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坦然明白 攜手共進 ——季謙先生就文禮國學院開辦給師範師生的講話

文禮師範 文禮師範 2021-07-03

 攜手共進

——季謙先生就文禮國學院開辦給師範師生的講話


演講人:王財貴

時間:2018年4月3日

地點:文禮師範學校

轉錄:龍翰澤、黃軼男

修訂王財貴(2018年4月19) 

 

我一向跟朋友在一起——我說朋友就是所謂的讀經界的朋友——都很高興,看到讀經的孩子,更高興。在我所辦的學校裡,不論看到大家讀書的背影,還是看到大家生活中的笑容,都很感動,尤其像現在和大家共聚一堂,大家說說話,覺得是人生最大的樂事。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這個樂是「王天下」都不能夠取代的。當然我不敢說教各位,但是我把各位看成是天下的英才,你們在當今時代的風氣裡,能夠來這裡讀經,那是很難得的,這便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的英才了。如果你還不是英才,我也希望你在這裡接受幾年的教育之後,將成為英才。尤其各位在這裡讀的是師範學校,你有志於教育工作如果幾年之後,你能把真正的教育在這時代裡實現出來,也就是以英才再培育英才,豈不是令人感到非常安慰而喜悅的事嗎?

 季謙先生給師範學子講話

以道傳道


教育的本色只不過是以人性來啟發人性就是使一個人能夠恢復他的人性、能夠開展,並發揚他的人性講得簡潔一點,就是以道來傳道。以道使另外的有道,這教育的本質意義因為人生在天下之間,最可貴的就是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有意義價值。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人性的本質,不明白人生應走的道,那他雖然忙忙碌碌,似乎也很認真過生活,但過一輩子,並不是過著人應該過的生活,他的所作所為一切就沒有意義沒有價值。一個人如果活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那為什麼還來這一趟呢?就白活了嗎?白活有什麼可喜可樂的呢?

 

一個人如果有道,知道做人的意義,他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依著道而為處世。這樣,不管有沒有所謂世俗的成就,他都展現了人生的意義,獲得了人生的價值,他就是為自己而活,他就對得起自己了,那真人生可喜可樂之事。假如一個人進一步能夠以道來引發一個,來教導人,使別人也能夠因此而啟發他自己的道、能夠發揚他自己的人性,那種意義和價值不是更大了嗎?可喜可樂不就更大了嗎?以至於任何代價都不足以取代連「王天下」的榮華富貴都不在他的意想之中,真的是一樂也!

 

你如果將來真的當老師,做對了教育,做好了教育,將會有這種感受,你就會知道孟子這句話是真理--凡聖賢之言,是千古不磨的真理。當然,是否是真理,還得由你親自去體「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不是一樂也那麼,我說一個孩子容易受教既容易受教,就很可能得到教育的效果而成英才。不過教育要成功,還有重要的關鍵就是教學者要先有道,如果教學者沒有道,不按教育的道理辦教育即使本來可以成為英才的孩子也將被教育者所埋沒,這教育者對不起他。首先對不起他的是父母——父母往往對不起孩子,因為大多數父母是不懂教育道理的,但是我們不責備父母,因為大多數的父母似乎只負責把孩子生出來養好;要叫他們把孩子的人性開發出來,以展現人生的意義,那是苛求。但是作為一個老師,他基本的責任就在於培養學生立定人生的理想,能夠為自己生命的價值意義之開展而奮鬥。所謂為自己生命的價值意義之開展而奮鬥,叫做「志氣」——所謂的志氣,有志就有氣——有志的人一定會盡情地開展自己,包括修德,求學問,甚至他的身體。所以人生的道你瞭解了,你就能夠自己去追求,自己漸漸去完滿人生各方面的價值;你雖然不一定能成賢,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但你會鼓舞自己,鼓舞自己盡情地去長進。當一個老師看到這些學生都能自己鼓舞自己,不辜負他的生命不論這個學生成就如何,已經達到他最高的成就了,這個老師一定不會責備學生為什麼這麼笨,為什麼進步這麼慢。

 

