涛教授判断,先师门斗栱应为永乐初年遗物,代表元明交替期的北方官式做法,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斗栱之一。元大都城已不复存在,唯有深藏闹市的三两遗构尚可扑风捉影。


北京孔庙先师门 /摄影:崔金泽  ▲ 

先师门斗栱局部,古今信息“叠压”,见证首都三个独特的历史片段 /摄影:崔金泽


围绕斗栱还大有故事可讲。同样是一座古老的大门,河北正定隆兴寺天王殿(山门)所暗藏的历史记忆更为生动。



 差异化的共存 


隆兴寺创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北宋一代经由皇室多次维修扩建,累至明清经久不衰,一千五百余年的修修补补留下丰厚遗产。寺内摩尼殿主体结构和抖栱大部仍为北宋皇祐四年(1052)原物,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早期木构标尺。


河北正定隆兴寺天王殿 /摄影:崔金泽  ▲ 

隆兴寺摩尼殿 /摄影:崔金泽  ▲ 

隆兴寺天王殿斗栱仰视,加亮部分为细小的祥云斗栱 /摄影:崔金泽


天王殿的斗栱殊为奇特——远观,硕大而理性的栱臂自柱头伸出,稳稳托住深广的屋檐;近看,栱臂下还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细小斗栱,遍雕祥云,像“弹幕”一样穿行在立面之上……拉斐尔如果目睹此情此景,也会说其上部“极其完美”而下部“毫无艺术性可言”吧!


原来,这些不合拍的细小斗栱,是乾隆皇帝加盖的“印章”。与蓟县独乐寺一样,隆兴寺也为清代皇帝的驻跸之所,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寺西增建行宫。为庆祝高宗皇帝七十大寿,乾隆四十四年(1779)大修寺院,将原本“癸丁向”的天王殿与牌坊、照壁一道调正,迁到中轴线正南。


工匠们重新组装了天王殿北宋时期的主体结构,却撤去了柱头铺作(斗栱组)第一跳华栱(底层向外伸出的栱),别出心裁地添饰了一圈当朝风格的祥云斗栱,造就了乾隆古稀留给华北大地的独特“纪念碑”。


天王殿抖栱细部,可见清代添加的抖栱将北宋立面“打破”,两种体系的抖栱体量对比悬殊 /摄影:崔金泽


但是,这种差异化的共存,是基于价值认知而有意为之的吗?换句话说,清代迁建天王殿的工匠们,是为了节省工料,还是因为珍视古物,而将北宋斗栱保留至今?在没有思辨记录的情况下,透过其它类似案例,也许可以一窥究竟。



被“翻修”的斗栱 


山西太谷安禅寺位于一所小学校内,主体建筑藏经殿为一座三开间歇山顶(四坡屋顶,侧面露出三角形山花)小殿,今天已经被改造为书画厅,因后世“伪装”,原貌久无人识。


山西太谷安禅寺藏经殿远景 /摄影:崔金泽  ▲ 


藏经殿脊槫(最上方的檩条)上有北宋咸平四年(1001)重建题记,可惜殿内屋架被全部遮挡,不得一见。粗略观察,外檐抖栱也无甚奇特,如麻叶头(叶片形状的端头做法)等是晋中明代以来的常见形制。


然而,一些濒临脱落的构件却暴露了大殿的本来面目——原来,大量的麻叶头、蚂蚱头(蚂蚱头形的端头做法)装饰都是单独的木块,像补丁一样添加到抖栱构件上。进而可以判明,后檐和补间铺作(柱子之间的抖栱)均为晚期维修所增添。“补丁”木块,是为了掩盖不同的形制,以统一维修后的建筑面貌。排除晚期干扰以后,藏经殿被篡改的原貌得以显现,恰恰反映了北宋特征,距今已逾千年。


安禅寺藏经殿,以及2011年古建踏查中的北大师生 

/摄影:崔金泽  ▲ 

藏经殿东北翼角抖栱细部,涂红部分为明代维修所添加 /摄影:崔金泽


由安禅寺可见,晚期的工匠在维修前代建筑时,虽然注意到了形制的不同,却通过种种方法进行矫正,与“当代”相统一。回头再看隆兴寺天王殿,嵌入清代抖栱的动机也就不难理解了。类似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对历史与风格的认知,直到1930年代确立“建筑是美术”以后才在中国出现。


当然,人类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任何笼统的文化理论,都不能排除个别例外的存在。陈师道在《后山丛谈》提到,北宋初著名木工喻浩曾对开封大相国寺唐代门楼的翼角如痴如醉:“每至其下,仰而观焉,立极则坐,坐极则卧,求其理而不得。”在河南济源,有一座古代建筑也许可以印证喻浩的痴迷。


河南济源济渎庙寝宫 /摄影:崔金泽   

济渎庙“小北海” /摄影:崔金泽   



 被“致敬”的斗栱 


济渎庙的主体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前殿渊德大殿和中间的穿廊仅存遗址,唯有寝宫保存至今。这座建筑气势不凡,屋顶平缓,出檐深广,被广泛认定为宋开宝六年(973)重建后的遗物。其斗栱节奏疏朗,尤其是偷心造(华栱上不施任何构件)、泥道单栱(底层只用一道横栱)且与令栱(最外跳上的横栱)等长,在河南地区确属宋初特征。


济渎庙寝宫抖栱及屋顶细部 /摄影:崔金泽   


然而移步殿内,但见凌乱的梁架纵横交接,许多构件上还能看到截断、挪用、拼凑的痕迹,逻辑甚为混乱。显然,寝宫的内部结构是清代打散重修的结果,唯外檐抖栱被刻意保留。


寝宫内部结构 /摄影:崔金泽   


据北大古建助理教授彭明浩研究,山西太原晋祠献殿、河北正定隆兴寺慈氏阁上也可见到类似的“拟古”现象——即早期特征在后代维修中得到保留或模仿。因为喻浩与大相国寺的传说,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古代的工匠们,真的会跨越时空向同行致敬吗?


*参考书目:

《山西万荣稷王庙建筑考古研究》

《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




主办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策展

徐怡涛  崔金泽


撰稿

崔金泽


展览支持

曹全友



责任编辑:曹全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