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往生不问罪福,只问你念佛了吗

慈诚之光 2021-04-24

《观经疏》原文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大师



我们总觉得罪会障碍往生,或者福多才可以往生,如果有罪可能不行,就有障碍了,但是从佛的智慧来讲是无碍的。


有的人认为因果报应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执罪福因果决然”。造罪修福,这是因;造罪受苦,修福得乐,这是果。他认为罪福因果是决定不能改变的。


 “如果修了福,往生净土享福,那可以;造罪怎么能往生呢?”他不知道罪福本来没有体性,是可以改转的。


所以,有很多人相信罪福因果报应,这是不错的,但是他不知道这是可以改转的,这样智慧就不够,也叫疑惑佛智


所以《大经》里说,有的人不能明信佛智,“然犹信罪福”。佛的智慧转换罪福,那算什么?罪福本来体性空寂。所以,以佛法来讲,是可以转换的。


佛智平等,能够无障碍救度一切罪福众生。罪也好,福也好,对佛是无障碍的,都是平等的,佛都见真如实相,平等救度。但是,有的人对这样的佛智不能明信,只能相信什么?“犹信罪福”,他相信修福就得好报,造罪就受苦,他认为罪福因果决然,这样的人叫疑惑佛智。当然,从世间转到能信罪福因果报应,已经相当不错了。


第二种, “人嘛,都会造罪。不过,对比一下,如果福多罪少,差不多可以往生;如果罪多福少,怎么能往生呢?”就有所谓造业重者偏坠,如秤低昂,就像称东西一样,哪边重就往哪边坠。众生的业力也是这样的,好像到了阎罗王那里,要用一个秤来称你在世间的善恶罪福,如果福比较轻,罪比较重,就判你投胎做猪,或者下油锅;如果福比较重,罪比较轻,就可以到人道享福,或者生天。


所以,有人就把六道轮回的这套规则拿来猜测,想象,说“要到极乐,福多罪少虽然可以,但是罪多福少恐怕不行”。


为了遣除这些错误的知见,所以说“不问罪福时多少”,不问罪福多少,也不问时节久近,不管念佛时间久,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的老修,还是才念一天、七天,甚至在病床上只剩临终一口气,只念十声、五声、三声,通通都往生。这句话让一些人听到有点不敢相信,所以叫“难信之法”;但如果根机相应,听起来真的特别亲切,安心。


我们整天就在问罪福多少。很多人修行,在佛门里作功德,积累资粮,“我的福报不够,资粮不够啊,再积累积累……”,其实这都是作无用功,因为佛不看这些,也不问这些。只有你自己在问,因为你毕竟是凡夫。


就像我们报考一所学校,自己准备了一大堆,结果考题里都没有,你不是作无用功吗?有标准答案,结果你准备一大堆,不考这些题目。


罪也好,福也好,来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里,不讨论这些题目,“你念佛了吗?念佛往生”,OK,过了,门打开;“没念佛?没念佛跟本愿不相应”。当然,佛不会用语言来问你,是自然就这样。


比如现在我们打开电脑或者手机,它有一个密码,你掌握这个密码就行了,讨论其他的没有用。你问其他的,搞得再多也没用,只问这个密码是多少,得到密码不就行了吗?手机多少钱,是什么品牌,或者你对公司作了多大贡献……不谈这些,有密码就能打开。到极乐世界也一样,不要讲罪啊,福啊,时多少啊,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密码,按上就开门,堂堂正正进去。



前面是问罪福,后面还有另一种误解。


前面两种知见是错的,这第三种知见的错误更严重,比前面那种执著更严重。他怎么说的?怎么执著的?他说“阿弥陀佛智愿,不问罪福时多少”,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有罪不要害怕,福善也不用修。如果你还畏罪修福的话,说明你还没有相信弥陀愿力”。他抱有这样的见解,所以“增长放逸懈怠”。


其实,这个人还是落在问罪福当中了。为什么?他是把方向反过来了,以修福为非,以造罪为是。造罪反而觉得光荣,修福反而为错,这不是反过来问罪福吗?如果这样的人“保此邪信”,心中保持这种以邪为正,以邪信作为他往生净土净业之因,这不是完全搞错了吗?所以,如果论过失,这比前面那种执著更严重。


有的人是取福舍罪,那是没有明信佛智;还有邪见的人取罪舍福,说罪不可畏,福不可修,那不是更倒过来了吗?所以,这些通通要舍掉,“不取不舍”。


我们一般人都在问罪福、是非、得失,心中天天搞取舍。但是,专修念佛之人在这方面不取不舍,不放在心里。他只知道一件事,“唯知佛愿摄受念者”,只要专修念佛,佛愿就摄受。这样才叫“一心专称”“一心专念”,没有异计,没有别的想法。“我的罪有多少,福有多少?我能不能打坐?我能不能入定?我有没有妄念?我能不能读诵大乘经典?……”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事通通都要问,这是根本不沾边的事,这样心就太乱了。


所以,专修念佛,对这一切不取不舍。


什么叫“不取不舍”?