因為教育的意義是盡情開發的意思所以,在我們學校,我們只要求學生盡情,當一個學生已經能夠自己盡量地管理自己,盡量地去為自己的生命而奮鬥的時候,這一種場景是非常動人的,我們就仿佛能夠看到生命在那裡躍動。易經乾卦九四所謂:「或躍在淵,進无咎也」,一個人再地前進、一再地改善,就沒有過錯了。重要的是那種「或躍在淵」的感覺,一條深水中的龍,它一下子跳上來,雖然不能夠達到完美,但是他接著再跳一下,他永遠不止息的在那裡躍不讓的生命永遠埋著,然後隨波逐流,然後死掉。你想想,果你看到這樣活潑的生命,你不是很愉快嗎?如果你的父母,你的老師看到你這樣或躍在淵,願意努力,這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雖然有時候你還會失敗,但是你一直努力,盡量地表現,盡量地發展自己,不是現在就表現出多麼偉大的人格、多麼廣闊的學問、多麼卓越的才華……而是盡其可能地要求自己的德性增高,學問也增高,才華也增高;你們的父母和老師原來是這樣希望你的所以一想到你,就滿心喜悅,忘記所有煩惱。那心中的喜悅就真的比「王天下」還要更進一步,因為們的人生幾乎無所求了——有孩子如此,有學生如此,還求什麼呢?

 

你假如說不能想像當父母的心態、當老師的心態,你可以想想朋友:你只要交到一個朋友,他真的想要一直改善自己,不僅是自己用功而已,他也一直想要改善自己對你好,他一直想要對你好,一直想要對所有人都好;他把自己的責任都做完了,他還想要去幫助別人,他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就是用功,用功到忘我,他沒有別的心思就是一心用功,他沒有別的心思就是一心想要做個好人、做個君子做個有德的人……當這樣的時候你看到他,會不會有所感動呢?當然會。那更進一步說,如果一個朋友他本來沒有那麼好,而是你他,他受到你的影響,肯受教,譬如他本來不用功,他懶惰了,如果你勸他要定下心來用功,一聽你這樣講,說:「唉,看你講得真好,真感謝你,你講得對,我一定要跟你學習,我一定要聽你的話,開始用功。」你想想這個時候你的心情會不會很愉悅?這也是當然的吧或者你有一個朋友,他在那裡沮喪,心情不好,你去勸他,告訴他,沒有什麼不了的啊,一個人只要心地光明,你有什麼過不去的難關呢?他忽然就化解煩憂,高興起來。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你很有意義,因為你對他有一種啟發,而這種啟發,不是的意見來啟發他而已,基於人性的本質,基於人生共同的嚮往;所以你也從勸導他人中,增進了你對人性的悟入,增進了你嚮往於人性的志氣,當這個時候,兩個人的心靈都以開發自己、長進自己相互感到安慰,那個時候你和他豈不都感覺人生美好?這也是當然的吧

或躍在淵


所以你要想一想啊,你什麼時候可以這樣給人安慰、這樣給人力量、這樣給人光明?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呢?假如沒有這個能力,你連你自己的人生都不行將來怎麼當父母呢?怎麼當老師呢?我們學校雖然不要求一個年輕人立刻什麼都行——雖然我們不要求,但是我們希望你能行,我們也希望自己有這樣的希望。只要一個人希望在,一個人願意嘗試去努力。所謂「或躍在淵」,這條龍的理想是「飛龍在天」,但一時還不成熟——不論是他自己還不成熟,還是因為環境時機不成熟他跳起來又沉下去,他飛不起來;但只要它心不死,它一直躍著,終有飛天的機會假如他對自己沒有一份期待,他昏沉,它怠惰,他怎麼會一次一次的跳呢?它不一次一次地跳,什麼時候可以成為飛龍呢?不過,你不要為那條龍煩惱,煩惱他不會一次一次地跳,因為要求要是龍的本性,假如它本是一條龍,有龍的德,它必定「或躍在淵」,擋都擋不住,它必定隨時有飛龍在天機會。現在沒有,三年之後會有,三年沒有,五年之後會有,五年之後沒有,十年之後、十年之後沒有,二十年之後……總之,它到最後必定是飛龍在天!因為這是的本性。

 

