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为什么承受苦难?

Obasi Shaw塔城译 高塔与守城者 2020-10-11

本文由塔城翻译整理自真理论坛(The Veritas Forum) 

哈佛荣誉毕业生Obasi Shaw的文章Why do we suffer

文章原发表于:

The Harvard Ichthus, Volume 11 Issue 1, 2015

原文链接:http://www.veritas.org/why-do-we-suffer/


2012年的12月14日,20岁的亚当•兰扎走进康乃狄格州的桑迪•胡克小学,开枪射杀了20个孩子和6个成年人,之后自杀。他杀害的所有孩子都不满8岁。

大型枪击案的新闻很快传遍了全国,大多数人感到愤怒和难过。一个人怎么能够作出如此可怕的事情?

或许,更痛苦的问题是:上帝怎么能够允许无辜的孩子遭遇此厄运?

桑迪•胡克枪击案让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伊凡。伊凡无法认同上帝,不是因为他讨厌上帝的律法,也不是因为缺乏信念,而恰恰是因为他的心太过广袤。

很小的孩子们还不懂什么是罪恶,也没有行过恶,却承受着他们不明白的苦难。伊凡了解这些,便无法将他们的痛苦和慈爱的上帝相调和。

在一个令人心碎的坦诚时刻,伊凡告诉他的弟弟,“阿辽沙,我并不是不接受上帝,我只是必须还给祂那张通往天堂的门票。

他无法想象自己进入天国,然后永远幸福的与上帝同在,而这位上帝却令一个无辜的孩子承受罪恶。

伊凡的困境极其真实,而基督徒们似乎总是在尽最大努力来回避这个问题。

在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屡次逃避或是转移话题,将答案诉诸于一些抽象的东西,比如“自由意志”或是“上帝不能测透的旨意”。


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答案。我们大多数人所能给出的最好答案,也许是谦卑地承认我们确实不知道。这不是一个糟糕的回答。

当约伯遭受可怕的境遇并且不知道原因的时候,上帝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的回应,似乎恰恰就是谦卑。

“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上帝与这个虔敬的受苦者对话,祂列举了太多祂的作为,人们对这些只能惊叹。

上帝审问的中心就是那个有名的问题——“强辩的岂可与全能者争论吗?”。上帝明确的想要向约伯表明:有太多他不知晓的事情。

除了单单承认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外,我们可以从约伯身上了解到的还有很多。

最终,上帝称赞约伯胜过他的朋友们。祂告诉约伯的朋友:“你们议论我,不如我的仆人约伯说的是。”(约伯记42:8)。

上帝训导约伯,但祂也认为约伯说话诚实。到底有什么是约伯理解,他的朋友却不理解的呢?为什么约伯不肯像他妻子说的:“你不如放弃神,死掉算了。”?(约伯记2:9)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约伯记19:25,约伯说到:“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上帝称赞约伯胜于他的朋友,是因为约伯在信心中说话,他知道上帝的工作尚未完成。关于谦卑的宏大故事刚刚开了个头,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答。我们的救赎主还未站立在地上。

约伯不得不在信心中谦卑等候,并且相信最终一切会有答案;然而,我们却无需再担此重担了。我们的救赎主已经来了,他已经救了我们。

约伯只有一半的答案,因为基督还未进入世界。而约伯是有福的,他还未看见就相信了。

上帝给我们这些确实“看见”的人一个更清楚的回应。我们现在有了“伊凡困境”的答案,这答案正是上帝无限的爱、将要到来的新生命、以及我们伟大救赎主那无与伦比的牺牲。

为了解释苦难,许多神学家说我们一切的痛苦折磨都来源于自由意志,如果我们停止做坏事,我们便不会再受苦。尽管这个解释在现代基督教中很流行,但它却有不足。

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自然灾难的问题。如果苦难来源于罪恶,那么为什么地球——一个无关罪恶的物质实体——会造成我们如此众多的痛苦和死亡呢?

