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芳华丨田警惕:我在卫戍区为国庆打礼炮

田警惕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田警惕,1947年生人,1968入伍,在北京卫戍区当兵。1971年转业到兵工厂当工人。1977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回兵工厂工作,多次参加多种常规武器的试制,改进,制造、维修工作,有多项专利发明,获多项科技成果奖。退休前为机械高级工程师、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



我为国庆打礼炮


那是1969年的十月一日,祖国20周年大庆,我有幸参加了隆重的天安门庆祝活动,为国庆20周年鸣响28响礼炮,这是我已经两次接受这项神圣的任务了。我1968年春参军,在北京卫戍区警卫3师地炮团服役。我们师是淮海战役主攻孟良崮的英雄部队,是全国第一个机械化师,有着红军部队敢打敢拼勇如猛虎的优良传统。国庆礼炮营就设在我们团。


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每年国庆,我们团都参加庆祝活动。有站标兵的,有走方队的,有打礼炮的。每年9月,我们就要为国庆做训练准备,这三种阅兵样式,我都参加过训练。但最终还是被派做礼炮兵。参加国庆典礼的战士,要经过严格训练,严格挑选,最后确认。


九月天气,秋高气爽,艳阳高照,虽不像夏日炎炎,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也够受的。不管刮风下雨,烈日炎炎,训练照样进行。一个月下来,真是要去几层皮,掉几斤肉。站标兵训练,收腹挺胸,立正站定,一个小时,不准移动。训练的前几天,没有几个人能完成训练科目。没十几分钟,就眼前一黑,扑通一下,直挺挺倒在地下,马上卫生队派人急救到荫凉缓劲,醒来再练。走方队训练,胳膊袖子、腿裤脚都挽起来,将关节露出。谁的动作不到位教练看得清清楚楚,拉出队伍,单个教练。一个教程下来,没有一个腿不变粗,脚不变肿的。一训就是一天,完不成动作,要加班训练,直到达到标准。


我们礼炮训练,也是风雨无阻。不管操场是干的,还是下雨,都要坚持训练。礼炮营营长由我们团长兼任。连长由营长兼任,同样,排长兼班长、班长当战士。班长当三炮手,副班长当一炮手,我是二炮手。二炮手负责开栓,还与一炮手一同负责将炮身压下一个角度,使炮筒向上倾斜一个大约七八十度,这样声音传得更远。这炮是抗日战争时我军缴获的日本七五山炮,经过改装,成为我军礼炮。为增加音响效果,炮弹增加了装药,弹头采用压缩锯末,以免伤人。炮管前部改装成喇叭形状,增大了传播距离。


我和一炮手直挺挺地坐在炮架上,我在右侧,左手背过去,右手操作炮栓。炮弹上膛后,我关闭炮栓并和一炮手一起将炮身压下。发火装置是电子控制,由营长掌握。而且是自动运行,2秒一发,共28响。一连50门,共100门火炮。50门同时发火同响。这50门响后,马上退弹装填。准备下一响。即每连发弹14发。两个连共发28响,象征建党28年后共和国成立。为防万一,每个炮位准备28发炮弹。若另50门火炮不响,则需我们连续发射28发。所以,训练是按2秒的节拍完成的。这就要求。每一发都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训练的严格与艰苦就不必多说,年轻的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但从火炮的威力看来,就知训练的难度和险度。一门火炮射击时的声音就不一般,何况是改装后的50门同响,绝对非同一般。实弹射击时,我们须带上耳塞。以防耳朵震聋。由于带着耳塞,我们也不知50门火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们领略了它的威力。


一次实弹试射,雨下得很大,操场积满了水,炮弹不能放在水里,就临时把阵地向后撤了几十米。当第一发射击响过,我们意外听到哗啦啦的玻璃破碎声。当时,我们不能回头,也没有时间想是怎么回事。当射击完毕,我们回过味来,才发现身后距阵地几十米的团部办公区一排房子的玻璃全部震碎。这使我们着实领略了礼炮的威力。所以,在前门打礼炮时,礼炮阵地周围的建筑都要用纸条封住,以免发生伤人事故。


经过一段严格训练,礼炮营就要与中央军乐团合练。军乐团在我们阵地后面,由乐队指挥带队。当升旗、奏国歌的命令下达后,国歌奏起,2秒后,第一声礼炮响起。这时,我们打的是底火,弹筒没有装药。经过几次排练后。节拍配合得当,配合训练完成。以后的训练就是熟练集训。这意味着可去天安门正式操练了。


