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现本来性 · 禅修次第· 确定出现的一切皆无生


第二

禅修次第的正行


(二)以「观」来教导

分二:

1)确定心和种种显相的体性;

2)断除对根基和能量展现的虚构增益。



2

断除对根基和能量展现的虚构增益

分四:

1. 确定「妄念即是心」; 确定妄念即是心的体验

2. 确定「显相即是心」; 确定显相即是心体验

3. 探究心的静住和变动; 探究心的静住和变动

4. 确定「出现的一切皆无生」。



4.

确定「出现的一切皆无生」


同前,在心明空的状态中,种种妄念和显相都是心自身能量的无碍展现。


现在,让弟子心中想:

「这个心的本然状态是什么样子呢?」


然后直接看着心,好好地去观察:

它是从什么因而生起的,

它是如何住留的,

最后又是怎么样离去的。


如果弟子有错误的理解,应以对立的论点予以驳斥,并予以提示。


而后,令其继续观察。


这么做之后,行者将体验到:


从一开始,心就不是由因缘所产生的,也不是从任何基础生起的,它原本就远离根基


当下,心不以任何形状和形貌等等的状态而住留,它是无可认定的;


最后,任谁都无法阻止它,心是自消融、自清净、自解脱。


应该要确定:

从一开始,心就无法被认定为是生、住、灭这三者,它的实际状态是自觉、空性。


无论出现了什么,善妙的事物无法让心更庄严,低劣的事物也无法让心变污损。

因此,不需要任何修整和增减,要确定心就是自净、自觉、自解脱。


如果依于身体的姿势和明空心的禅定而观察时,一切「观」的审视和思虑,都是由「观」的智慧所体验到的。


如果是以妄念安立的态度来观察的话,虽然可能会获得纯粹的抽象概念,但是不会有真正的体验。


如果行者无法对此生起坚定的确信,那么就算给予心性指引,之后他们也会因为无法对此生起信心,而去追求其他法门。


或者,即使他们生起决心和毅力而作禅修,但也只是在似是而非的「止」上面打转,而且会执着禅修的觉受。


如此,就算努力很多年,也无法带领他们达到证得菩提。


虽然其他教本说,

上根者应该会获得了悟,

中根者会获得体验,

下根者会获得稳定的理解。


然而,仅只是理解还是不够的。


有些人很擅于表达,但却没有禅修体验,有些人有体验,但是却不会表达。


因此,上师应以反面的论点诘问以及提示引导,来善巧地教导弟子,并善巧地说些相反的话来试探弟子。


即使弟子有了好的体验,我认为也不要一时口快就给予心性指引,暂且让弟子先获得更多的体验。


有些人会交替教导「观」的修持和心性指引,有些人则在心性指引时会运用观察。


虽然有这种种的方法,但是在这些情况下,最好是以观察来确定并引生体验,而在指引心性时,则可指出体验为何,让行者开始禅修。


如果无论如何就是无法获得体验,就让弟子用一段时间持续练习在「止」修中生明觉。


如此,到了某个时候,将能透过教导而达成这一点,那时,将会生起稳固的体验。


· 未完待续 ·


因为你,我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