有些人认为,由于人类作恶,自然才变得具有伤害性。但从谦卑的角度来看,我们将自然拽到了人类之下,认为我们能够掌控它。这种观点确实有创意,但经不起推敲。

除了那些我们选择相信的,海啸、飓风、雷暴这些并没有什么内在过错。这些自然现象并不比一颗种子长成树更令人憎恶。

一颗生长的种子,会首先突破四周的种壳,再推开四围的泥土,最终,破土而出,摄取土地的水分和养分。但我们不会认为一棵树很坏。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会伤害人类。

相似的,一场淹死了几只可怜虫子的春雨,这不会被看作自然灾难,因为人们是安全的。目睹一个耀斑,我们不会呼喊,“为什么,上帝!为什么!”,因为它距离人类极为遥远。然而,可想而知的是,如果地球周期性的爆发,事情会变得多么不同。

当自然妨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将它想成邪恶的;当它不碍事时,我们则认为它是好的。

但是,地壳板块的漂移、震动本身并不是坏的 —— 这只是一个有关生命的事实而已。地震的存在表明物理定律在起作用,并没失效。

自然并不是一个主动施加影响的个体,而是一种被动的因果现实。无论人类是否存在,它都会如期变化。当数以千计的人丧生于一场海啸,我们不可能归因于罪恶或者自由意志,这些与问题本不相关。

自由意志论证的另一个困难在于:它在其试图回避的错误上犯了严重的错误。它似乎表明上帝是不道德的。

自由意志一点儿也解决不了伊凡的困境。亚当•兰扎滥用自由意志,但桑迪•胡克的孩子们并没犯错。难道上帝不应该保护这些孩子吗?难道在神看来,亚当•兰扎实施暴行的自由比那些好孩子的生命更有价值?

难道911自杀袭击者的自由对上帝那么的重要,以至于祂不阻拦他们的计划以拯救千万性命?祂阻止了飞向华盛顿DC的飞机,那为什么祂不阻止其他的?

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而且,没有什么答案能够消解袭击造成的巨大痛苦。自由意志论只是加剧了这种痛苦而已。

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点,就应当承认仅仅提出自由意志是远不足够的。它留下了太多未被回应的苦难,它轻视了那些它原本试图解释的苦难。

自由意志论的失败在于,它其实并没有尝试解释苦难,而只是辩解以减轻问题的严重性。

很容易就能够看到我们如何跌入这种谬误中。我们希望的是,一旦我们能够解释为什么会有苦难,我们就可能减轻痛苦。

我们将苦难视为最糟糕的事情,我们只能接受那些让苦难成为“异常”的解释,也就是让苦难成为那些上帝明确反对的事物。

还有一个更深的恐惧。我们害怕将上帝陷于不义。因为,如果上帝造成了我们的苦难,那怎么能说祂是爱我们的呢?

我们将痛苦归咎为“罪”,以此掩护上帝免受责难。但是上帝并不想要我们的掩护;他想要的是我们的诚实。

如果我们想要调和巨大的痛苦以及对慈爱上帝的信心,我们必须正直无伪的寻求答案。我们必须承认苦难是真实的,承认人们在承受伤痛。我们得承认,苦难不一定与罪有关,它是无法避免的,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需要, 我们必须允许上帝担当责任。只有那时,我们才能够接近伊凡困境的答案。

苦难的原因确实在于上帝,但这并不意味着祂是邪恶的。我们承受痛苦的原因在于,上帝要向我们显明祂无尽、无条件的爱,为此,祂不得不先教导我们什么是爱。而这会令人受伤。

爱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被显明出来。我们爱其他人但却从没有为他们承受痛苦,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我们根本都不愿意、不想为他们承受伤痛,那我们其实并不真的爱他们。

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有爱,我们不会看他为别人做了什么容易的事,我们会看那些艰难的行动,那些会受伤疼痛的举措

