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园嘉言 | 七读:燕山雪花大如席

比特人文 2023-06-17


本文作者:李葆嘉

提要:李白《北风行》通过描写少妇对阵亡丈夫的思恋悲愤,揭露安禄山在挑起战祸,觊觎神器。其句“燕山雪花大如席”暗示安禄山有谋反之心,或可联想希望大雪如席子一样包裹阵亡尸体。通读转用此句的宋元诗作:王安石写文姬思念胡地子女悲情,所引此句意象是象征强胡。李纲借安史之乱诉靖康之耻、山河沦落的万世之悲,所引此句意象是群胡嗜血成性。方回写早春萧条、亡国的哀景哀情,所引此句意象是强大元军攻占江南。周静真写旧宫女沦落北燕、思念家国之悲,所引此句意象是北燕风寒雪猛。刘因写亡国之恨、抒怀宋之情,所引此句意象是北族强悍或边患严重。王冕哀叹亡国、怜悯民苦,所化用此句意象是蒙元横征暴敛。无论战死长城、骨肉分离、血洗沙场、家国之恨、沦落北地、怜悯民苦,“燕山雪花大如席”已被赋予边患猖獗、强胡嚣张、山河沦落、横征暴敛的联想意义。

关键词:李白;燕山雪花;宋元诗作;边患猖獗;家国之恨


“燕山雪花大如席”,依稀记得,是少年时代读《燕山夜话》(马南邨,北京出版社1963)留下的印象,而清晰记得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鲁迅说过:“‘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必竟原来有雪花,就含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那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此为调侃,或讽刺“假大空”。


作为读者,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该句在原作中的意象及其情感,其次是此后诗人借用、化用此句时,所表达的意象及其情感。本文并非专门考订,只是作为一个读者,就像学生一样,阅读理解这些诗篇;或者就像教师一样,对这些诗篇加以串讲。换而言之,我们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要力求读懂、读通,而非不求甚解,甚至不读原文、道听途说。


一、李白的《北风行》


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701-762)的《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今译:栖息在寒门的烛龙,开眼时其光耀犹如太阳初升。然而,日月之光为何照不到幽燕?只有那漫天而降的怒号北风。严冬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子,一片片被寒风吹落在轩辕台上。时在十二月,幽州思念良人的少妇,不唱不笑,愁眉紧锁。倚门盼望未归的远行亲人。思恋其夫到长城打仗,哀叹其夫遭受苦寒。其夫提剑赴边疆救援,别离时留下虎纹金边的箭囊。内装一双白羽箭,挂在墙上的箭囊,如今已结满蛛网、生满灰尘。空有一双白羽箭,可人已战死不再回来。不忍心看此旧物,只得狠心焚烧成灰。黄河水再深再宽,一把一把地捧土还可阻塞,唯有这生死之恨,就像北风中的雨雪难以剪断。


有人提出:古人的“席”,指的是以席子为坐具。我国正式出现“桌子“这个名称是在宋朝,像如今椅子和凳子上的坐法是从宋代开始流行的。李白活跃于盛唐及此后,他诗中的“席”正是没有高桌时的“坐席”。(观澜 2022-02-05)此种说法似是而非。今考如次:“席”见于甲骨文,本义指供坐和卧的垫子。从石器时代起,席子就已是平常生活用具。金属时期早期,人们开始注重礼节,每天清早起来后要把睡觉的席子收藏起来,让别人看见很不礼貌。可见,席子的最初用途就是铺在地上供睡卧。作为铺地用具,后来又分为“筵”与“席”。宴请宾客或就餐时,放置食具的几案下面要铺东西(相当于别的民族的地毯),面积较大的“筵”铺在下;面积较小的“席”铺在上,由此合称“筵席”。(参见百度百科“席”“席子”) 


唐代天宝十一年(752)冬,身在幽州的李白写下此诗。该诗主旨是,通过描写幽州少妇对阵亡丈夫的思恋和悲愤,揭露安禄山(703-757,西域康国粟特人,时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在北方挑起战祸。“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暗讽唐玄宗为奸佞障目,不察北方战祸。“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暗喻安禄山恣肆骄横。帝权象征的“轩辕台”被北风卷着如席子的雪花覆盖,暗示安禄山意欲谋反。自《诗经·北风》以“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喻国家危乱之际,“北风雨雪”被历代诗人用来象征国家危难、祸乱将起,《北风行》继承了这一传统。


