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怀亮: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愿景——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国际传播工作侧记

李怀亮 中传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 2021-10-13


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

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愿景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

国际传播工作侧记


李怀亮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核心指导思想,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方案。自提出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及认可,但西方政界、学界、传媒界等也对该理念提出的动机、内涵、实现的可能性等方面存有困惑、疑虑甚至误解。推动国际社会对这一重要思想达成普遍共识,是国际传播的光荣使命。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时间节点上,如何全方位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使国际社会更广泛、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富有时代使命的思想至关重要。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成立以来,通过深化国际学术合作,加强国际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和讨论,扩大这一思想的国际影响,收到了很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2020年10月,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在全球率先发起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及覆盖三大洲五个国家的七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这些中心分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欧盟研究中心(德国)、首尔研究中心(韩国)、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东盟研究中心(马来西亚)、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非洲研究中心(埃塞俄比亚)、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韩国)。研究院联合多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智库、大学等同时成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旨在为这一理念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建立国际化、学术化、网络化的沟通机制及交流平台。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传播开展了系列学术活动,形式包括主题学术论坛、国际学术工作室、圆桌会议、学术讲座、线上夏令营等等,联合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智库专家在国际范围内上就共同体理念持续发声,引发共鸣。


在迎接中巴建交七十周年背景下,研究院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成员巴基斯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多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释与传播为主题的线上学术活动,包括:2020年9月,应邀为巴基斯坦作“图绘中国媒体制度”主题国际连线讲座,促进巴基斯坦学术界对中国媒体制度、产业发展和传播环境的深入了解;2020年12月,联合举办以“携手前行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线上国际学术会议,全面把脉全球社会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以国际视角共同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质与内涵;2021年2月,联合主办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的线上国际培训项目,邀请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专家学者代表,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开多角度的讲述和诠释,促进了巴基斯坦青年群体对该理念的认知与理解;2021年3月16日,联合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举办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以及联合组织“现代世界中的转型中国”线上研究训练营,共议两国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另外,研究院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其他成员共同组织了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的系列学术活动。2020年6月,针对美国智库恶意抹黑中非合作,召开“复杂局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线上学术对话会,多角度探讨呼吁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模式;2020年7月,与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国与世界:探讨风起云涌的世界局势,展望人类命运共同的未来”主题圆桌研讨会,全面讨论全球疫情背景下世界格局、中国与世界关系;2020年10月,联合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针对美国传统基金会污蔑中国援建的186座建筑物装有窃听设备的言论,召开反对中非报道假新闻专题研讨会,对中非新闻报道理念、路径和挑战等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拓展中非媒体交流合作提供方案。


在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中,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将积极团结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共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积极参与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进其他文明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广泛而深入的理解,打造国际传播与全球治理的高水平国际学术平台,从而有效助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