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人永胜︱黄永胜将军病重期间给儿子吟诵了什么?

2017-10-06 卫国者 军人档案馆

军人档案馆

英雄就在身边    荣誉马上典藏

推  荐  阅  读

211个团!1979年

对越作战部队名录

参战老兵送《芳华》锦旗

芳华从军报国

热血铸就军魂

印作战悍将!54军军长

大胆将军丁盛跌宕人生

从抗战空中英雄到三轮车夫

李作鹏:一条又臭又硬的汉子!

强有力的优抚优待工作

对扩大和巩固红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参战老兵信息采集核查认定中

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

点击表中的番号可查找战友信息

31师32师40师   41师
121师122师123师
12军13军27军
127师128师129师
50军54军55军
广西军区云南军区伤病员
炮兵部队42军43军


点击表中的期号可查询参战将士名录

1期2期3期4期5期
6期7期8期9期12期
13期14期15期16期17期
18期19期20期21期22期
23期24期25期26期27期

黄永胜

上将(1955年)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他,是北伐一兵

他,是跟随毛泽东的井冈山战士

他,是八路军林彪师主力团团长

他,是解放军43军的老首长

他,是共和国开国上将

他,是“中南王”暨广州军区司令员

他,是共和国第七任总参谋长


他评价“913”中的林彪:跑什么跑嘛?!

他在法庭上,留下两句诗:惟有赭衣供瘐病,不曾捐埃答人民。大意是,囚禁之身,自己的微薄之力无法来报答人民了!


林彪对要撤换黄永胜的领导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辽西三战三捷,永胜兵不过两万五,半月歼敌一万六,功劳不小。


毛泽东在他的任职报告上,把「代”字划掉」,只留下「总参谋长」四个字。


1942年在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前排右为成少甫、后排左为三分区司令员黄永胜)领导合影。


开    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1982年,黄永胜将军病重期间给儿子吟诵的《三国演义》开篇词。此时的将军,有回忆?有感慨?有对身世沉浮的无奈?


十六投锄从戎身,武昌南湖远征奔

昔日井冈长征路,今朝回首记犹新

黄永胜将军诗摘抄


毛泽东为将军改名“永胜”

永胜将军创造永胜传奇

黄永胜将军,湖北咸宁人,放牛娃出身。曾读一年私塾。1927年8月20日,黄永胜参加了罗荣桓在湖北通城县发动的通崇秋收起义,9月9日,随通城起义部队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随所在部队上井冈山。


在井冈山的一次战斗中,一股敌人突然打到前敌委员会与红四军军部附近。当时还是班长的黄叙钱来不及请示连长(连党代表是罗荣桓)。立即主动率全班战士向敌人反击,击退了敌人,保卫了前委与军部的安全。


战斗结束后,前委书记兼党代表毛泽东表扬了他,并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黄叙钱说:“报告毛委员,我是湖北咸宁人,我叫黄叙钱。”


毛泽东笑眯眯地又问“是哪个叙字呀?”他结结巴巴比划着说:“是余字加又字的叙。”


毛泽东说:“叙钱,叙钱,还是讲钱呀!那不好,革命战士不能只讲钱,要讲为无产阶级而奋斗。”


“这样吧,我给你改个名字,希望你在革命的道路上永远胜利前进,你就叫黄永胜吧!”


据黄将军后人回忆,当时黄将军的名字是黄叙全,而不是黄叙钱。小编分析:可能是当前地方口音的原因,毛泽东把“全”听成了“钱”字。


这之后,黄永胜调入中央特务营并很快升任营长。这个营其实就是党中央的警卫营。由此可见,毛泽东认识黄永胜是非常之早,而且是很赏识黄永胜的。


而黄永胜到了去世前,也还是反复讲这两句话:“我没有反毛主席,我没有反党!


由于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特别是反国民党五次“围剿”中,黄永胜英勇善战,屡建功勋,升迁很快,1931年他还是红十二军中的一名团长,第二年便升为红军的一名师长,时年22岁。


黄正(黄将军之子):父亲留给我们的遗产没有物质上的,没有金钱财宝、没有资产,但他留给我们一个无价之宝,就是他对理想和信仰的坚持。


我的父亲黄永胜是一名军人,也曾是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中的主力,在这个非常讲究资历和传承的部队当中,他被称为老红军、老金刚。他在红军时期先后当过五个师的师长,抗战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过45军军长、43军军长、13兵团司令员、15兵团司令员。


父亲会打仗、战功好,这是全军皆知的。他虽不敢夸耀自己是百战百胜,但却曾自信的表达过,从未因自己指挥失误而打过败仗。



黄永胜和邓华

“不是冤家不聚头”

