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研究》2020年总目录及摘要

语文研究编辑部 语文研究编辑部 2021-09-15





















2020年第1期(总第154期)



叙实性和事实性:语言推理的两种导航机制

袁毓林

(北京大学 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摘  要:文章讨论叙实性和事实性在语言推理中的导航作用及其运作机制。首先说明了人类内在性的语言能力使得人们能够抓住语言表达的形式线索来进行真值判断和语义推理,强调语言能力落实在具体的词项和构式之中。接着论证了叙实性表达的真值的可靠性问题,揭示了其背后的交互主观性和语义推理方面的指引功能,并援引动力学的相关观点,说明反事实表达背后的因果推理可以用“力动态”的心智模式来解释:如果“拮动力”导致“主动力”改变了其固有状态,那么在“拮动力”缺失的情况下,“主动力”会做些什么。文章还讨论了叙实性跟命题态度与言语行为的关系、英语与汉语在反事实推理方面的差别等问题。

 关键词:叙实性;事实性;语言推理;交互主观性;因果推理;力动态模式






X+坛/界/圈”构词分化现象研究

刘  伟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文章对处于同义义场内部“X+坛/界/圈”的构词分化现象进行了描写和分析。从历时角度梳理了词素“坛”“界”“圈”意义的演变过程,从共时层面的音节形式、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探讨了词模“X+坛/界/圈”构词分化的具体表现,探讨了影响构词分化的原则。

 关键词:X+坛/界/圈;同义义场;构词分化;制约原则






介词“凭借”的语义选择与形式验证

钱  坤,赵春利

(暨南大学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文章以语义语法为理论指导,以介词“凭借”的宾语语义类型、主句谓语的语义类型、介宾状语和主句谓语间的语义关联为逻辑顺序,以先分后合的方法,逐层提取并验证介词“凭借”的“因优获利”义。首先,指出介词“凭借”所选择的宾语、主句谓语的语义类型及其语义关联是界定“凭借”语法意义的语义基础;其次,从介词宾语的内部角度,分析验证“凭借”宾语的四种语义类型,并提取出“凭借”宾语的“自优性”语义特征;第三,从核心动词的外部角度,概括出“凭借”的主句谓语的四种语义类型,并验证“凭借”主句谓语的“自利性”语义特征;第四,从状中关系的整体角度,寻找出状位介宾短语与述位动词短语之间存在的因果性语义关联,从而把“凭借”的语法意义界定为“因优获利”义。

 关键词:介词;凭借;语义选择;形式验证;自优性;自利性;因优获利





从给予、使役、被动范畴看清代官话语法的类型差异

李  炜,于晓雷

(中山大学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在给予、使役、被动三个范畴的表达上,清代中期以来的官话文献表现不同:琉球官话课本用“给”表给予,同时兼表容任类使役和被动,用“叫”表令致类使役;北京官话文献主要用“给”表给予,用“叫”或“让”通表令致类使役、容任类使役和被动。二者都使用两个标记表达这三个范畴,但所辖功能区域各异。西南官话文献则使用“跟”“喊/叫”“等/侭”“遭/被”四个标记分别表达给予、令致类使役、容任类使役和被动,与近代汉语语法保持一致。这一事实证实清中期以来的汉语官话在语法层面至少可分为南部型、北部型和中部型三种类型。

 关键词:给予;使役;被动;语法类型;清代官话





近代汉语“X不如YA”类差比句式的语义、形成与演变

叶建军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唐代便开始出现了,在近代汉语中的类别丰富多样,其语义与“X不如Y(A)”类差比句式一致,其中的程度副词“较”等是羡余的。从句式糅合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同义句式的共现来看,“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合,由“X不如Y(A)”类不及义差比句式与“Y较A”类胜过义差比句式糅合而成。“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生成动因是,言者从X与Y两个不同的视角将反面与正面结合起来,以便更加清晰、完整地表达一个差比义事件,在结合过程中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驱动。“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清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兼表胜过义与建议义的简略式“不如Y较A”类;二是最迟在民国时期该类句式至少出现了两种变式,即“与其X,不如Y较A”类取舍复句与“如果X,不如Y较A”类假设复句。

 关键词近代汉语;“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句式糅合;经济原则





汉语“四呼”的演进

——兼谈汉语书写系统中音段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史皓元1(著),娄  育2(译)