李白的幽州之行酝酿于天宝十年(751)秋,从开封出行,复行复止,至天宝十一年(752)十月到达幽州,而于隆冬风雪中离去。其幽州之行有两个目的,一是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李白想知道安禄山到底如何;二是如果安禄山忠心报国,李白就想入其幕府为国立功。这些在他此时所写的《行行且游猎篇》《出自蓟北门行》《幽州胡马客歌》等中都可看出。《北风行》是离开幽州前的最后诗作,与此行的其他诗作相比,其内容、情调突发转变。对安禄山发起的对外战争,由心往神驰转变为谴责。751年秋,安禄山“将三道兵六万”讨伐契丹大败而归。也就在该年秋,李白决心投身北境征战,“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赠何七判官昌浩》)、“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邺中赠王大劝入高风石门幽居》)、“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出自蓟北门行》)。但在《北风行》中,诗人对北部战争的豪情壮志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而,诗中响彻起丧夫之妇的哀歌和悲愤:“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在此前幽州行诗作中,诗人一直把北族视为“天狼”“胡虏”,把意欲投身战争的少年描绘成勇士。而在《北风行》中,不但不见对北族的詈语,而且他笔下的游侠少年、边城勇士,也突然变成一具具横卧长城脚下的冰尸冻体。


李白要借这首“戍妇哀歌”告诉天下,安禄山不是“英豪”,他所挑起的北境战祸,制造了万千无辜的绵绵长恨,其功名建筑在累累白骨之上。由此,不能把《北风行》里的北风暴雪视为冬景的描写。凭借惊心动魄的夸张,“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渲染了北风暴雪吞噬一切的形象,即当时幽州形势的象征。自己打算投效的北境“英豪”,竟是觊觎重器的野心家。而纵容这位野心家的皇帝,其宝座岌岌可危,但还蒙在鼓里。诗人终于以《北风行》向世人发出国家危在旦夕的预警。三年后,即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悍然从范阳(幽州)起兵造反,一路势如破竹,洛阳沦陷。次年正月,安禄山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年号圣武。


由此可见,“燕山雪花大如席”连接“片片吹落轩辕台”,则暗示安禄山势力强大、意欲谋反。“燕山雪花大如席”呼应“人今战死不复回”,则可联想到希望漫天大雪如席子一样包裹阵亡将士尸体。“燕山雪花大如席”而“北风雨雪恨难裁”,则象征思妇之恨心寒胆苦。


二、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


北宋(960-1279)时期,北方的契丹辽(907-1125)、女真金(1115-1234)先后崛起。面对北方边患的步步逼近,爱国文人无不痛心疾首,利用传统题材抒发感慨。


王安石(1021-1086),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甲科。神宗熙宁二年(1069)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出知江宁府。一年后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遂退居江宁钟山。静思北境边患,不由然想起文姬归汉。熙宁九年(1076)作《胡笳十八拍》,以集句形式代蔡琰立言。蔡琰字文姬,汉末文学家。被匈奴掳往胡地二十年,生下两个儿子,归汉后写下琴歌《胡笳十八拍》。


王安石集句而成的《胡笳十八拍》如下:

第一拍  中郎有女能传业,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生抱恨常咨嗟。良人持戟明光里,所慕灵妃媲箫史。空房寂寞施繐帷,弃我不待白头时。

第二拍  天不仁兮降乱离,嗟余去此其从谁。自胡之反持干戈,翠蕤云旓相荡摩。流星白羽腰间插,叠鼓遥翻瀚海波。一门骨肉散百草,安得无泪如黄河。

第三拍  身执略兮入西关,关山阻修兮行路难。水头宿兮草头坐,在野只教心胆破。更备雕鞍教走马,玉骨瘦来无一把。几回抛鞚抱鞍桥,往往惊堕马蹄下。

第四拍  汉家公主出和亲,御厨络绎送八珍。明妃初嫁与胡时,一生衣服尽随身。眼长看地不称意,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今一食日还并,短衣数挽不掩胫。乃知贫贱别更苦,安得康强保天性。

第五拍  十三学得琵琶成,绣幕重重卷画屏。一见郎来双眼明,劝我酤酒花前倾。齐言此夕乐未央,岂知此声能断肠。如今正南看北斗,言语传情不如手。低眉信手续续弹,弹看飞鸿劝胡酒。

第六拍  青天漫漫覆长路,一纸短书无寄处。月下长吟久不归,当时还见雁南飞。弯弓射飞无远近,青冢路边南雁尽。两处音尘从此绝,唯向东西望明月。

第七拍  明明汉月空相识,道路只今多拥隔。去住彼此无消息,时独看云泪横臆。豺狼喜怒难姑息,自倚红颜能骑射。千言万语无人会,漫倚文章真末策。

第八拍: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重看旧写真。暮去朝来颜色改,四时天气总愁人。东风漫漫吹桃李,尽日独行春色里。自经丧乱少睡眠,莺飞燕语长悄然。

