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席酉民:创业教育不是培养创客

席酉民 志阳创谈 2023-05-24


导读

5月17日,第四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席酉民教授受邀进行题为“创业教育不是培养创客”的主旨演讲。本文根据速记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核。



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创业教育不是培养创客。很多人一看这个题目都不高兴,因为我们都是创客。我想跟大家分享,为什么创业教育不是培养创客。



我用这样一幅图来描写未来的人——未来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第一是全球化,未来的人是全球玩家(Global Player);第二,未来的人都是骑在牛背上的人,而且这个牛是一头不温顺的牛,如果骑在上面超过8秒钟,就基本上算是成功的。未来我们怎么样在一个全球动荡的环境下驾驭一个很不温顺的事业,而且能够长期地保持良好的状态?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我对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解。

 

创业教育,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出现)以后,它的素养教育会进一步的加强,因为技能性、工具性的训练一定会被机器人取代。我们需要一批(具有)专业造诣的人,需要这批人帮我们制造更好的机器人,这批专业精英在人群中可能只占10%左右,我们的教育怎么样让这批人走得更深,这是教育需要思考的。此外,将来更需要的是具有一定专业造诣、更有行业造诣的人,可以站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肩膀上整合知识进行创造的人。这一类人比重应该不是很多,可能只有20%左右,这种人不仅仅需要(具有)行业造诣,更需要的是跨文化的领导力,需要的是企业家的精神。放眼全世界,目前还没有看到一种(针对这种人才)系统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对于我们来讲,如何培养这20%的行业精英与专业领袖可能是未来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现在大部分(教育)都集中在10%专业精英的模式上,即使是10%的模式上还不够完善。

 

那么创业教育应该在什么位置呢?对于70%的人,教育更多的是终生兴趣驱动的学习。不管你将来是行业精英,还是专业精英,中间的这部分就是创业教育。如何把所有的知识碎片整合起来并进行创造,这种能力是创业教育的根本。不管你是不是创客,不管你是做什么事情,这种能力将会变成人类未来立足于牛背上的基本技能。这就是我对创业教育的一个理解。



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教育理念,首先是看待学习,学习是什么?从哲学来讲,是人的改变,而不是简单地得到了一个证书,主要是自己的改变,是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的改变。教育的角色是什么?我们向来认为教育就是塑造别人,实际上按照构建主义的哲学,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导向的动力和定位,教育就是提供一种环境让每个人能够释放他的能量。尽管教育始于课堂,但主要发生在学习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的过程中,并最终改变价值观。既然教育是一个过程,教学的评估一定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估,而不是一次性、两次性的尝试。

 

创业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新的理解:首先是帮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角,这是创业教育很重要的思想。第二是学校和老师要创造机会、条件、环境帮助学生释放潜力和兴趣。学生的成长,并不在于哪个老师教得多么好,而在于这个大学有没有环境,在于大学的教育过程有没有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尝试。这不是简单(举办)一次创业活动,而是整个支持的系统和氛围。最后一个方面是老师怎么样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老师去塑造学生。创业教育是释放学生的能量,让学生有更高的期待,逐步帮助学生释放和成长,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成长支撑网络中,每一个学生有四个导师,背后有学校平台、学校合作平台以及全国的家长联合会。学生家长经常跟学生一块开会,理解什么是当代教育。很多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西浦每一季度都举行家长培训班。很荣幸,我们有近千人来自于企业社会各界的人作为利物浦大学的校外导师。那么西浦教育探索的理论逻辑是什么?

 

全世界的教育模式基本上遵循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不管学生将来干什么,(学生)都进入到一个专业领域学习专业技能。但(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社会永远不满意学校训练出来的产品。所以有些学校进一步朝前走,能不能做一些跨专业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这时候出现了跨行业和跨专业的教育。但即使学生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依然不能适应具有挑战性的社会环境。(因为)学校没有有意识、有系统设计地帮助学生学习和训练,只有商学院的学生有机会进行一定课程的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训练完全是放养的。这个设计里面包含有专业的教育,有跨专业的教育。我们现在提倡的融合(Syntegration)是要发生化学反应的。



西交利物浦大学将来有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校区,围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造诣人才的精英教育,另一种是在太仓校区的融合教育(Syntegrative Education)。这两个校区将来会帮助我们在全球不确定的环境下,驾驭未来行业。第一种教育模式叫行业企业定制式教育,让专业更有造诣;第二种是创业家学院,在太仓完全建立一个新型的创业家学院;第三种是大学向更广泛的社会延伸的创新与创业家社区。这三种教育模式构成了西浦的创业教育框架,创造了更好的环境,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创业者。所以创业者不是企业家,创业者是在各个行业能够开拓一份事业的人。这就是西浦的创业教育模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创业家学院的模式,一定要发生化学反应,一定是学校、企业、社会的结合,生成下一代新的既非传统的大学、又非传统企业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有几个方面的融合:一是学校、公司、行业、社会的融合,二是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行业教育以及管理教育的融合,三是学习、实习、在岗、创业的融合。这些所有的融合形成一个生态,在这个生态中形成所有参与者的价值创造和分享,然后再通过互联网把价值分享到全世界。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东西。

 

基于这样的概念,我们形成了西浦创业家学院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园。在新模式中,由六个圈构成创新生态。最中间的圈是学习超市,是终身的、开放式的、围绕兴趣的学习超市。学习超市之后是创新工厂。将来有两个东西非常重要:一个是标准,未来人和机器合作的标准是安全,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国际的标准认证中心;还有一个就是IP,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会进一步遏制中国的创新,所以IP非常重要。最后一个圈是创业和企业港。在这个平台上将建立一系列行业学院,这些行业学院将和企业联合生产下一代的创新领域,例如探索现代技术如何支持文化创意。创新领域生成之后将通过产业和社会的联盟,把所有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新的人才传播出去。这是我们新的校园模式,这个模式是开放的、终身学习的、兴趣导向的模式。圈内全部是共享,圈外有自己的独特性。

 

西交利物浦大学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比如怎么样进行融合式教育,怎么样进行创新培养,怎么样形成创业家社区。我想更多强调的是,教育最重要的是影响,通过造就一种文化、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影响社会,通过培养一批批人才影响一代代的发展,通过研究新的模式影响人类社会文明,我觉得这是创业教育的根本。创业教育应该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大学教育的理念当中。举办各种(创业)活动是支持(创业)体系的一些环节,这些环节当然起着平台的作用,但最根本的是要理解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愿景。

 

感谢大家。


END

文章荐读:

这些大咖聚集上财讨论哪些双创新话题?


- 图文编辑:邱振宇 -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