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0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90%刑辩律师解决不了的6大难题,这里终于讲清了!(邓学平总结)


多个大案代理人——邓学平律师来了!


许多人了解他或许源于那篇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的「张扣扣辩护词」,但很少有人知晓,在成为律师前,邓学平曾任苏州市某区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并当了7年的检察官,任职期间,还主笔起草了全国基层检察院第一份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转职律师后,除了为人熟知的社会热点案件,他还代理了大量重特大案件,且迄今保持零投诉的执业记录。


一个分别在检察官与律师两种赛道上都能别开生面的法律人不多,对刑事辩护过程中遭遇的典型痛点,自然也有不一样的立场、感受和看法。


你可以对张扣扣辩护词保有差异化的观点,但并不妨碍你去借鉴邓律在碰到“证人出庭难、重新鉴定难、二审开庭难”等问题时的处理方式。


9月25/26日晚19:00,让我们与前资深检察官、现上海权典律师事务所主任邓学平律师一起相约智拾直播间,就刑事辩护六大痛点全攻克策略进行讲解。



  扫码报名,0元听课  

入群领《刑事案件工作流程&刑辩法律汇编》


邓学平律师表示:律师永远都应当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放在首要考虑。我相信,名律师加好律师才是大律师。


若以此为标准,刑辩大律师之路实属不易。


因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起成功的刑事案件辩护,不仅受到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官认知能力的影响,还和司法制度的设计、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辩护律师的执业技能密切相关。


在整个办案过程中自然遭遇不少难点。


如何应对证人出庭难? ·



据某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即便将样本限缩在被告人不认罪的、适用普通程序的第一审案件内,全国范围内每10000件存在证人证言的案件,也仅有26件案件有证人实际出庭。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证人本身的抵触情绪(害怕打击报复、经济负担、作证风险等),也有控方的谨慎态度。


因为庭前证言本来就是证据,所以公诉机关几乎从来不会主动将控方证人置于庭审中接受交叉询问;由于担心证人“翻证”,公诉机关也不会轻易同意证人出庭作证。


加之《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证言分为庭前证言与当庭证言,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并不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这就更让证人出庭难上加难。


如何应对二审开庭难? ·



我国二审的发回重审、改判的概率只有5%左右。对刑辩律师而言,辩护难度非常大。


司法实践中,除死刑案件外,法院对绝大多数二审刑事案件采用书面审理后就直接作出裁决,形成了以书面审理为常态,开庭审理为例外的局面。而这样的处理结果,多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此外,律师的施展空间也极其有限,既没有一审辩护那样“出奇制胜”的策略优势,还容易因家属延误(往往是拿到判决书才急着上诉),错过上诉期。


这就导致让“法官亲自听一听辩护意见”的难度堪比登天。


但该情况,在今年将很大概率得到有效改善。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促进提高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专项工作的通知》,决定自9月1日起,开展为期一年的促进提高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专项工作。


这意味着掌握二审开庭方法的律师,将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维护当事人权益,那么,具体的窍门是什么?


如何应对重新鉴定难? ·



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对案件的定罪量刑起着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故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的鉴定意见往往提出质疑要求重新鉴定。


但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由于委托鉴定主体、鉴定机构、鉴定结论等方面确实存在程序和实体方面的问题,导致实操难度非常大。万一鉴定结论与原结论不同,不但控辩双方对重新鉴定结论持有异议,法院也会陷入两难。


此外还有排除非法证据、调查取证、审判独立等各类难题。


那么,邓学平律师是如何攻克上述难点的?对应的方法与策略又有哪些?


9月25/26日晚19:00,邓学平律师将结合自身的执业经验及办案心得进行分享。



扫码听课



 课程收获   

01

借鉴刑事辩护典型难点的攻克策略

02

借鉴系列大案代理人的思路与方法

03

换个视角看刑事办案流程与要点


 课程大纲   

一、如何攻克“证人出庭难”?

1.实务中应申请哪些证人出庭

2.如何申请证人出庭

3.如何增加证人的出庭意愿

4.证人不出庭如何补救

二、如何攻克“排除非法证据难”?

1.如何妥善地辅导当事人

2.如何收集或积累排非线索

3.何时最适宜提出排非申请

4.法院不同意排非如何补救

三、如何攻克“重新鉴定难”?

1.如何理解鉴定并找到鉴定中的问题

2.如何寻找驳斥或证伪鉴定意见的证据

3.如何寻求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帮助

4.不予重新鉴定如何补救

四、如何攻克“调查取证难”?

1.如何证明相应证据的存在

2.如何证明相应证据对案件的重要影响

3.如何为公检法调取证据提供助力

4.不予调取如何补救

五、如何攻克“审判独立难”?

1.如何向承办法官发表意见

2.如何向法院领导发表意见

3.如何向上级其他领导发表意见

4.如何开展庭外辩护

六、如何攻克“二审开庭难”?

1.如何提高申请二审开庭概率

2.如何收集并提交新证据

3.法官催交辩护词如何应对

4.二审不予开庭如何补救


 讲师介绍   

邓学平

上海权典律师事务所主任

前资深检察官

律师执业后斩获十余个无罪成功案例

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财经大学兼职导师,上海政法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和华东师范大学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研究院研究员。前资深检察官。

代理了雷洋案、山西翼城紫藤巷凶杀案、陕西渭南继母虐童案、连云港药神案、鸿茅药酒案、张扣扣案等重大影响力案件。

著有《法影下的中国》《给正义一点时间》。


扫码进群

0元听课

获赠学习资料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