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只识从可怜之人身上寻可恨之处者 既可恨又可怜

2017-07-13 陈迪 正午30分

导读

丽江遭殴打女游客与被告人达成民事部分和解的消息发布之后,事件的受害者再一次经历了一轮网络暴力。事实上,如今国内的网络舆论场可以说对受害者非常苛刻,过去大小热点社会事件中的受害人,多少都要受到污名化的侵扰。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

评论员:陈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024bc1ta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去年在云南丽江旅游被打、最后惨遭毁容的董小姐这两天又在网上挨骂了。这次的起因是云南丽江古城法院发了一条微博,称原告董某某已经与6名被告达成和解,因此刑事附带的民事诉讼部分被撤回。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受害人的微博下很快就涌入了一片不堪入目的咒骂。

如果说那些辱骂的理由仅仅是在于“撤诉”二字,那么这分明就是一个由阅读能力不足与法律常识欠缺所造成的误解——根据法律,当事人是有权撤回刑事附带的民事诉讼的,毕竟民事诉讼就是由当事人提起的。民事诉讼的目的本来就是经济赔偿,所以如果庭外和解就已经足够实现合意的补偿了,那当然就没有必要继续在诉讼程序里面迁延日久了。而与之相区别的则是,刑事诉讼的部分是不可能被当事人撤回的,因为刑讼是公诉,提起人是检察院而不是受害人。事实上该案的刑事诉讼部分在明天7月14号就会开庭了,故意伤害还是寻衅滋事该判的还是会判,并不会存在“和解了坏人就逃脱法律制裁了”这样的问题。

然而,即便如此,即便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再三在评论区里做科普,解释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解释那根本就是两码事。但是,辱骂当事人的那些人们是听不进去的,因为这些法律事实对于他们的“喷点”来说,其实都是不相关信息——从“赔偿”、“钱”这些字眼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那一刻开始,受害人就已经被他们绑上十字架上烤了。

“容不得受害人要赔偿”、“见不得维权者要钱”,这种莫名其妙的心理,在如今国内的网络舆论场上绝对不是孤例,而是常态经常态。三个星期前的杭州蓝色钱江纵火案,其实上周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轮非常激烈的交锋。口水仗的起因,是有微博“大V”在明显缺乏根据与佐证的情况下,指责受害者家属的维权努力,就是在向地产公司讹钱,就是“吃自己亲人的人血馒头”,就是想要“一个孩子一个亿”。怀有类似的诛心思路的一系列发言,最终是引发了反弹、点燃了网民的广泛怒火,这才让几个相关的发言者暂时偃旗息鼓。

但是,这其实只不过是近年来许许多多次“受害者污名化”偶然碰壁的一次而已。这次很特殊的一个条件是,蓝色钱江案的事主碰巧自身经济条件优渥,在维权过程中确实还没有把索偿要求放在优先考量的位置,才没有落人以口实。如果受害者碰巧没有那么冷静,如果受害者碰巧缺乏据理力争的坚忍,如果受害者碰巧因为灾祸而急需经济补偿以解燃眉之困,围观的网民们还能做到像这次一般大面积地支持受害者、讨伐污名化受害者的企图吗?根据过去的经验,很难很难。

很多人现在用“完美受害者”一词,来形容蓝色钱江案中那位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与三个孩子的林先生。但其实恰恰是这个词,充分说明了在如今国内的舆论场上,受害者的处境是多么艰难多么惨——你必须完美得无懈可击,才有机会抵御住,那些来自与你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的莫名其妙的恶意;而且要注意,也只不过是“有机会抵御住”而已。哪怕你冷静克制,不闹事不打砸;哪怕你家有余财,不着急索偿;但是,只要你不认命不服输,要求真相要个说法,那么恶意就总是不会缺席、总是会找上门来的。

丽江案的董小姐就不是一个那么“完美”的受害者,因此她在受害人污名化的套路中遍体鳞伤。从受难并在网上维权的最初,她微博的评论区里就充斥着各种诸如“为什么不打别人就打你”、“打你肯定是因为你有问题”的骂声。甚至还有“大V”直接攻击私德,煞有介事地称受害人被打当晚其实是准备去约网友的——这不仅缺乏事实根据并且与案情毫无关系,但却依然十足地伤害了受害人。而如今的庭外和解、民事部分撤诉,就更是提供了新一轮的污名化佐料。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公道”与“赔偿”竟然在不少人眼中成为了相互排斥、不可兼得的两样东西;可是,民事赔偿的性质,不正正是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来实现正义吗?

污名化受害者,也许对于极个别人来说,是带有具体与理性的目的的;但对构成了这股常见情绪的众多普通网民而言,这其实是一种不自觉的、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人类天生渴求安全感与确定性,但如果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灾厄总是如此随机,我们的安全感与掌控感又能如何守护呢?一种很可能的条件反射就是——切割与事件当事人的联系、降低与事件当事人的共情;将灾厄归咎于当事人自身的原因,因此厄运与我无关、我依旧岁月静好——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社会中的大众,都能经常被观察到污名化受害者的一个心理学根源。然而,这种无异于掩耳盗铃的心理机制,显而易见对事实上改善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处境是毫无价值的,反而会让你在碰巧成为一个受害者的时候跌得更痛更惨。那些只懂得从可怜之人身上找可恨之处的人,才是真的既可恨又可怜。



深圳卫视《正午30分》

更多内容请关注深圳卫视每天11:50《正午30分》18:30《深视新闻》和22:30《直播港澳台》。新闻随时看,可以关注微信公号“正午30分”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