第九拍  柳絮已将春去远,攀条弄芳畏晼晚。忧患众兮欢乐鲜,一去可怜终不返。日夕思归不得归,山川满目泪沾衣。罼圭苑里西风起,叹息人间万事非。

第十拍  寒声一夜传刁斗,云雪埋山苍兕吼。诗成吟咏转凄凉,不如独坐空搔首。漫漫胡天叫不闻,胡人高鼻动成群。寒尽春生洛阳殿,回首何时复来见。

第十一拍  晚来幽独恐伤神,唯见沙蓬水柳春。破除万事无过酒,虏酒千杯不醉人。含情欲说更无语,一生长恨奈何许。饥对酪肉兮不能餐,强来前帐临歌舞。

第十二拍  归来展转到五更,起看北斗天未明。秦人筑城备胡处,扰扰唯有牛羊声。万里飞蓬映天过,风吹汉地衣裳破。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回头五步坐。

第十三拍  自断此生休问天,生得胡儿拟弃捐。一始扶床一初坐,抱携抚视皆可怜。宁知远使问名姓,引袖拭泪悲且庆。悲莫悲於生别离,悲在君家留二儿。

第十四拍  鞠之育之不羞耻,恩情亦各言其子。天寒日暮山谷里,肠断非关陇头水。儿呼母兮啼失声,依然离别难为情。洒血仰头兮诉苍苍,知我如此兮不如无生。

第十五拍  当时悔来归又恨,洛阳宫殿焚烧尽。纷纷黎庶逐黄巾,心折此时无一寸。恸哭秋原何处村,千家今有百家存。争持酒食来相馈,旧事无人可共论。

第十六拍  此身饮罢无归处,心怀百忧伤千虑。天翻地覆谁得知,魏公垂泪嫁文姬。天涯憔悴身,托命於新人。念我出腹子,使我叹恨劳精神。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母子分离兮意难任,死生不相知兮何处寻。

第十七拍  燕山雪花大如席,与儿洗面作光泽。怳然天地半夜白,闺中只是空相忆。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欲问平安无使来,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十八拍  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年少。我与儿兮各一方,憔悴看成两鬓霜。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安得送我置汝傍。胡尘暗天道路长,遂令再往之计堕眇芒。胡笳本出自胡中,此曲哀怨何时终。笳一会兮琴一拍,此心炯炯君应识。


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叙写蔡琰被掳入胡,后忍痛别子归汉的悲惨遭遇和伤痛之情。十八拍的线索是:早年在家——战乱分离——掳往胡地——胡地生活——思恋故人——音信断绝——漫倚文章——人渐憔悴——叹息万事——怀念家园——陪酒歌舞——夜不能寐——生得胡儿——儿母离别——回到汉地——托命新人——思儿心悲——哀怨何时终。其中《第十七拍》写的是母亲对留在胡地两儿的思念感伤与无奈。


初唐四大家之一虞世南(558-638)《史略》曰:“北齐卢士深妻,崔林义之女。有才学,春日以桃花靧儿面。曰: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取花红,取雪白,与儿洗面作光泽。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华容。”王安石的《第十七拍》套用崔氏的《靧面辞》,反复诉说“与儿洗面”的愿望成空,充满伤感与无奈。“燕山雪花大如席”,大雪纷飞时,文姬希望“与儿洗面作光泽”,等到半夜天地一片雪白,心神不宁的文姬却只能在房中“空相忆”。“点注桃花舒小红”,桃花已被点染,舒展出微小红色,桃花初开时,文姬又想“与儿洗面作华容”,等到桃花在春风中盛开,欲问平安的文姬面对的只是“无使来”,杳无音信……


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无疑是悲情的。所引“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强胡的象征,怨恨匈奴把她儿子扣留在草原大漠。有人提出,王安石这首诗将燕山雪花用之于小儿洗面,终以“桃花依旧笑如风”,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息扑面而来。(观澜2022-02-05),实在是“诗盲、史盲、情盲”!有教授以为:“今天用李白诗诟病张艺谋的,下次又用王安石诗诟病李艺谋,说他在需要哀婉的环境下用了个不那么哀婉的诗句”。既没有读过王安石这首集句诗的全文,也没有意识到“桃花依旧笑春风”是反衬手法,用桃花的笑凸显人心的悲。


