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大神探到瘾君子,北京刑警自曝7年卧底经历:我宁愿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王耳朵先生 Author 我是王耳朵



1996年3月,一个深夜。


北京某电厂,一个黑影侧身溜到墙边。


换岗的哨兵刚站到哨位上,黑影突然冲出来,一棍子敲到他头上,哨兵顿时倒地。


黑影扔掉铁棍,从昏迷的哨兵身上摘下步枪,消失在夜幕中.....


几天后,4月7日子夜,某机关警卫室,枪声响起。


又一名执勤的哨兵,被同一个歹徒打伤。


歹徒驾车出逃,正好被公安局巡逻队拦下。


不料这个亡命之徒连开9枪,打伤3名巡警,扬长而去。


4月22日深夜,歹徒又偷袭了某射击场,岗哨当场牺牲。


连作4案,打死哨兵一人,打伤军警人员6人。


这是建国以来,从没有过的大案。


很快,民警摸排嫌疑人,锁定了一个刚从劳改农场刑满释放的男人。


白宝山。



在那个年代,他被称为第一悍匪。


两年时间内,他四处作案,杀害15人,击伤15人,遍布北京、河北、新疆等地。


还抢劫了140多万人民币。


白宝山震动了警界军界,震动了国务院、中南海,被列为1997年中国刑侦一号案。


恶劣影响远达海外,国际刑警组织将其列为1997年世界第三要案。


整个首都,人人自危。


老百姓担惊受怕,夜不敢出户。


民警顶着严寒、酷暑、蚊虫,夜以继日地在茫茫人海中寻觅这头恶狼。


当时,一个名叫宋名扬的老刑警,深入虎穴,卧底大半年时间,终于挖出线索和证据。


不仅捣毁了盘踞京城已久的贩毒窝点,还连根拔起一张地下枪支贩卖网。


黑云散去,城市又被光明照亮。


宋名扬立下大功,站上了公安部表彰大会的最高领奖台。



那一刻,宋名扬以为,未来正在朝美好徐徐展开。


却不曾想到,正是因为破了这起大案,他成了一个罪人,一个“败类”。


甚至,进了监狱。


往后的20几年,他就这样在暗无天日的沼泽里,度过后半生。


 


01


 

90年代,京西黑帮势力猖獗。


各路流氓鱼龙混杂,可这群刀尖上舔血的狂徒,却都崇拜一个叫“宋大款”的老大。



宋大款出手阔绰。


进出开着好车,戴着金表。


在BP机还只是少数人专利的时候,他已经用起了大哥大。


宋大款人脉也很广。


因为办事总有“特权”,地痞流氓都慕名而来,逮着机会要请他吃饭。


还要看他赏不赏脸,自己“档次”够不够。


在黑道,宋大款叱咤风云。


只是没人知道,四下无人时,流氓宋大款会悄悄把车开进北京市公安局。


摘下大金链子,换上笔挺的制服。


敲开警察局长的门,秘密汇报工作。


宋大款的真实身份,就是刑警宋名扬。


那个“帮派大老板”,只是他执行卧底任务时扮演的角色。



那是1990年,北京公安局制定了一项计划:


派警员担任卧底,打入犯罪势力内部,帮警队培养大批线人。


这是警察破案最高效的手段之一,但也意味着,要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危险。


思来想去,局里商议出了最得力的人选,宋名扬。


彼时的宋名扬,当刑警已经7年了。


在警界,他是出了名的胆大心细。


但凡执行任务,他始终冲在最前面,命令“没结婚的都排到我后面去”。


同事都说他不怕死,他只笑笑:“谁叫我穿着这身警服呢。”



别人看来棘手的案子,交给他,三两下就能发现蛛丝马迹。


有次他问一个刚抓住的罪犯:“我现在给你放了,3天之后还能给你捉回来,你信吗?”


罪犯对他心服口服,连连点头说“信”。


宋名扬在雷锋墓前


那些年,是属于刑警宋名扬的“高光时刻”。


30出头的年纪,大大小小的军功章,他已经拿了十几块。


人人见了他都毕恭毕敬,尊称“神探”“大英雄”。


 

当警察,就是宋名扬的信仰;他也坚信,这信仰会指引他一路荣光地走下去。


只是这一切,在他接受任务,成为流氓宋大款之后,都成了再也回不去的记忆。


 


02


 

当卧底的日子,并不像电影里演得那么刺激。


更多的,是置身丛林的提心吊胆。


宋名扬每天混在各色地痞中,学习他们的谈吐,记下各种“门道”。


回来一遍遍地练习,生怕自己说错话,露出马脚。


宋名扬的“黑话笔记”


混迹“江湖”的人,都有股狠劲儿。


聚在一起喝酒,几句话不合,脾气上来就要动手。


宋名扬只能硬着头皮跟他们“斗狠”,拿起还在燃烧的烟头就往手臂上摁。


烫出伤疤,才证明自己是“能过命的兄弟”。

 

