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线上百人谈 | 杨冰华:从洛阳到长安——我的十年求学路

杨冰华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2019-07-17

从洛阳到长安

我的十年求学路

大概一周前,接到学院通知安排,研究生院组织荣获本年度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参与主题为“畅谈研途经验,共赴学术之旅”的“线上百人谈”活动。接到通知时,我嘴上不说,其实内心多少有些不安。在我们办公室的书柜里放着一张学院2017年毕业生的合影,里面只有一位穿着红色学位服的博士研究生,站在几排穿着蓝色硕士学位服的学生人群里,显得非常突出,听说这已经是连续好几年的毕业情况了。现在我的毕业论文进展缓慢,研究生院却让我给诸位研究生分享学术经验,实在惭愧难当。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水平有限,经验不多,只能总结一下教训,避免让更多学生走弯路,想到这里内心也就释然了。

我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东南12里的一个叫赵寨的小乡村里,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村子。村东南边是村小学,除本村学生在此读书外,村东边的梨园村孩子也在这里上学。我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愉快生活,1997年考到临近的前吕寨中心校读四年级和五年级。1999年考入五星乡一中读初中,当地称呼学校为农场,是在原来办农场的地方兴办的初中。当时正是学校发展最好的时期,除五星乡的学生外,也有很多附近胡状、八公桥、子岸等几个乡镇学生。因为离家较远,学校为寄宿制,一个班级分配一大间宿舍,根本没有床,都是大通铺。一个班级一百二三十人左右,可谓是人满为患,因为资源实在紧张,同学之间常常发生争执,有时也不免动起手来。我因个头小、身体单薄没少受到同学欺负。2002年参加中考失利,又在这里复读了一年,最后还是没能考到理想的学校。最后辗转调剂到了位于县市结合部的濮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这是一所刚成立的高中,前身是市纺织中专。


刚入校时,校园里面还处于一副百废待兴的样子,只有一座小餐厅一座教学楼一男一女两栋宿舍楼,操场还是煤渣铺成的路面,场子中间是大片的荒草,周围有几座附近村子里的老坟,有时还能见到到操场坟地里烧纸的人。2006年参加高考失利,又在本校复读一年,最后成绩还没有第一次理想,心灰意冷的我放弃了求学之路,去柳屯镇一家小工厂打工,过了一个多月感觉这不是理想的生活方式,于是萌发了继续读书的想法。通过本村一位在濮阳县三中工作老师的介绍,最后又在那里复读一年。终于在2008年高考时考到了河南科技大学历史系。


起程

2008


或许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加上自己又比较内向与老师们交流也少,高考后填报专业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太多,仅凭着自己的爱好就匆匆填写了志愿。到了9月份入了学才知道,我们这一届学生是河南科技大学历史系第一届学生。专业任课教师自然也不多,只有薛瑞泽老师、王东洋老师、刘继刚老师和侯书勇老师四人。得知这一情况后部分学生感觉前途暗淡,情绪波动非常大,有的退学复读,有的转专业了,最后只剩下了23个学生,一直到毕业这个数字也没有变过。由于师资缺乏,学院另外外聘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的老师为我们上世界近代史和考古学通论课程,后来学院又陆陆续续地来了王海妍、毛丽霞、杨晴、王灿、赵娜、葛淑珍、王宏涛等老师,中间院系调整时又从法学院调来了王云红老师。由于我们这一届学生是第一届,专业老师也都是刚刚毕业的年轻博士,在培养工作中也没有任何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除正常上课外,二年级时学院安排学生练习写论文,我与曹双、张新友两位同学的指导教师是王海妍老师,王老师是南开大学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在他的指导下,我选定河南巩义明清时期的巨商康百万家族作为研究对象,中间还与张新友同学一起去巩义转了一圈,获取了一些“新资料”。到了大四时面临就业还是升学的选择,同学们很快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群体。由于学院在课程设计上也没有经验,大四时还安排很多课程,学生天天在图书馆、人才中心、实习单位、教室之间疲于奔命地来回跑,搞的怨声载道。好在最后大家结局也都还不错。