(1.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 东亚系,美国 新布朗斯维克 08901;2.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文章考察了传统汉语语言学分析法之一“四呼”的演进历史,包括“四呼”现象的初现、术语的变迁、概念的正式定型等。“四呼”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符合汉语语音演化规律,所反映出的音类与今天汉语方言的特征相契合。虽然传统汉语属于非音段书写系统,但“四呼”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大约在16世纪中叶,中国传统语言学音节分析法中早已出现音段的概念。

 关键词:四呼;汉语语音的演进;音类;音段





晚唐五代西北方音的轻唇音声母再论

——基于《敦煌变文校注》《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的量化考察

邓 强

(昆明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摘  要:针对前修时贤对唐五代西北方音中非、敷、奉三母关系持不同观点的研究现状,文章在穷尽考察《敦煌变文校注》《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中别字异文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晚唐五代西北方音中非、敷、奉三母的关系,并在与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后认为,晚唐五代西北方音中非、敷二母已合并,奉母一部分字已清化且与非、敷合流读f,一部分字仍保留浊音v,还有一些字有清浊两读的现象。研究还发现,微母只有少数字发展到了读v的阶段,这些字与奉母的旧读有相混的现象,但不影响二母整体上的分立,微母的发展脉络大致为:mb>ɱv>v。

 关键词:晚唐五代;《敦煌变文校注》;《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西北方音;轻唇音声母;别字异文





《汉语大字典》利用古注设项释义对词性处理的疏失

朱  城

(岭南师范学院 文传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摘  要:《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在利用古注设项释义时,由于种种原因,对词性的处理出现了一些疏失,影响了字典的质量。文章从《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三、四、五卷中选取14个词性处理方面存在不足的义项条目进行分析考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古注;释义;词性;疏失









2020年第2期(总第155期)



中古译经中的A型“人称代词+NP”组合

——佛教汉语汉外混合性质的新证据

朱庆之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 香港)

 

 摘  要:文章讨论中古翻译佛经中常见的“人称代词+NP”组合中A型组合的真实句法语义构造。这种组合很像现代汉语十分习用、作句子成分的“人称代词+NP”式同位同指结构。我们注意到,同一种组合,佛教界对其却有4种不同的读法。文章运用梵汉对勘的方法,发现这种组合其实是仿译产生的“跨层结构”。组合中,人称代词对应的都是平行梵文的人称代词,为句子的形式或逻辑主语;NP对应的都是原文的呼格名词,是句法独立的呼语。二者同指但不同位。译经中的这种组合与汉语“人称代词+NP”式同位同指结构的历史发展演变有什么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过,至少这一材料可为汉译佛经语言汉外混合特点的确立提供新的证据。

 关键词:佛教汉语;“人称代词+NP”同位同指结构;中古译经;梵汉对勘;佛经翻译对汉语语法发展的影响





当代大型字书收录《龙龛手镜》疑难字考释(10则)

杨宝忠,王亚彬

(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龙龛手镜》是一部为僧众通解佛经而编撰的字书,书中收录了大量佛经文献俗字。受编纂体例所限,书中收录的佛经俗字与佛经文献失去了联系,加之编纂失误与传刻失误,致使书中大量俗字成为疑难字。这些疑难字有不少也见于佛经音义书,以佛经音义书为纽带,可以将《龙龛手镜》收录的疑难字与佛经文献重新建立联系。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可以对《龙龛手镜》疑难字进行考释,可以发现并纠正《龙龛手镜》说解的失误,可以使当代大型字书在编纂与修订过程中尽量避免由《龙龛手镜》说解失误而产生讹误,可以为大型字书收录的《龙龛手镜》疑难字提供直接或间接例证。

 关键词:当代大型字书;《龙龛手镜》;佛经音义书;疑难字;考释





汉语“窗户”语义场词语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陈怡君,汪维辉

(浙江大学 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在汉语史上,至晚在战国时期“窗”的词义已经开始泛化指壁窗,东晋时“窗”取代了“牖”成为“窗户”语义场的主导词,且这种格局在中古、近代时期保持不变。南朝时“窗户”作为偏义复词出现,但其词汇化至唐代才完成。宋代时“窗子”出现。“窗”“窗户”“窗子”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由北至南的分布是它们历时演变的结果。现代汉语方言中表“窗户”义的“㦿”系词和“门”系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区河流周边,应当是由于历史上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阻断了它们与“窗”系词融合的机会。

