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稻盛和夫:人的成长,始于三次觉醒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每晚一卷书 Author 每晚出品


每晚一卷书(JYXZ89896)——每天读一点好书,5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每晚一卷书”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人生就是一个觉醒和重塑的过程。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每晚·seven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有这样一个穷小子,出生草根,学历平平,从小贫病交加。


硬是白手起家,一路逆袭,把一副烂牌生生打出了王炸。


不仅创立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还在78岁时力挽狂澜拯救日航,创下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


他就是“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


纵观稻盛和夫传奇的一生,你会发现,他的成长始于三次决定性的觉醒。


1

第一次觉醒:

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


稻盛和夫刚毕业时,曾入职一家濒临破产的陶瓷生产企业。


企业的领导经常唉声叹气,把“我真倒霉啊”挂在嘴边。


产品不合格被客户退回来,他怪客户要求太高;新型材料研发失败,他说研发太难。


其他同事也是跟着一边抱怨,一边混日子。


稻盛和夫深受其影响,写信向家里人大倒苦水。


却被哥哥一顿痛骂:“一个只顾抱怨的人,会有什么出息?”


这句话一下子敲醒了稻盛和夫,他不再跟着同事一起发牢骚。


而是带着锅碗瓢盆住进了实验室,昼夜不分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


在历经数百次的失败后,奇迹发生了,他成功研制出了新型材料。


一时间,客户纷纷抢着下订单。


就这样,他不仅拯救了岌岌可危的企业,人生也进入了良性循环。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一遇到挫折,就畏首畏尾,止步不前;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心态积极,遇到问题能反躬自省,永不言弃。


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是人生的第一次觉醒,也是心态上的跃迁。


著名报人金惟纯先生,曾在早年间一手创办了《商业周刊》。


刚办了一年,报社就深陷经营危机。


公司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出版的刊物发行量低得可怜,导致入不敷出。


那段时间,报社内部怨声载道。


有人觉得是政策不好,有人则认为读者素质太低,只喜欢读肤浅的东西……


在一片抱怨声中,金惟纯却在不断反省自己,每天思考着如何改变现状。


他不停地向前辈取经,学习经验。


同时还聘请大量优秀编辑,不断改进风格,在保持内容深度的同时,让文章兼具可读性。


在他的努力下,报社起死回生,后来还成为台湾第一大杂志。


一个人想要持续精进,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


跳出“固定型思维”,用“成长型思维”激励自己。


把“我不行”变成“我尽力”,把“我不会”变成“我可以学”。


当你敢于挑战,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在力量,就会愈挫愈勇,快速实现蜕变。


2

第二次觉醒:

从利己思维到利他思维


稻盛和夫27岁前一直是霉运当头。


然而就在他悟到“宇宙的本质就是利他”之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1973年,全球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很多日本企业都无奈裁员以求自保。


稻盛和夫所创的京瓷公司也受到了波及,订单锐减至十分之一。


可稻盛和夫却坚决表示,自己不会因此解雇任何一名员工,包括钟点工。


“用员工时就把他们找来,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把他们赶到街上,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吗?”


那段时间,他让十分之一的人继续工作,剩下的人就学习或打扫卫生,但工资还是照发。


员工们也被稻盛和夫的仁义感动,纷纷为公司建言献策,帮公司度过危机。


后来京瓷公司不仅成功渡过难关,还脱颖而出,成长为世界五百强。


偶然的成功看运气,必然的成功看格局。


从利己思维到利他思维,是人生的第二次觉醒,也是格局的改变。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你站在别人的立场,积极给予别人帮助和理解,自己也会好过很多。


你愿意为别人撑伞遮雨,别人才愿意为你铺路架桥。


就像稻盛和夫说的:人只要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就会好转。


凡事顾全别人,其实也是在成全自己。


当你懂得推己及人,开始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你的格局就会越来越宽广,人生也会越来越顺遂。


3

第三次觉醒:

从囚徒思维到变通思维


《理想国》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许多囚徒被关在山洞里,定睛看着墙上的幻影。


这些幻影是人为制造的,可是囚徒们却把它当成世界的真实面目,沉浸其中。


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逃离出了洞穴,发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连忙回去告诉同伴。


可同伴们却压根不信,还视他为叛徒,无情地把他杀害了。



其实困住囚犯的从来不是山洞,而是脑海中那道无形的囚笼。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遇到问题停滞不前、走进死胡同,就是因为思维固化,陷入这种“囚徒思维”


但往往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主动推翻眼前的高墙,你会发现危机之中,也藏着转机。


20世纪60年代,京瓷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利润不断下降,公司面临着停滞危机。


员工们一心想着多跑市场,争夺现有的订单以提升业绩,可却收效甚微。


在危急关头,稻盛和夫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决策。


他专门挑那些其他公司接不了的订单来做,甚至还会主动向客户提出产品预想。


客户往往会很心动,立马拍板签合同。


可实际上,以当时京瓷的技术,根本无法做出这样的产品。


面对员工们的不解,稻盛和夫解释说:


“别的公司只接现有技术能做的,那我们就接不能做的。既然技术不够,那我们就反过来,用订单逼着我们研究新技术。”


在巨大压力下,京瓷的研发团队不断向新产品、向未知的领域发起挑战,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没过几年,京瓷便重新跻身行业头部。


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当你遭遇瓶颈、走到死胡同时,试着提醒自己:山不过来我过去,此路不通换条路。


让自己从囚徒思维进阶到变通思维,是人生的第三次觉醒,也是思维的升级。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觉醒和重塑的过程。


觉醒的程度不同,达到的境界就不同,人生走向也会大不相同。


想要让自己实现蜕变,一定要及早敲醒自己,从心态、格局、思维上进行转变。


你的每一次觉醒,都会帮你链接到更广阔的天地,让你的人生抵达更高的台阶。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 End -

本文系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原创,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晚君↓↓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