你有沒有你的本性?或者說本性發出來了沒有?或者有沒有隨時在觸動你?其實你是有如龍的本性的,你原來是條龍!你不僅是龍,你是一個人嘛!你比龍還要更進一步的有天德之本性,你是真龍啊中庸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所以你是不是一條龍,你願不願把你的龍就此埋沒了,還是你不忍心、你咽不下這口氣、你一定要跳看看?我們學校的學生如果每個人隨時說:我試看看、我改看看、我做看看,一步步做成功了一路上去,就飛龍在天要一步登天是很難的,人生的進步,上去了,一定會落下來,但是當你再一次再次地上躍,你就蒸蒸日上。為什麼不過這種人生?誰擋著你了?一條龍想要跳,天不會擋他的;但它不跳,老天就沒辦法,他只好隨波逐流去了。一個人,就像你,你自己,你想要長進,天地不能擋你的。如果你說:我生下來就稟賦不好呀,我的習氣太重拉著我呀……習氣在哪裡拉你呢?它用左手拉你,還是用右手拉你呢?有弟子問如何解脫——解脫的意思就是你被綑著,你要掙脫。禪就問弟子:誰綁了你了?是啊,誰不讓你長進了?有人一天到晚只想「有誰來救我?」這正好是沒有救的。因為沒有人綁你,不僅在身體上沒有綁你,心靈上更沒有人綁著你,是自己把自己綁住了。

傳道班學子誦讀國學院招生簡章

我欲仁,斯仁至矣


以後遇到你埋怨、失望、沮喪、憂傷,甚至發脾氣,都請問一下自己:誰讓你這樣?你可以不沮喪啊!你如果不想沮喪,你馬上就不沮喪了嗎?「我欲仁,斯仁至矣」啊,你如果不想抱怨,閉著嘴巴不說話不就好了嗎?你如果進一步抱怨說:那怎麼行呢,我的心裡一直想抱怨。呵呵,一個人不想長進,總會找理由,這時,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問:你的心是誰指使的呢?一個人想要長進,天下任何的艱難困苦都擋不住你「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如果沒有養成這種心靈,你到我們學校就白來了。文禮書院不是為了讓你來抱怨的、不是為了讓你來沮喪的、不是讓你來求得幫助的!你來這裡求幫助,是沒有人幫助你的,為什麼?當你求幫助的時候,如果你自己不長進,把你拉上來,你又掉下去,再把你拉上來你又掉下去……假如你要跳起來,是沒有任何艱難可以阻擋的,但假如你想掉下去,別人也是永遠幫不上忙的所以假如你來這裡不思長進,只求幫忙,你不要來。我們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你不以成為英才,我們教你只是白費力氣!你也不快樂。你就想要別人給你什麼、別人滿足你什麼,不滿足就是心裡有缺了,有缺,就心裡有怨,有怨就抱在裡,叫做抱怨天天抱怨,但任何人都知道抱怨是沒有意義的。

 

那你說我被欺負了,我難道不要抱怨嗎?問題要想一想其中有兩個層次。第一個,誰欺負你了?你是真的被欺負了嗎,還是你自己出來的?第二點,縱使你真的被欺負了,你也可以不抱怨——當然了,我不敢說你在路上被別人攔著打一頓,然後叫你不抱怨;我不敢這樣要求。但是像我們在求學,你被老師要求做什麼功課,要求守什麼規矩,那你說這個不合的願望,於是你不滿,你抱怨;這個就是我要說的第一點:先想一想,別人對你是不是苛刻?有沒有害你?縱使有,可以再進一步想:既然環境不夠圓滿,有缺憾,但你能不能用你的心意用你的德性來補足它?比如說你覺得你的同學不夠好,你就抱怨,你希望找到好的同學一起用功,這樣想,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定要有好同學你才能用功,如果情況不夠好,你就抱怨,那就把一件好事變壞事了。你現在能不能轉一下心理:縱使在沒有用功的同伴之下,自己用看看?這樣呢?你為什麼要「別人都不用功,我何必一個人用功?」來做不用功的藉口?不是自討苦吃嗎?你說別人都心浮氣躁,我怎麼能靜得下心來呢?你為什麼不靜下心來呢?你的心靈已經被外界所掌控了,你自己不想做你自己。為什麼要都安靜,你自己才能安靜?為什麼要別人用功你才能用功?為什麼要老師管到你,你才守規矩?你到底是誰?這不是很奇怪嗎?這種人呢,就是不成熟、不長,自己攤在那裡,而說:「你看,這種環境,不行吧」為什麼不說:不管在哪裡我都行!