三、李纲的《胡笳十八拍·第十六拍》


北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金灭辽,同年大举南侵。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占东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难。李纲(1083-1140),邵武(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两宋之交的抗金名臣。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拜相,在位仅75天,即因与黄潜善、汪伯彦不合而罢。李纲的《胡笳十八拍》,作于罢相后的建炎二年(1128),时年46岁。此时已历靖康之难,南宋开始偏安一隅。李纲《诗序》曰:“昔蔡琰作《胡笳十八拍》,后多仿之者。至王介甫集古人诗句为之,辞尤丽缛凄婉,能道其情致,过于创作,然特此一女子之故耳。靖康之事,可为万世悲,暇日效其体集句,聊以写无穷之哀云。”


第一拍  四海十年不解兵,朝降夕叛幽蓟城。杀气南行动天轴,犬戎也复临咸京。铁马长鸣不知数,虏骑凭陵杂风雨。自是君王未备知,一生长恨奈何许。

第二拍  黑云压城城欲摧,赤日照耀从西来。虏箭如沙射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昏昏阊阖闭氛祲,六龙寒急光徘徊。黄昏胡骑尘满城,百年兴废吁可哀。

第三拍  千乘万骑出咸阳,百官跣足随天王。翠华摇摇行复止,黄尘暗天道路长。金盘玉箸无消息,色难腥腐餐风香。晚将末契托年少,遂令再往之计堕渺茫。

第四拍  筋竿精坚胡马骄,猛蛟突兽纷腾逃。春寒野阴风景暮,尘埃不见咸阳桥。中原格斗且未归,陇山萧瑟秋云高。安得壮士兮守四方,一豁明主正郁陶。

第五拍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铁骑突出刀枪鸣,惊破霓裳羽衣曲。明眸皓齿今何在,细柳青蒲为谁绿。桃花依旧笑春风,风动落花红蔌蔌。

第六拍  忆昔霓旌下南苑,攀条弄芳畏晼晚。只今飘泊干戈际,寒尽春生洛阳殿。梨园弟子散如烟,白马将军若雷电。城上春云覆苑墙,回首何时复来见。

第七拍  星宫之君醉琼浆,矫如群帝骖龙翔。龙池十日飞霹雳,齐言此夕乐未央。玄圃沧州莽空阔,羽人稀少不在傍。深山穷谷不可处,托身白云归故乡。

第八拍  黄尘散漫风萧索,杀气森森到幽朔。五十年间似反掌,瑶池侍臣已冥寞。千崖无人万壑静,旌旗无光日色薄。万事反覆何所无,注目寒江倚山阁。

第九拍  五陵佳气无时无,龙种自与常人殊。一去紫台连朔漠,骨肉满眼身羁孤。金鞭断折九马死,邂逅岂即非良图。人间俯仰成今古,岂忆当殿群臣趋。

第十拍  人生失意无南北,去住彼此无消息。黄蒿古城云不开,时复看云泪横臆。猛将腰间大羽箭,一箭正坠双飞翮。汝休枉杀南飞鸿,道路只今多拥隔。

第十一拍  天子不在咸阳宫,翠华拂天来向东。江间波浪兼天涌,中有云气随飞龙。干戈兵革斗未止,无复射蛟江水中。江边老人错料事,时危惨澹来悲风。

第十二拍  渔阳突骑猎青丘,天马跋足随牦牛。幕前生致九青兕,苦寒赠我青羔裘。万里飞蓬映天过,岁云暮矣增离忧。如今正南看北斗,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十三拍  圣朝尚飞战斗尘,椎鼓鸣钟天下闻。岸上荒村尽豺虎,衣冠南渡多崩奔。何时铸戟作农器,欲倾东海洗乾坤。干戈未定失壮士,旧事无人可共论。

第十四拍  大麦干枯小麦黄,问谁腰镰胡与羌。汉家战士三十万,此岂有意仍腾骧。安得突骑只五千,长驱东胡胡走藏。近静潼关扫蝼蚁,为留猛士守未央。

第十五拍  我生之后汉祀衰,经济实藉英雄姿。遥拱北辰缠寇盗,杳杳南国多旌旗。伤心不忍问耆旧,垂老恶闻战鼓悲。中夜起坐万感集,谁家捣练风凄凄。

第十六拍  雨声飕飕催早寒,岁暮穷阴耿未已。燕山雪花大如席,寒刮肌肤北风利。群胡归来血洗箭,阵前部曲终日死。漫漫胡天叫不闻,日夜更望官军至。

第十七拍  时危始识不世材,成王功大心转小。豺狼塞路人断绝,一门骨肉散百草。江头宫殿锁千门,不知明月为谁好。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鸡鸣问寝龙楼晓。

