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文大观 | 近期讲座信息

讲座

信息


/壹/

【主题】从跨语言比较的角度研究《诗经》中“王于兴师”“王于出征”“黄鸟于飞”“叔于田”这类“于V”结构

【时间】2022年3月11日 (周五)下午13:00—15:00

【主讲】胡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授)

【主办】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

【观看方式】腾讯会议室:977-800-762

/贰/

【主题】西学东渐中的观念、方法与民国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以语言学的输入为中心

【时间】2022年3月11日(周五)

【主讲】史伟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内容】除了与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有着内在关联的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之外,为现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提供最基本的观念、工具和方法的是西方18世纪以来形成的两个重要学科:一是人类学;二是语言学。就语言学而言,与现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密切关联者主要在两方面:一是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欧洲(主要是德国)以历史比较语言学为工具的文学研究传统,二是20世纪早期以英国瑞恰慈为代表的语义学研究。两者影响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为传统文学研究增加了新的学理基础,改变了传统文学观念和“文学”界定,并形成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一些新的问题和领域,如文学发生学、文学语义学等。胡适、傅斯年、朱自清等中国现代学者在借镜西方语言学进行古典文学研究时,所体现出的反思能力和开创性,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取鉴。

【观看方式】腾讯会议室:891-799-766

/叁/

【主题】乡下人沈从文进城

【时间】2022年3月11日(周五)15:30-18:00

【主讲】刘洪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

           熊修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  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

【内容】坚执“乡下人”身份的沈从文,经历了从“小镇文青”到“多产作家”的艰难历程,他自信比城里“博学的文人”多少“还知道一点点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而且“明白这个民族真正的爱憎与哀乐”——这就是他写出传世杰作《边城》的底气所在。

/肆/

【主题】从“以事象为中心”的田野作业到网络民族志:当代神话搜集和研究方法探索30年

【时间】2022年3月11日(周五)14:00—16:30

【主讲】杨利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主办】中山大学中文系

【内容】本讲以作者探索当代神话搜集和研究方法的30年历程为案例,阐明田野作业的模式并非固定不变,而选择的关键在于意图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视角。“以事象为中心”的田野作业注重对特定民俗事象的历史、结构、一般性实践过程及其生存现状的考察。民族志式田野作业方法更注重民俗事象所生存的语境,特别是情境以及实践者的主位视角,事象、情境和主体之间的互动可谓这一田野研究方法的“三要素”。对大众文化产业和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神话主义进行田野考察及研究时,民族志式田野作业依然是根本性的方法,但由于研究对象具有流动性、虚拟性等特点,该方法的使用也显示出特别之处,尤其在研究电子媒介时,更体现出网络民族志的特殊性。

【观看方式】腾讯会议室:970-696-167(敬请提前15分钟进入会议室)

/伍/

【主题】译者的风月宝鉴(上):霍克思译《红楼梦》的校勘与对读

【时间】2022年3月12日(周六)14:00-16:00

【主讲】范圣宇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

【主办】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

【内容】《译者的风月宝鉴》是英语世界中首部利用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来解读霍克思《红楼梦》英译本的专著,闵福德先生作序,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这是笔者在校勘2012年上海外教版汉英对照《红楼梦》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校勘的目的是严格根据英译本,重新组织可资对照的汉语底本。霍克思对中文底本的校改,以及他用英文重新创作了一部经典英文小说的过程,值得研究者仔细阅读、反复探寻。笔者结合与霍氏家人交往目睹亲闻的经历,以及对霍克思手稿、笔记、通信的阅读,深入分析霍氏在翻译《红楼梦》的过程中读、写、改这三步曲,以期对中国古典文学英译者、研究者有所启发。

【观看方式】腾讯会议室:829-878-473 密码:4688

/陆/

【主题】叙述空间与中国小说叙事传统

【时间】2022年3月12日(周六)20:00—22:00

【主讲】龙迪勇 (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

【观看方式】腾讯会议室:647-914-633

/柒/

【主题】佐藤将之:为了实现儒家精神人文主义的荀子礼治思想

【时间】2022年3月15日(周二)15:00-17:00

【主讲】佐藤将之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博士)

【主办】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内容】为了实现杜维明先生所提倡精神人文主义(Spiritual Humanism)之理想,「礼」无疑是个其关键德目之一。不过在二十世纪中文学界对儒家哲学的研究中,对「礼」的重要性之关注相对地似乎比较少。相形之下,在过去半世纪的美国,由1960-70年代的Herbert Fingarette、2000年前后的Robert Neville、及至近年的Michael Puett等学者个别探讨过「礼」对当代社会之伦理秩序的各种重要意义。不过,我们同时也需要认知:由「礼」建构的伦理哲学就是由荀子来建立而被提倡的事实。本讲座站在这样的立场,将探讨荀子礼治思想的起源、内容、其对汉朝建立的关键角色以及其当代意义。藉此也以期证实在荀子礼治思想中就是富有为了实现杜维明先生的精神人文主义所关注的四大议题之具体实践方针和准则。

【观看方式】腾讯会议室:536-289-575

文案 | 周心悦

排版 | 徐昊靖

审核 | 曹文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