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 | 政府管理学院:做本科教学改革 一马当先不含糊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教务部 2020-09-30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  政府管理学院 本科教学改革



编者按

2016年9月,北京大学提出本科教学改革方案,力争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培养新时代的引领人才。近几年,各院系的改革如火如荼。其中,政府管理学院大刀阔斧,实打实、硬碰硬、不含糊,以其体系全、层次深、下刀准、步伐快、节奏稳、效果彰的鲜亮特色,在新一轮北大本科教学改革中一马当先,备受瞩目。


01

“四个一”提升课程质量 

1

“政管第一课”

2018年秋季开始,政府管理学院实施“政管第一课”公开课教学展示制度,将10门课程面向全校和全社会公开。2019年秋季开始,学院要求全部必修课的第一堂课面向全校和全社会公开。


“北大老师的第一堂课要展示出思想引领性、教学风格和课程要求。”政管教学改革的负责人包万超教授如是说。每一节“政管第一课”在开学初两周内都通过海报、新媒体等方式全方位宣传,欢迎校内同学和社会人士前来听课。


这不仅是展示北京大学作为高等学府卓越教学水准,也是教师提高课程质量的压力与动力——“这门课的独特性在哪里?课程如何展示了主讲教师的风格和魅力?”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政管第一课”展示传达。公开课向全校推推介优质课程和教师,接受学校与社会的监督,增强学院学科吸引力、提高课程竞争力。


2

培养方案学分“1:1”

2020年,根据学校每四年修正完善一次教学计划的部署,经过各系各专业的多轮修订,政府管理学院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院内院外课程大体按1:1比例分配学分


在参考政治学类及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等三个专业简介、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均按“双一流”要求进行了引领性修订。打造由“公共必修课+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毕业论文+其他非课程必修要求+学院内进阶课程+学院外模块课程+自主选修课”九个模块组成的全新课程体系;突出“政经法管”交叉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新培养方案新开设24门特色选修课程,并更名修正完善14门课程,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设置荣誉课程和荣誉学位。


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拓宽基础课、凝炼核心课、提升选修课,鼓励同学们选择其他院系的高质量课程,建立引领学生从课堂教学到科研、阅读和实践的全程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中的142个学分一半由本院系提供,一半由外院系提供,达到“1:1”比例,院外选修课按专业大类分为法学类、经济学类、社会学类、城市及人文综合类等模块,并相应推荐课评在90分以上的大量优质课程,让同学们既有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又有定向的专业的选课指引,既集中学院资源建设核心课程,又完成对本科生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


3

课程学时分配“1:2”

在教学改革中,政府管理学院始终保持开放心态,向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学习经验。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要修三百八十多个学分,但课堂学分实际上只占了三分之一,剩下都由阅读和讨论等课后任务完成。


政府管理学院培养方案规定本科生每学期选修学分不超过24个学分,保证学生合适的学期选课量。同时规定基础课和核心课,按照课堂教学时间与课后作业时间按“1:2”的比例分配学习任务,比如一门3学时的课,课后就要安排约6小时的阅读和讨论等作业量,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后有足够总结、归纳和思考的时间。这样避免学生平时只上课,到期末才临时抱佛脚,将一学期的内容在一星期甚至一两天内囫囵吞枣。


政府管理学院从学习的角度设计改革方案,在提高上课水平的同时重视课后任务安排,努力达到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和增强自主学习双重目的。


4

教师教学职责“1+1”

“政府管理学院的课程改革在全校是最精简的。”学院特别实行教师本科教学职责“1+1”制度。每名教师每个学年要为本科生开设一门课,同时开设一期读书会或指导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目前,每个老师平均给本科生上1.2门课(含政法社项目)。学院希望通过这一制度不让老师“满堂灌”,而是让他们既着力讲好一门课,又引领学生读书和实践。


政府管理学院诸多针对本科生教学的举措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根据教务部统计,四年来政府管理学院的课程评分是全校院系内增长最快、进步最大的院系,也达到了学院历年来最好的水准。

02

多项目突出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课堂之外,政府学院特别重视读书会和本科生科研与实践。学院规定,每个本科生都要进行本科生科研,要求每个同学在本科期间完整参与一项科研项目并接受导师评定。学院还特设周末读书会制度。


每周五晚上,都会由一位老师带着同学们对经典书目进行阅读和讨论。每次读书会开始前学院会发布通知,感兴趣的学生自行报名,教务统计报名人数并购买、发放相关书目。读书会结束后,还要求与会同学提交读书报告。学期结束后对读书报告给予评奖,优秀读书报告可以得到500-1000元不等的奖励奖金。为督促与鼓励同学们加强经典阅读,培养学生长期的阅读习惯,培养方案中规定本科阶段每位同学要至少参加12场读书会

