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张志鸿:​正招本科生屈居简陋分院,新三届人第一次校舍抗争

张志鸿 新三届 2023-04-16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张志鸿,湖南邵阳人,1978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7月毕业,曾在中学、中专执教17年,在某央企湖南公司工作多年,定居长沙。


原题

梭罗河畔的青春往事

——回忆在华师京山分院那一年





作者 :张志鸿


在很多人心中,除了家乡,还有一两个特别怀念的地方。

一路走来,位于江汉平原北端的一座校园常常让我回望。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我们中文、历史、政治三系大约四百名同学在那里度过了大学生活的第一年。

当时,那里叫做“华中师范学院京山分院”。

在简易平房住了半年

在位于武汉的总院报到后,又坐了整整一天汽车,来到京山。

初到分院,有些发懵:这里前不着村,后不靠店,没有围墙,只有稀稀拉拉的十几栋房子,而且多是平房。


中文系男生住简易平房,每个班一间,每间都住二十七八人。直到次年四月,才搬到三层楼的宿舍。


住了半年的宿舍

只有一个小卖部,商品寥寥。


想改善伙食,得去两公里外的孙桥镇。孙桥很小,印象里只有包子、卤菜之类小吃,一个卤鸡蛋6分钱。


想购物,得走路去县城。这段路约8公里,可能是因为走得辛苦,有几位师兄的回忆文章说有20-30公里。

食堂(兼礼堂)


后来才知道,分院住过好几届工农兵大学生。在我们前面,77级的文、史、哲三系也住了一个学期。

10月23日举行开学典礼,大学生活开始了。 


第一次见到松花皮蛋

同学来源五花八门,有带工资入学的,有已经娶妻生子的,还有穿军装的现役军人。

和其他年级(包括77级)相比,78级最大的特点是年龄放得宽,既有年逾三十的,也有我们几个十五岁的。

在京山,我比老高同学矮;大三时,我就比他高了

对城市来的同学而言,分院的条件简陋、艰苦;对于来自农村的一些同学来说,这里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堪比天堂。国家对师范生也有照顾,每月补贴13.5元的生活费(后来提高到17.5元)。


征订1979年高校教材时,有些同学订了50多元,我囊中羞涩,只订了20元,有些家庭困难的同学订得更少。当时,我父亲的月工资也只有50元左右。

食堂餐票(网图)


有次食堂卖皮蛋,几个同学(包括我)从未见过,老丁同学就吓唬:这玩艺碱性重,最多只能吃半个,你竟然全吃了?快,快到门外吐出来……


虽有一些差异,同学之间十分友好,相处久了更亲热。 


老师在课堂上哭了起来

刚刚走出文革,老师们扬眉吐气;面对求知若渴、藏龙卧虎的新学生,他们也抖擞精神,各显本事。


郑远志老师教现代汉语是从拼音教起的,讲得很细,让我暗暗惊奇:想不到看似简单的汉语拼音中,竟也有这样深邃、有趣的学问。

教学楼


教现代文学的黄曼君老师喜欢在讲台上走来走去,风度翩翩,妙语连珠,一副才子派头。后来,他果然成了名教授。

有次上现代文学课,教室里本来有些嘈杂,忽然变得非常安静——原来,马光裕老师朗诵长诗《哭亡女苏菲》太过投入,悲从中来,竟然哽咽哭泣,吓得200号学生大气都不敢出,当然也是对老师流露真情的尊重。

有趣的是,坐在第二排的两位女生感觉后排有动静,回头一看,却见本班老朱同学也在暗自抽泣,原来他受感染,联想到自己和妻子都在外地求学,小女儿无法照看,竟也情不自禁。

左为教学楼,右为后来的宿舍楼

有一次,某老师布置作文,要求当晚交卷。到了晚上九点半,竟然亲自来到宿舍,让没有写完的同学手忙脚乱。老师登门收作文,可能有分院太小、老师无法回家的因素,但那时的老师认真负责,也是真的。

岁末,各班“争抢”无法回家的老师参加元旦晚会,我班请来了谢韵梅老师。女生献花(用纸花和树叶扎的),谢老师一愣,瞬间泪流:“十多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学生献花!”

