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鸣: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技术领域需跨界“融合”

因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不想错过CWEA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请记得读完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星标或置顶公众号,更不要忘记点“在看”!!!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已明确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面临哪些困难,电力企业面临哪些挑战?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






新型电力系统会带来“质变”






记者:如何理解“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一概念? 


曾鸣:我们知道传统的电力系统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经过一百多年持续不断的改进,在规划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具备了成熟的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保障了可靠的电力供应。现在提出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为主体,以煤电等化石能源为辅助的新型电力系统。此前曾提出“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强调的是供应,相比之下,此次提出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更进一步强调了新能源的主体性,更倾向整体性,这不仅仅是“量”的改进,还会带来“质”的变化。


记者:这个“质”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曾鸣:传统电力系统是用一个精准可控的发电系统,去匹配一个基本可测的用电系统,成熟的技术可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以新能源为主体,意味着新能源将大规模并网,而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波动性,发电出力无法按需控制,同时在用电侧,尤其是大量分布式新能源接入以后,用电负荷预测准确性也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发电侧和用电侧均出现随机波动性,这会给电力系统平衡调节和灵活运行带来重大挑战,电力系统的稳定特性、安全控制和生产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新型电力系统需在技术领域跨界“融合”






记者: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会面临哪些困难?


曾鸣:困难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技术层面的联合攻关,需建立多学科融合下的多维立体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实现以“云大物移智链边”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能源领域先进的物理技术的高度融合,这其中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高比例新能源的广泛接入;二是电网灵活可靠配置资源;三是负荷多元互动;四是基础设施多网融合,简单来说就是实现横向多能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


其次是管理层面的创新突破。以电力市场的建设为例,需要保证一系列辅助服务市场与主电能市场之间的协调,包括中长期合约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协调,需求侧响应的灵活性资源如何接入现货市场等。


此外,对电力市场机制也提出了新要求,政府在政策支持、引导、监管效能和效率的提高等方面亦面临新挑战。


记者:电力企业将面临哪些挑战?


曾鸣:电力企业特别是电网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都出台了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包括积极运用“大云物移智链”技术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优化电网调度和交易机制等,其方向就是全局优化,以达到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目标。


对新业态下诞生的产销一体化企业,比如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电动汽车公司这类需求侧的新型用户来说也会带来挑战,如何密切协作发电企业、用能企业,提供具有指向性的电力产品及服务,促进综合能源服务全方位发展都需要探索。CWEA


来源:中国电力报


碳中和相关参考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习近平主席关于“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七次重要讲话
中央定调!重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
报告 | 联合国:与自然共存将成为人类发展下一个前沿(附下载)
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中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将说到做到

资料 | 29家中央企业“碳中和”计划汇总
一文读懂2020气候雄心峰会!
可再生能源将迎跨越式发展,有望打破“不可能三角”
报告 | IRENA:可再生能源和气候承诺:《巴黎协定》签署五年数据(附下载)
国外41位学者澄清“碳中和”的10个认识误区,特别不能以“抵消”技术代替减排!!
清华大学齐晔教授团队: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25%的科学依据
汪文斌:中国是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和实干家
解振华: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
数据 |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也搞“KPI”?美国倒数第一!中国表现尚可
欧盟同意55%减排目标,但“还远远不够!”

重磅!国家能源局官方首次全面解读“新型电力系统” 


李鹏:助力碳中和,风电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投稿与联合研究欢迎风能行业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产业分析师向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赐稿,或进行联合风能产业研究。CWEA投稿邮箱:
cwea40@cwea.org.cn,或请公众号后台留言
产业研究服务:
gaoyuan@cwea.org.cn,高女士,
电话:010-59796665-3612


关注我们,每日获取最新最全风能资讯

微博:@风能专委会CWEA
官网:www.cwea.org.cn





点击关注CWEA公众号,欢迎推荐给更多朋友。

如果觉得好,不妨动动手指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