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瑞享新知 | IssueLab如何推动美国公益领域的知识分享

悦享新知 悦享新知 2021-10-10

上一周末到福州参加基金会论坛,收获颇多。许多话题在会后依然有延续,比如在“CFF行业基础设施群”中,有这样的对话(截图已征得当事人同意):

围绕这个话题,群里一下子就聊开了,很快有人提到了美国的IssueLab——一个致力于推动公益慈善领域知识共享的服务平台。

关于IssueLab从何而起,对我来讲一直是个谜。官网上只有一句简单的介绍:开始于2006年,2012年成为基金会中心网旗下的一项服务。2019年基金会中心网和Guidestar合并为Candid,IssueLab也随之成为Candid旗下的系列服务之一。

最初是谁开始做的?怎么做起来的?如何发展成了今天美国公益慈善领域的共享知识库?

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一系列的搜索和学习。今天就把一些初步的发现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出更有深度、更有实践意义的探讨。

IssueLab诞生 | 2005/2006:由Lisa Brooks 和 Gabriela Fitz联合创办

找出IssueLab最初发起人,还着实费了一点功夫。IssueLab最初是由Lisa Brooks和Gabriela Fitz联合创办。两人曾共同供职于New Media for Nonprofits(公益新媒体),Lisa时任主席,Gabriela担任网站设计和战略负责人。

Lisa(左)和Gabi(右)

只所以想要做这个平台,源于她们对当时已有的内容整合、分发方式的不满。一般搜索引擎的算法,或各个公益组织的网站构建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匹配、服务她们的内容检索需要。要找到一份有价值的报告,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基于这个痛点,她们开始思考和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2005年,她们在工作之余开始做各种尝试,并于2005年底发布了网站原型。这个网站原型即是后来的IssueLab。

关于IssueLab名字的来源,有个有趣的小故事。Lisa常阅读的杂志纽约周日时报(New York Sunday Times)有个专栏叫IdeaLab,受此启发,Lisa觉得她们的平台是以议题(issue)来汇总、聚合内容的,因此就起名为IssueLab。

两位创始人希望为公益慈善领域打造一个开放的、跨领域的知识内容聚合和分发平台。让知识可获得、可搜索、可浏览(即无需下载即可在线浏览内容)是创办之初的三个关键原则。

原型发布后,就获得了不少积极反馈。2007年,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对其提供资助。得益于这笔资助,Lisa 和 Gabriela才得以全职参与IssueLab的发展。

IssueLab初发展 | 2007-2012:走出去,请进来,联结资助者、生产者和使用者

要做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共享平台,IssueLab要做好两件事情:找到好内容放在平台上 + 让使用者知道并且用起来。基于此,她们把自己的角色界定为:构建伙伴关系,促进数据共享。

确定选题、追踪已有研究产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她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平台虽然在这,但知识拥有者并不会主动到平台上来分享。要促成协作和共享,她们要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方式和资助者、实践者,以及对议题有兴趣的人联系起来。

比如为了汇总和青少年议题相关的数据、报告等,她们就和所有资助过此议题的资助机构、实践组织、关注或参与过此议题的企业等联系,说服他们分享相关知识产出。

让更多的人知道IssueLab,并愿意到IssueLab分享和获取内容是另一关键环节。为保障、鼓励分享者和使用者,IssueLab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其开放性和共享性,并努力推动所有分享者也可以开放知识版权,如采用“知识共享协议”等。Lisa曾这样描述:

你可以说我们很天真。但我们相信,如果每一个人都将「分享」而非「商业利益」作为第一考量,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好。

在创办之初的几年,IssueLab运营团队很小。和所有的初创机构一样,Lisa和Gabi作为创始人,要兼顾技术开发、服务、财务、日常运营等等。到2009年中,团队也只有4个全职、几个兼职和几个实习生(有时有)。但她们还是扎扎实实地从“解决自己痛点”走到了“突破行业困境”。

IssueLab新篇章 | 2012:被基金会中心网收购,展开新篇章

2012年6月,基金会中心网发布收购IssueLab的消息,并将IssueLab和其旗下的PubHub进行合并,并保留IssueLab品牌。时任基金会中心网主席如此描述此次收购:

IssueLab和基金会中心网的结合,将会为整个公益慈善领域提供更为丰盈的内容,其盛况将会远超今日之局面。

收购后,Lisa和Gabi也进入基金会中心网工作,担任知识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经过几个月的整合,2012年11月,IssueLab作为基金会中心网的一项服务正式亮相。IssueLab的服务使命也因此扩展为:更有效地收集、索引和分享公益慈善领域的聚合智慧。