 关键词:汉语词汇史;“窗户”语义场;窗;㦿;门;历时演变;分布现状





“妬”“妒”正俗考

王挺斌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妬”“妒”到底孰正孰俗,是文字学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从学术史以及研究现状来看,“妒”为正字已经成为主流看法。尽管有些学者已经对此表示质疑,但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理。文章通过梳理甲骨文及战国秦汉简帛中的相关用字,认为“妬”本是正字,而“妒”则是后世俗字。同时,还对相关文献作了必要的训释。

 关键词:妬;妒;正俗;出土文献




“很”修饰带不定数量成分动词短语用法的历史来源

王灿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2488

 

 摘 要:文章探讨“很”修饰带不定数量成分动词短语用法的历史来源问题。汉语史上,“很”与“狠”的用法一度有纠葛。在词形上,先是“狠”替代“很”,并广为使用,后是“狠”由“居后骈用”为常变为“居前骈用”为常,又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原先的并列关系发展演变为修饰关系。在词义上,“狠”先是用来摹状“凶狠”貌,后来表示程度深,进而演变为副词。“狠”修饰带不定数量成分动词短语也经历了一个由摹状“凶狠”貌到表示程度深(进而表示数量多)的过程。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很”基于自身的语义特征,又反过来替代“狠”,从而直接获得副词的语法特征,赢得了新生。“很”修饰带不定数量成分动词短语的用法承“狠”而得,相对于“狠”来说,这种用法虽是后起,但在清晚期已然成熟。“狠”和“很”同类用法共存一段时间后,分工渐趋明确和稳定。

 关键词:很;狠;表示程度;不定数量成分;动词短语;来源





名源话语标记的语义类型、形成机制与语用功能

姚双云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名词是话语标记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源式义涉及五种类型:神宗类、詈骂类、称谓类、时间类、方位类。前三类名词演变为话语标记的共同点是:都经历了叹词化过程,都是通过转喻而形成,都只能表态度义和情感义;后两类名词演变为话语标记的共同点是:都没有经历叹词化过程,都是通过隐喻而形成,都只能表程序义。名词向话语标记的演变是其基本话语层用法向元话语层用法的转移,属于语用化现象。在演变过程中其指称义逐渐弱化甚至消失,语篇义、人际义逐渐浮现,表现出丰富的语用功能,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表达情感或态度;2)表示元语否定;3)组织话轮或话题;4)引出评价或解释性话语。

 关键词:名词话语标记;源式;语义类型;形成机制;语用功能





多义构式“还NP呢”的分化、构式化及构式性演化

王世凯

(天津师范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387)

 

 摘  要:“还NP呢”是一个量级图式构式,根据语义维度定位方式的差异,可分为双维度构式和单维度构式两种。双维度构式又可分为时间维度和级差维度两类,单维度构式又可分为单向评价、双向评价和话语回应三类。“还NP呢”构式各小类间在结构、语义和表达上存在共性和差异。共性对内具有普适性,对外用以区别同形构式,差异性是进行多义构式分类的依据。多义构式“还NP呢”分化的核心标准是量级模型,韵律模式、构式变式、语用功能等都是量级的外在表现。历时地看,“还NP呢”源于“还VP呢”,受隐喻和类推机制影响,经“新分析”而构式化。“还NP呢”构式化后还发生了不同类型的构式性演化。

 关键词:“还NP呢”构式;量级;分化;构式化;构式性演化




时间参照与会话的互动序列

饶宏泉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文章基于自然发生的口语会话语料,采用互动语言学的研究范式,系统分析以时间词语为代表的时间参照在功能和形式上是如何受到互动序列的设定和塑形的问题。研究发现,时间词语在互动中除了发挥基本的指示时间功能,受到互动的压力,还会展现出期待回应、辅助建构立场表达以及监控即时认知等功能。这些功能必须而且只能在会话互动序列中解读。文章还就时间词语的形式塑造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交际任务驱动是最根本的原则。研究表明,汉语的时间参照研究需要互动语言学的视角。

 关键词:时间参照;口语会话;时间词语;互动语言学;互动序列;可选性解释









2020年第3期(总第156期)


浅议异文、通假与经典化

——以毛诗《关雎》“芼”安大简作“教”为例

华学诚

(北京语言大学 文献语言学研究所/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北京 100083)

 

