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歐陽修《鄭荀改名序》

歐陽修 文字研究 2021-10-27

鄭荀改名序


三代之衰,學廢而道不明,然後諸子出。自老子厭周之亂,用其小見,以爲聖人之術止於此,始非仁義而詆聖智。[1]諸子因之,益得肆其異説,至於戰國,蕩而不反,然後山淵、齊秦、堅白異同之論興,聖人之學幾乎其息。最後,荀卿子獨用《詩》《書》之言,貶異扶正,著書以非諸子,尤以勸學爲急。[2]荀卿,楚人。嘗以學干諸侯,不用,退老蘭陵,楚人尊之。及戰國平,三代《詩》《書》未盡出,漢諸大儒賈生、司馬遷之徒莫不盡用荀卿子,蓋其爲説最近於聖人而然也。滎陽鄭昊,少爲詩賦,舉進士已中第,遂弃之,曰:“此不足學也。”始從先生長者學問,慨然有好古不及之意。[3]鄭君年尚少,而性淳明,輔以彊力之志,得其是者而師焉,無不至也。將更其名,數以請,予使之自擇,遂改曰荀。於是又見其志之果也。夫荀卿者,未嘗親見聖人,徒讀其書而得之。然自子思、孟子已下,意皆輕之。使其與游、夏並進於孔子之門,吾不知其先後也。[4]世之學者,苟如荀卿,可謂學矣,而又進焉,則孰能禦哉!余既嘉君善自擇而慕焉,因爲之字曰“叔希”,且以勗其成焉。



本文注釋共四則

……

……

……



胡俊俊,字非才,號漕溪堂主,崇州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