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誌屋新展开幕|马树青的抽象艺术与时空色彩

ZiWU誌屋 ZiWU誌屋 2022-10-08


4月23日,“3+1:马树青作品展”在誌屋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来自艺术界、时尚界及媒体界等众嘉宾今日齐聚誌屋北京,共同出席了开幕现场。

开幕酒会现场

本次展览马树青将对时间、空间、色彩三个元素的理解以实体化的材料可视化,通过整合材料与物质在抽象艺术的实践中探讨作品所引发的视觉感知。艺术家以色彩作为最直接且精准的途径,向观众呈现了一场超越二维平面的时空对话。


《无题》,丙烯颜料、亚麻布面,2015-2017,750*300cm


今日,来自艺术界、时尚界、媒体界以及合作方的众嘉宾齐聚誌屋北京参加了开幕酒会,于漫卷书香和艺术品环绕中共同领略马树青作品的时空奇景与色彩纷呈,在誌屋北京这个文化栖息地与时尚空间尽情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出席此次活动的来宾包括艺术家陈丹青、艺术家彭薇、艺术家邬建安及夫人冯雪、艺术家蔡雅玲、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庆、萧邦中国区总经理冯天树(Tasso von Berlepsch)、萧邦中国区市场公关部总监Shirley Jiang、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及夫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王大平、光社创始人王珺、今日美术馆理事会负责人谢宜霖、建筑师野城、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富艺斯中国区总监张文嘉、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合伙人张宇、导演张元、三影堂负责人至永等。

从左至右:萧邦中国区总经理冯天树(Tasso von Berlepsch),艺术家马树青,艺术家彭薇,超媒体集团创始人邵忠先生,艺术家陈丹青,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庆,萧邦中国区市场公关部总监Shirley Jiang


从左到右:策展人及艺评人贺婧、艺术家马树青、超媒体集团创始人邵忠、策展人及艺评人贺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1

时空与色彩


”萨特存在主义中“不可视的存在”被马树青延展到创作领域,借由可视的色彩,艺术家将不可视的时间凝固、将二维平面升华至虚拟视觉空间。色彩在马树青的创作语境里逐渐被打磨掉固有含义,其运用与挥洒全凭艺术家当下的心情,如此直觉性的灵感流动是马树青追求表达纯粹度的完美呈现。


马树青作品展览现场


马树青作品展览现场


当色彩被提炼成为一种概念时,它对观者的影响力就超越了色彩原有的情绪表达功能。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蓝色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他早将蓝色从本身的色彩束缚中抽出,转化为一种能与人产生直接视觉互动的产物,这种产物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刺激观者为色彩赋予更多的价值。马树青在此延续了色彩价值化的创作途径,他用“去除”色彩原本含义的过程来挖掘其时间性与空间性。


左:《无题ZWKJ01-2022》,矿物色粉、丙烯媒介剂、亚麻布,2022,150*180cm;

右:《中国当代798》,纸、印刷品、2012-2015


色彩被马树青视为时空表达的媒介,色彩的对比、叠加、覆盖与多寡都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心理变化的体现。作品的肌理、脉络、平面雕塑感以及整体空间感都需要创作者准确又细腻的把控,它是马树青多年具象创作的扎实积累,是艺术家经验、知识与情感的结晶。这种跨越时空的思想沉淀通过对画面色彩结构的控制展现出来,不同色域之间的对比与多层色彩覆盖的雕塑感统一而成的画面和谐,在马树青对色彩的切割、挤压、刀刮中营造出作品的“呼吸感”。如此“可触摸式的艺术“更能让观者捕捉到作品的精髓,从而达到形与体的统一。


陈丹青在马树青作品展览现场


02

抽象艺术的深度


抽象艺术的深度是由创作过程中的时间与空间交织而成,作品是具体之物,而作品所描绘的空间是虚拟的,是艺术家想象构建的结果。这种虚拟空间与具体艺术相互碰撞的魅力,让观看作品的马树青在重新审视作品时不断更新虚构时空里的内容,由此为他带来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与实验性,激发了艺术家对抽象与具象艺术的深度思考。