我从小喜欢看地图,高中时成绩最好的也是地理。大学课程里面有一门是王东洋老师讲授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还以为是历史和地理,私下和同学们聊天时感觉既能学地理又能学历史,比别的专业多学了一门课程一定是赚到了。最后发现并非预想的那样。不过从这门课中还是学习了很多新知识,特意省吃俭用地买了谭其骧、葛剑雄、周振鹤等先生著作,阅读之后新见迭出,常于同学之间讨论,有时候争论得面红耳赤。也正是这个原因想在这个领域继续深造,于是决定报考几位先生所在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磨炼

2012


2012年元月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接着就回家过年去了。刚开学已经可以查成绩,托舍友凌晨查了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也可能压线。很纠结。不过,很快3月就接到了复旦大学史地所的面试通知,欣喜万分,还特意给王东洋老师打了个电话,还联系了在史地所工作的河南老乡王大学老师。但最后还是由于成绩靠后,面试也不理想,未能如愿地考入史地所,后来调剂到了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接下来的时间便都用在撰写毕业论文上面了。我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是薛瑞泽教授,历史系也是在薛老师的主持下一手建立起来的。薛老师鉴于我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情况后,为我选了考证三国时期曹魏洛阳、许昌、邺城三地之间的交通路线方向。我在薛老师的指导下,集中两三个月时间将《三国志》仔细看了一遍,遇到有用的资料随手记录下来。当时还没有资金买电脑,只能抄到本子上,再去学校机房打成电子稿。最后完成后请薛老师指导,薛老师建议我再补充一些墓志、碑刻等考古出土材料,但由于时间已经很紧张,加之毕业季活动太多,也没有太用心地当回事儿。每想起此事都觉着愧对薛老师的一片厚望。


2012年8月底我到位于甘肃兰州的西北民族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虽然调剂的专业仍旧是中国历史地理学,但学院给我分配的导师是刚刚外聘的青年学者敦煌研究院沙武田老师。沙老师的研究方向是敦煌石窟艺术,当时我对此一窍不通,甚至都不知道敦煌在哪里。我记着第一次拎着一兜水果去沙老师位于三易花园的家里拜访时,人生地不熟,找到地方都已经快中午了。沙老师见到我后简单聊了一下个人情况和未来打算,并送给我他新出版的《敦煌石窟艺术概论》等书。还给了我两张A4纸,上面是沙老师对研究生的各项要求。回到宿舍我就贴在了书桌前面的墙上,一些同学来宿舍玩时也会认真看一遍,都会觉着我的导师实在太认真负责了。在沙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看了一些有关敦煌的书和画册,开始由一窍不通到最后多少有点眉目了。


成长

2013


2013年春,沙老师让我参与其负责的甘肃省委宣传部项目“《河西走廊》纪录片”学术本撰写工作,我利用这个机会对河西走廊的历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6月,甘肃民乐县博物馆收藏的一批水陆画在兰州展出。沙老师叫我一起去参观,和开始见敦煌壁画一样,我仍旧看不懂。展出结束后有一个小型座谈会,同时也是我们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民乐县博物馆实习基地挂牌仪式,学院尹伟先院长、夏春峰副院长等人都莅临会场。后来,沙老师说民乐县准备出版这批水陆画的画册,请他做指导专家。沙老师让我将画册书稿带回去好好学习,我认真校对后很快送过去。沙老师说这批东西还没有人做过,可以好好地做着试试看,还准备申请省文物局的项目,具体研究工作由我负责。顿时感觉很有大干一场的兴奋劲儿。不过,最终项目没有立项,而我既然已经做了一些初步工作也不好再换,就将其当做了毕业论文选题。很快我就完成了一篇学术综述,投到了中国佛学院主办的《中国佛学》上,这也是我第一次发表学术论文,此前在报纸上连个豆腐块都没有发过。杂志社通过邮局打来一千多元的稿费,这对于当时一个月300元补助的我来说无异是一笔天文数字,更激发了我对学术的热情。很快我完成了一篇论文,在沙老师推荐下参加了当年12月由杭州佛学院主办的吴越佛教会议。这是我第一次正式提交会议论文,期间得到很多师友的帮助,最终这篇稿子还被收录到论文集中正式出版。