第十八拍  风尘澒洞昏王室,咫尺波涛永相失。漂然时危一老翁,洒血江汉长衰疾。笳一会兮琴一拍,青山落日江湖白。身欲奋飞病在床,此心炯炯君应识。


一女子的乱离身世,已不足以概括江山蒙尘的万世之悲,因此李纲将文姬故事抹去,转而以安史之乱为喻,抒发靖康之耻、山河沦落的家国悲恸。十八拍的线索是:幽蓟反叛——胡骑满城——唐皇出逃——安得壮士——惊破霓裳——忆昔南苑——夕乐未央——幽朔杀气——羁孤朔漠——道路拥隔——干戈未止——渔阳突骑——衣冠南渡——长驱东胡——中夜起坐——漫漫胡天——时危识材——血洒江汉。李纲所引“燕山雪花大如席”,见于其《第十六拍》。雨声飕飕催生早寒,一年将尽,心存耿耿不能忘却。燕山的雪花,如同席子般大,北风的锋利,如同刮肌刺骨。汉人官兵从早到晚抵抗,直至战死阵前,胡人得胜归来,箭镞上还鲜血淋淋。身陷胡地的百姓呼天抢地,日夜盼望官军来解救。李纲所引“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北方群胡(实指灭宋的金兵)嚣张跋扈、嗜血成性。


四、方回的《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


方回(1227-1307),南宋末元初徽州歙县人。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累官严州知府。元军至严州,方回举城迎降,入元任建德路总管。方回无节操可言、为世所讥。南宋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先头部队攻占临安。方回的《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写于德祐二年的二月初一。


其一  侵寻半月是花朝,大雪漫天五日飘。腊月如春众芳吐,繁华时节却萧条。

其二  燕山雪花大如席,岂料江南亦见之。腊前六出知焉往,却在春风二月时。

其三  牛马毛寒缩如蝟,古今此句绝奇奇。今春大雪亦将尔,莺死无声社燕迟。


二月朔日为二月初一,江南即将进入早春。诗人写道,虽然再过半个月就是花朝节了,但是漫天的大雪连下五天。正月前的腊月如同春天,众芳吐蕊,现在繁花时节要到却一片萧条。“燕山雪花大如席”,暗喻来自北燕的元军强大。“岂料江南亦见之”,暗喻想不到元军已攻占苏杭。虽然知道以往有过腊前的六瓣雪花,却未遇过春风二月时的大雪漫天。诗人已经预感到天气反常、世事反常。牛马的毛不能御寒,蜷缩起来就像一只只刺猬,大凡古今,谈到此种情况绝对离奇。预计今春的大雪也将如此,春莺冻死,燕子迟来,祭祀土神的社日没有莺啼燕语啊!全诗抒发的是早春萧条的哀景哀情。诗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北燕元军强大,南宋亡国之兆。


该诗的历史背景是,南宋理宗(1224-1264在位)端平元年(1234)派兵联蒙灭金。同年出兵收复三京而以失败告终。次年(1235)蒙古大汗窝阔台全面侵宋,持续四十多年的宋蒙战争爆发。南宋度宗(1264-1274在位)即位后专事享乐,国事衰颓。忽必烈夺得蒙古汗位后,即派兵侵犯四川并沿汉江南下,于度宗咸淳四年(1268)包围襄阳,五年(1269)又围攻樊城。九年(1273)正月,元军攻破樊城;二月,苦撑6年的襄阳守将粮尽援绝而投降。南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军先头部队攻入临安,南宋朝廷流亡南方。南宋祥兴二年(1279)崖山海战,南宋灭亡。


注解:① 花朝,花朝节或百花节,此处花朝节是农历二月十五。② 腊前雪是农历十月和十一月期间下的雪。③ 古人将雪花称作“六出”,即六瓣。宋人陆佃《埤雅》:“雪六出而成花,言凡草木花五出,雪花独六出,阴之成数也”。以阴阳解释,六属阴,五属阳,故雪花六出而春花五出。


五、周静真的《送水云归吴》


周静真,南宋度宗(1264-1274在位)时的宫人。南宋灭亡后,旧宫女王清惠、陈真淑、黄慧真、何风仪、周静真等十四位在与水云离别前,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分韵赋诗以赠,写下同题诗《送水云归吴》。