十月一的前两天,我们就在夜深人静的晚上,由牵引车拉着火炮,到达天安门广场的南面正阳门与前门西侧,在那里布置阵地。晚上就宿在前门箭楼上。当时北京地铁正在施工。阵地就布在挖的地铁深沟南侧。为了安全,还在阵地前搭了脚手架,不让闲杂人员靠近。


十月一日,国庆10点钟,当天安门上国庆典礼总指挥一声令下,国庆活动开始,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礼炮营长按下启动按钮,礼炮齐鸣。国歌奏毕,国旗升到顶位,打完28响礼炮。我们悬着的一颗颗心才落了地。


也不是每次执行任务都那么顺利。有一年打礼炮就遇到麻烦,幸亏化险为夷。那年国庆,万事具备,只差团长按钮一按,礼炮就响了。谁知天安门城楼典礼开始命令一下,国歌奏起、国旗升起,团长用手一按按钮,礼炮没响,由于现场有声音传输,我们也能听到天安门下的命令。我们一惊,团长的脸一下子白了。这可是要命的错误啊!谁担得起。


这时,有的炮位按节奏以为炮已经响了,就拉开栓,将炮弹推了出来。我当时也用习惯的动作,抬起手就要退弹,姜还老的辣,这时我们班长向我直摆手,我顿时明白过来。没有继续做退弹动作。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时,火炮震天动地一声响了。如果50门火炮都退了弹,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才知道,团长当时太激动了,手按按钮的向下动作就少按了一点点,按钮触点未能接触。必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没有被这突如其来得事变吓倒,他屏住呼吸,接着用尽了力气,使劲再按。电路终于接通,礼炮响了。由于人们是通过空气传导才听到的声音,差这么一点,除非专业人士,通常是听不出来的。幸亏许多老同志经验丰富,沉着冷静。不然,会给国庆典礼造成多大损失啊!


除了紧张、隆重的礼炮任务。我们担负国庆节活动的保卫任务。虽然也很艰巨,但与打礼炮比就轻松得多了。打完礼炮,就是晚上的烟火晚会,我们在天安门西侧,人民大会堂北面把口子,就是只准参加晚会的队伍和人员进去,不许其他人员进出。当然,中央首长的车辆是可以通行的。没想到,我们竟截住了当时的副统帅林彪的警卫车,差点出了大事。


事情是这样的,快到放烟火的时候了,参加晚会的队伍早已进完,进出的车辆也没有了,团长命令我们合上口子,都坐在长安街当中,不准再有人员车辆进入。过了一会儿,从西面来了一辆大吉普车,上面下来几个人,摆手让我们起来,他们要进去。我们哪里听他的,就是不起来。他们其中一个人就问我们谁是领导,有人将团长指给他看,这人不由分说,快步向前,右手揪起我们团长的领子,向团长说了些什么。


我们一看,竟然有人对团长这么不礼貌,就想上前帮助团长。谁知团长回过身来,把双手向上直摆,叫我们快快起来,我们很不情愿地站起身来,打开口子,放这辆车进去。等车子进去,我们又堵上口子。回过头来,一问究竟。原来,这是林彪的武装警卫车,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跟上林彪的轿车,正急着追赶首长的车,所以有了刚才惊险一幕。


接着是礼花奔放,万紫千红,千百个各式各样的礼花弹就在我们头顶上空爆炸飞舞,有时半个礼花弹壳会掉下来砸着头,因是纸制的,倒也无大碍。


能多次参加国庆典礼,并参加国庆活动的保卫工作,在一生中,也是值得回味的事情。所以记下来,与同事们共欣赏。

                                   


                                                                                                      

垦荒整地的日子


我们的部队的驻地是北京顺义牛栏山,就是出二锅头的那个牛栏山。部队的营房东面不远有一条河,叫潮白河。它的上游是怀柔水库和密云水库。潮河和白河在密云汇合,所以叫潮白河。60年代,水面还很宽广,大雨之后,还会有大的波涛,但由于上游水库的截流,少了些汹涌,留下两岸面积广大的沙滩坡岭。


1960年代,毛主席发出“五七指示”,号召部队学工、学农,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我们部队响应党的号召,在潮白河畔垦荒种地。我们团在潮白河西岸,进行造田生产。一千多人,扛着钢锹,铁镐,推着小车,打着红旗浩浩荡荡开进沙滩,我们要叫沙滩变成良田。狭长的沙滩上,变成了鏖战的战场。那真是万马奔腾,热火朝天,你争我赶,互不相让。那红旗招展,如火如荼的壮观场面,真是叫人热血沸腾。