 

我常常講個故事《華嚴經》說:「其他所有的經典,你把它擺在窗明几淨的地方,因為經典是清淨的,所以你應該用清淨的心靈、擺到清淨的地方,這樣才顯示經典的尊貴表示你的恭敬。但是我這部《華嚴經》,你把我擺到哪裡,那個地方因為我在,而清淨。」你有沒有這勇氣呢?假如說你沒有這勇氣,不要說你在這個地方受苦,你在任何地方都難免受苦。這個受苦是誰給的?是自己找的啊!你一定要求清淨的地方來表現你的珍貴,你為什麼不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珍貴的?這很簡單啊,「我欲仁,斯仁至矣」,做人的重點,是看自己有什麼能耐,而不是環境給你什麼。

 

很想告訴各位:我們這裡的環境已經不錯了,至少在水準以上了。你說不行,這裡吃得不如飯店好啊,教室不夠漂亮啊,你如果就這個來爭辯,那真是沒有辦法說什麼了。不錯,是就著讀書用功的環境長進生命的環境,已經都不錯了。我們的校園景色優美,我們的校長跟老師,從一年多前開學以來,校長跟老師真是含辛茹苦呀。一些在座的同學同甘共苦過來的,很值得敬佩。但是這些同學應該這樣想,不是外人來敬佩,是你自己可以覺得自豪,你經歷了這一段時光是人生很難的經歷呀。你要不相信,你一生之中再去說,我要參加一個學校的創校,我要去那裡搬石頭,我要去那裡拔草……我告訴你,沒有機會了你如果認為這不是很不幸嗎?我是來這裡學習的,還要我搬石頭、拔草,簡直是在壓榨我。其實我們對同樣的世界可以做不同的評判,何況這樣篳路藍縷地參與學校的開創對你的讀書求道也沒有多少妨礙。你說我不是來這裡拔草搬石頭的,我是來這裡讀書求道的,你讓我拔草搬石頭,我就少讀了,我道就求不了。是這樣子嗎?其實不是,真的不是。所以不管你是進來一年多還是半年多,我說一句良心話:從校長到老師,都沒有對不起各位,我們學校沒有對不起各位。

特色課程同學們美化校園


為什麼這樣說呢?不是我說了算。我就問你:回頭一看,尤其從開學就來的同學,你一年半了,你回頭一看,你這一年半,你有沒有足夠的長進呢?那半年的你回頭一看,這半年來,你有沒有相應於半年的長進如果你都不否認這不就成了嗎?你還求什麼?所以沒有對不起你呀!留在這裡長進是快速而深遠的。前幾天,有人參加文禮書院一個月的師資培訓,他說超過十年的長進,古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是真實不虛的啊!你想一想,你如果在別的地方過這一年半,比較一下看看——你千萬不要說,比較起來,我在別的地方悠哉遊哉的,我上網、我隨意,我很快樂,就是我的收穫、我的長進。因為,要回想一下,最初來這裡是求什麼的?我們老早我就告訴你了,我們這裡是學校,我們要培養有文化根底的、自己能夠自我修德、能夠作為學生模範的老師——讀經老師。你想想,這一年多來、這半年來,有沒有增進你這方面的能力?而且很強大的增進?你這一年多前的十幾年,你的長進有這麼快嗎?或說你可以找到別的地方比這更好嗎?如果你能找到,那我告訴你,我非常祝福你,你就去那個地方。而且我就不辦文禮書院了、不辦師範學校了、也不辦國學院了……我把天下的學生都推舉到那個地方,因為那裡有道、因為那裡讓學生更長進。

開辦文禮國學院

 

我這個人做人——大家認為我是個傻子,沒錯,我是傻子,在這個時代裡面做不合這個時代的事,是傻子沒錯,但我不是呆子。呆子跟傻子有什麼不同呢?傻子就是你明明道事不可為,還要做,明明知道成功還要做。明明知道開這樣的讀經的師範學校,這些學生是很難管的,還要來開這種學校。活該嗎?就是活該。從以前就這樣了,明明知道私塾可能會遭到取締,還推廣私塾,我不是在害人嗎?那些人不活該是傻子嗎?但是我不是呆子。什麼意思?我不是呆子,因為我自己知道我在做什麼。我知道我這樣開書院、開我們的師範學校、以至於將來要開國學院,是有意義的。凡是到這裡來的學生,一個不放過。除非他自己不願意,我每一個我都把他當作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一個不放過!(掌聲)

 