朔凤猎猎割人面,万里归人泪如霰。江南江北路茫茫,粟酒千锺为君劝。——王清惠

天山雪子落纷纷,醉拥貂裘坐夜分。明日马头南地去,琴边应是有文君。——陈真淑

高垒燕山冰雪劲,万里长安风雨横。君衣云锦勒花骢,此酒一杯何日更。——黄慧真

十年燕客身如病,一曲剡溪心不竞。凭君寄语爱梅仙,天理现时人事尽。——何凤仪

燕山雪花大如席,马上吟诗无纸笔。他时若遇陇头人,折寄梅枝须一一。——周静真

塞上砧声响似雷,怜君骑马向南回。今宵且向穹庐醉,后夜相思无此杯。——叶静慧

瘦马长吟蹇驴吼,坐听三军击刁斗。归人鞍马不须忙,为我更酹葡萄酒。——孔清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郑惠真

万里秦城风淅淅,一望苏州云幂幂。君今得旨归故乡,反锁衡门勿轻出。——方妙静

金门夜醉紫霞觞,乞得黄冠返故乡。一似陈搏归华岳,又如李泌过衡阳。——翁懿淑

一从骑马逐铃銮,过了千山又万山。君已归荣向南去,不堪肠断唱阳关。——章妙懿

十年牢落醉为庐,不用归荣驷马车。他日倘思人在北,音书还寄雁未无?——蒋懿顺

归舟夜泊西兴渡,坐看潮来又潮去。江草江花春复春,山青水绿元如故。——林顺德

抱琴归去海东滨,莫逐成连觅子春。十里西湖明月在,孤山寻访种梅人。——袁正淑


这些旧宫女在南宋灭亡后被掳往北地。在北地生活十年,“十年燕客身如病”,年老色衰才得以遣散回故里。其家乡多在江南苏杭一带,“万里秦城风淅淅,一望苏州云幂幂”、“十里西湖明月在,孤山寻访种梅人”。西兴渡是钱塘江和大运河的渡口集镇。林逋(967-1028)北宋著名诗人,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惟喜植梅养鹤。


其中周静真的《送水云归吴》,直引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起句,北燕地区,风雪寒苦。承句“马上吟诗无纸笔”,可在骑马吟诗,却无纸笔书写,暗含思念家乡、泪水涟涟。化用唐代边塞诗人岑参(715-770)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如今,宫人就要分离了,周静真接下来写道:“他时若遇陇头人,折寄梅枝须一一”,将来有一天,如果我们姐妹相遇,就要折取梅花枝条,逐一寄给其余的姐妹。此两句化用陆凯的诗。北魏诗人陆凯(?-约504)与南朝文学家范晔(398-445)友好。据说,陆凯怀念远方的范晔,折一枝梅花托驿使捎去,并附小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陇头,本义是陇山(地处今宁夏和甘肃南部、陕西西部),借指边塞、远方。“陇头人”比喻远方友人,后泛指所思念的远方亲友。


“高垒燕山冰雪劲”、“燕山雪花大如席”、“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这14首诗的内容都是表现宫女沦落北燕之苦,思念故国和家乡之悲,以及对蒙元统治者的不满。周静真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北燕风寒雪猛,伤感国破被掳之不幸。


六、刘因的《宋理宗书宫扇》


刘因(1249-1293),元代理学家,保定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史称“天资绝人,三岁识书,日记千百言,过目即成诵”。初从担任国子司业的砚弥坚(1211-1289)研习章句训诂,后研治宋学,崇尚周敦颐、邵雍。元灭南宋,屡作哀宋之文,与蒙元格格不入。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被荐于朝,擢任承德郎、右赞善大夫,在学宫督教近侍子弟。未几,以母疾辞归,隐迹乡野,家居教授。 


刘因引用“燕山雪花大如席”,见于其《宋理宗书宫扇》:

天津月明啼杜鹃,梁园春色凝寒烟。伤心莫说靖康前,吴山又到繁华年。

繁华几时春已换,千秋万古合欢扇。铜雀香销见墨痕,秋去秋来几思怨。

一声白雁更西风,冠盖散为烟雾空。百钱袜锦天留在,祸胎要鉴骊山宫。

当时梦里金银阙,百子楼前无六月。琼枝秀发后庭春,珠帘晴卷天门雪。

棹歌一曲白云秋,不觉金人泪暗流。乾坤几度青城月,扇影无情也解愁。

五云回首燕山北,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漫漫冰峨峨,大风起兮奈尔何!