《政治学》《统治史》《乡土中国》《君主论》《论法的精神》《利维坦的诞生》……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82场读书会顺利举办。同学们在会上积极提问、踊跃思考,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尤其在今年疫情特殊时期,学院将12场读书会搬至线上,营造优良的读书氛围,为学生们提供共同读书、相互交流的学习空间。另外,为帮助学生提升学业修读的质量,树立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教学服务理念,学院实施了“本科生学业指鉴系列讲座”







案头学习之外,政管的同学们也被鼓励走出象牙塔,走进广阔的基层社会。学院专门开设本科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通过与当地政府及企业合作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7个校外实践基地,同时设立实践教学经费予以资金保障,配备专门实践导师加以引领指导。如今,政府管理学院已经有40支实践团队走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实践主题包括金融扶贫、预算改革、城市拆迁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在实践中,同学们将理论联系实际,理解社会的运行逻辑。


另外,学院还专门为留学生设立中国国情实践课程。由学院统筹,给予专项经费支持,鼓励青年教师与本科留学生共同开展多样化的调研实践活动。2018年,学院组织14名留学生赴上海开展研学活动,形成留学生社会实践成果集。


为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学院还积极争取社会支持,为本科生聘任优秀校友与业界精英担任实践导师,让学生在实践中有各领域内行引路。





03

创新导师制加强师生交流 

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中,学生与教师不再有课堂之外大量的相处时间,但许多学生都需要且渴望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为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本科生的学术能力,许多院系都建立了导师制,政府管理学院也不例外,在传统的一对一导师制上作出了创新。


学院于2017年4月设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并制定《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办法》,设立十个导师组,每个导师组由由包含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专业领域的5-6名教师组成,由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导师组的工作。学生则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导师组。



为保证师生有固定沟通时间,学院规定导师组每学期要举办至少一次午餐会,时间可以是学期课程周任何一周的周三中午。在午餐会中,同学和导师探讨平时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包括社会实践的选题与研究计划、挑战杯和本研的材料整理与文献综述写作等。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他们开放、平等、自由地交流感情。





加入导师组并不意味着学生只能在本组中接受指导。在本科生科研、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选题时,学生都可以向全院甚至院外(政法社项目内)自由选择指导教师。这一导师制度的建立避免过早地让特定导师指导特定学生,给予本科生充分探索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04

完善教评和课堂教学支持体系让学生成为最大受益者

在改革中,学院非常重视课程评估机制。针对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设的31门课程,学院首次试行期中课程评估制度,通过学院自查与自评的方式,完成这31门课程的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推动课程评估的整改工作。



另一方面,学院建立“低评课程专项评审反馈制度”,对课程评估得分85以下的课程进行重点分析和总结,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状况,发现与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不足和问题。



学院还加强平行课程的开设,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包万超认为,“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学生才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中国政府与政治等部分基础课程率先开设平行课。



本科课堂教学支持体系的构建也是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根据学院《本科日常教学经费使用办法》,课堂支持体系主要有五部分,一是增设助教,尤其是大课与新课;二是资助完善课件免费发放课堂材料;三是聘任专家学者授课并支付费用;四是为读书会书籍、社会实践与新开课程提供资助;五是大力资助课程课堂教改项目,四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的校级院级教改项目数量名列前矛。


05

率先编辑本科教学通讯,促进本科教学交流

为及时反映学院本科教学的最新动态和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总结教学信息,学院在全校率先编订专门的《本科教学通讯》,以教改专题为中心编辑通讯,每学期两期,截至目前,共发布六期,分别为第一期(2018年本科教学改革专题)、第二期(2018-2019年度社会实践专题)、第三期(2019年“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专题)、第四期(2018年度本科生读书会专题)、第五期(2019年度本科生科研专题)、第六期(2019年度本科生导师制度专题),本月将发布第七期和第八期。

政府学院的改革重视建章立制,努力营造长效的制度机制。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创制不易守制更难,相对于有固定导师的研究生教学,本科教学是地道的‘公共产品’,兢兢业业推动本科教学的老师是最值得尊重的。政府学院的本科教改是在教务部的支持和指导下进行的,俞可平院长和燕继荣常务副院长率身垂范,全院师生积极参与,现在有了进步,但现实问题还有很多,未来挑战还很大,本科教学是一项持续的基础工程,需要全体师生长久的坚持和努力。本科教育是北大的‘招牌’,政府学院的教学改革让北大这块招牌更闪亮。”包万超如是说。


师生感悟


本科教学是大学的生命,推动本科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学院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工作,愿全院师生不懈努力,把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大专业和政法社项目越办越好,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新时代,探索出一条多学科综合教学的新途径。


   ——俞可平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我们学院近年来的本科生教学改革,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举办读书会、师生平等交流研讨、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开设前沿专题课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能力,使老师增添了教学相长的乐趣,衷心希望我们学院的本科生教学改革越做越好!