宋名扬手上的一排烟疤


长期远离正常生活,他总是担心,万一自己哪天身份暴露,被杀了都没人知道。


如果自己牺牲,年纪尚小的儿子一定会害怕。


于是他刻意离孩子远远的。


吃的用的玩的,都尽量满足,但就是不抱他,不陪他,表现得很冷淡。


哪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可宋名扬为了不让儿子受伤,亲手教儿子别爱自己。



他说话、做事,愈发像个真正的流氓。


梳着油头,打扮浮夸,游手好闲,终日和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流氓们越来越信任他,但身边的人,却越来越瞧不起他。


因为工作的保密性,他的卧底身份只有公安局长、刑侦队长等少数人知道。


在更多人眼里,他堕落了。


同事说他吃里扒外,仗着立了功就得瑟,迟早被开除。


家人埋怨他不务正业,一个警察变成了混混,丢尽了全家的脸。


宋名扬听着,受着,默默忍着。


他谁都不能说。


说了,就是暴露,就是牵连。


只能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翻出7年前,他刚收到警队录取通知时激动写下的日记:


“我人生的道路从今天开始,就翻开了光辉的一页,我也将为我崇拜的事业去奋斗了。”



是啊,那是他此生崇拜、认定的事业。


为此忍辱负重,受点诋毁算什么呢?


他告诉自己:“等以后不干了,一定要局里为我正名!”


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个卧底,一当就是7年。


往后余生,盛名难再,只有长久的骂名。


 


03


 

1996年,是宋名扬卧底的第6个年头。


这些年的人际打点,让他在黑帮积累了不少线人。


白宝山案一出,警队陷入焦灼,宋名扬却很快通过线人获取了一条重要线索:


朝阳区有个外号“黑子”的人,有手枪、微型冲锋枪和手雷。


他极有可能,就是白宝山。


宋名扬兴奋地向领导汇报,局长当即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摸清此人”。


事关重大,对方又极其危险,成败只在一举。


宋名扬怕线人会打草惊蛇,便决定自己乔装混入“黑子”的老巢。


他借来一辆奥迪,穿起名牌,扮成要谈生意的大老板。


可一到地方,他傻了。


原本以为这只是个犯罪窝点,没想到,这是一个毒窝。


一屋子的人聚在一起,吸毒,嫖娼,乌烟瘴气。


唯一一个正常的宋名扬站在这里,成了最不正常的那个人。



卧底这么多年从未害怕过的宋名扬,真的怕了。


但他一犹豫,几个人马上围过来质问:你是不是马子(黑话:警察)?


说着扔给他一个纸包,死死地盯着他。


宋名扬知道那里面是什么,也知道,这是一个生死的考验。


不抽,不仅自己身份暴露,“黑子”一定也会转移窝点。


再找到线索就难了,那些牺牲的警察也都白死了。


他心一横,回忆着接触过的瘾君子吸毒的程序,铺上粉,卷上纸,点燃吸了起来。


一口下去,恶心得直吐。



可他一吐,背后就响起了扣板机的啪啪声,冰冷的硬物直顶后脑勺。


宋名扬别无选择。


吸到快要晕过去,他只能让自己疼痛以保持清醒。


把烟头按进自己的大腿,又拿刀在腿上生生割出个十字,血流了一地。


之后,平静地用纸擦掉血迹,好像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


他的举动和狠劲儿,终于让所有人打消了疑虑。


为了套出更多线索,宋名扬又多次潜入这个团伙。


每次来,都免不了要被“招待”一番。


卧底大半年后,1997年初,宋名扬以买枪为名,将“黑子”的朋友“新哥”引出。


一个地下贩卖枪支网就此被捣毁。


当宋名扬卧底身份被公开,站在授予三等功的领奖台上,他终于能让人们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默默做了多少。


只是,在他立功无数的警界生涯中,那是最后一块奖章了。


从此,宋名扬的人生步入了漫长的黑色甬道。


那个屠龙的少年,被活生生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04



曾经宋名扬和所有人一样,以为毒瘾不过是因为意志力低下,才无法抵抗。


直到自己经历过才知道,原来毒瘾真的是一种慢性疾病。


哪怕你自控力再强,毒品也会改变你的脑部机理,慢慢逼疯你。



卧底期间的一天夜里,宋名扬突然浑身难受,每一根骨头都在疼。


他中了邪一样开始翻箱倒柜找东西,找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直到他控制不住联系上线人,拿到毒品吸进嘴里才知道,这就是自己正在找的东西。


