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业案例】汪星宇:复旦学霸的返乡路

陈俊 志阳创谈 2023-05-24



采访汪星宇的时候,便证实了“撞脸杨洋”的评价不假。颜值是一方面,当谈到他最近刚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时,他谦虚地将此归功于运气原因。






说是电光石火,其实早有根基


汪星宇,90后社会创业家,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研习国际关系。正如汪星宇自我调侃道“我一直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好宝宝”。从小学到大学,他便一直担任班级中的班长一职。由于从小便资质过人,在高考前他甚至拿到了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但是为了“锻炼一下自己”,他选择参加高考,但是最后还是成功考上复旦大学。由于父母都是公务员,所以在大学毕业后,汪星宇本来的计划是报考团中央的公务员,但最后出于种种原因,到了纽约大学继续深造。但也正是国外的这段经历给他埋下了创业的种子。据汪星宇说到,在国外时,他在学长的一个孵化器里做实习,在创投圈做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实习内容就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去看看当时别人的一些项目,去和投资人聊、和创始人聊,看看有没有机会拿国内一些国企的资本做一些合作。这一年半的经历让汪星宇在研究国际关系外找到了自己真正兴趣。每个创业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正是在这样故事的分享与思维的碰撞中,为汪星宇日后的创业埋下了伏笔。不过其坦言,在创业前一天,他都没有认真想过创业这件事。




3C原则,构建团队


在构建创业团队的时候,汪星宇第一个找的就是大学室友金一斐。金一斐,在复旦学习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汪星宇打电话拉他入伙时他正在奉贤做公务员,而且前不久还因为工作被表彰获得“五四青年奖章”。或许是大学期间的交情,或许是两人间相合的价值观,在汪星宇打电话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再接着,汪星宇便去寻找核心团队最后一块拼图,他的一个小学同学,当时在做程序员。就职于一家创业公司,在听完汪星宇的想法之后,他义无反顾的辞职加入这个团队。对于最初这个核心团队,汪星宇说到“我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这完美契合3C原则第一是Chemistry,创业过程中有很多变数,团队成员之间一定要有深厚交情,要有良好的化学反应才能走到最后。其次是Complementary,就是三个人要有不同的技能点,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互补。第三是Curiosity,三个人都对乡土研学这个项目抱有期待和兴趣。”当然,后期还是有很多优秀的、有能力的成员加入,像川西负责人张秀龙,甘孜州的藏族,做了六年公务员,辞职一起创业,再比如莉娅,我们现在的市场负责人,她以前办了三所国际学校,对国际学校方面比较熟悉。于是,汪星宇在2017年9月正式成立了注册公司,名字就叫乡村笔记。




乡土研学,连接城乡


作为一家社会企业,他的初心通俗的说就是帮老乡赚钱。最初想着帮老乡把瓜果蔬菜卖出去,但是后来觉得这个方式不可持续。考虑到教育是发展的持续动力,他决定 “用教育连接城乡”,也就是现在这个品牌——乡土研学


目前公司主要是结合一些研学旅行、乡村振兴的政策,并与国际学校、公立学校的德育处对接,针对品德教学方面做出全新产品,也就是乡土研学。至今,公司已经有了10位全职员工。在上海和成都各有一个办公室,带动300多个初高中生,130多户亲子家庭,100多个大学生。


当然,同所有创业公司一样,汪星宇在初期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汪星宇感觉最困难的就是沟通成本实在是过高。在宣传介绍上,大家对于他这个乡土研学项目多半持有将信将疑,不敢报名的态度。汪星宇自己调侃道“现在都说我是人口贩子了,实在是不好宣传。”在第一期招生时,汪星宇还自信满满,还曾担心这如果有500人报名,自己如何从这500人中筛选出100人,但现实的报名情况却远没有这么理想,最后还是通过“买保险”的方法,拉动亲戚资源,加之汪星宇之前通过参加综艺节目获得的粉丝量才拉到了27名学生。之后各路媒体,包括团中央对项目的相关宣传,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所以汪星宇感觉自己的团队其实还是蛮幸运。