先是平整沙地。那时还没有农业机械化,全凭体力干活。用铁锹铲土,用小独轮车和箩筐运土。手上和肩上都磨出血泡,没有一个人喊痛,照样奋力工作,一天不停。因为,谁都明白,节气不饶人,赶不上插秧,那就要耽误一年的收成!翻出沙土,就露出芦根,还要把芦根捡出来因为不把它除掉,它还会发芽生根,影响稻子生长。


北京的农民运土用的是一种独轮车,上方装了一个木制大簸箕斗,沙土装在上面。平时推起来非常吃力,不宜掌握平衡,很容易翻倒。不用说是在沙土地上,推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很是费力。人倒了,车子也翻了,爬起来再重新装运。我们就是这种现在看来是很笨的方法来与土地战斗。除了小推车,还用箩筐抬的。把高处的沙土运往低处。使地面平整。两人抬一筐,已经是非常沉重的了。


但是,我们班有个1966年的老兵,是山东人,叫刘学才,他和伙伴硬是在一个装满沙土的筐上,再加了一个箩筐,让我们装土。我们不装,他们就抢过铁锨,自己来装。我们劝他们,太重了,要压坏人的。他们不听我们的,硬是叫我们把上面的箩筐装满。几天下来,累得刘学才吐了血,我们不得不把他送到卫生队治疗。


土地平整好后,就是排碱。因为河滩的地是沉积地,存了很多的盐碱,表面一层白色。不能种好庄稼,必须用水把盐碱冲洗掉。我当时负责向田地里灌水。没想到,我也为这块土地付出了血的代价。沙地的沦渠进出水口,不能用沙土挡,水流会把沙土冲跨,水是堵不住的。我们采用的是埋下直径约30 厘米的陶管,用做水渠的水口,陶管的内壁是一层琉璃,若被打破,其缺口异常锋利。


我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水中走着,忙着堵口。突然,只觉得右脚下被一个东西刺了一下,我慌忙拔出脚来,发现脚底在流血。战友们把我的脚洗净一看,下脚掌上,大脚趾与二脚指间被陶管茬子划了一个大口子,血流不止。卫生员给我简单包扎后,马上把我抬上独轮车,让我坐在上面,把我送到几里外营房的卫生队。这在当时,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


到了急救室,医生脱下我的解放鞋,发现里面全是血水。医生给我清创后,就要缝针。这时,医生停下来问我,打不打麻药?我问,有还什么关系吗?他说,打麻药不疼,你可以舒服些,可是伤口要长得慢,不打麻药呢,你得忍着痛,可伤口愈合得快。听了医生的解释,我毫不犹豫地说:“不打麻药,我要快回连队。”医生看我很坚决,点了点头,没有打麻药,开始了缝针。


我咬着牙,攥者拳头,忍受着钻心的疼痛,坚持就是胜利。因为脚底的皮又厚又结实,针线不好扎进,缝针穿入的咯吱声音都能听到,我头上浸满了汗水,忍受着,手术费了很长时间,才告完成,一共缝了十几针。汗水流遍全身,衬衣都湿透了,我终于顶住了手术的剧痛。就像打了一次胜仗,我舒了一口长气。终于挺过来了,医生和护士都向我伸出大拇指。


脚伤好的很快,我也能下地活动了。部队在家属院放映电影“南征北战”,我们卫生队的伤员也去看电影。这在当时是难得的几部允许放映的片子,看到激烈的战斗片,我军一步步取得胜利,敌军节节败退,我们非常激动。看完电影,我拄着双拐往回走,这时我们连的队伍里就有人说;“撤退了”。原来,我的脚裹着绷带,又拄着双拐,样子像电影里的国民党兵撤退的情景。这引战友们的一阵友善地哄笑。


很快,我养好伤,又回到连队。开始了战斗的生活。接下来是插秧。望着这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这是我们用鲜血和汗水平整出的土地。它会生长出丰硕的果实,丰富我们的餐桌,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的青春。


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宝贵时间,献给了部队,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劳动。这一年,我被评为五好战士,我将我的荣誉证书寄回老家的母亲,我觉得,这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这是一段难忘的不平常的记忆,对于这段当兵的历史,我们感到无比自豪,青春无悔!