我们看那些父母,为了孩子能有衣有食,做着三份工作却忍饥挨饿;我们看苏铎老师(Victoria Soto),为了保护她的学生们而丧生于亚当•兰扎的枪下。

是的,耶稣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翰福音15:13)如果我们不明白苦难的意义,我们就无法懂得什么是爱。

当然,如果生活在一个没有苦难只是彼此相爱的世界,那会很不错。某一天,我们会的。

但是在我们到达那里之前,我们不得不经历暂时的痛苦,来学习什么是爱。上帝并非喜悦我们承受痛苦,就像他不喜悦我们活在罪中一样。但是祂给了我们苦难,所以我们可以经历那远胜过“没有痛苦”的、更大的喜乐。

在约翰福音16:20-21,耶稣将门徒们将要忍受的苦难比作一个母亲的生产之痛。她生产的时候,承受巨大的疼痛和忧愁,但是当生产结束,她的臂弯环绕着孩子时,她就忘却了她的痛苦,因为她的忧愁变成了喜悦。如果我们想诞生爱之喜悦,我们同样必需承受苦难。

但是,如果目睹上帝坐在祂舒适的宝座上,而我们却在倍受折磨,这很容易让我们感到上帝在愚弄我们。这就是为什么在约伯的处境里,我们很难接受一个慈爱的上帝。

但这些上帝都知道,约伯也相信答案终会到来。

2000年前伯利恒的夜里,一个饥饿的、啼哭的婴孩奇迹般的出生了,他就是上帝给我们的答案。

上帝不只是教导我们如何彼此相爱,祂更向我们证明祂如何爱我们。正如祂的爱无穷尽,他所承受的痛苦也是无穷尽的。本无需体会任何痛苦的上帝进入了我们的世界,承受了超乎任何人想象的痛苦。

他被鞭打到血肉模糊。他被愚弄、唾弃、讥讽。他被那些它所爱的人背叛,被那些最亲近的人否定。他被悬挂,被鲜血渗透,脱水窒息,被钉在十字架上数小时,直到死亡。

然而,这一些肉体上的折磨,都无法与祂所经历的灵性苦难相提并论。

在最后的时刻,挂在十字架上的上帝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

在这个超越人类理解的痛苦时刻,三位一体的圣洁上帝分离了。圣父和圣子之间牢不可破的纽带断裂了,基督——我们的救赎主,承受了人的罪恶。

三天之后,基督从死里复活,不可分离的三位一体上帝重新成为一。但这并不抵消上帝所历经的痛苦和失去。

为了像我们显明祂无尽的爱,从不需要感受痛苦的那一位经历了无尽的痛苦。自此,我们见证并且真诚地相信,祂对我们的苦难感同身受,祂并不冷漠、也并非不理解

不能理解苦难的其实是我们。与上帝的苦难相比,我们的痛苦微不足道。但祂并不因为所遭受的无法比拟的痛苦而轻看我们的悲伤,祂告我我们,祂所经历的更糟。

并且,祂这么做不是出于强迫,没有什么神圣的权柄迫使祂成为肉身,为我们遭难。祂这样做是为显明祂有多爱我们。

14世纪的作家,诺里奇的朱利安(Julian of Norwich)恰当的描述了基督的受难,“如果还有可能承受更多,他还会承受更多,即使无需如此。

我们的上帝不是被迫而死,祂是甘愿。

祂告诉我们“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有能力的,是高天的、是深渊的,或是任何别的被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的。”(罗马书8:38-39)

我们为什么承受苦难?因为只有通过苦痛,我们才能够明白天父的爱。

一些人会经历更多的苦难,但这不是因为他们被诅咒了,即使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是那样。他们其实是被祝福的。在地上我们的苦难越深,我们就越多的认识基督之爱的深刻。

这就像是一个孩子与父母的经历。当她还小的时候,她知道父母为她所经历的艰难,但她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只有当她长大了,自己经历艰难痛苦的时候,她明白父母的爱多么深。当他体会到苦难带来的疼痛时,她才开始懂得父母的牺牲。而当她自己有了孩子,为他们经历和父母同样的艰辛时,她会深深感恩父母所做的。

