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静读】冯骥才:西欧思想游记(13)

2018-04-15 李静 读读画画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本文经“读读画画”授权转载,特此致谢!


《西欧思想游记》

(13)

作者:冯骥才


游记,是冯骥才先生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至今他出版的游记不下10本。旅途中,冯骥才先生对历代伟大艺术家的遗迹、作品,感触尤深,每当写到他们,笔下的文字总是充沛着格外强大的情感张力。


作者:冯骥才

朗诵:李  静


4月1日 加莱

《加莱义民》与加莱的市长

这次从巴黎到伦敦没有乘飞机,而决定到加莱去搭乘穿越海底隧道的火车,除去想感受一下《海底两万里》的感觉,还有一个强烈的意愿是为了去看罗丹的名作《加莱义民》。这件一八八四年应加莱市长之邀为其城市创作的作品,是罗丹唯一放在城市广场上的原作;只有来到加莱才能感知它真正的意义和现场的效应。

今年欧洲的春寒真有点像索姆河战役,春攻冬守,你攻上来我打回去,有时真有重返寒冬之感。但来到市政府大楼前的里希尔广场,已经忘了天气,完全置身在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里。这并非来自市政府大楼出色的古典美,而是楼前广场中间这一组具有异常沉重感的青铜人物。它们并不比真人大多少,但有一种强大的张力覆盖广场甚至更广阔的空间。加莱人全都知道他们是谁。虽然事过数百年,但加莱人相信这几个人还在他们中间。

十四世纪中期英法战争中,法国小小的边城加莱市在被英军团团围困中顽强抵抗十一个月,终于弹尽粮绝,面临英军屠域。市民决定投降;但英王爱德华三世接纳投降的条件苛刻而狠毒,且带着侮辱性,他要城中六个有身份的人光头赤足,颈套绳索,拿着城门钥匙去见他,并接受他的处死,否则他要屠城。这种注定要献出生命的事有人会站出来承担吗?有,一个个加莱人站了出来,甘愿一死,来保护全城老小的生命。他们就像英雄战士那样走出城门,到英军营地赴死。至于结局,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说法:他们舍命救人的行为感动了爱德华三世的妻子;王后求情,让他们免遭杀害。加莱一城人的生命因此保住了。


到了一八八四年,事情过去了三百年,加莱政府决定制作一座忠魂碑立在市政府前广场的中央,这想法即刻得到市民响应,纷纷捐款,由加莱市长出面去巴黎邀请大雕塑家罗丹来做。罗丹答应了,他肯定被这段永不褪色的历史感动了。就这样,一件雕塑史上伟大的作品誕生了。


我围着这组铜雕转了好几圈,盯住每一个人物的神情、手势、姿态。中间年长、身穿长袍、名字叫做欧斯达治的人物似乎是这一组铜雕的重心。这虽不是英雄就义,却表现出一个甘心为一城入付出生命的普通又非凡的人超常的沉静与镇定;他身边那个手执城门钥匙的中年人神情坦然誓死如归;他与欧斯达治共同构成这组雕像精神的重心;其他几个人物,有的悲愤,有的痛苦,有的矛盾,合在起才是这一组特定人物此刻特定的心态与精神。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我注意到他们的脚沉重地陷在泥土里,腿上隆起的肌肉体现着步伐的坚实有力。

罗丹是古典现实主义以来最后一位伟大的雕塑大师,然而他已经开始从米开朗琪罗的纯粹的解剖学里走出来,在肌体的线条与结构中注入更多精神性、写意性、主观性的表达。罗丹的《加莱义民》的成功,是他没有将这组人物夸张地表达成为英雄就义而是真实地描述了一群非凡的凡人——他们的人性,他们的精神。

据说这件作品剪彩时,罗丹从巴黎赶来,但没人看见他。他藏身人群中,为了听到人们的议论。

当时有人对加莱市的这种做法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几位投降者,不足立像;也有人则认为,在任何时候,舍己为人都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如今,每年都有千千万万人来到加莱看罗丹的《加莱义民》,站在一旁与之合影留念,从而记住加莱,也记住加莱这座城市的精神。

从中我想,一八八四年那位加莱市长真是懂得什么是自己城市的文化与精神,他没有把城市精神编成一种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为一种永恒而感人的艺术,叫人一望而知,知而难忘。他还让我明白,真正的艺术家应该为自己的城市和土地做些什么。

 

- END -


这是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推送的第781篇文章。


-END-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开通于2017年3月9日

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更多大咖纷纷亮相


汉学 · 典籍 · 大家

·↑长按此二维码可关注 ↑·

投稿邮箱

leewrc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