与此同时,基金会中心网联合美国最具影响力的15家基金会发布了“Reporting Commitment”倡议。15家基金会承诺公开分享其资助项目的所有信息,包含资助了谁、资助了多少钱、资助目的,以及资助项目的产出等。

此次收购、整合,以及15家基金会带有表率作用的承诺和行动,将公益慈善领域内的知识共享推向了一波新高潮。在随后的几年中,IssueLab的服务性也越来越凸显:

  • 在原有的内容聚合&分发价值上,更集中围绕热门话题、议题,进行专题式整合,将分散的内容进行更为集中、系统地呈现。这对基金会和公益组织都大有裨益,不同基金会、研究者、实践者的知识产出汇总在一起,就像拼图一样,为行业呈现了立体、丰富的全景全貌。

  • 为公益组织提供知识中心服务,即公益组织可在IssueLab庞大的数据/知识系统基础上,去构建自己的开源知识中心。

  • 开放共享获得授权的元数据(metadata)。元数据是描述数据属性的信息,是最小、最根源性的数据单元,元数据的构建、存储和应用是信息化管理或大数据的核心。

突破挑战 | 2017至今:启动OpenForGood行动倡议,多形式推动更大范围的知识共享

得益于Issuelab、基金会中心网,以及其他联合推动者的努力,知识共享在2007年到2017年间实现了不错的发展。然而,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仍充满挑战。基金会中心网数据显示,基金会们平均每年资助54亿美元,用于各类知识生产工作,而只有很少一部分产出被分享。

为了突破此局面,基金会中心网于2017年7月发布Open For Good倡议,以多种形式推动更大范围的知识/信息共享:

  • IssueLab发布 Find Results(聚焦于评估相关的信息/数据/知识共享)和 Measure Results(关注如何做好评估中的实践和洞见等)两个专题,推动基金会更开放地分享和评估工具、评估实践、评估结果相关的信息、数据和知识。

  • Glasspockets(透明口袋,基金会中心网旗下推动基金会透明度的服务品牌)策划并发布系列博客文章,推动基金会更透明,尤其是对其资助相关的数据/信息更透明。系列博客文章可通过http://glasspockets.org/openforgood查看。

  • Grantcraft(资助之道,基金会中心网旗下推动资助有效性的服务品牌)于2018年4月发布Open For Good指南,从多个纬度阐述“为什么”和“如何做”,为实践提供指引。指南分为如下章节:  

    • 为什么要聚焦知识:知识可指引有效决策,有助于催化更大范围、更有效的社会变革。

    • 你是什么类型的知识分享者:通过自评工具,帮助每个机构了解自己在知识分享方面的文化和能力,以及适合机构自身条件的进一步行动建议。

    • 基金会为什么要做知识分享:基金会有责任这么做,因为他们的知识生产经费是享受税收优惠的,因此产出带有天然的公共性;同时,分享者可从中受益。

    • 五个存在的顾虑,以及如何消除这些顾虑:正视基金会在知识共享中的顾虑和现实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 如何通过机制性设计来保障知识共享。

    • 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知识分享。

    • 从长远来看,如何构建和发展出一套知识共享的文化,并使其成为公益慈善领域的新规范。

从今天回望美国公益慈善领域知识共享的十三年历程,基本上是一个“个体想解决个人痛点”到“行业合力推动系统性变化”的过程。

我无从知道Lisa和Gabi在2006年开始IssueLab时,是如何想象它未来的样子的。但,我想她们一定乐于看到今天知识共享不再只是她们的事情、IssueLab的事情,而成为了整个行业都在联合推动的事情。

IssueLab的案例当然不能代表美国公益慈善领域知识共享发展的全貌,但它的确为我提供了一个颇具启发意义的角度。看这段历程,非常契合CDR副秘书长张帆在基金会论坛的分析框架:最初的行动能力和资源支持,产生令人信服的影响力;而由此激发更多人、组织和资源的投入和参与。

回看国内的公益领域的知识共享,是不是可从中有所借鉴?欢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如果你喜欢这篇小文,欢迎转发分享。希望此砖可引出更多的玉。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账号:悦享新知

转载说明:我们欢迎,并感谢每一个「转发」,我们始终相信,好内容越分享越有价值。请您原文转发,保留悦享新知的版权和说明。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本文作者:高瑞

本文编辑:刘亚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