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悉尼哲嘉疫情记录(4月4日)| 写在庚子清明时节

悉尼哲嘉 哲嘉视野 2021-08-09

2020年4月4日  悉尼  阳光明媚 大风狂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江城子》是苏轼为悼念亡妻而作。今天是清明节了,该有多少人会与苏轼一样长夜难眠,欲哭无泪,即便生死两茫茫,却是无处话凄凉。然而与苏轼不同的是,又该有多少亡灵,甚至不能够或者来不及有一座新坟。而那些在瘟疫中被夺了性命的人,又有多少人孤零零的走向天堂,连一场亲朋在场的葬礼都被瘟疫剥夺了!


一直在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上查看着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经常是眼看着这些数字在不断上升。此刻,全球感染人数超过113万,死亡人数已经超过6万。这6万多亡灵该有6万个破碎的家庭,这6万个家庭又有各自的亲人朋友。天涯共残月,都在断肠时吧!虽然我们还有明天,但明天又会有多少人被病毒接着夺了性命?又会有多少家庭痛失亲人?我不敢再想下去......


4月3日,国务院发了公告,2020年4月4日,也就是清明的前一天,为新冠病毒的逝者举行全国公祭。


清明前,十时整,举国哀,降半旗。鸣哀笛,停娱乐。亿万人,面大地。与苍天,共默哀。这样的情形该是长天哭泣,大地垂泪了!



这是中国公祭日,但公祭又如何止于中国!病毒还在四处寻找人类的脆弱身体,死神还在日夜狂舞,旷世灾难的剧目一幕接着一幕,高潮在不间断上演,毁灭的尘埃漫天飞舞,有谁知道,何时才是尘埃落定时?!


是的,必须有一场全人类的公祭,在武汉的黄鹤楼下,在上海的黄浦江畔,在北京的天安门前,在京都的天空树下,在米兰的大教堂里,在纽约的时代广场,在巴塞罗那的高德教堂,在伦敦的大本钟下,在悉尼的歌剧院前,不,不知这些,还有每一座教堂,每一所寺庙,每一个清真寺,钟声同时响起,汽笛一起长鸣,国旗同时降下,世界瞬间静默。而此时,在每一个人家的庭院,不同肤色的人们矗立默哀,那时山河犹在,那首《We are the world》(我们拥有同一个世界)会在世界的上空回荡。


但这一切要等到大灾难的帷幕彻底落下,要等到毁灭的尘埃在寰宇落定。只有那时,才知晓有多少生命被病毒送去了天堂,有多少家庭痛失了亲人,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又有多少人家从此消失......



还有太多的问题要在那时才有答案,这场人类史上旷世的大灾难给人类留下什么遗产?那时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人类从中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个一直没有揭开谜底的谜团:这场灾难从何儿来、又是为什么而来?


时间会给出答案,人类会找到出路。现在,让我们一同祈祷,为逝者,也为生者,为明天,也为人类。


附上我最喜欢的享有盛誉的世界顶级小提琴家安娜.索菲.穆特在与新冠病毒博斗的病中,为大家献上的一曲《圣母颂》,还有她的思念、祈祷、和祝福。




于作

About the author

哲嘉,Christine。生于天津,移居悉尼。秉持开放态度,崇尚独立思考。长于逻辑思维,热爱文史哲艺。见落日綺霞而神馳,闻鸟鳴嘉乐而心喜。遇良善诚挚而感佩,识本真灵动而相惜。有感而写小文,兴起以造闲诗。随心拍照片,自在观天地。著有诗集《尘梦》。文章诗作散见于网络报刊。





欢迎您扫码关注【哲嘉视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