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杏园读史】张琪:评述《“危机”想象与美国革命的特征》

张琪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2019-07-25

司馬君按:

揭开覆盖在事实上的重重迷雾,剥离出那些真实的东西,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但每个人对于真相的看法却是不同的,“一万个人的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正是这些缤纷多彩的观点和意见才带来了进步和繁荣,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危机”想象与美国革命的特征》是李剑鸣教授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一篇精品论文,不管是对于美国史从业者还是爱好者,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本文略表拙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评述:

写作风格的扎实亲民

每次读李剑鸣教授论作总是能很快地抓住其中心,其写作风格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版面设计极为匀称,不仅段与段之间保持字数的相对整齐,连段落内部的结构都始终保持一致,每一段都有一个总起句,接下来围绕论述,每一层意思的结尾都有一小段总结,使读者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文章的重点和观点。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习惯,也是一个既便于读者阅读、又利于笔者理清写作思路的方法。另外,李教授在谋篇布局方面尤为老道,先定义片名中的“危机”,指出其历史释义,在此基础上加以论述,避免了读者由于现实习惯可能产生的困惑,其次紧扣“危机想象”,集中论述了其在反对英国、战争时期的革命动员、以及立宪运动中的运用,并具体分析这种“自由的危机”建构途径及其产生原因,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拖沓之感。

参考资料的权威性

 在本文中,读者已经看不到中文引注了,所有的参考资料均是外文,并且绝大多数为一手文献,这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外文功底和广博的学识,而且也展现了作者的国际视野和严谨作风。在国内研究美国史,如果拘泥于已有译注,就很难有所突破,而大量的翻阅外文原始典籍,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更是使学科获得国际认同的关键,而且也能为广大美国史从业者指明道路。另外文中原文转译均有标注,转引也逐个标出,对于翻译的参考也详细注明出处,从这些细枝末节无不体现了一个历史学人一丝不苟的作风,对于他人的成果保持尊重才是一个历史学家不断前进的基石。

写作内容的创新性

李剑鸣教授在本文中的观点可以说从根本上颠覆了读者对美国革命的认知,在阶级史观的惯性思维下,读者很容易就走入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逻辑误区,而国内国外学者之前也大都集中于讨论北美殖民地在政治、经济领域所受的压迫,李教授大胆突破,提出了以“自由的危机” 为核心的“危机” 想象, 成为进行革命动员、推进国家建构的主导话语。这对于美国革命史的研究无疑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作用。教授指出在革命前夕, 英属北美殖民地并不存在明显的政治动荡或社会危机,多数居民已摆脱生存危机,七年战争中最大的外敌法国也已战败,零星的局部冲突并不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因此革命的起因仅仅是由于动荡的局势和残酷的压迫是不够充分的。因为“主导政治潮流走向的力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精英的宣传鼓动, 二是基层民众的积极行动”,这两股力量实际上是交叉乃至合流的, 而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核心因素, 就是以“自由话语”形式表达的共同利益诉求。基于这一共识来鼓动反英运动的关键, 并不在于揭示实际的社会弊端或“经济”困难, 而是突出“自由”处在“危机”之中。而这种对于“自由”可能遭受迫害的危机,不仅为美利坚人民提供了反抗的法理和正义性,也从根本上刺激了革命精英和底层群众同仇敌忾,进行不屈的革命。

遣词造句的婉约性

李剑鸣教授在写作本文时,尽管史料充足,论证严密,但对于学界不同意见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批评式口吻,而是很委婉而又不失体面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论证美国革命的起因和动力时,教授承认以往多数史家从革命前夕的北美殖民地找出足以引发革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的行为,认为这“或多或少都触及了革命的动因, 也或多或少得到了证据的支持”,因为“一场类似美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变, 决不是任何单一因素所能引起的。而且, 在13 个殖民地, 要找出符合‘危机’特征的局部事件, 也是轻而易举的”,在此基础上他再提出以“自由的危机” 为核心的“危机”想象, 成为进行革命动员、推进国家建构的主导话语的观点就变得更为让人容易接受。同样的,在文末教授在指出美国史学界在查尔斯·比尔德之后从经济利益和阶级冲突着眼来解释美国革命的意义的不足时,既指出“经济利益和阶级冲突的确是美国革命的重要内容,”,又强调“经济问题并不是孤立地呈现出来的, 政治也并不是经济和实际利益的附属品”,从而引申出革命话语中隐含的“危机”想象,进而塑造了美国革命。最后针对美国史学界关注底层群众在革命中的经历,“通常把美国革命史和革命时期的美国史混为一谈”的行为,教授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实际上, 简单地把精英和民众置于相互对立的位置, 片面强调底层群体在革命中的积极作用, 同完全忽视民众和边缘群体的做法一样, 也是对美国革命史的一种扭曲。革命精英和普通民众对于革命年代的弊病确有不同的诊断, 但最终支配建国路径的却是革命精英的思想和主张”,因而革命精英所塑造的“危机”想象更直接、更有力地塑造了美国革命的性质。这种带有辩证思想的论断,正是一个优秀的史家思辨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历史学家写作的责任和义务。

写作内容的可发展性

李剑鸣教授论文逻辑严密,论证详实,如果苛刻些,也是能找到发展空间的。尽管李剑鸣教授已经意识到底层民众的反响,但初读教授论文,始终有一种很直观的感受:革命精英掌控绝对话语权,而底层群众只是响应者,其参引材料也大多取自建国之父的著作,较少关注民众在此次革命中的作用,简单地说即是以精英的视角来审视美国革命,忽略民众的参与。精英构建的“危机”想象如果没有在群众中引起共鸣,单凭革命精英很难独立维系这场浩大的盛事,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底层劳动者组成的“自由之子”、工匠组成的“技工委员会”等民间组织对于革命起的巨大作用,无疑证明了底层群众在“危机”想象宣传下作出的巨大回应,这在教授的论文中体现较少。当然正如教授所言“美国革命并不是一场全民运动, 它首先是一场革命精英所领导的政治革命。革命精英既是思想者, 又是行动者。他们掌握着言说和表达的渠道, 控制着革命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对于他们, 革命的言说等于革命的行动”,站在革命的主导者立场来叙写历史,也未尝不可。

  李剑鸣教授的作品,无论是论文还是专著,都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而且读来不觉沉闷,更不会读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其学识也广博,其言语也平善,其结构也精致,着实是美国史入门之石。


作者简介:张琪,江苏常州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硕士研究生



注:

文中的观点并不代表司马君的观点,司马君是传达知识的一个平台,看法的不同和差异很正常,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包容,各抒己见,踊跃留言呦。


文字来源/张琪

责任编辑/许阳琳

审核/高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