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晔旻: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三)

文字研究 2022-06-27
郭曄旻:漢字爲什麽是「方塊字」?(三)
郭晔旻: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三)


“隶变”由来


“隶书”的兴起,大抵在战国晚期到秦汉之际。这一时期也正是简牍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时期。当时的秦国崇尚法家,法度齐备。比如睡虎地出土秦简就包括了“秦律十八种”,其内容涉及了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手工业等多方面。律法体系如此庞杂,文书工作自然变得十分繁忙。因此,战国时的秦系文字在书写过程中,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俗体字。近几十年发现的大量秦简上许多文字显然不是正规的篆文(《青川郝家坪木牍》《天水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

秦并天下之后,以小篆为通行文字。可惜这种圆润俊秀的文字虽比它以前的文字简易,但它那粗细一样、弯曲圆转的长线条,还是很难书写的。由于政务繁忙,官府里经办普通文书的“徒隶”们应急求快,便采用民间的手头字体,自行将篆文潦草简化了,为“徒隶”们所用,“隶书”的名称大概就是这样来的。《晋书·卫恒传》有句话,“隶书者篆之捷也”,指出了隶书的特点:篆书快写即成隶书。

关于“隶书”的面世,还有说法将其归功于程邈。据说此人原本也在秦廷做官,后来因故得罪了秦始皇,秦始皇把他关进监狱,一关就是十年,他在监狱里闲着没事就收集整理当时在隶人中流行的草写篆书,并将此3000字献于秦始皇,嬴政看了以后很高兴,就将程邈放出了监狱。但这个说法早在15个世纪之前就已经遭到质疑。北魏时期(386—535)的郦道元《水经注》就引孙畅之所言,指出山东临淄人发掘古冢,得到称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铜棺,而上面只有三个是古字,其余都同于隶书,以此可证隶书非始于秦朝。或许,像李斯整理小篆文字一样,在秦官府正式使用隶书文字时,类似程邈这样的官府书吏曾做过系统的整理工作,对隶书的形成有过重要的作用。


肩水金关签牌,东汉。甘肃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肩水金关”四个字为东汉官文书中的隶书字体

不论起源如何,隶书显然是下层书吏使用的一种俗字。尽管秦朝的统治者允许官府用隶书来处理日常事务——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七十号秦墓里发现两颗同文玉印:一是正规篆文;另一与秦简的隶书风格相吻合——但比较庄重的场合一般还是使用“小篆”,而不用“隶书”。秦始皇周游天下四处刻石,用的都是小篆字体,就是证明。秦代创造了小篆,同时也发展了隶书。大约是小篆和隶书比较,实用性不强,书写困难,远不如同时发展的隶书。故小篆成了一个短命的书种,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汉代,隶书终于取代小篆而成为正式的书写字体。


两枚“冷贤”方形铜印章,秦代,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右)和隶书(左)

汉字字体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作“隶变”。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古今汉字的一个分水岭。东汉年间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就说:“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他的这番话显然是站在维护古文字立场上讲的。

隶书之于之前的篆文,一个显著特征是“破圆为方”:变小篆的曲线条为直笔,变小篆的圆转笔画为方折,这样的变化与书写载体似乎也不无干系。小篆通常以刀施于石上,所以小篆在书写时,所有笔画皆以圆笔书写,几乎没有毛笔书写的提按动作,力求笔画平直等粗;而隶书以毛笔书于简牍之上,书写时可以展现毛笔运笔多变的笔法,笔画中方笔圆笔兼备并且富于粗细变化。

在隶书的笔法里,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雁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这样的笔法来由,或许与简牍的质地有关。竹简的表面即使平整,其纹路仍呈纵势均匀排列,且带有凹槽。因此,毛笔在书写横向笔画和纵向笔画所受到的阻力是不同的。当毛笔在简上书写从上至下的竖直笔画时,受到的阻力较为均匀,而书写从左至右的横向笔画时,就要将笔势进行调整,当遇到阻力时就有意识地施力将笔尖下压,通过后再将笔尖提起,从而形成上扬之势。如此“蚕头雁尾”的横向笔画往往在每个字中只出现一笔,即使是横笔画很多的字,也只在其主笔画中出现一处,其余笔画中皆不出现,这就是所谓的“蚕无二至,雁不双飞”。这种夸张的主笔增强视觉冲击力,清晰易识,字与字之间因此便有了泾渭分明的界限,这对于书写相对随意、字形大小不均间距不显的简牍来说,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字间标识手段。“蚕头雁尾”也成为成熟“隶书”最显著的特征。
(待續)
相關鏈接:

于泽华:日本为什么不废除汉字?
徐晋如:汉字简化和拼音化贻害无穷
董志翘:“汉字”名称的始见及流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