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台辞话】袁林:南京、扬州行记(一)

南京、扬州行记(一)


三月下旬,蒙同窗好友天石兄之邀去南京师大讲学,顺带游历南京、扬州二地。满目美景,心旷神怡,五官俱乐,收获颇丰,故记录在册,以备查询,重享快乐,亦可共享于诸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江宁织造——随园——金陵女大——南京师大


我们就住于南京师大南山宾馆,细查一下,可了不得,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最早可追溯至明末的吴应箕焦园,清康熙年间是曹雪芹祖上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后归于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名“隋织造园”。清乾隆十三年袁枚购得此园,名曰“随园”,此后苦心经营四十年,成江南名园。袁枚才子,随园名园,人园互映,相得益彰。



南京师范大学正门


德风园


南京师大的风景区“德风园”,湖后的大楼是100号楼。湖引起我极大兴趣,据说此湖为随园旧有,如果属实,大可穿越时空隧道,想像袁枚坐于湖边,口中念叨着:“小雏鸡斩小方块,秋油、酒拌,临吃时拿起,放滚油内灼之,起锅又灼,连灼三回,盛起,用醋、酒、粉纤、葱花喷之。”然后将这些话写入《随园食单》中,名之曰“生炮鸡”。


凡嗜茶之徒,恐不能忘陆羽《茶经》,而饕餮之徒,哪个敢不称《随园食单》?本家袁枚真令人羡慕,竟然生活的如此有滋有味,我辈大不如也,物质条件不同固然是一原因,但境界差别恐怕更为重要。


1923年,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师吕彦直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的建筑群落成,金陵女子大学正式迁入,至今已近100年。金陵女大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1913年由几个美国教会联合创办。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其实都是由西方基督教教会创始并推动的,这份功劳不应抹灭,也应当好好研究一下。建筑群由100号到700号7幢宫殿式的建筑组成,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称,我没有找到答案。



金陵女子大学标识


100号楼和大草坪


200号楼




400号楼


天石兄所在社会发展学院就在这里,门前的十块金牌令人羡慕,比我们学校历史专业强,我们缺了考古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些金牌,是天石兄主政学院期间所获,谋划筹措之苦,筚路蓝缕之功,不可磨灭。我记得天石兄曾在电话中说,申报中国古代史博士点时,需网络申报,他们填表竟达28次。


600号楼


天石兄的办公室就在这个楼上。社会发展学院占据的400号、600号楼,金陵女子大学时代都是女生宿舍,不知天石兄之事业发展是否沾了桃花运?



六朝遗迹——总统府


南京六朝遗迹保存有限,多由基建而被发现,我们去总统府时参观了周围一些遗迹。


1.南京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就是一处。这个建筑我很喜欢,设计别具特色,而且地上是图书馆,地下是六朝遗迹,相得益彰,更具文化意味。


2.砖铺车道



这种砖铺车道第一次见到,砖斜插铺设,预留车辙。由此亦可见秦始皇“车同轨”影响深远,到六朝,轮距仍是定数。现代工业的一个特点就是标准化,中国在标准化方面建树极早,秦多用弩射,弩机12个部件,考古所获竟完全相同,战场或有损坏,拆卸其他坏弩机替换即可修复,秦之兼并六国绝非偶然,仅就技术方面而言亦先进于他国。


3.六朝水井、瓦当、城砖


显然并非原址所有,而是由他地迁入。


4.城墙遗迹


照片无法反映其全貌,须现场察看方能感知。


5.总统府

总统府是我们此行重点要看的地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两个制度建设时期值得重视。一个是清末新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彷行宪政”,虽然因为辛亥革命所中断,其意义及实效不可小觑。一个是1928年开始的南京政府制度建设,在参照欧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确定了五院制,五院同为治权机关,互相独立,相互制约,可惜后来因战争而被废弃。对一个社会来说,破坏一套制度容易,建设一套制度、特别是合理有效的制度则难的多,需要反复的实践和改革,真正有效的制度变革往往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缓慢实现的,急剧革命往往又回到了起点。


总统府大门


原来看电影,解放军战士把红旗插上了总统府,觉得非常高大,实地一看,不过了了,当然也给人一个节俭政府的印象。


总统府前厅

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高悬正中。


两江总督署

这肯定是为旅游而重新搭建的。


洪秀全的天王宝座

这肯定也是为旅游而重新搭建的。

行政院办公室

办公面积大大小于现行标准。


蒋介石为行政院题词,其要求非常具体。




国务会议厅


行政院大楼


国玺


总统办公室


总统会客室



一件委任状


显然是先盖印后写字的,这当然违反制度,国民党政府的崩溃是否与此有关系,值得考虑。现代政治制度,程序必须优先,必须杜绝任何违反程序的行为。


 国债券


大部分人可能没见过,上世纪50年代,政府也发行过类似的“公债券”,每年到一定时候,会公布哪些尾号兌息,然后人们去银行剪下相应的小方块,拿回利息,不能自己剪。家长忙,我就承担过几回这样的任务,因此还有清晰印象。




作者简介:袁林,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经济史和先秦史,曾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了专著译著3部,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反响。



注:原文发布于 2018 年 4 月 7 日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dca11940102xtc0.html






图文来源/袁林

责任编辑/刘钰均

审核/吴小龙

指导老师/袁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