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追踪 | 人工智能国内研究精选

孙孟子 志阳创谈
2024-08-23


编者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由约翰•麦卡锡等人组织的达特茅斯会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开端。人工智能是一套能像人一样理性思考和行动的系统,它能解决以往只能由人类来解决的问题,完成人类指定的工作,从而将人类从繁杂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目前,人工智能在语音图像识别、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动控制、数据挖掘、消费者行为预测等领域取得巨大进展,正逐渐渗透各产业以及企业各部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变革。例如,在制造业中,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逐步嵌入生产流程,代替人类劳动;企业营销活动中,人工智能营销助手也成为企业识别消费者需求、开展精准营销的有效工具。由于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仍然有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专用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相对滞后,应用水平较低。


国内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已涉及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领域,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成长的影响。本期分享2021年国内顶级期刊人工智能研究摘要。

目录 CONTENTS

  • 机器人的就业效应:机制与中国经验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全球价值链竞争

  • 类人智能机器人社会价值替代与风险态度研究

  • 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概念化、测量与服务绩效影响验证

  • 人工智能产品 “协助者”与“替代者”形象对消费者评价的影响

  • 在线零售情境下人机交互感知如何影响消费者幸福感——基于自主性的视角

  • 营销领域中算法推荐与消费者响应: 研究评述与展望

机器人的就业效应:机制与中国经验

摘要:

伴随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劳动节约型新技术的使用,机器人对就业岗位的冲击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检验机器人使用对中国工业企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与普遍担忧不同,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反而因机器人使用显著上升;其次,并非所有行业与工人都从机器人使用中获益,家具、造纸、制鞋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劳动力以及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受到抑制;再次,机器人使用的就业促进效应主要源于企业产出规模的扩张,部分受到生产效率提高和产品市场份额提升的影响;最后,采用配对—倍差法、工具变量法等识别策略,以及控制可能的外生干扰后,机器人对中国企业就业的促进效应依然稳健存在。本文研究对客观评估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机器人;就业;替代效应;规模效应

文献来源:

李磊, 王小霞, 包群.机器人的就业效应:机制与中国经验[J].管理世界, 2021, (09):104-119.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全球价值链竞争

摘要: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力变革和全球价值链重构。人工智能技术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微观作用机制,以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冲击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会造成怎样的差异化影响,鲜有文献对此研究。本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纳入多国一多阶段全球价值链竞争模型中,使用全球16个主要经济体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冲击后,发展中国家不仅更加难以在全球价值链上游阶段实现升级,甚至在其原本具有全球价值链分工比较优势的下游阶段也受到发达国家产业回流的不利冲击;但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创新资本投资,以及通过专业化技术培训促进劳动与智能化技术适配,抢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本文为中国应对人工智能技术挑战、提升中国产业链发展韧性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人工智能;全球价值链;资本替代劳动;创新资本;技能匹配

文献来源:

何宇, 陈珍珍, 张建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全球价值链竞争[J].中国工业经济, 2021, (10):117-135.

类人智能机器人社会价值替代与风险态度研究

摘要:

拥有人的外形,能像人一样参与就业,并与人进行互动,甚至情感传递的类人智能机器人(HIR)怎样唤起消费者社会价值替代风险感知及形成相应的消费态度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文献研究和实验检验表明,借鉴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 理论,包括“自我、亲情、友情、智力和体力”五个层级构成了 HIR 社会价值替代差序格局;借鉴价值层级理论,体力、 智力归属社会功能价值替代维度,友情、亲情和自我归属社会存在价值替代维度;HIR 社会价值替代正向影响风险感知,但相比社会功能价值替代,社会存在价值替代风险感知更强;风险感知(安全性和危险性)构成的 2×2 情境组合形成不同消费态度。本研究为 HIR 领域的营销研究延展了新的认知范围。

关键词:

人工智能;类人智能机器人;社会价值;风险感知;消费态度

文献来源:

唐小飞,孙炳,张恩忠,梅发贵.类人智能机器人社会价值替代与风险态度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21, 24(06):4-15.