我们默默感慨:被中断十多年的尊师传统回来了。
 
历史老师边教边改

通过报纸、收音机,我们也能感受到外面的风起云涌。

从10月28日开始,上海《文汇报》连续三天刊登话剧《于无声处》的剧本。该剧歌颂了参加1976年“四五运动”的青年,而“四五运动”当时还没有平反,可以想象这部话剧引起的轰动。传读剧本时,我们也很激动,感觉人心所向已经势不可挡。果然,到了11月中旬,“四五运动”平反了;12月,《天安门诗抄》出版。那时候,几乎每个同学的笔记本中,都有几首传抄的“天安门诗歌”。

那个岁末年初,接连发生了三件大事:“三中全会”召开、中美建交、对越自卫反击战开战,每一件都是天雷滚滚的大事。

《人民日报》号外(网图)

12月23日晚上,在宿舍集体收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把收音机的音量开到最大,用心感受新时代的来临。

第二年2月17日下午,学院在食堂(兼礼堂)召开大会,传达中央11号文件,宣告对越自卫反击战已于当天凌晨打响。虽然此前早有舆论宣传,不算意外,仍然激起热血沸腾,少不了天天关注、议论。

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拨乱反正、平反昭雪的新闻,教党史、现代文学史的老师只能边教边改。记得第一个学期期末,满头白发的董树礼老师难为情地说:

同学们啊,前面讲的党史可能又要改一下了:中央就要给彭德怀同志平反了,“十一次路线斗争”也不要再提了。

台下一片会心的哄笑。
 
我的一门课程只考了63分

当年有句时髦的话:“把被林彪、‘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人人都明白,读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没有道理不珍惜。

那时候,大家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要记、要写、要背的太多,需要阅读的更多。

认真听课自不待言。至今,我还保存了在京山分院的几本听课笔记,算得上工整、详尽。


到了晚上,宿舍里安安静静,每个人都在床前的小桌上看书写字,生怕打扰了别人。

教工、女生宿舍区,远望有诗意


近看很简陋


最受欢迎的地方,自然是图书馆和报刊阅览室。可惜藏书太少,一些名著周转不过来;阅览室可以看到最新最火的文学作品,也看不赢。

很多同学当过知青、老师或机关干部,见多识广,有比较成熟的学习方法。对我们这些小字辈来说,学习的压力更大,不仅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如很少读过外国文学名著,分析、归纳的能力也明显不及年龄大的同学。

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我的英语发音不准,提不起学习兴趣,搭帮记性好,每次考前把课文背熟,成绩也多在90分以上。

第一个学期,我的“中共党史”只考了63分,感觉很丢脸。一对答案,发现问题出在答题方式过于简单,分析议论不足。晚上,我找到董老师家中要求补考。老师感动了,安慰我说,60多分和70多分其实没什么区别。

那是我大学期间仅有的一个60多分。没想到,“中共党史”后来成为我业余时间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

劳动与巡逻

在京山分院,我们经常参加劳动。

根据我的日记,单是1979年5-6月,就有两个下午插秧,一个下午薅秧,一个下午给花生锄草。此外,6月11日那天是周一,上午薅秧,下午锄草。

李同学来自江陵农村,擅抓泥鳅鳝鱼,刚喊“有洞”,一声水响,手里就多了一条,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如果那时有抖音,他完全可以当网红。