2013年8月由甘肃敦煌学会牵头与甘肃省金塔县政府合作主办学术会议,沙老师安排我负责学术论文集的编辑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如此重大的学术活动,会议代表二百余人,收到论文集一百多篇,加上时间紧张,我只能每天从早起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多,除吃饭外基本不干其他活动。最后总算提前完成了任务。开会时沙老师开车载着一家人和我、高启安老师,从青海翻越祁连山经民乐、高台去金塔,期间在童子寺、圆通寺、骆驼城等地考察。会议结束后,沙老师安排我将此次河西考察活动写成了《河西考察记》,在他的推荐下还发表在了西北师范大学的《丝绸之路》杂志上。


荣誉

2014&2015


2014年的寒假期间我集中时间将毕业论文初稿完成,回家前特意给沙老师送过去。不过,这段时间沙老师一直忙着工作调动的事情,也没有时间仔细看。2015年春节过完开学后不久,沙老师一家就从兰州搬到了西安,以后见沙老师的机会更少了。幸运的是,6月份毕业答辩时沙老师还特意从西安赶了过来,提前又给我改了一遍论文,最终答辩时获得一致好评,还荣获了“2015年度甘肃省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称号。这些成绩的获得与沙老师的认真栽培是分不开的。


转折

2015&2016


2015年6月底办完毕业手续后,我也从兰州到了西安,想着自己找份工作,另一方面再准备考博。在沙老师推荐下,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以项目参与形式让我负责陕西蓝田水陆庵画册的出版工作。每月2000余元的工资虽然不多却也足够让我维持生活了。因沙老师的办公地点在长安校区,我就租住在学校南边的大居安村。除水陆庵项目外,还能给沙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杂事。由于丝路中心刚刚创建,三天两头做的事就是买书、搬书、上架之类的体力活,最终也逐渐有点样子。因我参加2015年川大考博失利的短板在英语上,我花费很大的精力来学习英语,但情况并不理想。后来找到一篇英文论文认真学习权当学英语,我将其翻译成中文并最终正式发表。2016年春夏之际如愿考取了沙老师的博士研究生,从此又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在博士研究生阶段,我主要负责沙老师主编刊物《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的具体编辑出版工作,前后负责两期。另外,2016年11月沙老师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也成功获评,在沙老师的安排下,我们研究生都将精力放在了这个项目上,每人发表了几篇相关文章,参加了几次专业学术会议。


收获

从今往后


总之,如果从2008年9月读大学算起,从洛阳到兰州,从兰州到西安,我在河南科技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三校之间辗转求学已经整整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有幸遇到很多师友,尤其是我的导师沙武田教授对我的辛勤栽培,正是在他们的关爱和培养下,我才能一步步地蹒跚学步慢慢成长。如果说我还能勉强在学术上取得一点成绩的话,这与他们对我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对于这些,我只能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回望十年求学路,自知天性愚钝,唯愿勤能补拙,未来的路我会更加努力。

作者介绍

杨冰华,男,汉族,1988年生,河南濮阳人。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丝绸之路考古与艺术。在《丝绸之路研究集刊》、《敦煌学辑刊》、《文博》、《西夏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中国佛学》、《五台山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参与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项。



推荐阅读

线上百人谈 | 杨松:勤读有方,奋力向前

线上百人谈丨折祎: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兰台辞话】袁林:南非印象(一)

【杏园读史】刘娟 :连续与变化的近代早期

独家爆料 | 2019年历史文化学院迎新晚会精彩抢先看



图文来源/杨冰华

责任编辑/纪文苑

审核/葛思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