我們的老師是很辛苦的。他們的辛苦不在他們的教學,而是要留下這些想走的人——哎呀,這個太冤枉了,因為一個不放過,他們認為這個學生可以成英才呀、學生也可以成英才呀,天下英才都到我們這裡受我們的教育,這樣多好呢!看著本來不好學的,後來好學了,這個多好呢!如果有人走了,他將來去哪裡呢?去哪裡會好呢?還要替他煩惱,煩惱他們這種人走了要去哪裡?如果走了以後更長進,就祝福他,替他高興因為我們不是要你留下來,不是要賺你錢,不是學生事業成功,我們高興,不是這回事!我們又不是呆子,我怎麼會求這個?們所在意的,當然這個「道」傳下去,而這是要靠你們呀!為什麼要靠你們呢?將來是你們要做老師的,怎麼可以隨便培養呢?所以一定要讓你們有一番的成就,所以才要這樣的督促督促督促。留下來的人不是傻子嗎?為什麼?哪一個年輕人願意受這樣的苦啊?去年,曾經有一個學生告訴我說:「先生為什麼不讓我們快快樂樂地長進?為什麼讓我們這麼痛苦長進?」我說好,好,好,你要快樂進,隨你去。假如天下有快樂長進的地方那我求之不得啊!己經都十七八歲了,你何不想一想,如果沒有這樣逼著你,你能這樣長進嗎?你有良心沒有啊?怪啊!這天下也很怪的啊!不知感恩,不知慶幸,還抱怨,抱怨抱怨……那抱怨多了就不能留下來。不能留下來,我們是很傷心的。但是一樣地,我們非常祝福他,因為他認為到別的地方可以更長進——其實他並沒有這樣講,他說:我受不了你們這些人——我說那你受得了什麼呢?他說他也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他到底要做什麼他也不知道,他說反正我快快樂樂就好,天天讓我上網,我就滿足了。這樣子的學生,確實我們很難把他培養成英才我們把他送走,心裡是很痛苦的。

 

現在跟你們講這些,我相信從以前的張校長,現在的王校長,到所有老師,都是一樣的心。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人放棄他的責任。就這種責任重大,他們生怕辜負了大家。如果辜負一個人,他們會引自己的罪過。

 

至於最近我們正討論要把師範學擴充升級國學院,聽說有的同學和家長心裡不安。不安有兩種情況。一是想:「你看,把我們給犧牲了吧。學校不知道在搞什麼,都沒有通知我們,然後就我們隨便安排。那我們豈不是成了一個棋子,讓人亂擺……」他們的意思不是不喜歡國學院,而是被耍、被放養了因為如果一個人被當棋子擺來擺去,當然是令他不愉快的。這樣想的同學家長很精明,他很有社會經驗,深通人情世故。因為天下之間、古往今來,真的有很多這種卑劣欺騙的事,為了自己方便,不惜去耍別人。所以現在我們學校要改制,有些學生和家長認為一定是學校在。精明的學生,家長提防自己被耍無可厚非,不能責備另外一種人是在一陣不安之餘,有另外一種想法,他們半年來、一年多來,對於我們學校教學成果的信賴,乃至於二十幾年來,對於讀經教育,對於王財貴辦書院的信賴,他一想,怎麼會是這樣呢?一想,大概不會耍我們吧?應該有另外的理由吧?而且再進一步想,應該是對我們有好處的吧?學校不會只顧學校,然後犧牲學生吧?也有這樣人可以這樣想。但是我不敢希望大家是後者的想法。

 

前者的想法是比較自然的,因為人間是很困難的,這也就是我們一直反省教育、一直要提倡讀經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要讓大家所的社會,大家生活的世界,都沒有人耍別人。如果把別人當棋子來耍。這叫玩物喪志玩人喪德;但是現在整個社會到處是玩物喪志、玩人喪德,所以你要提防。家長和學生提防,無可厚非。我們同學不少人,都很聰明,這樣認定,我不敢說他不對,我說他是很精明的人。但是另外一點,我期望家長們和學生,他會先回頭想想看看規劃的簡章,第二個我來這裡報名,第三個我這樣受教育,受了幾個月甚至一年多的教育——我覺得學校應該不是這樣子吧?應該不會是耍我們的吧?大概是有它的特別的想法——我們不要說苦衷,而是有更好的想法,對於整個學校更好、對於這種國家民族更好、對於整個道的傳承更好、對於整個理想的實現更好……假如不是這樣,我就是呆子,把我自己生命的價值浪費了。