开水房


除了劳动,还有深夜巡逻值班的任务。例如4月5日凌晨4点,我和徐同学、李同学被叫醒,手持值勤用的木棒,在校园走来走去,走到天亮。

那年头劳动、巡逻不稀奇。回到总院后,我们到南湖边的校办农场搞过几次劳动,也参加过几次深夜巡逻。
 
我学会了游泳

政治环境宽松,课余生活就会丰富。

几乎每周都有一两次露天电影,印象最深的是印度电影《流浪者》、美国电影《未来世界》。通过黑白电视,看过日本电影《望乡》和《追捕》、香港电影《生死搏斗》。这些外来文化让我们大开眼界,屡受震撼。


各班都有黑板报定期更新,还关起门来教唱歌曲,学交谊舞,难为了那些内向的同学。

田径场

最有趣的集体活动是采蘑菇。周边有一些树林,盛产松菇。过了“五一”,我们常往树林跑,概不走空,然后清炖成汤,香甜醇美,大快朵颐。

当时的体育课要考游泳,恰好分院有几个小湖,水质清澈。到了夏天,有些同学天天下水,羡煞我等旱鸭子。

老丁、老张等师兄教我游泳,方式简单粗暴:教了几个动作后,就往水深处推,让你扑腾着回来。一来二去,我竟然学会了,喜不自胜。至今,在户外游泳仍是我最爱的运动项目。


当年游泳的地方

一个晚上,发现柳同学、徐同学同去游泳没回来,该不会出事了吧?大家一听,立马倾巢出动,打着手电,四处搜寻,呼喊声声。找了好久,仍无音讯,正当心急火燎时,两位“失踪者”悠然归来。原来,他们游泳之后去散步,聊得投机,忘了跟同学打个招呼,惹来一场虚惊。
 
梭罗河畔

分院南面是江汉平原,北面遥望大洪山。

西侧有一片梨树林,梨花绽放时,洁白如雪,印证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东边有一条小河,名字很美:“梭罗河”。后来我上网查证,梭罗河似乎不是正规的地理名词,但分院的前身叫梭罗河林场,分院的北边有个梭罗河村。我猜梭罗河这个雅名,可能来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



校园全景

分院附近少有村民,植被丰茂,生态完好。根据日记所记,我曾遇见过野鸡、斑鸠、甲鱼等野物。

当时我写了一首《野游》,有“西去月牙逐彩霞,北来孤鸠落云头;花红柏翠壮我志,鱼戏蛙鸣解人愁”等句,很矫情,但景色大体写实。

教体育的李孝祺老师是湖南老乡,对我关爱有加,空闲时带我出去打猎,主要是打野鸡野兔。我们漫野转悠,“像风一般自由”。

有一个镜头至今依然清晰:四月的黄昏里,有清风、晚霞,有各种野花盛开,从湖边小树林里传来几个女生的歌声,唱得从容自在,歌声清亮悠扬;她们唱的,是一部新电影中的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打回“老家”去!

5月18日,体育老师透露:76级(工农兵学员)推迟毕业,79级不再来京山,武汉总院宿舍不够,你们78级要在京山再呆一年!

立刻群情激愤:我们考上的是华中师院,不是京山分院,为什么言而无信?凭什么77级只住半年,79级不用来,却让我们再呆一年?

此前承诺:“二年级回总院学习”

5月26日早上,食堂的墙上出现了第一张大字报,要求校方兑现承诺。


当天傍晚,大字报已有七八张,火药味更浓。


第二天是星期天,大字报如火燎原,我们班也贡献了两张。


那几天无心看书,有的主张罢课,有的建议组成“请愿团”。


京山交通不便,条件简陋,多数老师也不愿呆,暗地里支持我们。


终于,6月9日召开大会,分院院长传达:总院已决定,让你们如期回武汉。他还笑言,你们背后叫我张胖子,别以为我不知道。


台下欢声雷动,会后喜气洋洋。


这一风波,比北京人民大学学生上街要求归还校舍还早五个月,应该是新时期最早的大学生依法维权事件,虽然规模和影响不算大。


7月20日凌晨4点,送走部分同学去县城搭车,然后把行李装车。10点,我们的“大篷车”(带帆布顶棚的卡车)队浩浩荡荡开返武汉。


也许是为了证明宿舍紧缺,下半年,学校安排79级新生住宿舍,安排我们中文系78级男生住在大礼堂。十几排高低床整齐排列,如同十几节卧铺车厢,蔚为壮观。有一天睡觉前停电,忘了关吊扇;半夜来电,多个吊扇旋转起来,把蚊帐吹得飞扬,引来一片笑骂。