同样的,我们知道基督为我们舍己,但我们常常不能完全明白。只有到了我们自己开始忍受痛苦时,我们才开始明白他的爱。我们承受的越多,我们的理解也越深。

这就是为什么使徒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里写到:“因为我们短暂轻微的患难,是要为我们成就极大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4:17)

我们的苦难会生出荣耀。在末后,那些经历最多患难的人将最能体会上帝的爱。“哀痛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马太福音5:4)

然而,我们感到一切还没有完成。许多时候,患难临到,我们却无法感恩上帝的慈爱。

当然,有一些人可以。肩部以下全部瘫痪的琼妮·厄尔克森·多田( Joni Eareckson-Tada)触碰到了许多人的心灵,因为她在患难中见证了上帝的爱。

但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痛苦就仅仅是痛苦而已。苦难使人伤心、疼痛、艰辛,我们无法透过它看到一个慈爱的上帝。

但是我们必须分清,想理解苦难和想要逃避苦难是不一样的。理解我们为何受苦并不会一下子让令苦难变得轻松。因为,如果苦难并不令人痛苦,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变得更“属灵”来移开痛苦,那么我们又回到了原点——无视真正的苦难,因此也无视真正的爱。

即使是基督,也会痛苦到难以承受,而在客西马尼园求天父可以移走苦难。但是上帝并没有免去他的痛苦。基督也没有从苦难中逃跑,他选择面对,他知道三天之后,他会在上帝荣耀的右手旁。

我们也必需面对痛苦,而不是逃跑。这会令人受伤。但是,若我们愿意接受,我们会有更多的安慰。

如果我们相信上帝,将我们的忧虑交给祂,祂则应许我们胜过一切的平安(腓立比书4:6-7)。如果我们将重担卸给祂,负祂的轭,祂应许令我们休息(马太福音11:28-30)。如果我们记得,即使在世的生命痛苦、焦虑、被罪玷污,但这是为预备与慈爱上帝永恒的相交,而在那里不再有饥饿、干渴、痛苦,祂应许我们无与伦比的、荣耀的喜乐。(彼得前书1:3-9)这喜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超越了一切属世忧虑的爱和安慰。

我想,桑迪•胡可那些丧失孩子的父母,很难从失去孩子的痛苦中感受到安慰。但在某一天,他们会的,他们的孩子也会。

因为,即使现在我们不能理解这样的事,当我们与祂面对面的那一天,一切都会变得清晰。(哥林多前书13:12)。“夜间虽然不断有哭泣,早晨却必欢呼。”(诗篇30:5)

尽管有些时候,我们感到已经承受不住,尽管我们常恼怒那位允许我们不幸的上帝;尽管如此,祂仍旧与我们同在,并且爱我们直到末了。如果我们愿意,在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的话语里,我们会寻得安慰:“在世上你们有患难,但你们放心,我已经胜了这世界。”(约翰福音16:33)


原文引文:

Dostoyevsky, Fyodor. The Brothers Karamazov: A Novel in Four Parts and an Epilogue. Trans. Constance Garnett. (New York: Macmillan, 1922), p. 258.

“Sandy Hook Shooting Heroes ‘Saved So Many Lives’” The Huffington Post. 16 Dec. 2012. Web.

Julian of Norwich. Revelations of Divine Love. Ed. Roger Hudleston. (London: Courier Corporation, 2013), p. 42.

译者注:

文中经文均出自圣经新译本

原文刊登在The Harvard Ichthus杂志上,这是一个由哈佛大学本科生运营的杂志,旨在思考和表达基督信仰。官网:http://harvardichthus.org/



往期推荐

提摩太•凯勒:旧约中的耶稣

祂会对我们的眼泪说些什么?

见信如唔: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朋霍费尔圣诞讲章:马槽之上的十字架


欢迎关注、留言、分享  |  高塔与守城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