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嘉悉尼疫情记录:泰坦尼克的救生筏

悉尼哲嘉 哲嘉视野 2021-08-09

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贝拉德利神父,一起缅怀那对天使夫妻,一起缅怀李文亮和救治病人离世的医生护士们,缅怀那些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人。让我们一起为所有在本次疫情中的逝者默哀,为生者祈求平安。



澳洲疫情更新

截至3月31日,全澳累计确诊4460例,死亡19例。全澳和新州每日新确诊的病例数量已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上周,社区传染及不明传染源的病例突然增加了350例。位于悉尼东部的维卧利市(Waverley Council)的邦黛海滩(Bondi beach),因有很多背囊客在海滩封闭前,无视澳大利亚政府的禁令,聚会派对狂欢,造成了病毒的传播蔓延,而成为最大的隐患。


有专家认为,社区传染及不明传染源的病例突然增加,可能导致疫情的大爆发。除了这个因素,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需要紧急救治的病患人数是否超过本地现有医疗资源的容量。当医疗资源容量不能满足病患数量的需求,病房和呼吸机就成了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筏一般,医生们将被迫做出令人心碎的决定:让谁上救生筏?


当疫情失控,急需治疗的重症病人因为没有病床而无法得到隔离救治时,病毒会在人群中以几何速度狂增,类似中国武汉或意大利北部那样的灾难性的大爆发就会重演。


为了避免这样的大爆发,各国都采用更加严厉的举措来防止的疫情迅速扩散。莫里森总理不仅要求人们尽可能呆在家中,还将公共场合聚集的人数从10人调整为2人,并对违反禁令者处以高达11,000澳元的罚款,严重者甚至监禁。


另外,澳洲公民和永久居民禁止出境的禁令和入境澳大利亚者14天强制隔离令已如期实施,度过了最初的磨合期。


总理还请70岁的老人、60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和50岁以上的土著人,在实际范围允许的最大程度上呆在家里,自我隔离。


这些措施颇见成效。现在的悉尼,昔日的人流如织变成空空荡荡,形如梦幻。(见图)。



疫情下的好消息

下面几个消息令人安慰:

1、澳洲政府投入1300亿澳币补贴工资,惠及600万人,股市应声暴涨7%!

2、悉尼大学制作了一款提高检测效率的工具可以让全球的检测速度大幅提高!

3、澳洲政府专门推出了一款手机app,方便民众对新冠病毒进行自测,并了解疫情相关信息。

4、澳洲医院也对居家隔离患者专门开设了网上医院!


与此同时,各州卫生部根据专家预测的数据,准备后续疫情发展所需要的医疗资源。另外政府已就征用和整合私立医院的34,000张病床和10万医护人员以应对新冠病毒危机与私立医院达成了协议。这个整合协议预计耗资13亿澳元,一方面私立医院将为公共卫生系统提供更多资源,而作为回报,政府将确保私立医院在整个COVID-19大流行疫病期间的生存。澳大利亚现有2200台重症监护呼吸机,与私人医院的“伙伴关系”将使这些病床容量增加4400台。五月前重症的数量会会增加到7500台。


总体来说,澳州的各项禁令和措施已产生效果。政府在检测、隔离、减缓感染、帮助受到冲击的人群,补贴受到影响的企业以及保障就业等几个方面同时发力,使澳大利亚在这次旷世的大瘟疫中,尽可能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拉平传染曲线。


不让一粒灰,变成一座山

方方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就是一座山。”,因说出了弱小个人在时代大灾难下的不堪一击,遂成金句。在本次疫情中,澳大利亚政府对那些弱势人群,率先打开国库,真金白银的支持。


早在3月22日在非基础服务性关闭之前,企业已经开始挣扎之际,莫里森总理就宣布了660亿的新冠病毒经济救助计划,旨在缓解新冠病毒导致的经济衰退的打击,救助那些在疫情下会遭受第一波冲击的人。该计划包括对个人的收入支持,将失业福利金增加一倍,临时提早动用自己的退休公积金(superannuation),小企业将获得激励以使员工保住工作。这项计划会帮助小企业、和失业人士等弱势群体,度过难关。