刘因序曰:“杭州宫扇二,好事者得之燕市。一画雪夜泛舟,一画二色菊。理宗题其背,有‘兴尽为期’及‘晚节寒香’之句。诸公赋诗,予亦同作”。两把宋理宗题字的宫扇将诗人的思绪拉到偏安江南的王朝。皇宫前的河流,杜鹃在月明中呜啼,皇家园林的春色,凝固在寒冷的烟雾中。靖康之前的北宋旧事,伤心得不能说起。皇族衣冠南渡,吴地山水又成了南宋的繁华年代。然而繁华好景不长,春天变换,留下的只是世代相传的合欢宫扇。美人歌舞的铜雀台香气消失,只见残留在宫扇上的墨汁旧痕,带来的是秋去秋来的思恋和哀怨。这四句诉说的是宋亡的悲凉和哀伤。


白雁一声哀鸣,凛冽西风吹来,大臣纷纷散离,四处烟雾空空。贵妃所穿价值百钱的锦制袜子,天子仍然保留下来,亡国的祸胎要以骊山华清宫为镜子。旧时的金银宫阙已成梦影,百子楼前再无出征的士兵。当时的后宫春花开放,妃嫔的秀发如同琼花新枝。隆冬季节,宫门前一片大雪,晴天会卷起珠帘。这四句诉说的是宋亡的原因。


皇帝和宫女划船,唱一曲白云秋,感觉不到铜铸人像在暗暗流泪。乾坤已经变化几度,只有青城的月色依旧。宫扇的倩影虽没有情感,但也能理解哀愁。从偏安江南的王朝,回首远望北方的燕山,燕山的雪花,大如席子,漫天的雪花,冰崖巍峨,大风刮起来,你又能如何!


全诗写亡国之恨、抒怀宋之情,表达的是一种哀伤无奈的复杂情感。所引“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北族的强悍或边患严重。


注解: ① 六月,《诗经·六月》叙写尹吉甫率兵北伐玁狁的战争。开头以追述口吻,叙写在农忙的六月战报传来,刀出鞘、箭上弦、人喊马嘶的气氛。② 白云,《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又《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③ 金人,秦始皇统一后,为防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器铸十二铜像。此处转喻天下百姓。④五云,即春夏秋冬中五色瑞云,转喻皇帝驻地。


七、王冕的《盘车图》


王冕(1310-1359),浙江绍兴诸暨人,元末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性格孤傲,诗作多同情民间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据史料,王冕的十世祖王德元为北宋清远军节度使,其子王琳为统制官。王氏家族战乱之际南迁。从王琳始迁居诸暨,传到王冕已八代。早年王冕屡试不第,其后游历天下。下东吴,入淮楚,游大都,上塞北。在游历北方时,看到元朝统治者耀武扬威,残暴百姓,心中怒不可遏,发誓永不入仕。其《盘车图》从古战场居庸关(距元大都100多里)写起,回忆在北方的所见所感,最后落笔“凄凉忽见盘车图”。“盘车”是传统绘画的常见内容,描绘人力、畜力车辆行进于山路溪水间,表现旅途的艰辛。


忆昔常过居庸关,关中流水声潺潺。雪花飞寒大如席,白色粲烂西南山。

山家野店隐烟雾,水榭云楼有幽趣。汉家封侯已消磨,秦时长城作行路。

天险不设南北通,风俗一混归鸿蒙。人不解古时事,使我感慨心忡忡。

滦水城头无苜蓿,马驴尽食江南粟。八月九月朔风高,更有饥鹰啄人肉。

太平时节无烽尘,金舆玉辇从时巡。关南关北草色新,四海贡赋来相亲。

大车连属小车侣,雪地冰天无险阻。玉帛谷粟取不穷,诛求那信人民苦。

书生潦倒家无储,凄凉忽见盘车图。侧身怅望长嗟吁,天子亦念东南隅。


诗人回忆漫游北方,曾几次路过居庸关一带,关中的河流水声潺潺。到了冬天,雪花在寒风中飞舞,像席子那样大,西南面的山丘上,白雪灿烂。在烟雾中隐隐可见的山家野店,水榭云楼也有别有幽静。汉家的沙场封侯早已不存,秦时的长城已成商旅之路。长城天险毁弃,南北交往通畅,这一代的风俗趋于蒙汉混同。诗人低吟:“今人不解古时事,使我感慨心忡忡”。再看看,滦水城一带已经不长草料苜蓿,驻军马驴都是喂养江南运来的粮食。但民间饥寒,在八九月朔风嚎叫时,就有饥饿的老鹰啄食饿死尸体的人肉。天下太平,再也没有烽火和战尘,官员的金舆玉辇按时出巡。居庸关南北的绿草新新,四海部族前来进贡和联姻。冰天雪地也阻挡不住,运输的大小车辆络绎不绝,车上装的玉帛谷粟都是强制征收的,但无人相信民间生活疾苦。最后,诗人嗟吁,我一介书生,穷困潦倒,家无储物,在感到凄凉时忽然看到这幅《盘车图》,不由得侧身怅望,长叹一声,天子也要眷顾我们东南一隅吧。把江南的玉帛谷粟都强征到北方,我们百姓怎么生活呢?