 摘  要:《关雎》毛诗第三章“左右芼之”,安大简《诗》作“左右教之”,整理者认为“教”通“芼”。文章认为,故训资料、文献语言、语音关系均不能支持“教”与“芼”通假。安大简《诗》与毛诗之间的异文,情况非常复杂,其中有一些异文当是《诗》在经典化的不同时期留下的客观记录,不宜让安大简《诗》强就毛诗。“教”可用“教化”本义解,与释为乐教的“乐”构成对应关系。“教”作“教化”解可以贯通安大简《诗》意,也能得到《韩诗外传》和四家诗异文等旁证的支持。

 关键词:《关雎》;芼;教;异文;通假;经典化;安大简



 

 试论“异音音注”的三种认知模式及其价值

蔡梦1,陈静毅2

(1.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异音音注”是语音发展演变过程的一种呈现形式,指以《广韵》为参照,文献中的直音或反切注音材料,其被注字与注音字不同音,它的语音事实、性质是音韵研究中的一个关注重点。而“异音音注”中被注字与注音字读音不同,其语音事实实际上存在三种可能:被注字读作注音字,即“A→B,从而A=B”;注音字读作被注字,即“A←B,从而A=B”;被注字和注音字同时读作另外一个读音,即“A→C,B→C,从而A=B”。三种可能反映的三种认知模式揭示出,“异音音注”的语音事实不能从注音本身看出,而要综合语音演变的规律通盘考虑。采用正确的认知模式去分析“异音音注”,有利于准确分析其语音事实及性质,有利于准确判断部分古代异读的性质与来源。

 关键词:异音音注;被注字;注音字;异读




从“篆隶之变”看汉字构形系统发展的

方向性调整和泛时性特征

王立军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摘  要:“篆隶之变”使得汉字发展史划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今两大阶段汉字的根本差别体现在深层的发展机制上。在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驱动下,汉字发展的主旋律作出了方向性调整: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构形以系统化作为其主要追求目标,而今文字阶段的汉字构形则采用多种方式满足书写便捷化的需要。“篆隶之变”的过程正是对这一方向性调整的集中体现。同时,“篆隶之变”演化路径的复杂性,凸显了汉字构形系统的泛时性特征,也印证了在汉字构形系统研究中引进泛时方法的必要性。

 关键词:汉字;构形系统;篆隶之变;泛时性




 

上博楚简《鬼神之明》里的“免”字

程邦雄,邓  珍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语言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上博楚简《鬼神之明》里的“”“”,多被隶为“”,读为“没”。文章认为,从上下文语义、出土文献、传世文献、文字形体演变等多方面考察,这两个形体记录的是同一个词,应该释读为“免”。

 关键词:上博楚简;《鬼神之明》;;没;免




 

汉语一字平去两调现象成因初探

乔全生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语言科学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汉语中一字读平去两个声调的现象古已有之,可靠的说法是在汉魏六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现代汉语中一字读平去两调现象比一字读其他两调现象更为凸显,这是由不同时期“四声别义”“汉字简化”“汉字通假”“方言借用”等多种因素叠加而形成的。虽然一字读其他两调、三调的现象也与上述因素有关,但无论哪种一字多调现象都远不如一字读平去两调现象突出,这当与平声、去声两种声调调型、调值的区分度高有很大的关系。文章考察了现代晋方言126个方言点声调的调型、调值,发现平去两个声调之间的区分度高于其他声调,并认为现代汉语方言51个方言点(官话17个,非官话34个)声调的调型、调值没有显示出平去声之间的区分度高于其他声调,当与官话方言取点较少、非官话方言声调分化较多有关。

 关键词:汉语;平声;去声;一字两调;四声别义



 

普通话“VO+过”格式的形成原因

李延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汉语学院,北京 100024)

 

 摘  要:普通话“VO+过”格式的形成主要是客观句法语义因素的制约,以及(极性)否定结构的促使所致。V为弱动作性动词、VO结构为兼语或状中等复杂结构及整体性结构、“过”被其他成分占位是直接促使“过”居于句末的四种客观句法语义因素。否定词跟“过”具有搭配共现性,而极性词的加入又在语义上强化了过往经历的否定程度,并导致结构形式更加复杂,这也是“VO+过”格式形成的重要原因。普通话中“VO+过”格式的使用是语言自身在共时层面做出的临时调节和变异,这种解释比历史句式遗留和受方言影响产生的说法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普通话;“VO+过”格式;形成原因;复杂结构;极性否定



 

