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4IFCII | 交大高金胡捷:ESG既是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论可持续发展问题

IFCII
2024-08-23

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分享当前热门的出海话题,我在去年下半年接触到这一领域,很快意识到出海企业在出海之后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难题。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本身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那么在出海应用场景当中它就变得非常具体。之前我看我们论坛的题目是“ESG是否是出海企业的通行证”,我认为这样表达也许更合适:企业出海只需要有准入国家的签证,所以ESG不是签证,但却直接关系到“永久居民资格”的获取。这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ESG既是软实力也是硬道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谈谈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我的报告主要分三部分:当前出海浪潮及其发生原因、出海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出海企业如何在这个问题上面有所准备。
首先我们看一下当前企业出海的原因问题。我认为第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因,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与过去美欧日韩等相对发达国家、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由于实体经济落差进入大陆投资相似,我国的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着出海发展的必然需求。
以走向东盟为例,东盟十国平均人均GDP相对于我们国家2010年的水平,有15年左右的落差,因此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十分适合的选择对象。同样不可讳言的是,除了内因以外还有外因,即地缘政治冲突的催化,其中有三个比较突出的事件: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了全球化2.0时代的序幕。
2020年新冠冲击,让人们重新审视一般性全球化在剧烈外部冲击中产生的困扰与难题。
2022年俄乌冲突,加剧世界分化。
如此观之,我们现在面临的国际环境,相比于过去的全球化1.0时代,核心特征可以体现在国家的考量标准上,其中三个比较重要的是安全、价值和利益。在过去被金钱驱动的的1.0时代,两个国家,包括两个企业合作间的经贸合作中,只要利益存在相互重叠,就有可能形成合作,安全与价值观的问题时常被忽略。
然而,我认为在2022年后,世界已经开始分化了,如今还在演变中,我们不妨继续观察。有一个事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2022年4月24日,联合国决议投票并分为三个阵营,乌镇、鹅厂和骑墙派,这是投票大概的分水岭,具有历史性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分水岭产生后,价值观与安全观压倒了利益观,因此新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2.0时代我们要考量的全球化一定是在价值观和安全观大前提相吻合前提下才会有利益考量以及全球化资源配置。
我们看一下,第一阵营的乌镇占全世界GDP的68%,鹅厂占全世界GDP2%,立场不是那么明朗的国家即骑墙派占全世界30%的GDP,维系三个阵营的是非常微弱的经济利益,在价值观和安全观压倒性的考量之下,利益可以被推到第三位。全球化2.0时代的来临比我们想像中快速,这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内因外因实际上是交织在一起的。
墨西哥、中南美等地区的确存在吸引力,但也有物理距离上的困难,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存在一些现实挑战。而东南亚地区我们的企业有根基上的优势,华人在当地通常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成果,其中东盟十国值得特别关注。我在去年接手上海高金的东南亚中心,重点“解剖”了“一只比较大的麻雀”——印度尼西亚。印尼在东盟成员国中有两个方面能占第一,人口方面有2.7亿人口是第一,GDP方面也是第一。
下面我继续谈出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企业走出去都需要的一些特质比如富有经验、竞争力强、综合评价高等并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重点是这些在商业竞争中非常有战斗力的企业在国外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全新考量要素,这一方面如果考虑不当,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困扰。
首先我们谈谈企业在海外发展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风险,可以分成两部分: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企业的外部风险自身虽无法控制,但却可以监测与预判,这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国际地缘政治的冲突。当企业选择要走出去的对象国时,这是一定要考量的因素。
第二,当地政治格局的演变。这一演变有时与国际政治地缘冲突有关,有时无关,但无论如何,当地国内政治的变化本身就有可能威胁出海企业的安全和发展。