澳大利亚是福利社会,社会福利的种类繁多。诸如牛奶金、托儿补助金、 租房补助金,托儿补贴,政府福利公房、购房补助、失业补助金、丧偶津贴、残疾人护理人津贴、全职学生津贴、老年津贴,还有国民医疗保健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福利金为那些遭遇各种财务困顿、生活困难的人们织就了一张巨大的安全网,使得人们在种种生活的打击下,不至于落到财务和精神底线之下。也是这张网,接住了时代落下的灰,使得穷人和弱势群体得到了护佑。在澳洲,常常看到残障人士在护理人员的照顾陪伴下,衣着体面表情放松的出入各种场所,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而公众场所的残疾人通道,公交车和火车上的专用座椅,铁路人员的尽责护理,路人的热心帮助,都使得他们的出行畅通无阻。


话说的有些远了,还是回到真金白银的事上。这660亿用来救助第一波受到冲击的人,前文提到的1300亿是针对第二波受到冲击的企业,并通过他们保障员工的工作。政府从3月30日连续6个月,将对符合条件的600万的雇员每两周补贴至少1500澳元(每周750澳元),经澳大利亚税务局发给营业额受到影响的企业雇主,以此来保障这些员工作,也同时帮助可能因疫情需要休眠的企业度过难关。


总理表示:疫情之下,很多国家的经济有崩溃迹象,澳洲到目前为止的刺激计划和补助方案相当于$3300亿澳元,这将帮助澳洲避免这种命运。


今天的分享 -- 泰坦尼克的救生筏

电影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情景令人难忘:巨轮正在下沉,救生筏的数目只够一部分旅客使用。于是绅士们把上救生筏的机会让给了妇女儿童;有的男人混在妇女中溜到筏上;有位贵妇不肯上逃生,她坚持与自己的富豪丈夫留在床上生死与共,永不分离;巨轮渐渐倾斜了,船上的乐手们还在演绎最后一只曲子。而船长默默的留在船上,他要与他的船一起沉入海底。



这样的事情在疫情重创的意大利重演。72岁的神父贝拉德里(Berardelli)感染了新冠病毒,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把教区居民给他买的呼吸机让给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患者。牧师随后离世,和大多数死者一样,没有举行葬礼,当地民众自发到阳台上为他送行。



今天不说澳洲的事,就说这个让我们的心灵再一次震撼的贝拉德里神父。1912年的泰坦尼克有英国的、美国的、加拿大的、比利时的、古巴的、墨西哥的、还有其他国家的绅士们;2020有意大利的贝拉德里神父;还有这对天使般的意大利医生夫妇;也有中国的李文亮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应该还有......



他们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自己走向死亡。他们有着不同的国籍,说着不同的语言,却都用生命写就了人类共同的爱。


圣经上有个故事,人类本来讲共同的语言,大洪水后人们要一起修建通天的高塔,上帝看人类太强大,就把人类的语言打乱,让他们再也不能明白彼此的意思,并把他们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今天,人类已经能够修建通天的高塔,来到不同的国家,甚至到了月球,飞向宇宙,可人类能够彼此明白吗?如果能,那们地球可以是天堂!对,天堂一定没有国籍,天堂里,甚至不需要语言,在天堂,一定是用爱彼此沟通的。


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贝拉德利神父,一起缅怀那对天使夫妻,一起缅怀李文亮和救治病人离世的医生护士们,缅怀那些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人。让我们一起为所有在本次疫情中的逝者默哀,为生者祈求平安。


2020.3.31


于作

About the author

哲嘉,Christine。生于天津,移居悉尼。秉持开放态度,崇尚独立思考。长于逻辑思维,热爱文史哲艺。见落日綺霞而神馳,闻鸟鳴嘉乐而心喜。遇良善诚挚而感佩,识本真灵动而相惜。有感而写小文,兴起以造闲诗。随心拍照片,自在观天地。著有诗集《尘梦》。文章诗作散见于网络报刊。





欢迎您扫码关注【哲嘉视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