那一刻,他明白自己完了。


必须马上戒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汇报领导,告诉家人,请人来看住自己。


一次、两次,他满地打滚、撕心裂肺,强忍了过去。


可一旦他又回到卧底工作,又回到那个堕落的环境,一切都功亏一篑。


就这样,在戒毒-复吸的恶性循环中,宋名扬再也难以解脱。


光是戒毒所,就去了100多次。


宋名扬的手因为吸毒而导致静脉曲张


顶着折磨,他坚持完成了卧底工作。


但精神的困扰,让他再也无法正常生活。


2001年,分局实行末位淘汰制,宋名扬被淘汰,调到预审部门。


待了几年,同事表面客客气气,背地里都议论他是吸毒的败类。


他无颜面对,2005年底,办理了退休。


那一年,他才42岁,同一批的战友,纷纷升任处长、所长。


唯有他,成了一具由毒品摆弄的行尸走肉。



“那时候确实想死。遗书都写了,也设计好了,就在楼边上呆着。这瓶毒品打了以后,就跳下去摔死。”


2010年2月,宋名扬突然接到卧底期间一位线人的电话,让他给自己“弄300块钱的东西”。


宋名扬知道,这个线人患有胃溃疡,犯了毒瘾更是生不如死。


他不忍心拒绝。


可当他把0.32克的海洛因交给线人时,才知道那人是为了立功,故意设计他。


宋名扬被当场抓获。


入狱时,管教故意将一副脚镣扔在他面前,问:“自己会戴吗?”


抓犯人半辈子,宋名扬怎能不会。


那一刻,他的世界崩塌了。


一个曾经的警界英雄就这样滑落。


一起滑落的,还有宋名扬那颗曾满怀信念的心。

 



05


 

宋名扬出狱的那天,是他49岁的生日。


没有人来接他,只有78岁的老父亲,在监狱外面等了9个小时。


那是世界给他仅有的一点温柔。


他的家散了。


卧底身份公开后,家中总收到匿名寄来的恐吓物,本就精神衰弱的妻子,患上了精神分裂。


宋名扬和妻子在精神病院


儿子因为缺少关爱,陷入自闭症。


对宋名扬,儿子只有一句话:“除了吸毒,你还给我带来了什么?”


他也没了收入。


退休金和医保都被终止,昂贵的戒毒费,几乎耗尽了父母的积蓄。


他只能变卖所有家产,电器、家具,最后只剩一张床。


唯一舍不得卖的,是他的警察制服。


各个时期的,一件件叠得整整齐齐,码在柜子里。



有人劝他卖了,留着有什么用。


宋名扬摇摇头:“你们怎么会懂呢?”


他始终铭记,守护世界,是他此生最大的使命。


可这个世界正在渐渐遗忘他。


当初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没有一个人来问问他,身体如何了,还抽吗。


偶然听到电视里播歌曲《朋友》,他总会边听边流泪。


他再也不敢听见别人喊自己“宋警官”。


“我不配了,只要媒体说一声,我不是警察败类,就够了。”



这十多年来,每年的春节,他都要回到戒毒所。


为的,就是每年正月初二晚上,看公安部的春节晚会。


晚会上,年轻的警察们意气风发,满怀着信念,一身荣光。


宋名扬看着看着,就哭了。


那舞台上的,分明就是当年的自己。


那时他有憧憬,有光明的未来。


可如今孤身一人,屏幕里的热闹,听起来全都是梦想破碎的声音。




06



面对镜头,宋名扬曾说过一句话:


“我宁愿我会牺牲在工作岗位上,那样多好?留给家人的就不会是现在的屈辱而是荣光。”


 

当一个曾经解救了无数生命的人,质疑起自己活着的意义。


耳朵只觉得心底无限凄寒。


宋名扬不完美。


他跌过大跟头,堕入过深渊,但这些从不妨碍,他是个英雄。


如同这个世界上,许多默默付出的英雄,医生、警察、消防员......


灾难来袭时,我们被他们守护。


可危机退去,生活回归正轨,英雄的名字便淡出了公众视线。


没人知道,他们还要在漫长的苦痛中独自修补疮痍。


辛酸孤寂,有几人知?


我们不该遗忘,更实际的,是应该保障他们不被最基本的生计所困扰。


好人不求回报,是好人的高风亮节。


但社会对待好人的态度,决定了今后的每一个紧要关头,是否还会有好人挺身而出。


正如鲁迅在《战士与苍蝇》中写下:“有缺点的战士,终是战士。”


我们善待战士,才会有更多的战士。


我们善待英雄,才会有更多英雄。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昨日回顾:点击下方可看

  1. 这位女副县长火了,直播收入破百万,有人不理解,本人回应!你怎么看?

  2. 松下幸之助:真正懂得知难而退的人,才是高明的领导人

  3. 富豪想利用女老板赚钱反被坑,一张假发票断送300亿市值公司!

  4. 最忌讳的3种职场思维,请自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