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五年,全球最稳的投资市场在哪里?

仝麟阁 麟阁经略 2023-09-17

成为仝麟阁的资深读者点击上方「麟阁经略」→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其他平台读者请关注公众号“麟阁经略”


我预测对了欧元,接下来会坚持看好欧洲


从去年六月份开始,我就坚定看好欧元,前后入了差不多200万左右,算上定存利率,年化约为9个点。

这个收益率当然和股市没法比,因为我从不加杠杆,风险系数也小。如果放在风起云涌的2022,欧元毫无疑问是最稳的资产。

去年欧元见证了一个历史低点,在俄乌战争爆发五个月后,7月12日,欧元兑美元汇率到了1欧元=1美元,随后破位。

当时我说这是欧元产生以来遭遇的最严重冲击,远超当年的欧债危机。欧债危机只爆发在了“欧猪五国”,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德国的GDP。

欧元遭遇的是两个超级黑天鹅事件,一是新冠三年创纪录的货币超发,一是二战之后影响最大的战争,两个碰一块概率有多大,就知道这次机会有多难得。

当然,危能转化为机是有前提的——经济体必须在打击后能回到之前的状态。投资者才可以在低点买入对应资产,然后在回归后抛出。

欧元的逻辑遵循的是货币周期而不是经济周期,俄乌和疫情导致的大通胀对它是低点,反而在通缩预期阶段,欧元的价值会上升,这和其他资产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到,欧盟主要经济体在过去一年的通胀水平达到了20%,房价也水涨船高。但欧央行宣布加息后,去年下半年至今,欧洲的房产价格暴跌,欧元却暴涨。

但你问我,欧洲经济现在好吗?我会说:不好,但利好欧元。欧洲经济会恢复吗?我认为会,它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没有替代者,经济基本面没受到结构性损伤。

美国AI产业的崛起会让欧洲衰落吗?不会,因为二者在产业链的位置完全不同,就像过去欧洲错过互联网浪潮也没什么大碍一样。老龄化对欧洲也没什么影响,它的生育率比东亚高。

首先,疫情的影响对欧洲是暂时性的,因为“群体免疫”的实行,它的供应链和企业信心并没有遭受不可恢复的打击。

而俄乌战争则让人大跌眼镜,我和很多分析师开始也高估了俄的破坏力,结果在开战半年后,局势就出现了明显逆转,给了欧元恢复的信心。

到现在,俄已经很难在战场上取得什么战略性的进展,即使战争依然僵持,它的影响效果也十分有限了。

俄乌期间对欧洲经济影响最大的还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欧盟制裁俄罗斯导致的能源危机。这个事非常有意思,它的影响被极大地高估了。

在去年冬天,欧洲确实出现了能源危机。10月3日,荷兰TTF天然气期货即月合约已经较一年前涨了近9倍,飙升至169.06欧元/兆瓦时。

加之北溪被炸,全世界都对欧洲能源极度悲观。可就在次月,我突然看到一条新闻,德国的天然气储备达到了饱和,这啥情况,这些天然气从哪来的?

如图所示欧洲能源的价格经历了保障后的暴跌,去年11月。气价已经低于俄乌战争刚刚爆发前

后来才发现(观点来自熊鹏先生),原来俄罗斯的那部分能源被中国买走了。而中国的能源饱和后,以前卖给中国的中东和北美又把产能给了欧洲。

等于欧洲的制裁没啥效果,世界能源市场只是倒腾了一圈,买家卖家互换了一波。中国通过购买俄罗斯的能源,居然间接拯救了欧洲市场!

只能说现在的国际贸易体系过于发达完备,所有资源都能全球供应,使风险和破坏进一步降低,是前所未见的案例。

能源成本下降后,德国的进口价格指数在2022年年底有了明显下调

想到那些鹅粉就搞笑,一会说什么欧洲被大帝玩残了,一会说什么欧洲人要冻死了。天天看什么司马x,毫无独立思考能力,看国际新闻只为满足意淫需求,提炼不出有价值的观点。

我同情弱者,但不同情蠢而邪恶的人。为别人的苦难幸灾乐祸,看不清好坏。这种人就活该一辈子被人踩在脚下戏弄、耍笑,靠运气赚的钱,也很快会在时代的洪流中均值回归。

接下来,欧洲的其他资产会陆续出现机会。从去年10月开始,欧洲核心城市的房租在上升,而公寓价格却跌了10%-20%,租售比你懂得。

维也纳公寓价格三个月降了5%,一年内降了11%。房租却在一年内增长了36%。

但入场的时间要等一个信号,就是欧元加息预期的结束,要看通胀是否被控制住。欧洲央行管委诺特认为可能还需加息三次,那么大致节点可能在年底。

此外,金融系统的风险也需要出清,所以下面三个月最好持有货币,等待时机。

除了经济本身的恢复之外,还有三个重大红利,利好欧元区:一是俄乌战争结束后的和平红利,二是中美竞争的“中间地带”红利,三是可能出现资本市场合并。

前者不必赘述,后者的逻辑和冷战类似,不过当时的主角是美苏,而中国则和现在的欧洲类似。冷战红利的逻辑就是,谁能在两边讨好,成为两边争取的对象,谁就能渔翁得利。

拜登政府明显比上届更愿意拉拢欧洲,美国商务部去年1 -9 月数据显示,从欧洲(欧盟+英国)进口的商品数年来首次超过从中国的进口。而德法来华访问,也收获了一大批订单。

冷战促成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东南亚也有类似迹象,但对东南亚我持怀疑态度,一是体量有限,二是制度不够稳定,三是热带地区有发展经济天然的短板。

距离原因,国人更关注东南亚的情况,尤其是新加坡在最近两年创造的增长奇迹。但是,很少人知道在欧洲有个和新加坡人口差不多的国家,也实现了10万美金人均GDP。

这个国家就是欧盟区的爱尔兰,它的产业配置比倚重金融的新加坡更加健康。而更重要的是,在十年前,这还是一个深陷债务危机,濒临破产的欧洲边缘国。这证明了欧盟区的经济活力和潜力依然有很大空间

欧洲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成熟的政治制度,起到了天然避风港的作用,未来某海域若发生军事冲突,对日韩、中美等主要经济体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最后就是欧洲资本市场的合并,欧盟目前有20多个股票市场,如果这些市场合并起来,整体估值将增加20%。2015年,欧盟开始了资本市场统一的工作,现在已逐步接近完成。

最后一点,我认为AI时代会利好高福利、社会贫富差距小的国家,原因我写在了这篇文章中(ChatGPT将会消灭“低人权优势”,自由和福利成为“第一生产力”)。

以上就是我对国际投资市场的一个观察,总结就是:欧洲受到疫情和俄乌两大历史性冲击,先是货币走向历史低位,然后资产开始下跌。而未来的和平红利和“中间地带”红利,又可以预见,资产价格和经济会重回正轨。

如果给欧洲未来的红利定一个心理期限,我认为至少有五年。但欧盟毕竟是发达经济体,不一定是增长最快的,但一定是增长最稳的。

关于作者

仝麟阁,前财经记者、投资公司董秘,发表文章累计超过100万字。百万级报道数篇、千万级报道作者,网易年度影响力创作者,人民大学经济系在职研究生,研究领域为政治、历史、经济和社会问题,曾为500强公司、地方政府做舆情和社会分析,在多家教育机构任兼职讲师,现居广州。                    

                    

(我的小号,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