在享受了总院的图书馆、名家讲座等等之后,大家都感到庆幸,都感谢那些带头维权的同学。


后来有人透露:事情的起因是少数领导思想保守,仍迷信“共大”那一套,觉得让78级这些“骄子”在分院再锻炼一年,也未尝不可。



华中师院校园一角


京山情缘


我看过许多“新三届人”的回忆,当时很多大学都有分校,或为专科,或为扩招。像母校这样把正招的本科生放在分院的,目前还没有发现第二家。


如今,同窗们如何看待京山分院?


少数同学没有好感,对学校把我们放在偏远的分院仍有怨言,认为第一年的宝贵时光被浪费了很多。


多数同学认为京山分院是我们人生的新起点,是大学生活、青春岁月的重要组件,值得怀念。


特别是对部分同学而言,进大学意味着新生,京山分院是自己脱胎换骨的精神家园。


显然,这些看法都有道理。


毕业之后,我已经三次回到京山分院。


第一次是2002年5月2日,我独自去了京山。后来成诗一首,其中写道:


多少日子过去了
我的京山
你寂寞深深
却美丽依然

坐在草地上
我与你互诉着思念
听初夏的风
唱起当年的歌

我怎能不来
至今
我还在吸吮你的乳汁
我怎能不走
我的宿命
在红尘滚滚的前线


那一次我拍了不少照片,做成一本相册。其中一张取名《回望》,后来参加聚会时,给本班同学都送了一张。


回望


第二次是2008年10月3日,我和本班15位同学回到京山,重游有些荒凉的校园。

第三次是2013年10月1日,我自驾去游武当山,路过京山,带妻子、儿子参观了当年的校园。

近闻京山市拟在分院旧址挂牌,并设立“京山分院陈列室”,可喜可贺,希望它能成为反映中国高校教育曲折历史的一个标本。 


2022年5月21日


张志鸿专列

张志鸿:四位“网红”师兄,

华中师大新三届“老兵新传”

张志鸿:大学逃课记
913事件,秋天里的一声惊雷
张志鸿:探访黄冈林家大湾

乌克兰,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乡

张志鸿:肖邦父与子的一百年

我的乡愁,那些正在远去的明师

张志鸿:一名小镇少年的阅读饥渴

韶山火车站:五十年沧桑的见证
张志鸿:湖南人不能忘记的一个军人
张志鸿:怀念一个日渐高大的身影
张志鸿:为“四人帮”殉葬的那些人
40年前那场战争的硝烟与回声
张志鸿:走访茶陵潘汉年流放地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原载微信公号青山自牧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新三届忆旧

王均行:我在上海旅专学财务

黄朴民: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刘海峰:77、78级大学生的构成及际遇

 杨雪野:经历追查风波后,
我拒绝招工回城,考取重点大学

于向国:五个春天的故事
哈晓斯:写在77级毕业40周年之际
戴伟华:致敬,我们的1977级陈侃章:“跨六奔八”的77、78级
吴鹏森:日记中的“77级”
苏斐:77级,舅舅与外甥是同班同学
范文发:冬闱77级,赢得久违的公正
何晖:华南工学院数力系77级影像志
浙大77级,神仙友情,归来依旧少年贾建初:景德镇这群77级的“含金量”
明若水:高考作文没写完就匆匆交卷周冰:入学半年后我才转上粮食关系
于泽俊:一个同学被父母逼迫退学了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