第三,考察行业的演变趋势。这里我在今天不会进行展开,但需要做一个特别说明:如果一个行业在当地或全球范围内,处在恶性竞争阶段且向着不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企业本身也应当考虑出海目的地以及企业本身发展的长远可能,这点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们国内许多的行业,实际上存在“往死里卷”的恶性竞争情况,如果中国企业出海后也使该国家或地区行业发展进入恶性竞争状态,前途究竟如何需要我们深思。这是行业,我不多谈。
今天我主要谈内部风险,这是企业可自主控制与主动防范的因素,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ESG,它包括环境问题、社会责任问题还有治理问题。
所谓“没有软实力就会有软肋”,ESG本身看上去似乎是软性要求,但放在出海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就变得非常“硬”,如果企业在自己的国家,在履行ESG方面有些缺失可能只是面临罚款、批评或一些暂时性的惩罚与挫折,但如果企业走到国外后,缺点有可能完全演变为失控状态,甚至可能会出局。因此所有出海企业家一定要把可持续发展摆在首位。
我先给大家跟大家简单看一下,我们随便选取一个国家的报道,比如印尼的外媒报道,其中特别提及中国下一代出海企业在ESG方面的投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特别强调这方面我国的情况并不十分理想。
这个报道是关于在名为MaLuku的印尼岛上的镍矿,这一地区在当时发生了许多严重的污染问题,当地居民进行抗议,并在征地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
在去年圣诞节,在印尼的某知名镍矿发了生非常严重的爆炸,死去十几人,受伤几十人。
另外还有当地工人的雇佣问题。李总理去的时候特别敦促投资人一定要多雇佣当地工人,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讲。
我接下来讲几个我这段时间来考察和思考所接触到的案例,刚才所讲的MaLuku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情况严重,所以引起了很多报道;还有在征地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本身的协调问题,我们存在对当地情况了解不够充分、不够详细的问题,因此引起了当地居民许多反弹。
在去年春节前后,也在印尼某地的矿山,当地工人与中国工人之间发生了很严重的冲突,具体原因不便细讲,双方均有责任。而这个工厂在最初开工时,印尼的总统还参与了剪彩活动。
从这里延展出来,可以看到我们对当地的工作文化、社会习俗等存在不够尊重的问题,比如在中国我们工作文化内,996是理所当然的,周末老板随时可以打电话过来,但在当地可能并非如此。当地还有工会,这在我们国家是没有的,这些都是作为企业主到当地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此外还包括文化习俗的问题,比如当地每天祈祷的时间能否保证的问题等等。
还有去年第四季度,印尼国会反对派请中国企业家听证以了解情况,当时一个国会议员突然打断企业家,并质询他为何不说印尼语的问题,他说还没有学好,议员便说难道你们公司无法找出说印尼语的代表吗?这其中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包括前不久某电商在印尼被禁,西班牙发生中国鞋商仓库被烧,这都反映了生态问题,企业出海后,就把当地供应链、上下游和周围配合商业生态都毁掉的话将会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上次我们请印尼副外长讲演,他说希望中国企业家去之前就要学会印尼语,这个要求可能有些过高,但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出海企业做到真正尊重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我讲一个正向的例子,像印尼的青山,我们国家最大的民营企业,在当地员工培训方面做了很多,自己还有大学,每年免费培养了很多员工和管理层。
那么今后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首先我认为外部风险只能研究监控和预警,但是企业自己能做的部分就要提高意识,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家虽然非常聪明、能干,但是他们没有树立起足够的意识。
第二,开展系统培训,高金可以协助进行。
第三,加强观察和研究,我们的报告在帮助大家了解中国企业的出海情况以外,还同时兼顾着向大家介绍我们在印尼开展的研究项目进度的任务。
我们出海有两种实力,硬实力就是卷的能力,中国人是卷王,但是软实力要以人为本,要有爱心。爱心的内涵值得继续思考。包括我们如何面对当地文化、当地人、当地社会,以及观察如何落实到行动上的问题。
最后讲一下印尼商会,我国商会会长、中行行长跟我说软实力才是硬道理,他对涌入的大量企业十分忧心。在中行开户的中资企业,过去五六年进入了两千家,在他之前的15年只来了700家,他上任之后六年增加了3000多家,如今平均每年增加600多家,如此规模的增长速度让他很担心,来了很多人,但如果缺乏这方面必要的意识就会存在很多问题。
最后向大家表达一下我的感想,企业家出海时应当像建设家乡一样建设当地,在繁荣所在国努力中成就自己,不要抱着“捞一把”的心态,这很危险。我们高金希望在各方面帮助大家,为大家做私董会,既建议大家抱团出海,也帮助大家观察社会与市场,对于当地的地缘政治、政治生态、行业生态的了解也同样帮助我们的企业提升ESG方面的意识。我们在印尼也做了一些活动,我们对学商政法与媒体各界核心层基本都有所接触,并建立了很好的联系,未来希望无论在印尼还是东南亚或者其他地区,企业出海的时候我们高金都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THE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IFCII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