《盘车图》中的“雪花飞寒大如席”,化用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不过,居庸关处于燕山与太行山之间的关沟。其意象,表面上描绘北燕风高雪大,实际上映射蒙元统治者横征暴敛,无视民间寒苦。“雪花飞寒大如席”,仍然体现的是《诗经·北风》以“北风雨雪”象征威虐及人的讥刺传统。


八、“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联想意义


李白的《北风行》,其主旨是通过描写幽州少妇对阵亡丈夫的思恋和悲愤,揭露安禄山在北方挑起战祸,觊觎神器。其中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连接“片片吹落轩辕台”,则暗示安禄山势力强大,有谋反之心。“燕山雪花大如席”呼应“人今战死不复回”,则可联想到希望漫天大雪如席子一样包裹阵亡将士尸体。“燕山雪花大如席”而“北风雨雪恨难裁”,则象征思妇之恨绵绵无绝期。


读转用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宋元诗作:北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其主旨是写文姬思念胡地子女,无疑是悲情的。所引“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强胡的象征,怨恨匈奴把她儿子扣留在草原大漠。北宋-南宋李纲《胡笳十八拍·第十六拍》,其主旨是借“安史之乱”诉说靖康之耻,抒发山河沦落的悲痛。所引“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北方群胡(实指灭宋的金兵)嚣张跋扈、嗜血成性。南宋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其主旨是抒发早春萧条、国之将亡的哀景哀情。所引“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元军强大,南宋亡国之兆。南宋周静真《送水云归吴》,其主旨是旧宫女沦落北燕之苦,思念故国和家乡之悲。所引“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北燕风寒雪猛,伤感国破被掳之痛。元代刘因《宋理宗书宫扇》,其主旨是写亡国之恨、抒怀宋之情,表达的是一种哀伤无奈的复杂情感。所引“燕山雪花大如席”,其意象是北族强悍或边患严重。元代王冕《盘车图》,其主旨是写居庸关的变化、哀叹亡国、怜悯民间疾苦。所化用的“雪花飞寒大如席”,其意象是蒙元统治的横征暴敛。


无论是长城边患、骨肉分离、血洗沙场、家国之恨、沦落北地、怜悯民苦,“燕山雪花大如席”已经被赋予边患猖獗、强胡嚣张、亡国之兆、山河沦落、横征暴敛的联想意义。



参考文献

陈颖《〈胡笳十八拍〉拟作研究》(指导教师:张明华教授)[D],安徽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2013年

陈颖《以集句为文姬代言——析王安石〈胡笳十八拍〉》[J],《文史知识》,2014年第12期。

魏肖肖《宋代女性爱国诗词的研究》(指导教师:史红伟副教授)[D],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2012年

[新加坡]衣若芬《南宋〈胡笳十八拍〉集句诗之书写及其历史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2012第1期。

朱美禄《“燕山雪花大如席”漫谈》,光明网—《光明日报》[OL],2019-01-18 04:15, https://www. sohu.com /a/289770586_162758. 

观澜《“燕山雪花大如席”,这“席”字该怎么解释?》[OL],2022-02-05 12:10, https:// sghexport. shobserver. com/html/baijiahao/2022/02/05/652294.html.

花重拾《李白最悲情的一首诗,写尽少妇的凄苦哀怨,读罢令人潸然泪下》[OL],2018-01-06 13:45:08,https://www.163. com/dy/article/D7FKD01U0525KDBU.html.

萧砚歌《李白〈北风行〉:于幽州冬季,拉响了安史之乱的第一次暗示性警报》[OL],2020-11-07 14:30,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id=1682627590118385103&wfr=spider&for=pc.

百度百科“席”[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AD/5877287?fr=aladdin#1.

百度百科“席子”[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 AD%E5%AD%90/5817053? fr= Aladdin.


李葆嘉(时在2022年2月15-19日)



往期回顾

随园嘉言 | 威廉·布莱克The Tyger(老虎,1794)试译

随园嘉言 | 揭开句法学之谜:主谓框架-成分分析法的由来

随园嘉言 | “语法、文法、Grámmatik、Grammar”术语汇考




比特人文

投稿邮箱:dhbase@126.com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