《无题ZW042022》,丙烯颜料、纸,2021-2022,31*41cm


抽象艺术本就是一种无法依靠语言传达的艺术形式,文字的描绘无法取代视觉的直接冲击。更何况不同的人处于各异的流动时间中,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从同一幅作品中感知到的信息必定截然不同,这种信息多样化的发散途径或许是抽象艺术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马树青抓住了这一特质,他透过作品将观者拉入了自己构建的虚拟时空,在那个时空里每个人观看作品的角度皆为不同,理性与感性相互渗透,色彩与色块叠加映衬。


《无题ZW01-2022》,丙烯综合媒介、木板,2021-2022,69*78cm


马树青的作品并未脱离抽象艺术“反叙事、反形象”的主要表现特征,追本溯源突出了“抽象”(abstract)这个词在拉丁语意里的“拽出、抽离“概念。在非故事性的作品中,马树青开始在平面上动用传统绘画的透视和光影来营造虚拟空间,在虚拟和具体的两重范畴中尝试再向前跨出一步,也希望突破立体与平面的二元论逻辑,并在此范畴中探寻观看的诸多可能。由此,马树青的抽象作品便从个人艺术语言的编码揭秘,进化为凝聚着时空色彩的视觉奇观。


马树青作品展览现场


艺术家邬建安和冯雪在马树青作品展览现场


03

马树青与"空间杂志"


“当一件作品陈列在不同的空间中,作品呈现的面貌会有差异,它所传达出的信息也不尽相同。”置于誌屋北京的作品浸染着人类“五感”(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的综合体验,将观者的感官享受放大到极致。身处誌屋北京,马树青的作品与其他艺术品产生的巧妙互文,在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同时,也带领观者走入一个能够被看到、听到、摸到和被感知的创意空间。


《无题ZW082022》,丙烯颜料、纸,2022,91*109cm


正如前文所述,马树青作品中虚拟时空与具体艺术的碰撞交融打破了现实的边界,将观者吸引进一个光影交错的立体国度。作品中环氧树脂、丙烯颜料等材料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是可视可触摸的;而作品中运用的传统绘画技巧透视与光影则是虚构的,是无实物不可触摸的。对马树青而言,物质性非常重要,这些材料不仅是将时间和空间这些抽象概念可视化的载体,也因各自特殊的物理属性拓展观看的可能。而光线、声音,以及其它场域中的视觉元素都将参与到调解此次感知经验的过程中,让人得以“清空”自己,置身当下。从曾经承载过内容的纸媒所裁剪下来的边角料也成为了马树青最新创作中的媒介尝试,这似乎是与身为“空间杂志”(Space Zine)的誌屋一次以艺术为载体的遥相呼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左至右:

《无题ZW052022》,丙烯颜料、纸,2022,31*41cm

《无题ZW062022》,丙烯颜料、纸,2022,31*41cm

《无题ZW072022》,丙烯颜料、纸,2022,31*41cm



艺术家


马树青


1956年生于天津,16岁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留校在美术创作组从事绘画创作。1989年赴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自由绘画专业留学,师从特吕格教授,从事抽象绘画学习。1994年毕业,作为自由艺术家身份定居法国,继续从事抽象绘画创作。2003年初在北京798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在国内外画廊和美术馆举办个人艺术展,同时参加国内外一些重要艺术联展。2015年作为天津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指导教师,加入天津美术学院抽象、自由绘画工作室,从事抽象绘画教学工作。


策展人


贺潇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资深艺术类翻译。毕业于麦吉尔大学美术史专业,她曾任职于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大陆研究员和艺术论坛中文网编辑。她近期的研究和写作方向以绘画研究为基础,关注媒介更替时代下的艺术创作与观看。她长期为诸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刊物供稿,其中包括ARTFORUM, 艺术新闻中文版, Art-Ba-Ba, Flash Art, 艺术界, Art Review Asia等。


展期

2022年4月23日至6月26日


地点

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院66号楼誌屋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10:00 -19:00

(18:30为最后入场时间)



往期精彩内容

  • 誌屋北京|视觉凝聚:马树青的超时空对话

  • 艺文拾趣|视觉幻影:改变设计史的40位平面设计

  • 艺文拾趣|精神居所:打造舒适的居家阅读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