你过问它,一定有取有舍,觉得好的就取过来,觉得不好的就舍掉;知道这些跟自己没有关系,才叫不取不舍。这跟你念佛往生,跟你到极乐净土,一点关系都没有。既然没有关系,何必要舍它呢?没有关系,舍它干什么?既然没有关系,何必取它?没有任何关系,取它干什么?


要把这些罪福、是非、得失的概念完全抛舍,但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法然上人说,念佛的行人,应成一文不知、愚钝之身,如同不知黑白之童子、不知善恶之愚人,唯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我觉得这话说得特别好,这些当然不问,什么智慧、愚痴、是非、善恶、黑白,这些都不知道,就像一个婴儿,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一心专念”,如果问罪福多少,就不能一向专念,就不能一心专念,就会分心,就可能打闲岔。这些通通不问,不谈这些;有人来问这些,自己也一刀斩断。



不问罪福多少”,是哪种人不问?是佛不问。佛何故不问呢?“深达罪福相”,因为佛彻证一切诸法实相,了知罪福皆是空性,“深达罪福”是实相,叫“深达罪福相”。因为深达罪福相、平等智,才能“遍照于十方,以平等大慈,摄受众生”,所以他当然不问罪福;如果问罪福,还叫什么佛呢?


专修念佛,知道阿弥陀佛无障碍大慈大悲平等救度,这个“别意弘愿”是不问罪福、深达罪福相的。我们了解佛是这样的,我们在念佛的过程中也可以不问罪福,就一心专念,蓦直而去。是罪恶之身,就以罪恶之身来念佛;是福善之身,就以福善之身来念佛。这只是你的根机而已,你是罪也好,福也好,都要念佛,这是“机”;这样的“机”,能乘托的“法”是专修念佛


不能把“机”当作“法”,如果把罪和福当作自己的修行,那不就是把“机”当作“法”了吗?机就是机,不管是罪机还是福机,罪多福少,罪少福多,都要仰靠念佛这一法


就像坐船过海一样,你能过海是靠坐船,你自己并不是船。你是胖一点、瘦一点,是男人、女人,身高多少等等,这些跟能不能过海没有关系。如果把自己当作船,那怎么能行呢?把自己的罪福当作“法”,罪福是“机”,把“机”当作解脱的“法”,那完全错了


专修念佛、了解佛智的人就是这样的,不问罪福多少。如果有“不了佛智愿意”,不知道佛智,不知道佛别意弘愿之意的人,他一定是信罪福,他要问罪福多少——也没关系,这样的人多着呢,“但使称念,亦皆摄受”,只要念佛,佛也摄受


为什么?


虽然你问,但是佛不问。如果你问罪福,佛说“不要你”——当然,如果你没有称名,那是另一回事;如果你称名了,如果佛说“不要你”,说明佛也在问罪福。佛本来不问,所以你问不问都没关系


像小孩子,有时候手里握着一个东西,自己把它当作宝,宝贝得不得了,生怕大人发现了,他问着呢,其实大人不把它当回事。你问问也没关系的,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就像做贼一样,鬼鬼祟祟的,大人早就看得很清楚,不问这些,所以没问题。自己想一套是自作多情,我们问罪福也叫自作多情。


摘自:《观经疏楷定记》讲记


END



【更多视角】

只称这一句,将来也一定会成佛!

念佛的好处,不知道你就亏大了~

念佛的人,福气究竟有多大

每天都诵经、念佛,但断不了肉食,是否还有功德

念佛做功课,一定要定量定时,才不会退堕【梦参老和尚】

你这样来念佛, 决定可以证到一心不乱!【广钦老和尚】
当你在念佛时流泪,是因为触动了前世记忆!

重病中的弘一大师:除了念佛,其他都是空谈!

“朕,是文殊菩萨转世!”这个皇帝不爱酒色,爱念佛,原因竟是…

念佛的威力有多大,你想象不到!七年不孕,求子得子,转女成男!

一边念佛一边玩手机,修行就怕这种东西出现!大多数人不知道

谨慎:如厕时不要刷微信,不洁处请默念佛号!

念佛人注意了:经常这样念佛,必会生病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