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85研究生上岸专业不对口单位,干成了抑郁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体制内入门指南 Author 木之修

———特别注意———


办公室观茶员,分享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得,欢迎各位体制内的朋友关注!



作者:木之修


本文系公众号“体制内入门指南”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我在单位的这些年,切身经历告诉自己一个最真实的感受:我“考公”的尽头是“抑郁”。

01.报名,填了个专业不对口单位

985高校硕士(生物专业)毕业的我,最开始在沿海城市医药公司干了两年技术指导。

由于公司是家族企业,老板的格局有限,公司承诺的升职加薪一直没兑现,我索性在那年国庆节假期后辞职回乡休整,打算年后再重新择业。

回乡期间,我与在国税局的老表见了一面,得知他财经大学毕业后,考公2次就上岸了,目前在单位干得挺如意的。

当时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考单位,端个“铁饭碗”总比在外到处漂要强一些。

在和老表深度交流时,他说按我的专业可以对口环保、农业、海关、食药、卫生等相关单位,建议我抓紧时间准备(当时离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试着参加第二年四月的省考。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一边留意招考信息,一边复习《行测》和《申论》。大概第二年一月份的样子,网站上发布了省考信息。

我作为一个初考者,没有太多经验,网络报名的时候,我心仪的单位是食药局,恰巧城建系统某局跟食药局上下挨着,我当时报名接了一个电话,一不留神鼠标就跳到了某局(市直),选了个岗位一(刚好这个岗位没有专业限制)。

由于自己是第一次报考,没有返回去复核,待系统审核通过后缴完费才发现报的不是食药局。

当场我打电话找老表商量对策,后来咨询来咨询去,人社局说只有一种情形可以改,那就是报名人数不足,可以重新填。

由于专业不受限,这个岗位报名人数较多,所以那年省考报名我没法改填。

02.上岸,分了个办公室打杂岗位

在老表的劝说下,我打算先练手,毕竟考公一次上岸的少。也许就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才让我在考场上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我居然以笔试成绩第一出线了。

面试的时候,我也是抱着试水的心态,又拿了一个好成绩,最终以综合成绩第一上岸了城建系统某局。

金榜题名时,我悲喜交加。

这是去?还是不去呢?就在我犯难的时候,老表打电话建议我先“入队”,往后再骑驴找马,通过选调、遴选等多条路往省里、外省走也是出路。

就这样阴差阳错,我过五关,斩六将进了某局,报到的那天,负责人事的小姐姐一脸蒙圈看着我,估计她在想,一个生物专业的研究生考城建系统,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我进来后,听同事说,局长在一次业务例会上对着办公室主任发飙,说什么阿猫阿狗都招进来,明明局里缺业务骨干,这下来个业务搞不起,材料也写不动的,办公室又多了一个打杂的。

其实办公室主任也有苦难言,那一年上头规定每个局招考必须有一个岗位不能设置专业限制(估计上一年限制专业被人投诉了)。

我分到办公室主要负责办会、接待、行政后勤等工作,虽然干的都是杂碎,但是我还是很敬业,当时心想着就算专业不对口,自己为人处世还是不错,走行政路线站稳脚跟也是可以的。

03.对调,天天忙着为他人作嫁衣

大概干了半年后,那几年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我们局真的非常缺业务人员,后来有领导建议去分局(我们局的下属局)挖几个懂业务的,再从局里对调几个人给分局,这样可以尽快解决燃眉之急。

对调的事说干就干,我们主任第一个找了我谈话。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种对调肯定是把打杂的人员甩出去,我就这样顺理成章给流放到了分局。

到了分局,我去的科室主要是处理城市建设类的疑难杂症,三天两头要去走访、巡查、协调等,成天为鸡毛蒜皮的事跑断腿、磨破嘴。

由于我人比较机灵,说话做事还是有两把刷子,我在分局干得不错,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干出了一些实质性的成绩,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分局的领导也是对我赞赏有加。

那一段时间我仿佛看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头顶的一圈金闪闪的光,走到哪都自信十足。

因此我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心希望干两三年后,能回到局里能转岗,到时候去业务没那么强的科室,爬个管理层也极好的。

04.回府,逃不掉继续打杂的宿命

正当我在分局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市里出台相关清退文件,要求组织、人社等部门通知各单位清理不规范借调、对调等人员,我不得不结束两年多对调生涯,被清理退回了原单位。

回到我们局后,我一直想找关系去业务没那么强的科室,比如类似分局那样的岗位。

可我找了一圈关系也没科室愿意接收,还是又回到了办公室干起了打杂。

打道回府后,我没能去业务科室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将成为某些人的竞争对手,别人不愿意;二是这两年局里招进来了好几名业务骨干,分布在各业务科室,人员又满员了。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我在分局之所以能这么受待见,是因为我把别人的事都干了,别人还不担心我抢位置(我的编制在市局,晋升也只能在本单位),所以大家都捧着我,鼓励我打鸡血去卖力干活。

我原本想借着分局的岗位,让自己大放光彩,回到自己的单位能有一席之地,后来想想,很多事都没想象的那么美好,鱼龙混杂的单位,再多心眼都折腾不过来。

05.蹦跶,一直陪跑成为千年老二

一直待在办公室干打杂的活,我实在心有不甘,又开始折腾选调和遴选。

有一次选调省直城建系统,我连报名都没通过,缘由是:专业不符合。

我后面又参加了几次省内外遴选,却一直在陪跑,笔试能过,面试却过不了。

记得有两次参加南方沿海城市的遴选面试,都是从早排到晚,中午领了一个盒饭,下午参加面试,结果便是落选,仿佛成了“千年老二”。

我想遴选这种,单位有很强的自主权,大抵是我报考环保、农业、海关、食药、卫生等相关单位,没相关岗位基层工作经验,别人不屑于录取我。

就算我毕业的院校和文凭不错,遴选的单位大多是不愿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没工作经验的人员。

06.中年,患上了轻中度抑郁症

就这样,我在单位兜兜转转多年,现已过了35岁,压根“蹦跶”不起来了。

人到中年,经历过三年疫情后,自己也不敢贸然辞职去外面闯荡。

真是一步错,步步错,有时候我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时常辗转难眠。

时间久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常常情绪异常、心烦意乱、厌世无趣,很多事情干啥都没劲……

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去医院挂号瞧了瞧,检测报告上赫然写着“轻中度抑郁症”。

医生给开了一堆的药,吃了几次后,居然伴随着恶心、腹泻、失眠、不安,吓得我又停药了。

最近看了一本叫做《人间值得》的书籍,我顿时豁然了,心态也转变了,我索性把抗抑郁的药丢进了垃圾桶,什么晋升、提拔、往上爬……都让它见鬼去吧。

只要我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好本职工作,这一辈子不要捅大娄子,犯大错,已经“躺”赢了很多人。

往后该锻炼就锻炼,该吃饭就吃饭,该娱乐就娱乐,努力赶走“抑郁症”才是王道。

体制内入门指南,一个体制内人员集体创作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回复“考研” “待遇” “选调生”“ “省考” “报名” “笔试” “面试” “体检” “政审” “入职”“辞职”“公检法”“税务”“事业编”“国企”等关键词,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