外一篇:

107火箭炮整装制造记



1980年代,我厂接受了一批107火箭炮制造任务。我厂负责常规武器的维修工作。完成一种火炮的整装制作,对我厂还是第一次。


由于工具分厂的人员、设备、技术在全厂是一流的。工厂把这重任交给了我们。当时,我在工具分厂任技术组长。工厂下达命令,任命工具分厂厂长为试制小组组长,我为副组长。由我全盘负责火炮制作的技术工作。


除了炮筒和光学瞄准镜是由外部调拨外,其余零部件全部由我们制作。工厂调来十几名技术人员,先是对图纸的熟悉消化,制定出工艺规划。然后就是紧张的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工装设计,还有人员、设备的调整,进行生产准备。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几十套工装、模具设计完成。进入制作阶段。为实现繁重的焊接任务,购置了一批二氧化碳保护焊机。


在制作过程中,一种零件的生产进度缓慢。其上有一梯形内螺纹,需要用车床挑扣,来回地进刀,退刀,加工时间长,不能适应整个生产进度的需要,质量也难以保证。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决定采用拉削工艺。于是,我查找资料,进行了拉刀设计。可是,按照图纸加工出来的拉刀,第一次试拉就断掉了。这是为什么?看着断裂的拉刀,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傅拿了拉刀,仔细地看了起来。



他说:“交给我吧?”他拿了一把没断的拉刀,就走了。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拿着那把拉刀回来了说:“试试吧”。我们安装好后一试,果然不断了。切出的梯形内螺纹经检验也合格了。我问他用的什么办法,他说,没有别的问题,只是刀具后角抗劲了。他用手工修了一下,就成了。因为这些小小的差别,我们没有经验的人是察觉不出来的。这就是要向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学习的道理。有了拉刀,原来几十分钟才干一个,现在几分钟就干一个。效率提高了近十倍。这种拉刀设计,获工厂技术革新二等奖。


经过两个月的战斗,五一前,我们制作出两门样炮。按照制作规程,还须实弹射击试验。成功后,定型,才能进行正式生产。


于是,我和军代表带领人员和火炮,去太原靶场进行打靶试验。经实弹射击检验,我们的火炮合乎设计要求,经鉴定,准予成批生产。我们又投入紧张的生产制造中。加班、加点,终于按时完成了军械部下达的生产任务。


大功告成,但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因为,还要把这批火炮交到部队手中。我接到新的任务,要将这批火炮交到某沿海港口。


我要带人押送这批货物,用火车送往目的地。天气炎热,人要吃住在装载货物的铁皮车厢里,车厢里又闷又热,条件极其艰苦,而且走的时间长得超过预料。按火车速度,3天3夜也就到了。谁知我们走了一个星期,还没有到。火车走走停停,有时,把我们的车皮甩到多股道。


在大的编组站,一停就是一天。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个火车头,咣当一撞,带起来就跑了起来。所以人不能远走。一次,我们在车厢旁的树凉里休息,听到咣当一声,再一看,我们的几节车厢被拉跑了。我们急忙冲上去,演出了一场电影里铁道游击队扒火车的惊险镜头。结果是有惊无险,我们安全地跳上了火车。


那时我们走的是战备路,火车运行非常不平稳,车厢颠簸得厉害,走着走着,包装火炮的木箱就移出了原位,横七竖八,全乱了套。开始,我们以为这是偶然遇到,就用身体来阻挡,那知,摁倒葫芦浮起瓢,我们两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就找绳索捆绑,才防止了包装箱的损坏。


上火车前,工厂还为我们准备了小火炉,准备叫我们吃上热饭。一上车,便知道这是多余的累赘。因为,安全员告诉我们,不准动火,也不许抽烟。不用你说,你就叫我们抽烟动火,我们也没那个胆量。因为我们早已看到,和我们的车厢挂在一起的是两节车厢炸药。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车到了玉林,停了下来,火车头把我们甩到二股道,就脱钩开走了,听说是要换车头。可我们等了两天,还没见动静,眼看离交货的期限不远了,我们急了起来。第二天夜里,我找到驻站军代表,说明情况,并向他出示了军火调拨单。他看了以后,马上与柳州铁路局联系,连夜派人开火车来拉我们。


原来,信息出现差错,该拉我们的车头拉了别人的车厢跑了。我们再傻等也等不来有人拉我们了。所以,这也是个教训,有时太沉着了也要误事。


专门为我们开来的火车头,拉着我们的车厢又跑了起来。终于,我们到了港口。交接进行得很顺利。清点完毕,签字画押。我的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


完成任务后,军分区安排我们去海南一游。算是对我们工作的犒赏。这时,我们的队伍多了一人,成为三人。原来,一位年龄较大的技术检验人员坐火车赶到。我们坐轮渡到达海口。去海滩游泳,捉蟹,很是开心。考虑到检验工程师年纪大了,我们就放弃了去三亚的机会,只在海口转转。


我听说海瑞墓离驻地不远,就决定去看看。但同事没有兴趣,只好我一人成行。我买了地图。一路打听,才找到海瑞墓。这里芳草萋萋,松柏森森,一片凄凉。因距市区较远,几乎没有人到此凭吊。这里安葬着一位刚正不阿的县令。因对他的评价,引起一场浩劫席卷中国。