从四野的历史来看,邓华和黄永胜是单独领兵最多的两个人,邓华打塘沽,打海南岛。黄永胜刚到东北便单独出战,三战三捷,辽沈战役时是北线防廖耀湘兵团的首长。


1932年底,邓华担任红12军36师政治委员,而师长就是不久前从中央特务营营长任上调来的黄永胜。


1933年6月,藤田整编时,红36师改编为红一军团一师三团,黄永胜任团长,邓华当政委。


可是,两人个性都太强,矛盾重重,结果事情反映到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那里,经过和林彪协商后,邓华调往红二团当政委。


1937年8月,八路军三原改编,黄永胜任115师685团团长,又是邓华当政委!(注释:当年为适应国民革命军编制,政委对外都以副部队长的名义,如副团长、副师长


一次,因为一些琐事,黄永胜气得拍桌子狂吼:“什么事都由你政委说了算,还要我这个团长有卵用!”


副师长聂荣臻了解此事后很生气,就撤了黄永胜的685团团长职务,改由刚从抗大学习归来的杨得志担任685团团长。黄永胜“发配”去独立团当副团长。


平型关战斗一结束,黄永胜出于对聂荣臻派他到独立团担任副团长不满,再加上不服气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在和杨成武等商量后,带领两个连去了晋东南打游击。


聂荣臻知道此事后,马上派人找到黄永胜,命他将部队带回来,劈头盖脸地大骂了他一顿。鉴于黄永胜打了两个胜仗,两个连300多人不到一个月就发展到600多人,就没深究他的过错。


抗美援朝,林彪用邓华换黄永胜

1950年,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林彪向周恩来提出。13兵团的兵可以,但司令要换一下,把黄永胜换成邓华。


林彪要换邓华上的主要原因是邓华一直就在中朝边境工作,对中朝边境的情况更为了解。邓华在朝鲜战争不负重望,尤其是朝鲜战争后期,彭德怀因病离开前线,邓华成为代司令,指挥了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为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签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把黄永胜留在广东,是因为四野王牌43军并未调到朝鲜参战,黄永胜作为43军的老首长,更熟悉了解43军。43军前身是东北野战军六纵,黄永胜是六纵司令员。


为什么把最强军留在国内?43军没有去朝鲜是有深刻意义的。43军作为四野的镇宅之宝这时真的起到了镇宅作用。因为朝鲜战争输赢先放到一边,反正老蒋不能杀回来。43军留在广东是镇着老蒋。现在看来这是杞人忧天了。


但在当时不得不考虑,如果抗美援朝我军一败涂地,美军杀入东北,老蒋一定会回来。三野的主力也去了朝鲜。国家只留着这一只主力镇宅了。可以说四野的功课做得很细。


黄永胜留下来也是有大用的。不是黄比邓弱这么简单。那么有人会问43那应该进福建呀。那就是二战以后的防御,往往主力不在一线,防止被第一轮偷袭打残,如希特勒打苏联。


五次战役后面形势变了,我军很被动,黄永胜也被叫到朝鲜助阵。但43军一直未动。


柳传志讲黄永胜的战斗故事

黄永胜打仗的剽悍不在许世友之下

一个与黄永胜毫无关联的人的话是最可信的——柳传志,原联想集团总裁,当今我国企业界的“龙头”级人物,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军事院校时的班主任讲的一些故事,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辽沈战役中,我们班主任所在的部队总觉得自己是战斗力很强的一个团,有一次到黄永胜的纵队里去配合作战。黄永胜跟该团团长约定好占领某制高点的时间,到达目标时,全军发动总攻。但在真打起来时,该团却怎么也拿不下来,眼看时间快到了,再不行的话就要影响总攻了。


黄永胜大怒,当场就把团长给撤了,换上了自己的精锐部队,结果快速拿下了这个制高点。他的那些战士根本不怕死,一个个往上冲,部队这种冲的劲头不得了,为达到目标不顾一切。”看看黄永胜的部下如何勇猛,就知道黄永胜打起仗来是什么样的人物了。


下连当兵师范战术

黄永胜(二排右四)、陈海涵(军区副参谋长,二排右三)、韩庄(军区炮兵司令员、二排右五)与广州军区参加全军大比武的参赛分队合影。


和平时期

大首长做小科目

黄永胜特别重视对干部的培训。1962年5月和1963年2月,黄永胜亲自主持了在衡阳车江139师和粤东123师驻地举办的军、师、团三级干部集训。车江集训时,参训干部按连队编组,军长当排长,师长当班长,黄永胜当连长。他不但言传,还亲自做各种单兵战术示范动作,“大首长做小科目”,一时成为美谈。