 

但是我不是呆子,我要告訴你,你一定要相信我,不是個呆子,我不會把事情越做越糟糕;假如我把事情越做越糟糕,我就不能夠支持這二三十年!(掌聲)

 

所以對人要有信賴,所謂「不逆詐,不億不信。」你不要先逆詐,但是你也不要被騙,「抑亦先覺」,如果對方在耍詐騙你,你可以馬上覺察。但是你現在覺察到什麼呢?你覺得我們文禮師範學校耍詐嗎?我們正式的章程還沒有發佈就有小道消息流傳出去,有的家長先收到只聽說要國學院,難免驚嚇一下,但為什麼要改,什麼樣子,都清楚。有的人只憑自己的猜測,就傳言:文禮師範學校將了,學生也要被撤,變成幽魂,這怎麼可以呢?原來我要讓上師範學的,我為了上師範學院而報名的,然後在師範學校讀書了,你把師範學校取消,那怎麼可以呢?學校背信於我,於是緊張起來其實,這時章程都還沒定案呢,大家怎能瞭解呢?學校是打算把章程修改得比較完整以後才發佈。校長也在等章程的修訂,於是慢了將近一個星期才做說明,大家已經人心浮動了。我對這件事感到很傷心,為什麼呢?因為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沒有信賴感。我很慚愧,我們學校也要感到很慚愧,學校辦了這麼久,我們自以為很用心,而居然不能得到家長跟同學的信賴,這是很令人沮喪——我不會沮喪,這是很傷感。在這一刻,有無窮的悲哀。但是作為老師、作為辦學者,我們不可以悲哀,我們不可以傷感,我們照常本著光明正大之心,我們很安定,我們繼續走下去。

做一個可造的英才

 

王校長這兩天來已經向各位同學了,將來也要找機會向各位的家長說明。對於學校的辦學宗旨,我們並沒有違背當初的承諾,我們原初的承諾是要把各位培養成富有文化教養,有文學根底,而能夠愛孩子,能夠愛文化的一個讀經老師。請問,我們改國學院之後有沒有違背這個理想?你說,雖然沒有,也不行,我就文禮師範的學生,任何的名字我都不要!我想,這就叫用意氣用事——像我以前在學校教書,本來那個學校是師範學校,後來制,師範專科學校,師範是高中性質初中畢業參加中考入學,三年制。師專就是大專性質,初中畢業入學,五年制,學校是升格了,但原來師範學校的學生是不能升師專的,他們照常是以師範的名義畢業。後來師專又升格為教育學院,教育學院是高中畢業參加高考入學,四年制,算是本科性質但原來以師專入學的學生,不能隨學校改制而升格;師專就是師專,教育學院就教育學院。最後學院後來改成教育大學,擴大機能,增多系所,成為真正的本科大學,但這個時候教育學院的學生就可以轉過去了,因為都是本科平級不過,那些原來是教育學院的學生和家長就非常高興,因為在功課上雖然有些調整,但沒有變質,只有更好。而且本來是一個學院學生,變成是一個大學的學生

 

現在我們文禮師範學校改成文禮國學院,類似教育學院改為教育大學,是擴大機能,增加系所,而把原來的機制納入一個更高更大的系統。而在這個系統中,我們得到更多的資源,包括師資和社會的資源。師資多了,課程開得更多,大家選擇的機會也比較多。如說你選師範部,文禮國院師範部的主旨還是跟原來文禮師範學校完全一樣,培養讀經師。但是你也可以選別部的課程,選別部的課程是不是就不可以讀經教師了呢?不是的,修了別部是增廣見聞,增多特長。你照常可以當讀經老師但是你有古琴的特長、武術的特長,不是更好嗎?或者你有國學的特長將來你可以成為一個國學研究者或者說你到其他的地方去講國學;當然將來也可以像我一樣自己開書院,成為一個書院的長。這是很可能的,只要你依照我的課程,你在這裡好好讀上五年書,我就可以把你的基礎打好,將來持續努力,可以一個對文化貢獻的學者。但是你要英才呀!你要變成可造的英才。雖然你現在不是英才,但是你要受教啊!如果你又不成熟,又不願意受教,你有你的想法不問你的想法不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合乎教育的原則,你或許還沒想過整個人生的問題,還沒想過整個國家、民族、世界的問題,你怎麼去決定你自己!你為什麼不受教呢?你為什麼要一直想「學校可能在騙我」,你為什麼要這樣想呢?