我采了束野花,恭敬地放在墓前石台上,向这位古人致敬。无私方敢言,有胆自能察。其实,我们现在也需要海瑞那样的偌大勇气,不回避现实,直面人生,解剖社会,解剖自己,勇敢冷静地对待各种难题。


玩儿了几天,打道回府。我们乘船到广州,再坐火车回石家庄。乘船时,船员在底仓装了不少货物。我们十分不解,就问这不是客船吗。怎么装起货来?原来,这是叫压仓,是防止风浪,使船减少摇晃的好办法。船员告诉我们,明天有7级大风,坐船要有心理准备。


船到广州,须航行两天两夜。我还记得,我们乘坐的轮船叫金莲轮。在大海上航行,真是异常激动,面对蔚蓝的大海,看着船头两边被波浪激起的飞鱼,展开翅膀,在空中滑翔,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心情无比宽广。


第二天一早,我们挤在船舷,争看海上日出,真是美丽极了。一轮红日,从海面喷薄而出,红色朝霞,飞满了天空,我的心与太阳一起升腾。一群海鸥,展翅飞翔,我的心,和海鸥一起飞翔。大丈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气魄油然而生。


到了下午,起风了,顿时大浪滔天,一阵阵巨浪,拍向船头,打湿了乘客的衣衫。千吨的大轮船,就像一叶轻舟,在大海里飘荡。这时人们,已经没了欣赏大海的激情,一个个相互搀扶,回到舱里。人们开始呕吐,船舱里一片狼迹。空气里满是痛苦的气味。我的两个同事,已经吐不出来东西了,最后吐出的只剩胆汁了。我虽然也已晕晕乎乎,可我得挺住,坚持不吐,为的是能照顾我的两位可怜的同事。我打来清水,叫他们漱口。清理他们吐出的污物。


风浪过去,第二天,大海又恢复平静。船在大海里航行,如果没有太阳和星光,很难用眼睛辨别方向。四周宽阔的水面,包围着轮船,真是让人倍感人的渺小,海洋的广大。远处的轮船,帆船,开始只望见烟囱和船帆,慢慢才出现船体模样。无风三尺浪。虽没了超级大风,但海浪还是在船旁涌动,一个大波浪,有百米多宽,轮船就像是在海的丘陵中爬行。一会儿窜上,一会儿落下。我们感到了大海母亲的抚摸。


天色已晚,轮船驶近珠江口。远处的灯火连绵,船员告诉我们,那灯光灿烂的地方,右面的是香港,左面的是澳门。距离我们只有十几海里。这是我第一次走近还被外国占领的土地,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什么时候能收回我们的宝地,让港澳回到祖国的怀抱?


到达广州,下了船。我们坐车回到石家庄。因这次107火箭炮的制造,工厂给我记了三等功,军械部下令嘉奖。


多年以后,我到泛亚公司应聘时,老总问我,你最满意的工作是哪一项?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是107火箭炮的制造。另外,告诉你一个小插曲。我们的分厂厂长在当时身体不太好,他把107火箭炮的重任压到我的肩上。他有时来看看进度。我一个人担起了火炮生产、技术、管理的重任。这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考验。更是我锻炼的一个好机会。我没有辜负领导和同事的信任,胜利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光荣任务。为接受以后的各项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我的一生来说,这是一段难忘的历程。



更多阅读

田警惕:从兵工厂考来,学成干一辈子老军工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特此鸣谢



芳华岁月

马小冈:一个北京知青的从军之路

张小雪:当文艺兵的日子

侯杰:从《芳华》中我看到反战情绪

钟健夫:《芳华》的精神分析

缝合人生和历史的创伤

蒋蓉:那些年那些人那些芳华

冯印谱:“狗崽子”当上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员

黄健:天南地北的战友们,你们好吗?

肖星:我所经历的1979年对越作战

《芳华》女神原型现身,

美得冯小刚不敢直视

电影《芳华》火车站外景地,

碧色寨的前世今生

女兵忆越战最尴尬一幕: 身体真的忍不了

朱江明:冯小刚讲的其实不是《芳华》,

而是老炮儿们的中产焦虑

冯小刚电影《芳华》55句精彩台词

严歌苓原著小说《芳华》在线快览

严歌苓:让导演们拜倒在石榴裙下的那个女人

冯小刚电影《芳华》海报剧照集锦

冯小刚激情燃烧的《芳华》岁月今日重现

西路军悲歌:两千多红军被就地活埋


阅读《芳华》电子版

http://www.136book.com/fanghua-1/

点击网址-选择复制-搜索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