运营模式方面,目前公司接受的客户一般都是C端。30多个城市300多个孩子。所以各种情况都存在。有些家长因为纯情怀送过来,带孩子去见一见世面,长点见识,吃点苦不要紧。有的是功利诉求,比如背景提升,出国留学,但是汪星宇表示接下来公司会去转型,使得B端客户占主体。因而在当下这个阶段,公司的目标群体是一些一二线的国际学校和创新学校(比如说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探月学院等)的孩子。大概三年之后,随着研学旅行的政策不断落实,这会变成一个刚需,每个学生都需要。并且很好的一点是很多研学旅行的细则在各地都能够落实到教育局的德育处,也就是相当于B端的系统里面。所以这是一个尚未被挖掘的刚需市场。至于具体的教育模式,汪星宇把它分成两块。第一块是关于乡村的传统品格这方面的,比如之前在山东菏泽定陶区一个戏班的合作,带领孩子感受戏曲文化。或者再比如汪星宇说“我们带同学们去下河去抓螃蟹,要爬野山,两个小时爬下去,大家都特别累,这时候突然看到前面有个老奶奶, 70岁背着背篓,然后哼着小曲就在割草。那我们说这个叫勤劳勇敢,就是我们中国学生或者是留学生说的那种勤奋刻苦的东西。就是从我们骨子里面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精神当中来的。这个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所说的。” 另一半课程则是一些大学的学科导论课程,文学采风,社会调研,戏曲表演,建筑设计,博物学等等。50%的个人品格加50%学科导论,拼在一起,成为一个乡土研究的项目。



在传播途径上,汪星宇提出“我们的传播途径就是我们的产品。”他认为,其实现在很多人都需要这个,但就是不了解途径,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去参加,他相信随着公司慢慢做大,一种口碑相传的积极效应会帮助公司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当问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汪星宇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团队的人。他们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又有着不同的知识体系,但又同样对乡土研学满怀热情,这样聚起来的一拨人难能可贵。而且他还认为,对于资源,其实现在资源并不是最需要的东西,资源太多反而会将企业反噬,只有人和团队才是最真的。




尚在起步,但绝不停止脚步


目前,公司主要是和两方面机构合作。一类是公益企业,公司会和公益企业一起做一些落地的事情。比如和途梦(途梦也是一家社会企业,做乡村孩子的线上职业培训,但是它没有市场端的现金流)合作。乡村笔记把孩子们带出来,途梦提供一些导师资源,讲一些职业规划的课,二者进行互补。另一方面则是和政府合作,或者说政府因为是风险偏好比较低的团体,严谨的说是一种支持。比如当公司去湘西的村子里面,湘西山江镇镇政府会派车送去,就还是很支持的。


当下公司虽然刚起步,但是汪星宇对未来仍做了规划与期待。在接下来的一年,希望能把品类做出来、课程时间确定下来、核心团队扩张到有15个人,客户量能做到2000人。 三年后,创造乡土教育行业精品类,创造乡土研学的新品类,跟出国游学做一个对标。然后能让他进入一二线城市的国际学校、创业学校或者最好的公立学校,做到10%的市场占有率。未来5到10年,希望在连接城乡的这个事情上再做一点别的尝试。比如说乡建的咨询、乡村猎头、乡村Airbnb等等。


最后关于公司性质,汪星宇也坦然说自己一开始都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企业。虽然没有这个概念,但做了这件事之后,他逐渐意识到现在做的就是社会创业。从他的创业过程中看,从连接城乡的初心开始,再回过头找商业模式,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让自己能够活下去。这样的社会责任的心态与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END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右侧二维码购买《创业画布》



系列文章:

【创业资讯】第三届社会创业家颁奖大会暨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上财举行

【创业案例】耿向顺:第三届优秀社会创业家评选获奖者

【创业案例】李正方与纳桑红糖

【创业资讯】投资社会企业,值吗


- 图文编辑:邱振宇 -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