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

概念化、测量与服务绩效影响验证

摘要:

伴随数字技术与零工经济的深度融合,在线劳动平台构建出通过算法实现劳动服务供需之间在线撮合、交付与验收的新商业模式,并创新出由算法自动化控制分布在不同“时空”、以自雇佣身份存在的零工工作者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当前理论界关注平台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带来潜在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缺乏清晰统一的概念界定以及科学可靠的测量工具,导致现阶段定量研究鲜有涉及,定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冲突。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本文站在零工工作者的主体感知视角将算法控制的内涵概念化;同时,以劳动过程理论为基础,基于扎根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出包含“规范指导”、“追踪评估”和“行为约束”三个维度的测量模型;最后,以认知交互理论为基础,利用新开发的测量工具证实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服务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挑战性压力评估在其中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与职业类型(全职/兼职)的调节作用。本文所提供的测量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的方式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量化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与零工工作者交互和协作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实践问题提供工具基础。

关键词:

在线劳动平台;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量表开发;服务绩效

文献来源:

裴嘉良, 刘善仕, 崔勋,瞿皎皎.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概念化、测量与服务绩效影响验证[J].南开管理评论, 2021, 24(06):14-27.

人工智能产品 “协助者”与“替代者”形象

对消费者评价的影响

摘要:

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人工智能消费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消费者对人工智能产品仍存在担忧与焦虑,这些负面态度可能源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感知所引 起的身份认同威胁。本文提出,将人工智能的形象从替代者转变为协助者,能够减轻消费者对人工智能产品的抗拒。本研究将在具体消费和服务情境中,考察人工智能产品形象(协助者 vs.替代者)是否会对消费者评价产生影响,并探索其解释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五个实验研究,本文发现,相对于替代者形象,消费者对协助者形象的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的感知身份认同威胁较小,因而评价更高。这一效应受到消费者既有的相关风险观念和自我肯定的 调节。具体而言,当消费者人工智能风险观念较强时,这一效应存在,而当消费者的人工智能风险观念较弱时,效应消失;当给予消费者较强的自我肯定时,这一效应消失。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态度研究,从人工智能形象视角剖析了消费者对人工智能技术消极评价的来源,也为人工智能产品如何选择合适的形象定位和宣传语言提供了实践指导。

关键词:

人工智能;协助;替代;认同威胁;消费者评价

文献来源:

王欣, 朱虹, 姜帝, 夏少昂, 肖春曲.人工智能产品“协助者”与“替代者”形象对消费者评价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 2021, 24(06):39-49+139+50-51.

在线零售情境下人机交互感知如何影响消费者幸福感  ——基于自主性的视角

摘要:

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日益应用到在线零售中,如何利用人机交互设计发挥智能技术对消费者幸福感的积极影响至关重要。然而,在线零售情境下人机交互设计如何驱动消 费者幸福感提升的研究仍较为薄弱,已有研究鲜有深入、系统分析在线零售中人机交互与消费者幸福感之间的心理机制。本研究从自主性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人机交互感知不同维度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机理。通过在线调查方法搜集476个在线购物者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自主性在感知连通性、感知个性化、感知控制性、感知响应性对实现性快乐和享乐性快乐的影响中发挥积极中介作用;并且,心理抗拒负向调节了感知连通性、感知个性化、 感知控制性对自主性的影响;体验购买正向调节了自主性对享乐性快乐的影响。本文整合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双元结构,扩展了消费者幸福感的研究情境,明确了人机交互感知对消费者幸福感影响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对在线零售企业改善人机交互设计以及帮助消费者增强长期幸福感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人机交互;消费者幸福感;自主性;心理抗拒;体验购买

文献来源:

沈鹏熠, 万德敏, 许基南.在线零售情境下人机交互感知如何影响消费者幸福感——基于自主性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 2021, 24(06):26-40.

营销领域中算法推荐与消费者响应: 研究评述与展望

摘要: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了一种战略性生产要素参与到价值创造、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算法则成为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战略性工具,衍生出了基于算法的推荐,成为了近年来实务界营销创新和赋能的重要驱动力。在营销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均有不少的文献关注算法推荐在营销领域的应用与消费者响应问题,但研究点相对比较散乱。由于国内营销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还相对匮乏,亟需一个整合性的框架来分析和梳理现有研究成果与进展。同时,实务界也亟需一个一般性的算法嵌入型应用接受模型来指导企业相关的开发与应用。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推荐系统和算法推荐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通过全面梳理算法推荐在营销领域中的应用与消费者响应及其中介机制与边界条件,试图勾勒出现有研究脉络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值得关注的若干研究主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数字营销;算法推荐;消费者响应;情境变量

文献来源:

陈昌东, 江若尘.营销领域中算法推荐与消费者响应:研究评述与展望[J].经济管理, 2021, 43(10):193-208.

本文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供稿/编辑:孙孟子-

文章荐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志阳创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