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业教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

丁相宁 志阳创谈 2023-05-24


名篇荐读

《MIT创新课:麻省理工模式对中国创新创业的启迪》一书系统剖析了MIT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 详细阐述了MIT内部创新创业的流程与机制保障, 以及外部环境与MIT的融合发展机制。内容包括揭开创新创业的神秘面纱 ; 影响创新创业模式的主要因素等。


文章导读

“大学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难兼顾创新与创业,所以创业型大学往往在科学创新方面实力不足。但MIT的经验证明,一个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大学不仅能够在创业方面独树一帜,还能在科技方面引领前沿。究其原因,在于MIT打通了科研创新与创业之间的通道,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使二者不断融合、助长,形成了良性循环。”

           

——《MIT创新课:麻省理工模式对中国创新创业的启迪》




一直以来,谈到美国,是智力资源的源头,是技术、创新、资本聚集地。而谈到中国,则是人力资源的源头,市场、产能的聚集地。而今,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步衰减、传统经济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启动自主创新,在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领域迎头而上,成为中国唯一的出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世界理工类高等学府中一枝独秀。建校150年来,为美国培养造就了大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截止2017年,MIT共产生了8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这些著名人物的身上无不闪耀着思考与创新的光辉。


身为创新的思想领袖,MIT为大众提供了一套完全原创的,并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来建立“创新文化”,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创意制造的“工厂”


1988年1月,MIT的学生发明了一种游戏,叫“辨认罗德”(Recognize Rod)。学生们把MIT人工智能专业一位叫罗德的教授的头像印在纸板上,用机器人控制水枪向罗德教授“发射”。游戏规则是,不管罗德教授的头像放到哪里,机器人都应该在1分钟内辨认出此头像是不是罗德,如果是,那就可以对准罗德教授的鼻子打水枪。


这个游戏开始时,参加者寥寥无几,罗德教授知晓此事后决定“牺牲”自己,发出通知:“每天下午4点到5点,我将会取代我的头像出现在技术广场,你们可以用机器人控制水枪对准我。”他说到做到,每天下午4点,罗德坐在那里和学生谈笑。


一个星期过去了,他的衣服基本是干的。大多数机器人1分钟内还做不出设计目标的判断,因为它们还无法辨认谁是罗德。就在独立活动期快结束时,一个叫海伦的女生,第一次射中罗德的鼻子。海伦坐在罗德的旁边,水枪只射罗德,不射海伦。第二个学生科林设计的机器人也开始了辨认游戏,但却故意将水射到了罗德教授的裤子上,罗德教授知道自己被“愚弄”了,也颇为无奈,只得与学生们一同玩笑。


不久,参加“辨认罗德”游戏的优胜者科林和海伦,从美国国防部拿到5万美元的资金,一边读书,一边创业,在MIT校园内,创立了iRobot公司。该公司现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公司,他们制造的扫地机器人在全球销量超过 2000 万台。


MIT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工厂”,而且,这些好的创意往往会带来创业机会与商机。创意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MIT激发创新、鼓励创业的适宜环境中应运而生的。



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


建校一个半世纪以来,MIT的创新性研究一直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或许是MIT在创新方面的成就过于耀眼,致使外界对它的了解仍然停留在科技创新的一面。其实,真正了解MIT的人都知道,它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创业。


截至目前,MIT校友创办的公司年营业收入总和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如果将其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可排在全球前20。其中有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500强公司。例如,通用汽车、惠普、英特尔等。此外,还有一大批在业界领先的企业均为MIT的校友所创办,如飞机制造巨头麦道,半导体产业的巨无霸德州仪器,国际数据网络的先驱和领导者3COM,剃须刀行业领头羊吉列,全世界最大的信息、出版、研究、会展与风险投资公司IDG,国防产品方面的领军企业雷神公司等。


科技创新是MIT校友公司创建和成长的基础与核心。正是因为科技创新基因,MIT校友公司在市场上表现出独特的竞争力,很难被其他企业模仿、复制和超越。MIT校友公司中,有竞争力的公司多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这与MIT“科研立校,技术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是一致的。


MIT创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本钱就是“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MIT自身的研究,这就是MIT独特的创新创业模式。它追求科学创新的精神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植性文化,而且常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意,许多创意在校方的引导与帮助下,转化为真正的产品,并成功实现了创业。