汉语“锋利”义词的共时分布和历时演变

张海媚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摘  要:现代汉语方言表示“锋利”义的词以“利”和“快”为主。“利”主要分布在湘南、赣南、福建及其以南地区,“快”则分布在“利”之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这种地理分布格局跟汉语史上表示“锋利”义词的历史演变密切相关。表示“锋利”义,“利”曾为汉语长期通用的词形,唐代时“快”兴起,并逐渐在通语和方言中挤占“利”的空间,至迟在明嘉靖初年“利”和“快”的现代地理分布格局雏形已经基本形成。

 关键词:“锋利”义;利;快;共时分布;历时演变



 

汉语构词音变的前音节长化补偿机制

尹  凯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文章通过比较河北无极话形容词重叠式的三种模式,分析了由音节脱落导致的前音节长化现象,并结合其他方言语料,提出汉语音节脱落的补偿机制:在汉语的构词音变中,当音节发生脱落时,有时会通过前音节的长化进行补偿,以使词或短语保持之前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文章还以无极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AːA”式为例,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分析了前音节长化的表现,进一步探讨了这种补偿形式的制约条件,并以此理论解释了汉语方言中长音型Z变韵和D变韵、北京话的儿变词、天津话的吞音、东北话的音节脱落、陕北晋语比拟助词、达斡尔语的音节脱落等语言现象。

 关键词:音节脱落;音节长化补偿机制;无极话形容词重叠式;长音型Z变韵和D变韵;儿变词;吞音



 

山西晋语临县方言中古阳声韵舒入两读字例析

李小平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语言所,山西 太原 030032)

 

 摘  要:文章以中古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为序,选析了在中古为阳声韵、而今在山西晋语临县方言中有舒入两读的“赚、腌(醃)、欠、搛、今、谝、面、蝙、端、盘、卷(啳)、团(糰)、豌、旋、很、狠、恨、呻、谨、尽(儘)、门、温、暾、臀、本、分、相、壮、光、往、逛、胖、撞、甑、生、打、盛、定、永、从1、从2、种”等42个(组)常用字,展示了山西晋语临县方言在古今语音传承中出现的一字有阳声韵、入声韵两读的现象,为记录该方言词语选用适当汉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山西晋语;临县方言;中古阳声韵字;舒入两读;方言用字








2020年第4期(总第157期)

论西北方言中词调的提取及强势调与弱势调

——以青海两种汉民、回民方言为例

邢向东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词调指“西北方言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语中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调子”。双音节组合中,词调的分析需要采取三个步骤,可以用“正向确认法”判定典型的AA式名词、带后缀(助词)名词的连调式为词调,用“反向确认法”判定典型的动宾组合的连调式为连读调。在词调中,具有较强统摄力、对其后的音节有较强中和能力而很少被其他调中和的调位叫“强势调”,统摄力较弱、对其他调的中和能力弱且容易被中和的调位叫“弱势调”。从声调组合中的表现来看,弱势调在前、强势调在后的声调组合往往出现词调空缺。词调有时会与连读调共享某些连调模式。

 关键词:西北方言;词调;连读调;提取;强势调;弱势调;空缺;共享



 

从动词的阶段性看“扒”“爬”“趴”的语义演变

帅志嵩

(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文章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探讨汉语动词阶段性的表现以及静态性阶段的析出过程,在详细描写“扒”“爬”“趴”在近、现代汉语中的表现的基础上,说明语境失控、语用过载等因素对词汇概念化的影响。近代汉语中,早期为“扒”“爬”之间的竞争,结果导致“扒”的表义单一化;后期则是“爬”“趴”之间的竞争,由于句法格式相同、语义表达交叠、事件结构上静态/动态皆可,造成了两者语义功能的模糊性与表义的清晰性之间的矛盾,结果是“趴”从“爬”中独立出来,并逐渐在表义上形成现代汉语“扒”“爬”“趴”三分的格局。现代汉语的“爬”与“爬搔”义的“爬”无关,而是近代汉语口语中表“攀爬”义的“爬”逐渐取代“伏”等,从而进入正式文体的结果。

 关键词:动词的阶段性;扒/爬/趴;静态/动态;事件结构;语义演变




再论汉语小句宾语结构主语的隐现及其制约因素

苗守艳

(临沂大学 文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摘  要:以往研究中,对汉语谓词性宾语的认识忽略了核心谓词的陈述性功能,而且割裂了句法结构形式不同的谓词性宾语间的内在关联。借鉴“小句动词决定论”,文章在对汉语所有句法结构形式的谓词性宾语的句法性质重新界定后得出结论,每个谓词性宾语都是小句宾语,是结构主语的隐/现导致了小句宾语的形式多样性。基于相关数据库,文章考察了小句宾语结构主语隐现的数量、类型、特征,发现小句宾语结构主语的隐/现可以分为自由性、条件性、强制性三类,并呈现出连续统性和不均衡性的特征,小句宾语结构主语的隐/现受主从句两个主语的语义指向、谓词语义特征及认知语境等因素的限制。

