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6.1,凭什么金马最佳?

毒Sir Sir电影 2024-03-12
在一个无人在意的角落,第59届金马奖的最佳影片悄悄出现了。


当年,它曾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大热《智齿》《咒》等影片,让许多影迷好奇,这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冒出了这匹不知来路的黑马?


可之后,却一直没有任何内地上映,或者上线流媒体的消息。


接近两年过去了。


直到前几天,我们才终于可以一窥其究竟——



一家子儿咕咕叫


导演詹京霖,上一部剧情长片是电视电影《川流之岛》,获得过不少好评。


而如今初试大银幕,拉来了游安顺、杨丽音等老戏骨,讲述了一个传统家庭的故事。


可是。


影片上映后,即便有着金马的加持,也引来了不少吐槽。


有人直接说,这是“金马最烂BP”,不明白为什么许鞍华(当年评审团主席)会选出这么一部电影拿大奖。


是真的许鞍华们看走了眼?


不如说。


这可能是近来来金马最大胆,又极端的一次选择。



01

《一家子儿咕咕叫》的故事既新鲜,又陈旧。


新鲜在于题材——


银幕上呈现了你从未见过的赛鸽文化。



陈旧在于隐喻——


直白地以鸽子的“不归”,隐喻儿子的消失。


先说赛鸽。

依靠动物竞技展开赌博,我们看的并不少,比如赛马、斗鸡,但是赛鸽呢?

场面完全不同。

鸽子要事先经过训练放飞,有些会走失不再回来,有些会撞上障碍物死去。


剩下还能飞回来的,体能出类拔萃,识家本领也强过一般的鸽子。

赛鸽,是押注自己看好的鸽子,看看能否最快返航。

这在台湾已经变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影片中,赛鸽一年的赌金已经到达200亿左右。


参赛的鸽子达到了六万三千只,要飞210公里。


赛鸽时,所有参赛的鸽子编好号,供玩家下注。

全部鸽子装在笼子里被游轮拉到海上,放飞之后,比赛开始。

成群的鸽子飞出,如同海啸,场面极其壮观。


而影片的主人公,就是专门给人训练参赛鸽子的林国钦(游安顺 饰)。

曾经,他也训练过一只自己的赛鸽,编号是613,这只鸽子让林国钦赢得了头奖。

这是他很风光的一段经历。

于是后来,林国钦再接再厉,又训练了一只为自己参加比赛的鸽子,编号是043,一度踌躇满志。

周围人都觉得林国钦会赢,都跑过来看这只鸽子。


然而这只鸽子在比赛中输得一塌糊涂。

飞出去后再也没回来。

而同时,更惨的是,他那还未成年的儿子也走失了。

一家人从此跌入谷底。

是的,在这个故事中,没飞回来的鸽子,象征的,就是林国钦走失的儿子。

有这么一个细节。

林国钦在柱子上贴了寻找自己儿子的启示公告。


而此刻他手上,拿着一把鸽子饲料。

林国钦把饲料撒在地上,画面中没有一只鸽子过来吃。

这只空缺的“鸽子”,其实就是林国钦的儿子。

但有意思的是。

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讲林国钦的儿子为什么走失,是被强盗劫走?还是出了意外的事故?

“儿子”始终是缺席的,不在场的。

他有可能是出了意外——

就像影片里的一个细节,女儿在放飞鸽子,忽然有一只触到了高压电线,立刻丧命。


女儿泪流满面。

她哭的是一只鸽子吗?不,更大的可能,是因为这只鸽子让她想到了自己的哥哥。

他几乎没有生还的迹象。

同时,他也有可能是自行离开——

就像影片中,女儿跟继母闲聊时说,有没有可能是哥哥自己跑掉的。


或者林国钦对着自己的父亲吐露心声:

那只043飞回来了
当初我花那么多钱
给它最好的栽培
花最多时间在它身上
所有最好的都给它了


这段话其实也如同是在讲养育一个孩子。

因为鸽子飞往天空,就如同下一代人长大离家而去。

但问题是。

这仅仅是一个家庭故事吗?

当然不。

要知道,导演詹京霖所擅长的,是底层人群的叙事。


02


导演在讲述为什么拍摄以赛鸽为题材的影片时,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他说他平日写剧本时,阳台外的铁栏杆会有不少的鸽子飞来飞去,看起来自由自在,但却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徘徊。


就像他自己被困住的人生。


一直被某些隐形的规则影响着,逃离不开,也前进不了。


是的。


《一家子儿咕咕叫》说的其实是一群失败者被困住的故事。

男主林国钦是个标准的中年loser。


他有过可供回忆的过往,在赛鸽大赛中赢过一次,至今家里仍挂着那副得奖的照片。



但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十年之间,他儿子失踪,赛鸽失利,家庭入不敷出,不但维持不了体面的生活,在外面也越来越容易被人奚落。



他找不到自己的尊严所在。


于是,他拼尽所有把精力全部用在赛鸽这件事上,就像他对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说的:


我怎么可能什么事情都这样输去

输到什么都没有了

时间久了

照轮也该轮到我赢一次



就像《热辣滚烫》的主题,他不过想赢一次,赢回自己的尊严罢了。


可结果呢?


