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杭城论道|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年首席教授刘修岩“空间发展模式与中国城市增长:基于几何形态视角的考察”


2022年6月27日,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修岩教授应邀参加“杭城论道”学术沙龙暨“求是智库”系列讲座,分享了题为“空间发展模式与中国城市增长:基于几何形态视角的考察”的学术讲座。本次学术沙龙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与管理系副教授李学文主持,以线上形式开展,吸引了近100名听众参与。





首先,刘修岩教授从世界上不同城市的空间形态引出本期讲座的主题——城市横向扩张中的几何形态会如何影响城市发展。他指出,此前城市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主要研究了城市规模、密度、空间结构、城市蔓延等多种因素对城市绩效的影响。而刘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则基于中国城市发展经验着重探讨了的城市在横向扩张过程中几何形态的变异,对城市舒适度与城市内部聚集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理论假设:不规则的松散形态会导致城市舒适度下降;松散的几何形态会加剧分散化趋势,损坏聚集经济。



随后,刘修岩教授详细介绍了本篇研究中的模型设定与关键变量的识别,包括城市几何形态指数的构建、城市足迹的识别、城市形态的测度等。基于不同的数据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使用landcover数据,测度中国城市的几何形态,并根据 worldpop 人口分布数据进行了城市范围的识别并计算了作为稳健性指标的城市几何形态指数;根据中国历年来普查中的人口数据以及地理约束指标构造了外生的冲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2SLS),尝试识别几何形态对城市增长造成的因果效应;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两个方面,结合基础设施、可达性、环境以及集聚经济等因素,分析城市几何形态如何影响城市增长,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验证;根据中国地方政府的特征,重点分析阐述在中国地方政府在推进城市横向扩张进而影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接着,刘修岩教授汇报了本篇研究中主要的实证结果:城市几何形态趋于劣质的松散化对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且劣质化的几何形态还会负向影响城市房价,降低劳动力工资收入,且负向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政府财政压力较小的城市受到松散形态的负向影响也较小,官员换届越频繁会强化松散几何形态对城市增长的影响,且政府对于城市容积率的限制越严格则越易于激发不规则形态的负外部性;松散的城市几何形态降低城市居民的长期居住意愿,还会恶化城市内部的可达性,造成城市拥堵,阻碍内部数字化设施以及现代化公共交通设施的供给,其对于空气质量等舒适度因素也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松散形态意味着较大空间阻隔,会直接削弱城市内部的集聚经济,催生城市多中心发展促进城市的郊区化演进趋势,进一步消解集聚经济。

之后,又介绍了本篇文章中所采取的稳健性检验方法、异质性分析手段和作用机制分析,进一步的检验了基准回归实证结果的稳健性以及理论机制构建的合理性。



最后,刘教授指出,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同时需要密切注意城市横向发展的模式;适度调整对地方官员的考核,避免GDP导向的政绩考核所导致的盲目开发;持续且有针对性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充分重视城市内部的集聚经济,警惕由于城市松散形态衍生出的过度多中心化和郊区化等空间结构。

讲座的末尾,线上的观众与刘老师就该研究中的变量选取数据匹配、工具变量的时变处理,以及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国内的新城开发现象、城市内部土地结构等问题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主讲人简介】

刘修岩,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区域经济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空间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经济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经济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等杂志匿名审稿人,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Applied Economics、Habitat International、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China & World Economy、Applied Economic Letters、Applied Geography、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以及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内的省部级奖励6项,并获得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优秀青年学者奖。


往期回顾

第一讲:新加坡国立大学秦雨“日照时长对太阳能贷款偿还的影响”

第二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刁弥“基于新数据、新工具和新现象的城市研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文末处可获取本次讲座直播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