MIT开创了以高校为主导的大学、政府、产业联合的创新创业模式,在美国学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在该模式中,MIT实现了在科学研究、实际应用、教学以及学校收益的最优组合。


这一“大学-产业-政府”模式被称为“三螺旋模型”,即MIT与产业界、政府(包括地方政府、联邦政府)建立了新型交叉的互补关系,三者间存在着一种共生性,为此,MIT始终把产、学、研活动视为一而三、三而一的活动——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空间上并列开展。


一方面,MIT通过接受政府、产业界的资助以及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来建立紧密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MIT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政府、社会培养人才和输送科技成果,为本地产业升级服务,不断创造新公司和新企业,服务当地经济。


成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经过多年的发展,MIT的创新创业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走向成熟,释放着MIT特有的创新能量。


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实现,MIT具有一套创新创业流程,各种项目和组织构成了MIT内部的创业体系:有最初鼓励发明创新的莱梅尔逊项目、媒体实验室;有负责申请专利、为初创公司发放牌照的审批部门和技术许可办公室;有帮助改善商业企划、组建公司的列格坦中心;有通过匹配业内人士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长期指导的服务机构,以及将创业服务贯穿始终的创业中心。


正是这一生态体系,架起了从创新到创业之间的桥梁,不断推动MIT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


成立于1980年的MIT媒体实验室就是其创新创业模式成功的一个范例。它致力于研发最新的计算机科技,其中很多属于最前沿的科技发明和概念性产品,因此很多发明都很“不切实际”,如研究仿鱼类行为的氦气飞艇、悬浮于空中的立体影像、会交谈的计算机、被程序化的乐高积木……


该实验室采用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每年的研究计划超过400个,多与社会的日常需求紧密结合,为竞争激烈的产业提供创意。实验室里到处都弥漫着创新的活力,跳动着数字时代的脉搏。


就如媒体实验室一般,MIT对创新创业始终抱着开放和赞许的态度,对创业者给予莫大的支持,老师和学生参与创业不仅合规,更能赢得尊敬和羡慕



丰富有效的创业课程、创业俱乐部


1996年,MIT创业中心成立,负责MIT创业教育的教学与发展,致力于开展创业管理、创业投资、创业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和学术研究。学校实行终身教职的“双轨制”,招聘在创业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教授、专家学者来中心任教,与那些学术性的教授形成呼应,共同为创业者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育和帮助。


目前,这种“双轨制”几乎被所有顶尖的商学院所采用,以组织和管理相应的创业项目。


2011年11月,MIT创业中心更名为MIT马丁信托创业中心,为MIT的创新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创业项目有了显著增长,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许多在创业理论与实践上有着丰富经验的教授、企业家、风险投资专家也不断加入到这些课程中来,他们通常无偿地与年轻创业者分享他们的经历与见解。到2011年,各类创业课程已超过30门(还不包括“创意平台”的短期课程),注册学生已经超过2500名。


除创新课程外,创业俱乐部也在传承MIT创新创业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俱乐部设计的各种创业大赛,形式多样,其中包括久负盛名的MIT$100K创业大赛,激励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充分发挥天赋和奇思妙想,大胆开发创业方案,亲身体验资本的创造过程。MIT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学生均积极参与这些创业俱乐部的活动,由此激发的创新创业热情遍及整个MIT。



注:本文改编自世界科技创新论坛文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模式揭秘,这些方面值得中国学习》


END


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与《经济管理》杂志社主办、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暨第四届全国社会创业家颁奖典礼”活动将于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社会创业与影响力投资”。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投稿、参会。(详情见以下链接)


【研究资讯】第二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征文启事

【研究资讯】第二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第二轮通知)

【创业资讯】关于举办“第四届优秀社会创业家评选暨社会创业家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研究资讯】第二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暨第四届全国社会创业家颁奖典礼议程 


刘志阳,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创新创业教指委委员



欢迎阅读《社会创业:理论与实践》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右侧二维码购买


文章荐读:

【创业教育】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

【创业教育】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究 

【创业资讯】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如何开展的

【创业资讯】林成华: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以创新促开放,中国这样拥抱世界

创新创业创造如何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创业,学校应该如何教

让创新创业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习近平: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环境

孙春兰:在促进创新创业创造中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从“双创”到“三创”,习近平总书记有哪些新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创业创造”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图文编辑:丁相宁 -

志阳创谈

与志同道合的时代创变者共同探索创业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