——何增科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在过去几年的本科改革中,我们加强了对本科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严格了本科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优化了本科课程结构,加强了对本科论文的查重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评审,开展了本科读书会活动,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有力端正了学生学风,严肃了学生学纪,活跃了学生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杨立华教授 公共政策系主任

 

数字化时代,沉思、慢悟的阅读尤为可贵。本科生读书会为学生开了一扇窗。

           ——句华教授 行政管理系主任

 

本科教学改革令人称道印象深刻的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读书会。这项活动启动以来,日益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尤其以集体阅读的形式,学习的氛围浓烈,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表达观点和认识,甚至也有不同视角不同理解的思维碰撞,加上指导教师的阅读指导和见解分享,增进了本科生认知阅历,开拓了学术视野。二是野外考察与调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城市管理和区域经济学应用性很强,每年老师带队的社会实践和考察,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出课堂,走进山乡,在指导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了解国情,接触现实,参与调研,参加科研,这对于学习社会科学尤为重要,也是应该是通识教育的本底之一。以后,还可以创造更多条件,进一步拓宽视野,鼓励更多青年学子走出国门,认知和探究中国以外的世界,培养公共管理领域具有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

    ——薛领教授 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主任

 

学院在本科教学改革方面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成效显著。以本科读书会制度为例,一个很突出的收获是学生们的专业文献积累显著增加。他们从读书会中体会到,看了一本书还需要看与之争论的、在这之前之后的学科发展脉络上的必读书,看书也有大学问。受益于广泛而又系统的阅读积累,学生们发现研究问题的视角、深度和广度均有明显提高。在我讲授的两门方法课课程作业中,学生们在选题新意、实证研究设计的科学性、方法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令人惊喜的学术潜质。

        ——严洁副教授 政治学系执行主任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院本科教学改革不但更加规范了社会实践的开展和实践报告的撰写,同时也为同学们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作为一名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我感觉学院的社会实践改革能够为我们更多地了解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16本 何同学

 

本科四年,在完成常规学习任务之外,我的科研与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学院分别设置科研与实践学分,并邀请各位老师配合,方便同学们与老师沟通。我于大二下学期开始参与学院老师的课题项目,并在不同领域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多次科研与社会实践,在学习之外接触到了与系统化研究、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知识,受益良多。

——16本 吕同学

 

学院推出非常多的读书会,不仅给我们创造了阅读经典、课外学习的机会,也增加了我们与老师的交流沟通,我感觉获益匪浅。科研项目十分丰富,可以参加挑战杯、做本研、参与课题等等,这些设置突破了课堂学习的局限,让我们有机会真正深入到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去,既有趣又能够得到锻炼。我也希望在扎实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多参与学院组织实践活动、科研项目还有读书会,帮助自己全面发展提升。

——17本 张同学

 

学院教学改革带给我最印象深刻的便是政法社项目。政治、法律与社会,这几个字眼对于我来讲不仅仅代表学术上的探索、课程上的开拓,更多地是直观地感受来自学院的关怀和指导。在“政法社经典阅读”的读书会上我们有幸见到那么多各院大牛,在项目提供的资源基础上我们有幸能够去云南深入实践,在学院和教务老师的推动下我们拥有了丰富的法院和社系课程的学习机会……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政法社不仅带给我一个极具归属感的温暖共同体,更带给我许多真实认识、了解这个国家与社会的机会。

——17本 王同学

 

阅读经典学术专著,是每一位社会科学学生的必备技能。学院的读书会项目通过制度化的激励督促我们阅读、理解各位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论,在研读讨论、写作报告中促进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学习,是提升本科生学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18本 张同学

 

来到政管快一年收益颇多的是学院组织的与老师们交流的午餐会以及由专业老师导读的读书会。午餐会让我有机会了解老师的学术选择与钻研之路,启发自己畅想未来的方向与当下应有的付出。兼具导读与交流的读书会则带领我走进一部部经典的大门,体会思想在交流中闪烁的快乐。此外,独特的社会实践机制有一直吸引着我,期待未来能够有机会自主寻找选题并组队进行一次社会调研与实践。

——19本 谭同学




受访者 | 政府管理学院 包万超

采访记者 | 赖钰 许天怡

文字 | 包万超 许天怡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编辑 | 赖钰

推 荐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