林国钦挥出的每一拳都打向了空气,一次又一次,逐渐把自己变得自怨自艾。

再也站不起来。


与此同时,被困的不止是男主,还有自己的妻子,与女儿。


妻子是被传统的家庭观念所困——


林国钦热衷于赛鸽时,所有的家庭负担也就都落到了她的头上,赚钱、家务、照顾生病的公公……她没有别的生活,整日里围绕着自己的丈夫打转。


影片里她也曾自省过:


前年的香蕉一斤多少,你知道吗

十月,二十一块

十一月,二十八块半

我满脑子都在记这些有的没的



说白了。


她的“自我”完全缺失了。


而女儿呢?


她是被出身底层的现实所困——


毫无疑问,她是叛逆的,从衣着到言行我们都能看得出来,她极力于寻找自由。

她幻想着去伊豆旅行。

脑子里浮现的,却是大海边,自由的海浪声。


可现实给不了她想要的。


她担心自己的一生会被一直关在这个小地方,直到死去的那一天。

但。


就像阿城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男人自从夺了权,苦不堪言,而且为“阳刚”所累。世俗间颓丧的多是男子,女子少有颓丧。女子在世俗中特别韧,为什么?因为女子有母性。因为要养育,母性极其韧,韧到有侠气,这种侠气亦是妩媚,世俗间第一等的妩媚。我亦是偶有颓丧,就到热闹处去张望女子。


——阿城《闲话闲说》

与自我颓丧的林国钦不同的是,片中的两位女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力量和反抗。


她们分别离开了家。



一个是出轨跟尊重自己的人走了,一个是去从事别人看不上的“舞娘”。


虽然说是没有什么选择的结果。


可同时,这样的行为,不但与男主的自怨自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击毁那传统的男性气概。


而这。


大概也是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价值观。



03


但可惜的是,正如前面所说,很多人并不喜欢这样的作品,目前豆瓣甚至只有6.1分,在所有的金马奖最佳影片里,排名倒数第二。



这当然有导演能力的原因。


老实说,虽然影片表达还算清晰,主演的演技都还不错,可野心太大,以至于显得太过贪心。


比如说鸽子的寓意。


它不但是在说儿子的失踪,同时,电影还借一个大陆人的嘴,讲了两岸关系中民众的立场:


战斗机飞错边,就被打掉了

可鸽子不会

鸽子都懂得交流的



而这样明确且生硬的寓意一多,就容易造成主线的涣散。


这也是很多人观感不佳的原因。


但除了技术上的生涩之外,很多人的不满,最主要其实是来自男主的设置。


简单来说,让人“厌恶”。


因为它所代表的,是我们常见的,东亚男性的大家长视角。


男主在家里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其他人从妻子到女儿,对他的决定也只能“唯命是从”,他与传统大家长一样,有且只有对自己的长辈客气一点。


有这么一个情节。


当男主沉迷于赛鸽,妻子唯唯诺诺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拜托你好不好

不要再赌了

我们家快被这些鸽子吃垮了



随即,一盆冷水泼向了她。



没有一点犹疑。


没错,这体现的的确是男主的无能狂怒状态,但问题是,片中大部分镜头对准的都是男主,我们看到他伤心,看到他痛苦,于是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情节似乎就是为了男主而服务的:表示女性本就是供男性发泄的容器。


妥妥的男凝视角。


可为什么这样?


是导演不知道吗?或者是他的局限?恐怕都未必,要知道他的上一部《川流之岛》,还被很多人夸是一部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影片。


所以Sir觉得。


大概率,导演并不想让你“同情”主角。


不知你发现没有,这样一部讲述底层生存状态的电影,给人的感觉,却一直没有什么现实感。


比如镜头。


你会常常见到空旷的远景构图。



人物在画面里如此渺小,这让观众成为了一个旁观者,而非很多电影试图做到的参与者角色。


或者情节。


就拿最后那段砍人的戏来说,画面呈现的是一个个人追逐厮杀,重点人物在镜头前夸张地长久伫立。



这其实是动作片的拍法,而非现实题材影片。


说到底。


导演想要的效果,是观众的“冷眼旁观”,而非“共情代入”,就像他明明可以拍一个“不要相信赌鬼”的故事,引发人们共情,明明可以拍成儿子失踪的悬疑片,让观众代入,但最终还是做出了这样冷静的选择。


这其实与当下的电影潮流相悖,也导致了最终的口碑失利。


当然,Sir并不是在此为它叫屈。


毕竟它的问题确实不少,而且当它选择了这样大胆的方向,就注定了观众的接受度不会太高,一如许鞍华们选择本片为最佳影片,也注定了会被质疑。


但与此同时。


Sir想说的是,至少它没有大多数评论说的那么一无是处。


毕竟并不是所有电影都要“投其所好”。


也不是所有角色都要让你喜欢。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映照现实,有时候,就已足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Johnso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豆瓣6.1,凭什么金马最佳?

毒Sir Sir电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