 关键词:谓词性宾语;小句宾语;结构主语;隐现;制约因素





跨层词“说是”的多重话语功能及其浮现路径与机制

李冬梅1,施春宏2

(1.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大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2.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语言科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现代汉语中“说是”已经由跨层序列固化成词,并在构式化过程中逐步衍生出多重话语功能:评价功能、传信功能和篇章功能,这些话语功能的浮现路径相依相异,受到不同构式化机制的制约。“说是”在形义匹配过程中,首先在话题链结构中通过韵律机制固化,而后经重新分析发生词汇构式化。词汇化后的“说是”在不同语境中向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两个方向拓展:在对比语境中经对比项退隐而浮现出对立立场的评价功能;在问答语境中通过主语隐含而浮现出传信功能;在衔接语境中通过核心成分转移而浮现出解说衔接功能;在反预期语境中通过对比项突显而浮现出预示转折功能。跨层词“说是”的功能演变是组构成分及其关系与语境协同调变的结果。

 关键词:跨层词;“说是”;话语功能;词汇化;浮现机制


 



 上古汉语早期常用言说动词的语法化

张  赪,崔  越

(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上古汉语早期常用言说动词“曰”“言”“云”都有虚义的用法,作为独立成分它们主要出现在两类位置上,一是位于主谓、状中、连谓结构的两个动词、述宾等句法成分之间,二是位于小句间、语段间,话语功能较为复杂,前后的语言片段有顺承、因果等各种逻辑语义关系。总的来看,两类位置上的言说动词都兼有组织话语和人际互动的功能。汉语主谓、状中、连谓句法结构内部联系不紧密为“曰”“言”“云”上述虚义用法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的句法槽。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对言谈内容的关注度常高于言语行为这一语义和语用特点是言说动词“曰”“言”“云”语法化的动因。而“曰”“言”“云”自身的一些句法语义特点又影响了各自的具体演变历程,使它们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上古汉语早期;常用言说动词;曰;言;云;元话语功能;语法化





《清文指要》满文受事成分结构在汉译本中的对译特征

张美兰12,李  沫2

(1.香港浸会大学 中文系;2.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清代满汉合璧版《清文指要》是满汉两种不同类型语言的文本对照,存在多种版本。汉译本在清末还有北京官话改编本。文章主要讨论满语“S施事O受事[beACC]V谓词”句式在汉译本中对应的表达形式,尤其是受事成分在汉译不同文本及其改编本中的句式位置以及标记的使用情况。调查发现,满语受事成分以有标记“be”的表达形式为主,无标记的次之。汉译本与之对应的主要结构是“SVO”,当“O受事”或“V谓词”有修饰限定成分时,汉译本多对译为“(S)OV”结构,少数对译为“把OV”结构。北京官话改编本的对应句式与汉译本的情况基本相同,差异在于其表达更加口语化,表现出语言接触的变异现象。

 关键词:《清文指要》;满文;汉译本;受事成分;句式对译




 

《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辨字阙失考(三十则)

郑贤章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摘  要: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是一部对佛典中出现的难字进行形体辨析、读音标示、意义阐释的著作,极具学术价值。不过,作为考辨佛经疑难字的著作,该书在辨字方面的阙失不少,需进一步研究,文章选取其中30条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辨字;阙失





清中后期中西学者不同的汉语熟语观

周  荐

(澳门理工学院 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摘  要:以传教士为代表的西人对中国学术产生影响始自17世纪初,传教士重要的汉语熟语类著作的出版多集中于19世纪下半叶。由于所浸润的文化有异等原因,对于汉语熟语的认识和态度,中国士大夫和传教士有所不同:士大夫多关注典雅的熟语,传教士更看重俚俗的熟语。士大夫对汉语熟语的认识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旧文化,传教士对汉语俗语的研究热情和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们学习汉语言文化的需求有关。

 关键词:清代中后期;中国士大夫;西方传教士;汉语熟语









铸造学术公器

共建学术公益

《语文研究》



长按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