 

縱使你沒有親自經歷,你也應該依照以前以往的情況想一可能是壞事,何況這個改變,不是因為從張校長換成王校長造成的,這個是近來有許多學堂的堂主感到讀經的孩子需要有更多的出路,還有時代的發展,需要有多樣的文化人才,所以漸漸醞釀出來的更何況張校長回台灣,是我逼她回去的,因為這十幾二十年來,我叫她為讀經教育在奔跑,首先是在台北開學堂,後來到嘉義去開讀經學校,再後來又到這裡來創建文禮師範學校,她一方面在讀博士,一方面辦學,所以博士論文一直沒有時間寫,不能畢業,今年是最後期限了,覺得如果她沒有拿到博士學位,我是對不起她,所以我叫她一定要回去拿博士,所以叫王校長來接替大家不懂其中的原由,就亂猜測,生出許多耳語來,這是不對的。王校長來了以後,還沒有來得及老師談,就跟同學們談。她告訴我說,哎呀,這個學校辦得真好啊!這些學生真的是受了很好的教養,他們規矩真的都很好,而且不是傳言中被綁著的,他們也是蠻熱情的,也能說話的、能表達的,他們也都有理想……她很稱讚我們學校的學生。她說張校長能這個學校辦成這個樣子真了不起,以後就照這樣辦。所以王校長來了,並沒有改變什麼,凡是好的都要保留,如果有不足的,補足。所以只有更好!(掌聲)

 

另外,也剛好在今年暑假以後,我們新的校,那個地方教室比較寬敞,住宿比較集中,生活比較方便但是你說金窩銀窩不如我的狗窩,我就願意住在這裡,我再好的地方都不願意去……哎呀,這麻煩了。我知道大家這個地方共同走過來,我知道你對這裡的感情深厚,但是人生有許多的際遇,我們要迎上去,要迎接這個際遇,我們在任何一個地方都這樣安定地讀書。不是說我習慣了才好,不習慣就不行了,各位啊!你這麼不能夠適應新的環境,那麼你將來怎麼過你的一輩子?而且搬到新的環境不是故意為難你,讓整個學校更好發展你要爲學校,爲書院,為整個讀經的著想,不要窩在一個習慣裡面——你的習慣我非常感動,因為你是個有情人,你的情感豐富,大家在這裡不容易,你對這的一草一木都產生感情,我知道;但是感情留在心裡面,不會丟掉的。你對新的環境也可以有感情,這不喜新厭舊,而是希望你心胸坦蕩。面對任何環境,你都只有一件事:求學求道。假如能夠讓繼續求學求道,到哪裡都一樣。要有這個志氣!

弘道班學子誦讀國學院招生簡章

把握機會,攜手共進


所以各位,你千萬不要心慌,相信愈了解情況,你就愈安心了你的家長比你還不瞭解情況,有機會你要去安慰他們。如果他們瞭解了真實情況了還跟你說「這個不行」,那我認了。但是如果他們不瞭解的時候,就在那裡猜測、猜測、猜測;你要以你所知安慰他。如果你說你和你的家長都已經知道清楚了,還是覺得不行;那我只好說,很好,你有你要走的路,如果勉強把你下來,你也學不好,我們對不起你而且太你勉強,也會影響別的同學。總之,如果有一點勉強,首先是你自己不好過,其次是老師不好過,因為老師不好管教你,第三你又會破壞團體氛圍,還有,你的家長也是心裡起伏不安,這樣對大家都不好。所以你如果想好了,有別的好地方好方式,你要走自已的路,那我是非常高興的,因為我們辦學原初的目的是希望同學們長進,你既然有好的地方長進,我何必一定要硬是留在這裡呢?天下的事,功成不必在我啊不一定只有我們才能把你培養成才別人能把你培養成功,我們一樣地與有榮焉哪!果有人說他回家在家裡可以有更好的長進,在家裡也可以早晨四點半起床,五點開始用功天讀八個小時書,即使手機電在前面也一概不理……這是真的了不起啊!如果一面打電玩,一面很舒服的過日,也可以把自己培養成才,那更是了不起了,我是非常敬佩這種人

 