黄永胜的夫人,项辉方,她曾是河北保定女子师范的铅球运动员

抗日战争时期项辉方与侄子项凯的留影

抗战时期全家福


黄永胜在监狱拒绝儿孙探望

什么时候不是反革命了,再来相见

70年代末,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去秦城监狱看望黄永胜,他避而不见。因为这时的开国黄上将是反革命分子。他给儿子们捎出话来,什么时候不是反革命了再来相见,其倔强的性格可见一斑。


黄永胜的大儿子黄春光回忆说:“我们兄弟四人约好,老婆孩子十几口人,浩浩荡荡到了秦城。父亲不见。


不是监狱不让见,而是父亲不见我们。自从关进监狱,这么多年了,父亲从来没有见过家人。


他能不想见吗?但父亲说,我不能以这种身份见我的孩子,我要见你们,还我清白以后再见。我们既然千里迢迢来了,不见到父亲我们不走,就在秦城住下了。


我写了一封信,恳求父亲,说你可以不见儿子,应该见见儿媳妇,你都没有见过,更没有见过孙子孙女。父亲终于同意了。那次见面给我印象极深,我第一个进去,父亲非常苍老。


黄正(曾用名:黄春耀、项群)出生于1949年5月,湖北咸宁人,黄永胜将军之子。曾就读于渖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毕业后在广州军区海上文化工作队、42军126师376团服役;转业后曾在广西八一锰矿、青岛市四方文化馆、深圳市某些企业工作。


父子交流录

最真实的黄永胜

子:你最好的上级是谁?


父:如果不算毛泽东,那就是罗帅了。还有一个是陶铸,在广东我们配合得很好,我很尊敬他。


子:为什么不是林彪呢?


父:林彪当然也是我最好的上级。可是,唉……黄永胜沉默很久,说:“他跑什么跑嘛!”


子:那领导你时间最长的上级呢?


父:林彪、罗荣桓,还有聂荣臻。罗荣桓还比林彪要长一些,从三湾改编后就是我的上级了,井冈山,一军团,115师,东北,中南军区……十几年……到解放差不多20年呢!


子:爸爸,你说共产党内最能打仗的是谁?


父:那当然还是毛泽东。


子:不对吧?毛泽东是领袖,战场上不是靠将帅吗?


父:那也是他指挥得好。


子:那元帅中呢?


父:元帅里最会打仗的是林彪。


子:爸爸,传说你总是打胜仗,没打过败仗,百战百胜,是吗?


父:百战百胜不能说,但是凡是我指挥的作战,从没有因为我的指挥失误打过败仗,这倒是真的。还有很多仗双方打了个平手,那不叫败仗,但也不叫胜仗。反正我打仗胜的多。


子:有的资料说,你征战一生,负伤108次?


父: 这说得不对,那些擦伤、碰伤、皮外伤不算。你爸爸打了一辈子仗,还真没负过刀枪伤。只有小腿上这个伤疤是抗美援朝时遇上美国飞机轰炸,山上石头炸下来,把腿这砸伤了,算是美国佬留下的纪念。


子:现在都说,林彪喜欢你?


父:喜欢不敢说,我也不知道。但是从红军时他就很欣赏我打仗。第四次反“围剿”时林彪说过,作战的事情你交给黄永胜以后,就可以放心了。


弥留之际,要求走的时候穿军装

1983年春节后,黄永胜转到青岛市人民医院,病情加重,不能下床了。


有一天黄永胜对儿子说他梦到秋天,黄花、红叶,就像三湾改编时半沟都是红红的一片……


黄永胜念出《西厢记》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晚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中国人把历史叫做春秋,春秋春秋,有春就有秋,有一个轮回就再有一个轮回。


革命者怎么就不能想秋天了?我参加革命是在秋收起义,那就是一个秋天。秋天也打了很多仗……哎,“


1971年“九一三”也是个秋天,爸爸我因秋而起,因秋而落。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啊!


一名军人病卧在床,怎么不想起秋天?还是打仗好啊!多痛快……


1983年,黄永胜弥留之际,儿子黄春光贴着父亲耳边,说爸爸,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黄永胜的手动了一下,似乎想抓住什么,但又没有抓住。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军装……军装……”两滴眼泪颤抖着落在枕巾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26bxeuo8&width=500&height=375&auto=0
1983年4月26日18时17分,上将黄永胜病逝于青岛市人民医院,享年73岁。家人为黄永胜换上1955年授衔时穿的呢军装,不顾有关部门严令,在军装上缝上领章,军帽上缀上五角星。然后四个儿子站在父亲面前,一齐敬了一个长长的军礼。在场的两个六岁的孙子,也学着举起右手敬了最后的军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