所以,不是一定要你聽我的,只是把一些實情告訴各位,你可以將心比心。你要學學做人的方法,就是先以坦蕩光明的心來對待人,然後以坦蕩光明的心來面對環境來面對變化;但是你「抑亦先覺」不可以呆子,被騙了都不知道。不過在你還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你最好是相信你可相信者。那我可以跟你保證:我們沒有想要害你的意思,我們是值得信賴的。你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直接說,千萬不要私下裡傳耳語,然後大家抱成一團,大家說:我覺得怎樣我覺得怎樣……,這邊一個覺得,那邊一個覺得,都不實際,而三人成虎,本來只是道聽塗說的,到最後好像是真的了。做人不需要這樣啊!對我們學校更不需要這樣啊!如果你這樣真的是讓我傷心了,讓老師傷心了,何必呢?大家如果心裡不安,有什麼疑問,是可以問的,如果有什麼見解,是可以提建議的。如果喜歡故亂猜測你的心當下就亂了,心亂的人,怎麼是英才呢?怎麼把他培養呢?所以我請大家要把自己的生命看得珍貴一點,穩重一點,不要太急燥莾撞,把自己的生命白白地就這樣糊裡糊塗地浪費掉了。你的生命是很珍貴的,你是要求學的,你是要安定地在這裡幾年,才能求得好學問。你是求學都來不及你還有那麼多麼心思想這個想那個嗎?

 

所以現在時間也不早了,我最後總結一下:自從這個學校一開始——乃至還沒有開始,這個學校之前的文禮書院,乃至於文禮書院之前的天下學堂,乃至於天下學堂之前的讀經班——總之,自從推廣讀經以來我們走過了業餘讀經班、讀經學堂,一直到文禮書院,最後,文禮書院再開師範學校,一路上來,都是同一個意思。將來你們從這個讀經的師範學校畢業了到了別的地方,要把這一個過程自己再走一遍,乃至於以後,你們的下一代,還要這樣繼續做下去。這樣走一遍再一遍,不是在原地繞而是中華的文化,把人類的智慧一次一次地轉;一,就煥發一次,一代一代地讓它轉動,讓它煥發。我認為這是我以及學校的責任,我們辦學,就是要把這個責任交給你,這種責任真是任重而道遠,不知道你願不願意承受?我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也希望你把自己當成英才,你現在能受教,就是英才了,何況你正往英才的路上邁進,將來更是英才,你會帶動更多英才,跟我們一起走!(鼓掌)

 

任何困難都可以解決,任何的情緒都可以覺省,你不要浮動,你不要恐慌,你要抱怨。我不敢要求你做聖人,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在有光明的地方,是永遠有希望的。我希望我們大家常常互相勉勵:追求光明,以光明化解任何的黑暗。太陽如果剛剛出來,西邊是有長長的陰影的;太陽越高,陰影越小;日正當中的時候,就沒有陰影。當然,太陽一下山整個世界都是陰影。希望我們心中的太陽不僅升起來還要常常保持日正當中!(眾鼓掌)誰做到這樣呢?沒有人綁著你當下就是!(眾鼓掌)

 

這些,並不是來遊說,不是話。有些同學已經是了,聽過我幾次的人,一定會覺得我講的都差不多,都鼓舞鼓舞鼓舞;但是你漸漸會知道,我說的都是真的已經開始解經的人,當然更知道是真的。即使還沒解經,也多多少少有體會吧,要不然讀經幹嘛呢?讀經還是小家子氣,幹嘛呢?你讀經了,解經了,做人要大氣呀!如果天下真有不足的地方你不是抱怨,而是說:我來,我要把它補足!要做一部發光的經典,你在什麼地方,那個地方就有亮光!(眾鼓掌)

 

困難總是有,大家一起攜手,一起度過去。有些困難有時候很難度過去,但是像孟子說:「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現實的山谷都可以盈科而後進,何況我們心靈的山谷呢?你當然一下子就飛過去嘛——即使一下子飛不過去,你可以「或躍在淵」,飛兩下總可以吧?為什麼要這樣停在那裡,為什麼自己甘願墮落呢?讀經不是白讀的,解經不是白解的,你來文禮師範學校,不是白來這裡一趟的。國學院的開設是讓大家更有前途,一定要記住這一點。沒有人要害你,我們不會害你,千萬要記住這一點。大家把握這個機會,攜手共進啊。

謝謝各位!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文禮國學院招生簡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